隶书「棣棠碑花萼集」七言联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250000 ~ 35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出价次数:1次
陈鸿寿(1768-1822)
丁卯(1807年)作
132×32 cm.×2 约3.8平尺(每幅)
纸本水墨
【释文】于尔同编花萼集,他年还看棣棠碑。
【款识】曩与吾弟云伯在琅嬛馆中联床最久,中间南北垂隔者数年。邮书不绝于道。迨重聚春明,余当捧檄作岭海行廉,自此遂如坠雨矣。昨春同归湖上,入夏又同客淮堧,离合之缘,乌可思议。于其需次金阊,爰书此帖为赠,以相勗勉云。丁卯四月四日,曼兄鸿寿并记。
【钤印】曼生(白文)、陈鸿寿印(白文)、阿曼陀室(白文)
【鉴藏印】丰玉鉴藏(朱文)
【作者简介】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着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
【藏家简介】苏兆年,字丰玉,回族,光绪年间,与其弟苏忆年共同在陕西总督衙门的所在地经营“永和斋”古玩店,冠冕贵胄,一时络绎不绝,古玩店在北京亦设分号,古玩市场信息,更是网罗无遗。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毛公鼎出土的消息被公布后,便被苏氏兄弟捷足先登 ,成为了宝鼎的第一任收藏者,随后才为陈介祺购入密箧。苏兆年以高超的眼力与灵活的经营方式深得收藏爱好者与金石学家的赞许,尤与陈介祺关系密切,常与之书信往来,并传授了兄弟俩不少鉴定古物的知识 。
但求奇古得天趣
——陈洪绶 隶书七言联
清代乾嘉时期,碑学兴盛,这与阮元碑学主张的提出有很大关系。在阮元的器重和帮助之下,陈鸿寿也进入到“尊碑抑帖”的运动之中。陈鸿寿涉猎广泛,工诗文、书画且善制紫砂壶。他的书法属于大胆变革一路,对于汉碑的临摹只意取其精神,而不重表面的形似。陈鸿寿在隶书创作时注重造型的形式感,结体经过重新组合和经营,体现了独到的创作能力。他的用笔直抒胸臆,并省去起伏、提按和波磔等多余动作,体势纵横疏朗、天趣自然。陈鸿寿常与道人、高僧交往,书学观念以“天趣”和“禅机”为主,追求“奇古”的超逸简淡之境。他将造型的构成感与“天趣观”、“禅机观”相结合,以鲜明的个性化面目在清代书坛中独树一帜。
有着这种书学观念的引导,他的书风形成,便有了明确的师法和审美取向。首先是汉代金文与缪篆对陈鸿寿隶书笔画的影响。作为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在篆刻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对书法和篆刻的双重研习,无形中会互相影响。纵观陈鸿寿的隶书,笔画横平竖直,与汉金文、缪篆的改圆为方,删繁就简极为相似,可见其取法之渊源;其次是篆刻中的“计白当黑”的美学观念对其隶书结体的影响。篆刻讲究“分朱布白”,邓石如言“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处”。他一反通常隶书中宫紧密,笔画外放的程式,而多采用中宫松弛,左右开张的结字办法,再根据字型对疏密关系进行巧妙的调整和改装,一如篆刻中布局的挪让手法,使字形和结构顿生奇趣。
读陈鸿寿此幅为其从弟陈文述所书的隶书七言联,可以明显得看出上述的取法倾向和结字特点。此联笔法得汉摩崖用笔之精神,以篆书笔法作隶,笔势跌宕飘逸,如“萼”、“棠”、“年”等字;在结体上,保留和篆隶的部件和结构,但在一些本该收敛的笔画上反而像外剧烈地向外扩张,在外部框架舒展的同时,再以短促的线条重新构建中宫结构的用笔, 如“华”“编”“集”等字,形成了一种舒朗与空灵的视觉感受。这些手法,无疑争强了隶书的表现力,既有得自于食金石之力赋予的奇古,又有不拘一格,如同清水芙蓉,绝去雕饰般的天真。
此联流传致清末,曾为当时陕西著名古玩商苏兆年所藏,右下角钤有其鉴藏印“丰玉鉴藏”。苏兆年,字丰玉,回族,光绪年间,与其弟苏忆年共同在陕西总督衙门的所在地经营“ 古玩店,冠冕贵胄,一时络绎不绝,古玩店在北京亦设分号,古玩市场信息,更是网罗无遗。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毛公鼎出土的消息被公布后,便被苏氏兄弟捷足先登 ,成为了宝鼎的第一任收藏者,随后才为陈介祺购入密箧。苏兆年以高超的眼力与灵活的经营方式深得收藏爱好者与金石学家的赞许,尤与陈介祺关系密切,常与之书信往来,并传授了兄弟俩不少鉴定古物的知识。有上述如此经济实力及学术背景的支持,两兄弟鉴藏书画作品的水平定然驾重就轻,能为之囊入藏箧的理由,除了陈鸿寿金石篆刻家的身份符合他们收藏取向,更多的是作品本身艺术水平的高妙而使收藏者获得的共鸣。
【上款人简介】: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闇、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陈鸿寿之从弟。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lot:1021
更多隶书「棣棠碑花萼集」七言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