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18册附书箱 纸本

提要:
1.此拍品较台北故宫本多五卷,可补沈氏本之缺。
2.《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著录为元刊本。
3.此书之版本源自宋刻,然宋刻今已不存,唯存元刻本,故版本价值极高。
4.大陆公藏的《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即便放宽年限到嘉靖以前,也仅有四种,均为馆藏级藏品。
5.此本为三十五卷,含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别集十卷,续集存卷六至卷十,仅缺五卷,与元版而言,几乎为全帙。
6.此书成书源于南宋理学对科举的重视,是重要的科举史料文献。内容博采经史百家之异同,历代制度之沿革,广泛涉猎政治、军事、人文、地理、思想等方面。此书的特点是对每一项内容都尽可能追本溯源,详述历代制度之沿革,以贯通古今,尤其是对宋代的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叙述最为详明,这些资料后来史志多所未详,因此它又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7.本件拍品符合国家珍贵文物定级标准。

可补馆藏之缺
——沈氏研易楼著录元代刊本之《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
藏书是收藏历史上最重要的事。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对古代典籍的收集和保存。民间藏书出现了“天一阁”等知名藏书楼、经史文集、医学占卜分门别类,为中华之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皇家对古籍更是特别的重视,明有《永乐大典》,清有《四库全书》,都是在古籍的基础上编录,誊抄,使古代经典更好的传承下去。
时至今日,古籍善本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的类目,在收藏市场中广受藏家的追捧。明代因商品经济发达,造纸和出版技术大大提高,出版和存世的书籍数量就比较多。然而宋元时期的古籍因出版数量少,年代久远,保存不易等种种原因,存世的几乎都是珍贵的文物了。
《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简称《古今源流至论》,是古今众多科举类书籍中的一部,全书分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四部分,共约五十余万字。除别集为宋人黄履翁所作外,其余均为林駉所作。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为此书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古今源流至论》是一部关于“经史百家之异同,历代制度之沿革,条列件系,尚有体要”的书,虽为科举而设,但对宋代朝章国典,分门别类,叙述详明,多有其他书所不载者。所谓“决科”者,即参加射策,决定科第,后指参加科举考试。宋岳珂《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因宋神宗改诗赋取士为经义策论取士,要求考生须博通古今,深晓典制,但当时学子又苦于古代典籍卷帙浩繁,一时难以掌握。因此宋人林駉、黄履翁就将这些科举考试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并加以详细介绍,经过编撰而成此书,以备科举考试之用。作为科举考试参考书,其内容必须迎合需要,因而其内容大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与宋代官修类书《太平御览》的编纂体例不同,此书的编纂体例呈现自己独有的特点。与类书的以类相从,主要引用他人已有的著述文字,鲜有自己的见解主张的特点不同,此书由编撰者自行安排条目,对每一条目的内容都尽可能作完整的叙述,包括源流、传承变化等,并在小字部分附录文献典籍的出处及相关文字,小字部分还包括评点得失,阐述个人的见解等,突显出此书别具特色的编纂体例。
《古今源流至论》不时流露出林駉、黄履翁二人的理学和科举思想。二人认为朱熹的理学思想即为正统的思想,故以朱熹理学的标准来评判事物。书中有关理学思想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朱熹的理气观、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四方面来叙述。而且通过书中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林駉、黄履翁二人的思想基本符合理学思想,但他们对“理学诸家”、“四书”等问题都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态度,而且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例如苏轼、欧阳修等也与朱熹不同。
《古今源流至论》虽因科举考试的需要而编纂,但是此书内容十分丰富,它博采经史百家之异同,历代制度之沿革,广泛涉猎政治、军事、人文、地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此书不仅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等,也包括经学。此书的特点是对每一项内容都尽可能追本溯源,详述历代制度之沿革,以贯通古今,尤其是对宋代的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叙述最为详明,这些资料后来史志多所未详,因此它又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且书中所援引的不少书籍篇章今多已散佚不见,编者对这些书籍的内容的引用和解释,成为后人辑佚这些典籍的依据和凭证。《古今源流至论》之珍贵由此可见一斑。
遍检大陆公藏体系,嘉靖以前的刻本仅有四种,且无宋本,分别为:
元延祐圆沙书院刻小字本一种(即罗振常提到的小字本,十五行二十五字本,国内共两部,国家图书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各藏一部);
宣德二年建阳书林刘克常刻本(十五行二十五字本,国内共三部,国图,上海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各藏一部);
宣德二年建阳书林詹氏刻本(十三行二十八字本,共三部,天津图书馆,芜湖市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各一部);
弘治二年梅隐书堂刻本(十二行二十二字本,仅河南省图书馆一部,存25卷)。
经对比书影,此本与以上四本均不同,而与台北故宫所藏完全一致,台北故宫本得自沈仲涛先生捐赠,在《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著录为元刻本。
台北故宫所藏《古今源流至论》和它的传奇故事
1949年的1月27日下午六时,一艘满载着名流富绅的豪华货轮从上海开往基隆。这艘船上有近千名乘客,其中有时任“山西省主席”的邱仰浚一家,“辽宁省主席”徐箴一家,蒋经国好友俞季虞,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还有神探李昌钰之父,龚如心之父等等,尽皆名流。除此之外,船上还载着600吨钢条,中央银行的大量银元,重要文件1000多箱,还有国民党的重要档案,珠宝首饰,古籍艺术品等。由于是小年夜,船上一派祥和的景象,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以致于船员也放松了警惕,同时为了逃避宵禁,行驶中没有开航行灯。晚23:45,这艘船开到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矿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建元轮”立刻沉没,船上72人溺毙,有3人被救起;而这艘船在1分钟后跟着沉没,船上近千名乘客,仅有36名幸存。
这就是著名的太平轮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1951年,基隆为此事件建了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而随船托运的古籍善本,却随着太平轮永远消失在大海之中了。
通过太平轮托运古籍善本的,就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山阴藏书家沈仲涛。其祖父沈复粲在乾嘉时期就是著名的藏书家,他的哥哥沈知方是世界书局的创始人,是出版家,也是藏书家。而沈仲涛本人则以收藏易经文献和宋元珍本著称。民国时期,海源阁的藏书流散出来,他当时即购求了一部分,可惜的是有一部分就随着太平轮永远的沉没了。韦力先生在写到沈仲涛时,曾提及一个细节:在太平轮出发之前,沈仲涛把自己的珍贵藏书分为两批,其中一批通过太平轮托运。在沪上锁箱时,他不慎折断一把钥匙,当时即觉不祥,果然,这批书被大海吞没了。剩余的一批还有近千册,则由他随身携带,到了台湾。
1979年冬,在沈仲涛先生89岁高龄之际,深感“世事方殷,守书不易”。他便把这批从大陆带往台湾“劫后余生”的藏书悉数捐给了台北故宫。
这批藏书共计九十种一千一百六十九册,以量而言,并不算丰富。但以质言,却极其难得。这其中有宋刊本33种(有一种为宋版配元版)、元刊本17种、明刊本31种、清版4种、手稿本2种、旧钞本3种。宋元珍本的数量占了一半还多。连韦力先生也在文章里惊叹,这是台湾藏书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批捐献。时任“总统”的蒋经国亲自为沈仲涛颁发了褒奖令,并手书匾额——名留宛委。台北故宫也专门为沈仲涛的这笔捐献出了一本图录,这就是《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
台北故宫所藏元代刻本《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就是这批“劫后余生”的沈氏旧藏中的一部。而沈氏所藏缺十卷,即前集后集续集各十卷,无别集十卷。而今此套拍品校沈氏所藏多别集十卷全,可补台北故宫所藏之缺。此外,此套虽惜缺续集一至五卷,但对于一套总数达四十卷的元版书而言,几乎为全帙。
在《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中,对于该书的描述颇丰:《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后集续集各十卷,宋林駉编,元刊本。板框高十八点七公分,宽十二点二公分。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小注夹行。行亦二十二字,四周双栏(间有左右双栏),版心小黑口,双鱼尾。中缝鱼尾间记至论前(后、续)集及页数。左栏外有书耳,题记门目。卷端冠嘉熙丁酉三山前进士黄履翁序,后集书眉附刻每行二字之纲目标记。书前钤有“山阴沈仲涛珍藏秘籍”“罗振常读书记”两印,后有罗振常题跋云“古今源流至论,凡藏家所有皆元延祐小字本,每半页十五行,每行二十五字者,此中字本则罕见著录。惟郘亭书目记宋嘉佑刊本,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二字,行款与此本合,然此本形式全如元刻。刻工复良窳不一,盖元时麻沙翻嘉祐本,其行款乃宋刻耳。”……前集卷五首页及二十六、二十七两页缺佚,经人补写抄配。嘉业堂善本书影、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均有著录。本书宋刻今已不存,元延祐本行款复与此异。刘氏嘉业堂,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均定为元刻。
由此可知,此书之版本源自宋刻,然宋刻今已不存,惟存此元刻本,而历史上各位藏书家对此均为重视,故版本价值不言而喻。如今有拍卖市场二十余年,所见记录皆为零种,此次近乎全帙现拍场,当为众位藏家可宝。

lot:0150

更多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