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标 风木图并诸家题咏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800,000-5,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查士标
作者生卒 : 1615-1697
形式 : 镜心 水墨洒金笺
尺寸 : 引首:29.5×92 cm. 11 5/8×36 1/4 in. 约2.4平尺
画心:29.5×61.5 cm. 11 5/8×24 5/4 in. 约1.6平尺
跋: 30×343 cm. 11 7/8×135 in. 约9.3平尺
: 题 识 查士标为右湘道兄写赠。
钤 印 梅壑(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査士标》,第15印,652页)
鉴藏印 曾藏潘健盦处
引 首 碧林芝草。郑簠。 钤印:郑簠之印、谷口农、立义行事(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簠》3、2、5印,1460页)
后 纸
1.查士标:闻道萱花萎,庐居遂至今。凄凉风木恨,恻怆蓼莪吟。自洒皋生泪,长怀颖叔心。白华思孝子,掩卷一相寻。查士标。 钤印:士标私印、查二瞻、梅壑(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査士标》,第28、25、18印,652页)
2.汤燕生:怀来橘柚欲谁将?抆血苫庐百事荒。只念支床容鹤吊,可怜负土见乌伤。标将古迹情如见,忆尔风林梦不忘。千载上人呼欲起,应缘图绘出长康。观梅壑所画风木图感而有作,为右老道兄赠兼正,弟汤燕生。 钤印:岩夫、补过斋、劬思(1、3印参见同书《汤燕生》,第3、4印,1241页)
3.曹贞吉:谁把丹青绘蓼莪,淋漓纸上泪痕多。无端最是终风恶,摇落长条奈尔何。华屋山丘不可论,阴房坏道易黄昏。休将钟鼎欺泉壤,争及当年老瓦盆。誓墓宁当更远游,故山风雨暗松楸。皋鱼莫抱终天恨,麦饭时时到垅头。天荒地老恨漫漫,寸草春晖欲报难。变徵歌成飞雪霰。乌聊夜气黑如盘。观《风木图》有感。题赠右湘道翁。安丘曹贞吉。 钤印:贞吉、实庵、珂雪
4.郑修龄:春暮凋萱草,乌棲助尔伤。杯棬怀手泽,圣善景余芳。辍社悲难遏,靡依痛愈长。茅容原至性,畴昔屡登堂。郑修龄。 钤印:修龄、师山后学
5.黄生:汪子右湘幼而陟岵,近复萎萱。有感皋鱼之言,怕切王修之痛。工于画者,爰写意以成图;善于吟者,因即图而赠句。窃以风人之作,多援时物以见端,诗义之兴,要本伦常以立教。迨末流之繁杂,致古意之沦亡。酬答赠言,何取兴观群怨,歌行律绝,不离风月烟霞。子夜前溪,惟工艳体,玉台香奁,尽属淫思。曾何补于风规,大有伤于名教。试展斯图,载披群咏,兴怀明发,写孝子难写之情;永言孝思,传画史不传之笔。一时观感,洵称风雅遗音。异代流传,岂止词林佳话。汪生手持风木图,乞我为作风木诗。开图细玩玩且读,诗画并属名手为。父兮生我毋鞠我,欲养不待真堪悲。三牲五鼎列俎几,哀哉二人呼不起。痛哭秋原古木傍,恨杀西风割人耳。为君歌,君勿悲,往者不可悔,来者犹可追。能以令名贻父母,百祀千春垂不朽,此谓大孝君知不。白山黄生。 钤印:黄生、古香、不合时宜
6.程守:右湘年道兄《风木图》属查梅壑笔墨,奉题并教。贤人风木憾,风木此为图。今古宁奇行,乾坤一藐孤。所思驯有鹿,相感哺惟乌。我只对之泣,题来只字无。戊辰蜡腊,榆山弟程守书。 钤印:程守之印、蚀庵、万历遗民
7.龚贤:诗咏乌生八九雏,悲君失恃一身孤。孝思罔极烦名手,打作前贤风木图。死祭椎牛亦枉然,何如生养但烹鲜。曾参留语韩诗说,说与他家在膝前。野遗生龚贤题。 钤印:龚贤印、半千(参见同书《龚贤》,第26、31印,1627页)
8.靳治荆:栝桧霜岩噫气高,草根匍伏一长号。鼎罗亦是寻常事,争答当年顾复劳。陟屺悲深未易平,支离鸡骨墓门情。不缘思训通灵笔,那辨王修呜咽声。武密靳治荆题。 钤印:靳治荆印、山客
9.王炜:悲哉风木见皋鱼,得麦输身有宿舒。自是大伦天合处,不分童幼与诗书。怙恃瞻依只我亲,一朝相失恨千春。有怀靡寄今汪子,睿月虽除念自新。梅壑高人擅笔精,赠将图卷揭孤诚。阮溪不是无春色,但觉风盈落木声。龙溪弟王炜题。 钤印:王炜之印、不庵、鹿田
10.汪士鈜:子舍何从望白云,攀条长日哭荒坟。蓼莪不敢君前读,尚有呜呜纸上闻。垅树凄凉见墓田,商飚飒飒冷新阡。长号莫制皋鱼泪,可有哀声徹下泉。牲鼎何曾到夜台,白杨衰草尽含哀。铛中焦饭还谁遗。痛煞悲风四野来。摇荡枝枝总怆魂,惊风入耳尽啼痕。孤儿自抱终天恨,负土常看枕树根。林响真难想静柯,重茵列俎事如何。哀哀我亦啣深恸,每到开图泪点多。妙绝丹青顾虎头,能从摇落写松楸。摊来淅淅寒犹作,不是苫庐也泪流。愚侄士鈜拜题。 钤印:汪士鈜、扶晨、携冰叟
11.汪洪度:寒林无静柯,瑟瑟鸣凄风。之子尔何思,顾盼伤心胸。心伤念畴昔,枝上乌雌雄。巢成子初出,天地方严冬。含哺曲调护,恩勤拮据中。括羽见光采,一朝毛尽丰。秋高气澄霁,逝将摩苍穹。反哺空有怀,老乌去鸿濛。漂摇思旧德,欲报无终穷。我枝已不寒,我巢已不空。华表归何时,眼血霑襟红。愚侄洪度拜题。 钤印:汪洪度印、于鼎
12.汪舟:入目漂摇感最深,不因桑梓泪沾襟。霜风独守高柯信,鼎养常违孝子心。渐曙蓬门驯兔走,欲沉山月乳鸦临。含毫为写孤儿影,此憾茫茫接古今。愚兄舟具草。 钤印:汪舟之印、岸舫

说 明
(一)1.是卷查士标以“风中之木”写小友汪沅对逝去母亲的眷恋之情,并自题于卷后。诗附于汪沅《研村诗》卷二,名为《汪子右湘庐居紫霞山麓老友郑口曰“碧林芝草”予为作<风木图>卷并系以诗》。汪沅亦有《查二瞻先生写<风木图>并诗见贻,依韵答谢》一首:“一自秋风起,庭柯响到今。乌巢空有哺,蛩砌止孤吟。谁料生花管,能传寸草心。白云无复望,犹向此中寻。”
2. 汪沅(1662-1690),字右湘,号砚村,别号梅麓、秋水。潜口人。属金紫族敦睦门八十四世裔。性至孝。十岁而孤,即知力学,捧书而泣。年十五,入太学。喜与耆旧往还,邓孝威、汤燕生、郑簠,极称之。二十六岁丧母,哀毁成疾。他一生力学敏思,眈于吟咏,惜英年早逝。有《水香园诗》《半豹堂咏物诗》。
“水香园”是汪沅家别业,始建于其父汪度(1602-1673,字叔度,号更庵。喜书画,所藏弘仁《白龙潭图》,其上有查士标七言古风,可知查士标与汪氏家族常有往来)。因汪沅性情儒雅,长于歌咏,广于交际,故在其经营下,应邀聚会或是慕名踏访而来水香园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乃至于 “一时唱和之什殆欲嗣响辋川”。汪沅所著的《水香园觞咏集》内收有靳治荆、屈大均、曹沐、茅兆儒、丁廷楗、梅清、梅庚、袁启旭、汤燕生、查士标、程守、王炜、吴瞻泰、鲍倚云等33家260 余首诗作。
3.汪沅曾于南京南郊营造苍翠庵别墅,时常往来两地,故与寓居金陵的书画家有着频繁的交游。龚贤、郑簠都是他登门拜会的前辈。据郑簠年谱记载,1689年春,汪沅游金陵,访郑簠至夜分不去。他曾目睹郑氏挥毫,作《观谷口先生作分书》。
査士标的记载:汪子右湘庐居紫霞山麓,老友郑谷口颜曰“碧林芝草” ,予为作风木图并系以诗,可知“碧林芝草”乃郑簠为汪沅紫霞山麓别业所书。碧林芝草或出自宋代梁诏之故实,梁诏母卒,庐于墓侧,手莳松柏成林,号曰“碧林亭”,次年甘露降,芝草生。故“碧林芝草”为《风木》之题眼,哀思之外,更有慰藉之意,以及对小友之至孝的称颂。
4.是卷《风木图》共有郑簠、龚贤、汤燕生、黄生、曹贞吉、程守、靳治荆、王炜,以及族人汪士鈜、汪洪度、汪舟,共十二人题跋,他们的身影大多都曾经出现在《水香园觞咏集》中。是卷不仅是对汪沅孺慕之情的抒发,实际上也是水香园觞咏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能见到富裕的徽州商人,与文人及遗民之间的交游。
(二)题跋者简介
1.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原籍福建莆田,明洪武间祖父一辈迁至金陵。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是清初隶书碑学兴起的先行者,开创清代隶书之风。善收藏碑刻,尤喜汉碑。为访山东、河北汉碑,倾尽家资。汪沅曾为其捐资刻帖。
2.汤燕生(清顺治-康熙间,17世纪),字玄翼,号岩夫,又号黄山者。江南宁国府太平县人(今安徽黄山市)。工于诗书,为渐江(1610-1664)好友。甲申(1644)后弃诸生,寓居芜湖,教授方沂梦家,他娴于篆书,得到方文的推重。汤燕生在南京教授生徒时,与郑簠开始交往。后因其隐居不出,两人三十年未能见面。据汪氏《砚村集》所附吴苑所作传记,正是汪沅的安排,促成了汤和郑的最后一次见面。
3.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考授内阁中书,初为徽州同知,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后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嗜书笃友,尝从施闰章游,工诗,与宋琬、汪懋麟等有“金台十子”之称。有《珂雪集》、《珂雪词》。
4.黄生(1622-1696),字扶孟,号白山。安徽歙县人。诸生,入清不仕。长于训诂之学,诗文亦有声于时。食贫著书,无所求于当世者也,长期隐居山林。著有《一木堂诗稿》。黄生虽性格耿介孤傲,交游却十分广泛,除族中子弟、学生外,还有性情相契的故国遗民,如屈大均、程嘉燧等。汪沅亦在其中。有《喜右湘见过兼送之白门》五律二首,《小诗绝奉挽右湘汪子不胜歌以当哭》。
5.程守(1620-1689),字非二,号蚀庵,歙县白榆山人。诸生,入清不仕,以布衣终。博学能文,尤工于诗。汪氏《水香园觞咏集》中收有其诗。与渐江、黄生、汪士鈜等为性命交,尝助闵麟嗣辑《黄山志定本》。
6.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野遗,又号柴丈人,一名岂贤。江南昆山(今墨属江苏)人。寓居江宁,后移居扬州。复归江宁,于清凉山下筑半亩园以居。工山水,学董源、吴镇而加以变化,用墨浓郁苍润,独具面貌,“金陵八家”之一。
从流寓扬州开始,士绅、徽商就成为了龚贤艺术生涯的重要赞助人。据《思旧录》记载:龚贤晚年辑《中晚唐诗纪》,就是汪沅代为梓行的。
7.靳治荆(生卒年不详),字燕堂、熊封,号书樵。辽东平汉军镶黄旗人。疑其为康熙间治河名臣、兵部尚书靳辅之子。曾任歙令、高平守、吉安知府。有《思旧录》,曾主持修《歙县志》。写有《游黄山记》。
8.王炜(1626-?),原名艮,字雄右,号无闷,又号不庵,学者称鹿田先生。安徽歙县人。早岁与昆山顾炎武相友善。工诗古文辞。著有《鸿逸堂稿》五卷。
9.汪士鈜(1632-1706),原名徵远,字扶晨,号栗亭,歙之潜口人,工诗。一时颇盛名。好游黄山。助程宏志、闵麟嗣编纂《黄山志》。晚岁又有续集之刻。著有《栗亭诗集》。
10.汪洪度(1637-?),字于鼎,号息庐,安徽歙县人。早年与其弟洋度同受业于王士祯门下。工诗词古文,所作山水平淡简古,颇近渐江。
12.汪舟(?-1690),字虚中,号岸舫,康熙戊午举人。性恬淡,不与世俗忤。早岁客扬州,与吴嘉纪、汪楫为知友。工诗,有《岸舫诗》,程守为之序。
(三)是卷曾经清代广东何瑗玉、潘延龄(健盦)鉴藏。
1.潘延龄,字健庵,清咸丰间广东番禺人。书画收藏家。沈周《东庄图》(现藏南京博物院)、宋拓晋王羲之《十七帖》等名作皆有其藏印。
2.何瑗玉(约1815-1889),字蘧庵,又号莲身居士,广东高要人。官翰林院待诏。善画墨梅花卉,富收藏,精鉴别。著《书画所见录》。

按 语
此图乃査士标为汪右湘所作风木图,表达汪沅于秋风摇落之时,思念先慈之悲切心情。全图临仿唐伯虎原作,是查士标难得的临古之作。唐寅画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两相对照,可说是惟妙惟肖,毫无遗憾。借古喻今,其间亦有查士标自己的真感情在。卷后有查士标诗题,及同时汤燕生、曹贞吉、黄生、程守、龚贤、汪士鈜等十二家长跋,皆对汪右湘之孝行表示赞扬与同情,字里行间无不带着友朋间的深切关怀,三百年后展对,仍足以感动读者。卷前引首是郑谷口题的汪沅斋室匾额,飘举飞扬,有风动篠篁之态,未必是为此卷所书。然置之卷首,亦足以证明汪沅交游之广,声名之重。查士标忠实摹古之作绝少,且此作画得用心,可见其笔墨功力之深。而诸家题咏,声情并集,书法又各展所长,诸美聚于一卷,极为难得。

查士标《风木图》及诸家题咏
文/任军伟
查士标(1615-1697),字二瞻,号梅壑,人称梅壑先生。安徽休宁人。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张庚(1685-1760)《国朝画徵录》把他“与同里孙逸、汪之瑞、释弘仁称四大家。”《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七二《杂志二》中亦有“家家画轴查二瞻”之语,可见查士标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查士标的绘画,近师董其昌(1555-1636)、沈周(1427-1509),沿流探源,溯及“元四家”、米氏父子及五代的董、巨,牢牢抓住了传统文人山水的精髓。他将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研究“古法”,视“仿古”为学习绘画的必然途径。但查士标的仿古,既不像“四王”中的王翚(1632-1717)一味贴近古人面貌,又不像“四僧”中的石涛(1642-1707)会偏离古人太远,而是把握在似与不似之间,并从中化解、提升自己的艺术语言,正如林纾(1852-1924)《春觉斋论画》所言:“梅壑自谓临摹各家,实只梅壑一家耳。”查士标师法宋元明诸家,目的是锤炼和积累自身的功力与修养,等待纯熟之后,再以“生”出之,最终形成了他落笔奇警、造境幽邃的绘画风格。因此,在明清之际的画坛上,查士标的画面特征还是触目可辨的——清逸、疏散、淹润、生拙。这就使他不仅在“新安四家”中独树一帜,还在清代画家丛林中秀然卓立。
查士标存世的画作,主要以山水为主。其山水中虽也偶作人物,但往往是为了点景之需,而突出以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却不多见。这件《风木图》,便是查士标传世人物画中的精品。“风木”一词,典出汉代韩婴(前200-前130)《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后遂以“风木”来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查士标以“风木”为主题,描绘了一人独坐枯树之下掩面而泣的场景。画中枯枝摇曳,似静实动。人物纯以白描手法表现,造型娴熟,用笔流畅,并以根系连在一起的枯枝来衬托人物,通过萧散简远的意境营造,烘托出画面哀婉凄凉的特征,生动再现了画中人物的无限哀思。尤其是人物那肃穆的表情和高洁的心性,被描绘得超凡脱俗、伟峻秀逸。画中款署“查士标为右湘道兄写赠。”查士标这里所说的“右湘道兄”,正是他在新安的好友汪沅。
汪沅(1662-1690),字右湘,号研村,又号秋水,别号梅庵。安徽歙县潜口人。据许承尧纂修《民国歙县志》卷十《人物志 · 诗林》记载,汪沅“十岁而孤,即知力学。”因其幼时即耽吟咏,弱冠之年即以诗名达于江左。惜乎早卒,年仅29岁便下世。著有《研村诗》《水香园遗诗》等诗集,有清代刻本传世。汪沅之父汪度(1602-1673),原名德度,字叔度,号更庵。为人“性沉识伟,有古君子风。”倾力营建自家的园子水香园,名著徽州。生有二子,长子汪湜早逝,次子汪沅刚过十岁便继承了水香园硕大的家业。这也是《民国歙县志》之所以称水香园“为汪研村沅别业”的缘由。靳治荆在《思旧录》之《汪太学沅》一文中说:“别业在紫霞山侧,梅深荷净,四方宾至,文酒相邀,岂期锐意一第。”由此可知,水香园景致怡人,冬有梅香,夏有风荷,经常是高朋满座,诗书画酬唱不断。再加上汪沅秉性孝友,家境殷实,又总是能周人之急,故友朋甚多。如为《风木图》题写引首的郑簠,汪沅曾为其“捐赀刻帖”;卷后题跋的龚贤,其辑录的《中晚唐诗纪》,便是由汪沅代为梓行的。汪沅不仅在歙县紫霞山麓有水香园,还在南京南郊营造苍翠庵别墅,交友之广泛,已不止新安、南京的朋友圈,甚至扬州众多的文人书画家,皆与其交善。他们雅集一处,或谈书论画,或诗酒唱和,且不以此为累。
在《民国歙县志》卷十《人物志 · 诗林》汪沅条中,还说他“二十六岁丧母,哀毁成疾,查士标为作《风木图》卷。”因此可知,汪沅丧母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查士标作《风木图》,当在是年。靳治荆《思旧录》之《汪太学沅》中,亦载:“其奉母孝,居丧甚戚。余题其《风木图》,有‘不缘思训通灵笔,那辨王修呜咽声’二语,谬为郡司马曹公所激赏。”靳治荆字熊封,号雁堂,辽阳人。其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三十一年(1692)任歙县县令时,得与汪沅相交。卷后靳治荆的题诗中,就有他这里所说的这两句诗。在《思旧录》一书中,靳治荆对查士标、汪沅与郑簠等友人,皆有详细的记载,从中亦可看出他们之间多有交往。查士标作此《风木图》时,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这件作品,说明查士标与汪沅之间感情甚笃,且二人还是忘年之交。看来,汪沅不仅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还颇受大家的喜爱。
其实,查士标与汪氏父子皆有深厚的交谊。汪沅的父亲汪度,酷爱书画,曾收藏有一套渐江(1610-1664)《黄山图册》,目前仅见有《卧龙松》《白龙潭》《罗汉级》《莲花沟》四开作品,以及查士标、王仕云两开题跋存世(参考图1、2),现藏西安美术学院。这套册页,系渐江为汪度祝寿而作。正如王仕云题跋所云:“寿人者,拟麻姑之醴、安期之枣、东方先生之桃耳。图山作寿,图山欲黄山,图黄山求渐江,非吾叔度老年翁不足当之。”由此可知,汪度与渐江的交情匪浅。而查士标的题跋,则是诗作,并“为叔度先生正”:“我家黄山未识面,闻说龙潭为色变。倒挂苍崖百尺寒,界破青山一匹练。潭水渟涵清照人,潭中怪石白粼粼。桃花涧雨飞丹井,采药溪边春复春。紫霞仙人常曵杖,探奇岩巅或潭上。夷犹坐啸不知还,溅沫奔流劳意象。时有巨然画手奇,钵内狞龙势莫羁。披图错愕三叹息,安得骊珠迸入诗。”诗中既有查士标对“我家黄山未识面,闻说龙潭为色变”的向往之情,也有对汪度“紫霞仙人常曵杖,探奇岩巅或潭上”的细致刻画,更有对渐江“时有巨然画手奇,钵内狞龙势莫羁。披图错愕三叹息,安得骊珠迸入诗”的大加赞赏。查士标把渐江比作巨然,大赞其画神奇清逸、健拔精洁。如此看来,查士标的题跋与渐江的画册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这也说明,汪度是一个对艺术有高要求的人。即使后来查士标定居扬州,也依然与汪氏父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查士标《种书堂遗稿》卷一,有一首《得汪右湘书兼贻茶墨因怀水香幽居却寄》诗:“客久思归切,归来感岁除。梅花惟梦入,好友不吾疏。就日开芳讯,流光感索居。更怜同雅嗜,珍贶伴来书。”通过这首诗,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水香园梅花盛开之时,诸子游赏吟咏的热闹场景。查士标与汪氏父子的情谊,由这些题诗,也可见一斑。
当然,这件卷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除了查士标之外,清初著名书法家郑簠,也与汪沅有着极好的交谊。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人称谷口先生。在有清一代,无论是临摹汉碑的种类,还是流传隶书作品的数量,郑簠都是首屈一指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信札之外,郑簠所有传世的作品几乎都是隶书。这不仅表现出他对自己隶书的自信,也透露出他专门以隶书鸣世的得意。概括而言,郑簠隶书的典型风格是“沉着而兼飞舞”。《风木图》卷前所题写的“碧林芝草”四字隶书,即是郑簠这种典型风格的代表。
而对于郑簠所题写的“碧林芝草”及这件《风木图》作品,查士标尚有题诗。在汪沅《研村诗》卷二《梅麓后稿》末尾,附有一首查士标所作《汪子右湘庐居紫霞山麓,老友郑谷口颜曰“碧林芝草”,予为作〈风木图〉卷并系以诗》:“闻道萱花萎,庐居遂至今。凄凉风木恨,恻怆蓼莪吟。自洒皋生泪,长怀颍叔心。白华思孝子,掩卷一相寻。”这首诗,恰好呈现在这件《风木图》卷后,实属难能可贵。诗句中的“萱花”“风木”“蓼莪”“颍叔”,皆是思母之情的用典。显然,查士标对汪沅及其孺慕之情甚为了解,才会写得如此情真意切。对于查士标所作《风木图》及题诗,汪沅也有和作。在《研村诗》卷二,汪沅有一首《查二瞻先生写〈风木图〉并诗见贻,依韵答谢》:“一自秋风起,庭柯响到今。乌巢空有哺,蛩砌止孤吟。谁料生花管,能传寸草心。白云无复望,犹向此中寻。”这些诗句,把二人的心心相惜、情投意合融为了一体。另外,就查士标题诗的书法而言,明显是受到了董其昌书法的较大影响。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查士标的这首题诗,会发现无论是在结字上,还是在用笔上,查士标书法又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米芾书法的影子。这种书写现象,之所以会持续到清初而不曾断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末对于米芾书法风格的延续,与日益蓬勃发展起来的董其昌主流风格,得以混融的结果所致。这种现象在查士标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时人在评价查士标的书法时,称他为“米董再生”。《风木图》卷后查士标的题诗书法,就是很好的作品例证。
正因为汪沅有着广泛的朋友圈,我们才会在《风木图》卷后看到诸多时人的题咏。像汤燕生、龚贤、曹贞吉等人的题诗,我们在《研村诗》中皆能找到相同的书写内容。
汤燕生(1616-1692),字玄翼,号岩夫,又号黄山樵者。安徽黄山人。工于诗书,与渐江是好友,也与汪沅是忘年交。正是在汪沅的安排下,才促成了汤燕生、郑簠这两位老人晚年时在芜湖相会的一段佳话。如靳治荆《思旧录》之《汪太学沅》有云:“自岩夫高尚不出,别谷口几三十年,右湘特假馆鸠兹,铺列玩好书史,泛舟邀谷口西上,俾二老流连尽欢,其倾倒于汤、郑者如此。未几相继下世,则此会非易易也。”汤燕生精于小篆,郑簠工于隶书,双峰并峙,各不相掩,恰好也是友情的一种表现。在汪沅《研村诗》卷二,收录了汤燕生所作《观梅壑所画〈风木图〉感而有作,为右老道兄赠兼正》的诗,云:“怀来橘柚欲谁将?抆血苫庐百事荒。只念支床容鹤吊,可怜负土见乌伤。标将古迹情如见,忆尔风林梦不忘。千载上人呼欲起,应缘图绘出长康。”这首诗又见于汪世清先生手抄本《水香园觞咏集》。可见,汪沅对这首诗是极为喜爱的,反复收入自己的诗集之中。但是,对于汤燕生独立成件的篆书作品,我们至今尚无所见,只能从渐江的画迹中偶尔看到他题写的引首题签。今在《风木图》卷后的题跋中,有幸得见如此精美绝伦的楷书作品,且书写的内容正是对查士标为汪沅所作《风木图》的题诗,真可谓诗书双绝,让人大饱眼福。
龚贤(1619-1689),字半千,号野逸,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流寓南京,为“金陵八家”之首。著有《香草堂集》《画诀》等传世。在南京的画家圈子里,查士标与龚贤也是挚友,二人有不少诗画酬唱之作。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套龚贤所作《山水册》十开,册后即有查士标题跋。其中有句云:“余三十年交野逸,得阅其画甚多。”该册虽未署纪年,但当是龚贤的晚年之作。查士标在跋文中称“余三十年交野逸”,我们即便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秋龚贤卒于南京来计,上推30年,二人应于顺治七年(1650)前后就已经在南京相识了。在二人以后的交往中,查士标也确实“得阅其画甚多”,此不赘说。而龚贤与汪沅在南京也经常相聚。依据龚贤的卒年,我们约略可知,汪沅在南京南郊营造苍翠庵别墅的时间,应在龚贤下世(1689)之前。因为龚贤、程邃、郑簠等人,是汪沅南京苍翠庵里的常客,经常在一起雅集活动,共赏梅花。汪世清先生手抄本《水香园觞咏集》里,收录了汪广澄(1632-1702)《郑谷口先生招往苍翠庵看梅有感》诗二首,就是对他们雅集活动的记录。龚贤还为《风木图》题诗,在汪沅《研村诗》卷二,便收录了龚贤的题诗:“诗咏乌生八九雏,悲君失恃一身孤。孝思罔极烦名手,打作前贤风木图。死祭椎牛亦枉然,何如生养但烹鲜。曾参留语韩诗说,说与他家在膝前。”这首诗的内容,正好与这件《风木图》卷后的题诗相合。从题诗的书法来看,龚贤晚年的书法,突出了润、圆、厚的特点。此时的字形变为纵长,结构较之以前的书法也略有散放的趋势,但在笔画上却依然显得内敛,并不随意外拓,表现出一种含蓄自抑却又乐观自信的情调。这种书法特征,在这件作品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当然,在卷后题咏的郑修龄、黄生、程守、靳治荆、王炜,以及汪沅的兄、侄如汪舟、汪士鈜、汪洪度等人,我们在汪世清先生手抄本《水香园觞咏集》里,也能屡屡见到,不一而足。可以说,查士标这件《风木图》及诸家题咏,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众多友人在水香园雅集觞咏的缩影,还能让我们看到“贾服儒行”的徽商与士人之间赞助书画与书画赞助的社会活动。这件作品,为我们研究查士标及其交游圈、徽商与士人之间的艺术生态,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直接而又可靠的图像与文献资料!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见“买家指南-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近现代/古代
拍卖时间 : 2020-08-16 19: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A厅

lot:777

更多查士标 风木图并诸家题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