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风格) 铜鎏金宝冠释迦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4,000,000-6,000,000
拍卖日期:2017-12-18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7年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明代(宫廷风格)
尺寸 : 24.5cm.high.
: 金耀盛世 典雅气韵
——记明代(宣德宫廷风格)鎏金宝冠释迦牟尼佛
文/张睿
明代开国之初,明政府十分注意同边疆的少数民族协调关系,特别是与藏族地区的宗教上层,互遣使者通谊,赠换方物。北京的数座藏传佛教寺院,常住的藏区僧人达数百人之多。明代皇室也多信奉西藏佛教,宫中辟有佛堂,一年中有各种法会。为了适应宫廷的佛事和赏赐西藏各大寺庙佛像的需求,宫廷内的御用监设有佛作的作坊,专门制作各种佛像法器。御用监佛作的工匠是从各地举荐而来的汉、藏各族特殊技艺者。明人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御用监,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犹总理也。有典簿、掌司、写字、监工。凡御前所用围屏、摆设、器具,皆取办焉。有佛作等作。凡御前安设硬木床、桌、柜、阁及花梨、白檀、紫檀、乌木、鸡翅木、双陆、棋子、骨牌、梳栊、螺甸、填漆、雕漆、盘匣、扇柄等件,皆造办之。仁智殿有掌殿监工一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奏进御前,亦犹中书房之于文化殿中书也。”所造之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进行推行的“多封众建”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
释迦牟尼身穿袈裟但头戴宝冠这一造像型制较常见于黄教(格鲁派)寺庙,这种规格据说是从宗喀巴为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戴上五佛冠才开始,所以宝冠佛的型态较常见于十五世纪中期以后。从佛三身的角度来说是属于报身佛,又称卢舍那佛,代表佛的内证功德。但也有从佛陀故事的角度,认为头戴宝冠代表佛陀当王子时的造型,故称释迦牟尼王子像。
这是一尊比较罕见的,周身并无珠玉镶嵌却仍令人感到奢华贵气的佛装宝冠释迦牟尼坐像。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宝冠释迦,与本尊在工艺造型,衣着装饰上极为相似。故宫藏的那一尊,座前錾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识,而嘉德本场这件拍品并无刻款,但从整体造型工艺特征上,与故宫院藏这尊极为相近。
从面相上看,本尊方圆的脸型,与明早期宫廷汉藏风格造像一致,是偏向于汉地审美的相貌,又较宣德以后的明代佛菩萨造像更显清秀,头顶的花冠、耳际缯带以及细腻精致的五官,令整个头部面部雕塑和装饰风格更偏向于标准的永宣宫廷造像。对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尊宝冠释迦,本尊耳际饰有飞扬的缯带,而这并不见于故宫藏品;此件造像头顶花冠系带,在头后的部分打蝴蝶结,且系带与蝴蝶结也均作鎏金处理,这与永乐款菩萨装佛像常见的宝冠背面同样配饰冠叶不同,略有简化,但也与故宫这尊在头后仅为素平带的极简形制不同。(见下图)除耳珰外,释迦还佩戴有摩尼宝珠形状的臂钏与手镯之类的菩萨装配饰,这在宝冠释迦的造像中是也是极为少见的。故宫收藏这一尊即除耳珰外别无他饰。香港乾坤堂旧藏的一尊宝冠释迦,与此尊形制几乎一样,也是宝冠钏环俱全的袈裟装释迦牟尼。
细观此尊面相,额部窄平,额正中白毫突显,鼻梁高直、眼睑低垂,双颊丰润,下颌圆厚,表情静穆柔和,含蓄内敛,唇边笑意明显。束高发髻,发髻顶部饰宝珠,额际戴五叶宝冠,中央冠叶为U型大花瓣,细密浅雕,这也是明宫廷造像细节上一个重要特征。耳珰为花朵形,大而圆,圆珰下坠三叉流苏;缯带在上耳际打结后下垂。
整尊造像最为令人叹为观止的,便是佛陀所穿袈裟了。细观整件袈裟,观者无不为其装饰图案之华丽所惊叹。佛陀穿僧裙和袒右肩袈裟,内里僧裙仅在右胸露出裙褶,袈裟覆全身,衣纹样式为方格状的水田衣,领口、袖口等衣缘处,三道连珠纹中间浮雕两圈图案,一圈修长细密的藤蔓式卷草纹、一圈麦粒纹;周身袈裟的小方格,以连珠纹间隔,每方格内浮雕均匀大小的六瓣小莲花,这些做工精细、布满周身袈裟的浮雕小图案,令整体衣饰呈现极强的立体感,颇为与众不同。与其他明代宫廷造像一样,此像亦仅鎏金而无珠玉镶嵌,却丝毫不减其奢华观感。厚重的衣纹以及在水田衣中錾刻莲花都是汉地佛造像的常用表现手法,明代宫廷佛造像,已经将汉藏风格的融合做到了极致。
宝冠释迦坐下是半月形双层深束腰莲座,仰莲较短小,覆莲细长,颇具弹性,瓣尖饰以三枝卷草纹,中间一枝略长,两侧二枝略短,如同刚开的花蕊;莲座前后满施莲花瓣,上下沿均饰细密均匀的豆粒状连珠纹一圈。全跏趺坐,左手腹前结禅定印,腹部袈裟中间立有一高浮雕金刚杵,远观似托于掌心。右手抚膝自然下垂结触地印。双手和脚部的刻画柔软生动,富有表现力。此外,在本尊佛陀袈裟背后一个失金点及封底边缘剁口处,我们依稀可辨偏红的铜本色。这一点也从旁佐证此尊在成像年份上,更偏向于宣德时期。
另外,辽宁博物馆的藏品中也有一尊明代宝冠释迦,与此尊造型极为相似。同样穿着高浮雕刻莲花水田衣,耳际缯带飞扬,圆形花朵耳珰下坠三叉流苏,菩萨装配饰的臂钏、手镯、脚镯俱全,均与本场这件拍品相似,辽博这尊与本场拍品相比,手印不同,面容更加丰膄,双下颌理明显,成像年份应该比本尊更晚一些。
此类无款识明代宫廷造像,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各大博物馆和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不只一尊不带铭文刻款但装饰手法、制作工艺及细节处理均带有显著明代宫廷风格的造像,多方专家透过造像细节论证其年代及出处,已经引起了业内外广泛关注,也在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莲花手菩萨像,高135厘米,其整体造像风格、装饰细节、细腻的黄铜材质以及尺寸均与青海博物馆的永乐款铜鎏金莲花手菩萨如同翻版一般;再如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的一尊13.3厘米无款明代供养菩萨像,亦被断为宣德时期作品。据此可见,有无年代款识,并不是判定是否明代宫廷作品的唯一标准。即便没有文字刻款,但铜质与鎏金工艺与宫廷造像不差分毫,且沉稳大气、雅致华贵的完美艺术品质,辅以佛造像作品独有的静谧安然的治愈气质,仍具有直击人心的震撼之美。这类宫廷造像,有可能被用作赏赐西藏高僧以外的用途,如祭祀、庙堂供奉等。
综观此像整体,胎体厚重,通体数层鎏金,饱满悦目,造型大气。除了没有宫廷造像标志性的六字刻款外,其娴熟的工艺处理,通身高浮雕纹饰以及雍容华贵的皇室气度,均与明早期宫廷造像不分上下。如此不计成本的华丽装饰,如此精雕细琢的娴熟工艺,当是皇室宫廷集各方顶级资源之下的完美作品,充分体现出明代宫廷造像的极高的技艺水准。这尊明代铸造、偏向于宣德时期的宫廷风格宝冠释迦牟尼像,具有极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定将成为古代佛造像市场上最受追捧的热点艺术品之一。
参阅:1.《故宫经典-藏传佛教造像》,故宫博物院编写,紫禁城出版社,14页。
2. 辽宁博物馆馆藏一尊明代铜鎏金宝冠释迦。
拍卖场次 : 万法归一Ⅱ——宫廷造像精粹
lot:3354
更多明代(宫廷风格) 铜鎏金宝冠释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