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100,000-200,000

拍卖日期:2014-10-07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拍
年代 : 清乾隆
尺寸 : 高 22 cm.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著录 : 参阅:《双清藏炉》,洪三雄,台北历史博物馆,2000年,第54页,图26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清掐丝珐琅》,故宫博物院,2011年,第78页,图53
: 炉分为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炉盖呈宝塔形,饰以缠枝莲纹,与炉身接触的地方为铜鎏金镂空装饰。炉身为圆形,鼓腹,腹部有狮头状双兽耳衔环,三兽足,足部为铜鎏金兽首状。此炉大量采用鎏金工艺,做工精细,釉面光亮,鎏金浑厚,掐丝匀细,纹饰布局繁密规整。炉身的缠枝莲纹采用双线勾勒法,布局较规整,除了传统的红色和蓝色之外,炉身中部的莲花采用粉红色装饰,为乾隆时期珐琅器的典型特征。
缠枝莲花纹是珐琅器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装饰花纹,从其演变可看出各个时期珐琅器的特点。元末明初,珐琅器的图案布局舒朗,花朵硕大,枝叶辗转自如,在盛开的莲花之间衬以小而饱满的花苞,花和枝叶纹主要是用单线勾勒。明宣德时,珐琅器的装饰上延续了元末明初的手法,莲纹布局有时也会有不止一层,并且是由“∽”形枝条组织起来。明代中期,缠枝莲花纹呈两层、三层布局,整体布局更加趋于繁复,花朵、叶片变小,用于作为陪衬的小花苞显著减少,有的甚至是不用。明代晚期,莲纹几乎退隐,成为一种为其它花纹作陪衬的纹饰。花朵、叶片较明代中期更小,呈仰、俯布局。清康熙年间,珐琅器的图案布局主要是仿明代早期的风格,但花朵较小,并且多用双线技法勾勒,一般不衬托小花苞。到了清乾隆时代,珐琅器的图案布局越来越规整,用双线技法勾勒花纹,花朵大小与康熙朝相近。色彩上有所创新,出现粉红、绿、黑等色。清代晚期珐琅器的花纹依旧继承而且还特别刻意模仿乾隆时期缠枝莲纹的特点,但花朵的搭配就显得有些松散,花瓣较乾隆朝少,花心也与乾隆朝的不同。这件掐丝珐琅即具典型清乾隆之工艺风格,炉铜质精纯,器壁厚重,鎏金灿烂,掐丝流畅,填釉饱满,釉色鲜艳、纯正,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拍卖场次 :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lot 1001-lot 1341)

lot:1181

更多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