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图(1570-1641) 张瑞图(1570-1641)行书五言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200,000-3,800,000

拍卖日期:2011-11-12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1秋拍
作者 : 张瑞图(1570-1641)
尺寸 : 287×76cm
钤印 : 张长公、张瑞图印、文学侍从之臣(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张瑞图》42印,985页) 瑞图。
: 按语:张瑞图,晚明一代书家,书风激荡张扬,峭厉俊拔,个性极强,与黄道周、倪元璐、王觉斯同张书坛革新之大而卓有建树。其书每多偏锋,尖劲锐利,时见刻露。此轴则秃笔圆厚,一气直下,如风落雷转,震山撼岳,气概不可一世。如此巨幅而无率笔、误笔及怠惰之笔,大非易易。当是其精力弥满,沛然欲书时的神来之作。张瑞图 (1570-1641)福建泉州人, 字长公, 号二水、果亭山人,擅草书,为晚明重要书家。《明史·卷288·列传186·文苑4·董其昌》条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并称“善书四大家”。瑞图之书,纵横雄肆,上承祝允明、陈白阳、徐青藤,为后来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奇逸狂怪的书风张目。二水书法风格的发展,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万历期”(25-45岁),是风格形成期;第二期是“天启期” (50-60岁),是 “侧锋尖笔”的独创成熟期;第三期是“崇祯期” (60 -70岁),是晚年“中锋圆笔”的自然浑成期。其作品在世间流传较多的,泰半是属于万历、天启二期的作品,以“侧锋尖笔”为主,笔毫冷锐,飞扬跋扈,左右方折倾侧,上下长锋狂扫,有不可一世之状。崇祯二年,六十岁的张瑞图因魏忠贤 “逆案”获罪,后纳资赎罪为民,开始习禅好静,书风渐渐为之一变,在“侧锋尖笔”之外,“中锋圆笔”时现,骨肉丰厚,使转含蓄,用墨浓重,气格开张,笔力雄健,形容伟丽,既痛快又沉著,能得一气浑成之势,可谓上超董其昌、米万锺,下开王觉斯、傅青主,俾倪一时,垂范百代。此幅杜诗五律书罢,正好将近三行,落一穷款,加上二方大印,恰巧补成虚实三行之数,可谓苦安排不如巧刚好。在宽阔长幅花板绫上,张瑞图一变“侧锋尖笔”为“中锋圆笔”,有别于其常用的偏锋疾扫风格,以罕有的圆转顿挫面目示人,气势收放自如,墨韵浑厚饱满,肉笔精劲,骨力时现,实乃少有的骨肉亭匀之作,充分展现书家意欲返璞归真的赤诚情怀。明初以来,帖学大盛,三宋、二沉等端整婉丽的“台阁体”,风行一时,历久不衰。马宗霍《书林藻鉴》言: 明代 “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惟妍媚之极,易粘俗笔。可与入时,未可与议古。” 当是指王阳明(1472-1529) 提倡“心学”之后的书坛现象。晚名诸家,崇尚心学,雅好禅宗,作书多半境由心生,戛戛独造,自我做祖,前无古人。其中尤以香光、二水为一代书风转变之关纽。二水雄劲峻厚的笔法,源自于六朝北碑,以露尖侧锋,横截翻折,激荡跳跃,创造一种生拗的意趣,一派剑走偏锋的声势,拓展了笔锋的变化。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中,洞见指出:“张二水,解散北碑以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 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亦云:“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至于果亭自己论书,则主张学养心性并重,大胆抛弃旧学,勇于创新。他在《果亭墨翰·卷1》小楷 “书评诗评”中直言:“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却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坡公有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耳。”于是他在“台阁体” 外,蹊径独辟,创造出以“侧锋”为主的书风,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淩厉,力感强烈、气势动荡,既奇且逸,时人赞之为: “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晚年他由“侧锋”转“中锋”后,寓凌厉于敦厚,为中锋草书,开创新局,影响广远,直至晚清近代,甚至远及韩日。清·秦祖永(1825-1884)《桐阴论画》云:“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日本书坛亦极力推崇,从江户时代起,日人就因黄蘖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得见张瑞图书迹,讚之为 “气脉一贯,独自风格”,习者甚众,影响日本书坛三百余年,至今不衰。 ——青碧轩主人记释文: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相招愧泥泞,骑马到阶除。约19.6平尺
拍卖场次 : 妙笔—中国古代书法

lot:516

更多张瑞图(1570-1641) 张瑞图(1570-1641)行书五言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