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兴 九龙图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5,500,000-8,5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黄宇兴
作者生卒 : (b.1975)
年代 : 2016 年至2020 年
形式 : 布面 油画
尺寸 : 200×400 cm.78 3/4×157 1/2 in
: 签名:HUANGYUXING 16-20.1(画背)

“一件作品的落成,要看机缘,更何况是一件山水大作。”
“当你越痛苦的时候,光明就快来了。在水天的大场景下,我融入了大山大河,将九龙化意成九松,生长在融有自然灵性的山水天地间。”
“机缘很重要,可能就是一刹那,一切就都对了”
—黄宇兴
谈到70后绘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黄宇兴是绕不开的名字,不同于同时代人的观念主义集体倾斜,他的作品总是基于生灵所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手感,以表现主义的方式挥洒所描绘的对象。从早期深沉的色彩运用,到近年来愈加炫目的荧光色调,黄宇兴的创作始终与自我成长的经验有关,在不断地游历、行走、思考中,不变的是他对时代变迁下人、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200cm×400cm的巨制布面油画《九龙图》(2016-2020)是黄宇兴耗费四年多时间完成的成熟之作,灵感源自与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相附相依的九龙壁。这一将龙与影壁结合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公认为始于明朝,而今在北京、大同、五台山等地均有分布。作为古代综合性的艺术精品,九龙壁常融合着琉璃烧制、古建技术、雕刻工艺和美学内涵于一体,俨然一幅幅空间造型、装饰与色彩完美结合的立体画卷。
在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建筑物照壁的龙壁常被建于皇宫、王府、宗庙门前。在黄宇兴看来,九龙壁本身即见证了历史,也饱含了历代君王对于国家统一、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而他与九龙壁的相遇有三次重要的时间截点,第一次为其小学时期,与家人同游北海公园时,并不知所面对的流光溢彩的琉璃建筑名为九龙壁。第二次则在高中随学校组织赴大同考察写生和之后自己独自前行的过程中,参观学习云冈石窟的艺术瑰宝期间,黄宇兴曾多次专程再看九龙壁,更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痴迷。而身为北京人,故宫的九龙壁更是黄宇兴每次前往必会驻足之地。
再度回忆与三处九龙壁的相遇,黄宇兴意识到他所关注的更多是在场时的此情此景,“小时候去北海,总是一种气氛祥和、春暖花开的意境,周围有树木、水流、小桥,所以那里的九龙壁更具备建筑艺术的美感;大同九龙壁更具岁月的磨蚀感,能够感受到朝代更迭下的苍凉;故宫九龙壁,则是我内心九龙壁该有的模样,代表着权力与统一,有着光芒感与东方脉络。所以,九龙壁更像是盆景中的植物,搭配不同的岁月朝代、周围环境,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
基于此,黄宇兴并未以写实的方式照搬九龙壁上那九条腾云驾雾的龙,他对近景的处理确实来源于九龙壁中的肌理,山石、海浪等与龙相互呼应,而远景的处理则沿用了极具黄宇兴风格的方式,更为淡雅,在此衬托下,近景更显遒劲有力,整体正是以多元的透视方法绘制。他心目中的九龙壁便是《九龙图》中所呈现的样貌,九棵苍劲有力的松树取代了龙的形象,化意《九龙图》。“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瑞兽,代表着大统;而松,它更加人文情怀,正直高洁,坚忍不拔。”在黄宇兴看来,两者有着一脉相传的普世性。而作品中出现的宝石、气泡、河流等元素,均饱含了他对于生命、时间、智慧的思考与探索,每个元素都被黄宇兴演进至一个相对成熟的大成阶段,从而汇聚于《九龙图》之上。
在前景中,犹如从水中生出的太湖石承托着松树,山川则以层叠晕染的色彩堆积而成。中景的主峰迎面兀起,绝壁岩石呈虎踞龙盘之势,沟壑纵横,湍急的瀑布以纵向的浅色线条展现,平缓处的植被也被一一勾勒。黄宇兴用过往色谱中不会使用的独属于当代的色彩,让整件作品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通过描绘出的山河的崇高与壮美,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连接着光与影,应和艺术家眼中“水分子的移动和迁徙无法证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它们从未变化,亦从未消失”,从中腾起的光芒或宝物仿佛通往另一个时空维度,与远处的天色交相辉映。相较于2000年代所绘的《光芒》,他对色彩和线条的把控愈加娴熟。在黄宇兴心中,这件集大成之作更似艺术家从学艺至今的缩影,浓缩着其每一个创作阶段的结晶,也见证着学艺的历程。“它代表了我的野心,也同样鞭策着我不忘初心,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画家该走的求艺之路。”当如此鸿篇巨制呈现于眼前,艺术家在精神与现实层面的追求在创作的内驱力推动下一一映照。
这件《九龙图》是黄宇兴近年致力于结合中国古典、西方色彩、东方意蕴的“大山水”系列中的扛鼎之作。中国山水至北宋至登峰造极之境,黄宇兴从解构王希孟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出发,融入自我对宇宙洪荒背后无尽力量思考,绘成七屏巨制《七宝松图》、横贯山河《九龙图》,将畅游于“河流”、“气泡”等系列抽象意境中的观者重新拉回充满东方气韵的具象世界。黄宇兴以炫目的霓虹色调呈现的大山大水,犹如属于艺术家个人的史诗巨著。但在他看来,这一系列并非一蹴而就,更是一个缓慢的渗透过程,“一件作品的落成,要看机缘,更何况是一件山水大作。”
2015年,黄宇兴在上海民生美术馆推出了个展“冲积”,以时间线串起其2005-2015年的重要作品,也是从这样回顾性质的展览中可以看到,他的色彩是如何开始愈加释放。次年,他在贝浩登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ANDNEFORHTEDONNÁ丨不应恐惧”以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墓碑正面的铭文为题,开始从新的视角顺应自己的理解去重新勾勒这个世界,并不断试图开辟一条通往生命中心的道路。黄宇兴回忆,正是在2011-2016年期间,他尝试突破创作完成了两件大尺寸作品——《乐园》(2011-2015)与《新世界》(2015-2016)。尝试“大山水”系列的实践就是从2016年开始的。“在我的内心中,我始终有一个山水梦,因为我是一位中国画家。”黄宇兴说,若继续向前追溯,2000年左右的《山的少年期》系列(2001),2008年的大幅作品《自由》也都可看作其早年山水的雏形。
《九龙图》的创作时间跨越数年,源于黄宇兴试图不断否定、肯定,进而突破自己。他坦言自己最初的构想即可用恢弘来形容,这便造成笔下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无数种选择,自我意识上的左右互搏束缚着这位艺术家的行动。“这件作品最早的雏形,其实是‘树丛’系列,想用九棵参天大树去表达,后来演进到九根屹立在水天交界间的龙柱,但还是感觉没有脱离开此前的创作大背景,没有做到绘画语言本身的演进与突破,这种感觉是痛苦的,但我深知,当你越痛苦的时候,光明就快来了。在水天的大场景下,我融入了大山大河,将九龙化意成九松,生长在融有自然灵性的山水天地间。”黄宇兴称当自己想要的画面一步步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会豁然开朗,当下便明白什么样的画面状态是自己想要呈现的。“机缘很重要,可能就是一刹那,一切就都对了。”
在黄宇兴的画作里,抽象的画面与工笔山水的布局造型之间的界线,在色彩涌动的奇幻蜃景中已模糊起来。他并未一味拘泥于对古人成就的刻板承袭,更强调当代的绘画要有当代的属性,“我们的推进不能仅仅限于中国画的脉络上,要从世界性的眼光,来审视东方绘画的传统。中国画是根、本、源,老的东西不能遗忘,但我们也要有新时代的注入。不局限于迁就文人画的审美、构图、色彩,要更包容的、合理的、先进的注入时代性与演进性。”但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岁月流逝,让许多原理性知识已经无从考究,能看到的只是后人编纂成书的文字以及留存的部分稀世珍品。这会让许多人盲目的汲取,但来由未必清晰。古今中外,我想,艺术是有其共同之处的。中国画、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一件好的作品,也一定得力于对中国精神、中国修养的理解与践行。
“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着色以像其貌。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时。”唐岱在《绘事发微》中曾这样讲述山川变化无穷与艺术家的困境。黄宇兴从不照本宣科,他将古代中国画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岁月流逝让许多原理性知识已经无从考究,能看到的只是后人编纂成书的文字以及留存的部分稀世珍品。盲目地汲取,但来由未必清晰。古今中外,我想,艺术是有其共同之处的。中国画、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一件好的作品,也一定得力于对中国精神、中国修养的理解与践行。”黄宇兴称一个好画家的灵动,还是要取自于自然中的大山大水,他将其看作一种修行,取自于山水,用之于绘画。
拍卖场次 : 当代艺术夜场(二)
拍卖时间 : 2023-06-13 20:3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B1楼A厅

lot:1775

更多黄宇兴 九龙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