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皮紫釉贯耳尊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无底价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出价次数:23次
清中期
高40cm
清代单色釉瓷器
说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天法祖为历代皇室的首要之事,往往直接表现在祭祀先祖和天地之上,其中的祭器则为礼制之体现,不可缺失,因此对祭器本身的形制与质地均有严格要求。明朝洪武二年明文“祭器皆用瓷”, 自此,瓷质祭器成为明清两代宫廷祭器的主要品种;嘉靖九年礼制改革,对祭祀重新厘定,对祭器的功用与外观色泽均作明确规定,《大明会典》“器用”记载:“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其以青、黄、红、白四色象征天、地、日、月,与之相应的蓝色(青紫)、黄色、红色、白色的瓷质祭器就依此烧制。
清承明制,依然非常重视祭祀及祭器的制作,满清虽初得天下但对中国古代的礼教文化吸纳迅速,顺治时期官窑虽未曾全面恢复烧造,然在仅有的传世品当中就有茄皮紫釉和黄釉暗刻龙纹祭祀瓷盘,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亦曾出土多件类似的茄皮紫釉暗刻龙纹残盘,当为祭天之礼器,由此可见,清廷对祭祀大礼的尊崇和对瓷质祭器的倚重。后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升平,康熙帝参考前朝,复位礼制,对宫中各项用瓷明确功用与法度,遂有康熙二十年朝廷派员至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的烧造之事。此次烧造的祭器当中仍然延续顺治朝使用茄皮紫釉器皿作为祭天之礼器的做法,遂成清代乾隆以前的一项重要制度,直到乾隆十二年礼制改革才将祭天礼器的茄皮紫釉改为霁蓝釉。
贯耳尊流行于清乾隆时期,系取形自商周尊彝,古朴典雅,端稳大气,颇得清朝上层贵族之青睐。其多见六方式,棱角峻厉,刚直不阿,如此尊圆腹者并不常见。且此尊式不同于一般圆器可拉坯成型,必须分块连接,制作工艺殊为复杂,遂存世量甚少。

lot:1071

更多茄皮紫釉贯耳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