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6500000 ~ 95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出价次数:30次
蒋廷锡(1669-1732)
97×38.5 cm. 约3.4平尺
绢本设色
【款识】臣蒋廷锡恭画。
【钤印】廷锡(朱文)、酉君(朱文)
【鉴藏印】康熙宸翰(白文)、保合太和(朱文)、佩文斋(白文)、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宣统御览之宝(朱文)、石渠宝笈(朱文)、乾清宫鉴藏宝(朱文)
【题跋】浓淡色中匀粉腻,浅深痕上著臙脂。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著录】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一 清代宫廷编纂45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出版
2.《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索引》冯华编,紫禁城出版社9卷19页
3.《石渠宝笈》(清)张照、(清)梁诗正,250,261页,四库全书,1900年出版
【说明】此幅作品印鉴参考《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407页蒋廷锡7,8,第245页112,第1561页4,第224页146参考《清代帝后玺印谱》肆 宣统卷十二页,参考《清代帝后玺印谱》壹 康熙卷十五 十六 十七,参考《清代帝后玺印谱》壹 乾隆卷二九。
【作者简介】蒋廷锡,字扬孙,一字酉君,号西谷,一号南沙,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御史伊子。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肃,工书,善画。以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兰竹小品,极有韵致。尝画塞外花卉七十种,为宫禁所宝。
【提示】竞买此标的拍品需办理特殊号牌
“康熙御题《石渠宝笈》著录之蒋廷锡《莲塘白鹭图》
江苏常熟,简称虞,素有“诗画之盛,甲于江左”的美誉。这方沃土自古画学尤盛,才子荟萃,名贤辈出,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据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不完全的统计,仅元明清三代常熟籍书画家已近千余人,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清代常熟蒋氏家族是世代的名门显族,家喻户晓。蒋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常熟地区,发展至蒋廷锡的祖父蒋案时,蒋氏家族成员更是代代都有入仕为官者,且世代都有名臣显宦光耀门楣。更因蒋廷锡与子蒋溥二人都曾官至宰相而被世人称为“宰相父子”荣极当时。
蒋氏一门虽居显仕,但世代雅好诗书绘画。在良好的家风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影响下蒋廷锡从小接触绘画,丰富的家藏为他临摹前代先贤,吸收艺术养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康熙三十八年(1699),31岁的蒋廷锡荣登已卯科举人,并被推荐入职南书房,书画艺术上的才能也得以慢慢彰显。康熙四十二年(1703)蒋廷锡参加会试并未高中会元或者贡士,康熙帝因其才华横溢是可造之材特别恩赐他“二甲进士”,改“庶吉土”。赐亲临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步虚词》一首,以示恩宠,同年蒋廷锡随驾避暑山庄畅春园。
除了精通政事外蒋廷锡还游艺于翰墨,长于题诗吟词,善于笔墨丹青。赵尔巽《清史稿》中载:“自康熙至干隆朝,当国家全盛,文学侍从诸臣,每以艺事上邀宸眷。”蒋廷锡把握住了这一机会,在绘画艺术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康熙皇帝的喜欢。
蒋廷锡的绘画早年绵延家学,后广泛地学习历朝花鸟名家,从最初师古到后来不为古法所囿且兼收西洋画法的光影明暗为己所用,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绘画笔墨语言。再者,他对于前代大家的学习并不只是单一地模仿和继承,而是借古开今,古为今用,始学于北宋徐氏祖孙,而后在逐步探索学习古今各大家的技法上不断拓展、充实、丰富和完善前人的技法来提高自己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技能,最终自成一家,在没骨技法的发展上具有创造革新之功,赋予了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
蒋廷锡闲暇之时多以书画自娱,笔墨尽情体现内心的文人趣味。这类画作多采用“赭墨”小写意技法表现,含蓄之中略显洒脱,不过分地强调物象的形似,而多追求神似,更加讲究笔情墨趣。如蒋廷锡在康熙甲申年(1704)秋季绘制完成的《芙蓉鹭鸶图》轴是其36岁时的闲情之作,极富诗情画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用淡墨略加赭石以没骨的手法表现芙蓉花和苇草,以浓墨和淡墨的变化来表现叶的正反面,后以浓墨勾叶脉,焦墨点花蕊。用简括的墨线勾勒出溪边一只侧立的鹭鸶,形象生动自然。苇竿上栖息一鸟,俯瞰鹭鸶。画家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大自然中花卉和鸟禽的真实状态。整幅作品意境高逸,无丝毫雕琢之痕,堪称蒋廷锡文人风格花鸟画的代表作,是其绘画简逸雅致特点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
蒋廷锡《莲塘白鹭图》是典型的应制宫廷需求所作,画面富丽堂皇,整幅为了满足皇家工整妍丽的审美要求,中西画风相互融合,互相渗透,成为这幅清代宫廷绘画中突出的一个特点。因为除《芙蓉鹭鸶图》秀逸淡雅的文人特色绘画外,蒋廷锡现存的花鸟作品中还包含着华美精致的宫廷绘画。康干盛世期间,统治者自身皆擅长且雅好书法绘画,在此期间宫廷绘画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并快速发展。统治者对于书画的收藏理念、鉴赏取向、品评标准和审美好尚都影响着清代花鸟画的创作与发展,成为了绘画创作中的一大政治束缚。
蒋廷锡《莲塘白鹭图》绢本设色立轴,款识“臣蒋廷锡恭画。”图绘一对白鹭立于莲塘之上。两鹭一仰头长啸,一俯身聆听,如雌雄一对,立者尽显昂扬之姿,俯首者尽显婉约之态。两鹭和谐自然,画面上方莲塘荷花一朵,粉红鲜嫩,绒花一株,设色艳丽,虽历经几个世纪,然画面矿物颜料丝毫未脱,足见蒋廷锡当时精工程度。
鹭有“路”的谐音,绒花有“荣华”的谐音,故此幅画面两鹭荣华,寓意“路路荣华”,荷叶荷花寓意洁白无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感。蒋廷锡身体力行,倡导写生,以“师法造化”为宗旨。其绘画在造型、用笔、设色上均可见其深厚的写实功力。观赏蒋廷锡《莲塘白鹭图轴》,画家采用细腻的工笔丝毛技法结合西方光影和明暗来完成。其所绘白鹭生动灵活,惟妙惟肖,采用工笔重彩的技法和连绵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来塑造白鹭的造型,以短细的笔触刻画白鹭背部和腹部的毛羽,较客观地刻画了白鹭的神情和动态,笔法细腻,极其精巧。
蒋廷锡注重写生和观察,品读他的诗《兔丝》《蠡斯》就可知其对草虫的熟悉程度,手底下的每只飞禽都造型写实,结构严谨,渲染细密,形态逼真富有生命力。为了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蒋廷锡吸收融合了西洋绘画技法中的明暗光影效果,以白色高光点出鸟禽的眼睛,使其形态更加地生动饱满有精神,有呼之欲出之感。
据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记载不完全统计,蒋廷锡作品见之于著录者共计130件,然《石渠宝笈》著录者高达71件之多,因蒋廷锡大部分时间均以公务为主,造福一方。遂大量作品均被清宫旧藏。本幅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卷九,为标准的干隆御览之宝。
本幅《莲塘白鹭图轴》,钤有清宫旧藏五玺,干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干清宫鉴藏宝。可证此件曾入藏干清宫,历代经干隆帝、嘉庆帝、宣统帝鉴藏。
画面有康熙帝的御笔题跋,“浓淡色中匀粉腻,浅深痕上着胭脂。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该诗康熙帝借用宋朝白玉蟾《绘莲二首》而来,足见清朝皇帝对于汉文化的精通。白玉蟾为南宋一道士,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
雍正九年辛亥(1731)蒋廷锡忽然患上痰症,雍正帝特别派遣御医前去照料调理,病情渐愈,但于雍正十年壬子(1732)夏季旧疾突然复发,溘然长逝,年六十四岁,谥文肃。雍正帝悲伤不已,特准许蒋廷锡的丧事用度都从内府领取,赐祭葬活动另加一坛以缅怀其德行。
现从整理的存世作品来看,蒋廷锡于去世前一年雍正九年(1731)还在持续作画,终其一生没有停止过对花鸟画创作的探索和创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独特的人生经历对蒋廷锡绘画风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凭借着家庭传统的深厚积累和有利条件,加上自己的勤勉用心,除政绩外,蒋廷锡的诗书画艺能达到如此傲人的水平不容小觑。长期随侍在皇帝的身边,他的妙笔生花对其仕途畅通,节节高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蒋廷锡现存的作品风格面貌丰富多样,既有逸笔草草,崇尚野逸的纵笔文人意趣画风,又有工整细腻,富丽堂皇的宫廷富贵格调。正是因为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为收藏者提供了线索和依据,让世人能够认识到层次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蒋廷锡。”

lot:1213

更多莲塘白鹭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