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白釉暗刻缠枝花卉僧帽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备注:源自日本藏家旧藏
僧帽壶造型源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器皿,瓷质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之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朝廷曾命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各类色釉的僧帽壶赏赐藏地高僧,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备受推崇。永乐朝僧帽壶以甜白釉为主,分素身和暗花两者,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无纹饰之永乐甜白釉僧帽壶,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09,图100,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则藏有永乐甜白釉圈足饰莲瓣纹、主纹饰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之同类器,参见Imperial Taste,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页65,图35。
宣德一朝僧帽壶之色釉品类更为丰富,首推宝石红釉,现存世两件分别收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者(编号:吕一八零四30/17764)底部铭刻乾隆皇帝赞咏僧帽壶的御制诗文,参见《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页113,图29。同时,青花者传世和考古出土皆有发现,纹饰有二,第一类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宣德 青花藏文穿莲双龙纹僧帽壶】(编号:奈三九六19/12548)和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1983年出土同类的残件,参见《景德镇出土宣德官窑瓷器展》,页35,图30-1,两者底书青花“宣德年制”四字楷款。第二类传世品见于西藏博物馆收藏【宣德 青花藏文莲托八宝纹僧帽壶】,底款为六字楷款,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1983年亦出土同类的残件,但底款为四字楷款。宣德御瓷僧帽壶还新增宝石蓝釉一项,虽无传世品,但在1988年11月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出土残件,底施白釉,暗刻六字楷款,参见《景德镇出土宣德官窑瓷器展》,页36,图30-3。因此可见宣德僧帽壶是承袭永乐一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尤其注重色釉的多元化。
本品即为其中之珍稀佳器,承袭永乐甜白一类,造型端庄典雅,釉色白如凝脂,素犹积雪,腹部暗刻缠枝花卉一周,纹饰流畅舒展,工艺精致细腻,布局清疏自然。圈足光滑细腻,可鉴胎骨之精,里外皆丽质非凡。底为暗刻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与前述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出土的宝石蓝釉器一致。甜白釉一项为永乐皇帝最喜爱的色釉,极负盛名,世间藏者无不好逑。《明太宗实录》永乐四年十月丁未条记:“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见,永乐皇帝对白瓷情有独锺,终日不舍。唯是宣德甜白釉僧帽壶传世罕见,检视当今公私典藏,似未曾见同类著录,堪称孤品。因此,本品之出现颇具历史价值,补瓷史之不足,加深世人对永宣两朝窑业前后承袭关系的认识,让我们通过本品可鉴,宣德甜白器依然深得前朝神髓。
根据前述宣德各式色釉僧帽壶本身所含的特征及《明实录》的记载来推断,它们应为同时期烧造的同一批成套器皿,是专为宣德二年(1437年)太监侯显赴西藏敕请密宗法王入京举行法会而烧造的宗教用器。
赏瓷的最高境界以一道釉为古雅,其简朴大方,幽淡隽永,至为神化,引人入胜的自然美非彩绘可比。观此器:如吸泉水,沁人心脾;面迎冷冷清风,心情舒畅;如雾中观花,清奇飘逸;如品诗文,典雅含蓄;如聆古曲,雅韵永存。赏其丽质,疑是阆苑冰雪。此式僧帽壶端庄秀丽,釉面恬静莹润,优美的器形配以如玉的釉色,相得益彰,荡漾出宣德御物难以掩盖的典雅尊贵之气。
参阅:Imperial Taste,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页65,图35。《景德镇出土宣德官窑瓷器展》,页35、图30-1,30-2,页36、图30-3。《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页113,图29。《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页30、31。

lot:5961

更多明宣德 白釉暗刻缠枝花卉僧帽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