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仕女赏花图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2800000 ~ 3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仕女赏花图
来源:藏家王良福先生直接购自于冯叶的母亲、林风眠的弟子席素华女士。
仕女是林风眠创作盛期的重要描绘题材,这件《仕女赏花图》作于1960年代,描绘一温柔闲雅的古装仕女含蓄端坐,捻花微笑。无论从构图、形式、技法,还是意蕴来看,都称得上是林风眠仕女题材创作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一) 构图
这件作品为方形布局,构图是林风眠仕女画中常见的“三段式”:仕女在画面中央,以逆光法呈现独特的光源现象,明亮的白色纱质窗帘烘托出主体人物的轻柔优雅。左右两段是灰暗的背景,一边有桌上高高的宋代花瓶插上花束,另一边则是低平在地上的布垫,形成不对称但力量均衡的画面。
(二) 形式
作品形式追求平面化,造型简洁、生动,以隐约流畅的线条,几何图形来组织画面,与西方绘画大师马蒂斯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仕女的轮廓线、衣纹线简洁流畅、准确概括;使画面单纯明朗、主题突出。仕女面部的极简表达,眼睛是柳叶式的黑色外形,不画出眼珠也不画睫毛,揉合了民间剪纸及皮影戏艺术表现的精练,以及北魏壁画、唐代人物画的精髓。
(三) 技法
这幅作品在笔墨技法上,为表现体面结构和黑白关系的用墨与用线,如在衣着和人体的勾勒上,吸取了传统瓷器上的绘画特点,笔法韧而有力,从而使画中仕女的轮廓线、衣纹线简洁流畅、轻松优雅,肌肤的质感和光泽更为鲜活。在色彩上,此画以色为主,适当加入水墨,革新了传统绘画讲究“水墨为上”的原理,复合的表现形式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画面色彩以蓝、白色调为主,林风眠大胆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的光源色和补色、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主观色泽,还有综合立体派的平涂色。如仕女的面部以平涂为主,尤其敷以白粉勾勒,使得画面充满光线的感觉;以白粉、白线勾画出衣裳的线条,表现出薄如蝉翼的纱质柔美触感,如“吴带当风”的轻扬,如“曹衣出水”的贴身,体现出古典仕女体态的优美。
(四) 意蕴
画中所描绘仕女既充满现代新颖的意味,又散发出宁静含蓄的东方古典之美。她那静溢的眼神,微微低首凝视手中轻拈的白荷,表现出高雅纯洁的幽静之美、温馨之美。白色的纱衣有一种透明之感,在轻烟细柳般的闲淡优雅之中,又隐隐有一种寂寥惆怅之感。和身后白色花瓶以及花朵的白色花蕊相呼应。色彩单纯而又透明,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诗意情调。恰好说明了林风眠的中国文化个性和东方情怀,充分展示了林风眠在调和中西艺术的成就。
作者:林风眠 林风眠 广东省梅县人。1918年留法,先在弟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2 作品《秋》入选巴黎秋季沙龙;1923 赴德研究艺术;1924 油画作品《摸索》、水墨作品《生之欲》入选巴黎秋季沙龙;1925年归国,被聘任为国立艺专校长。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艺专任校长。主张中西绘画,相互借鉴。该校成为鼓吹新艺术的大本营。1951年移居上海,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1977年移居香港。1979年回法国,在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1986 于东京日本西武集团展出;1987 上海文化局举办林风眠从艺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1989 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回顾展 中国美协主办林风眠艺术研讨会,并于北京举办林风眠画展;1990 再度应邀至东京展出;1991 台湾文建会授予美术特别贡献奖及文艺奖章,八月病逝于香港。林风眠是享有国际声望及地位的中国画家,在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之后的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运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所属拍卖会:2012春季拍卖会
所属专场:油画雕塑
lot:616
更多林风眠 仕女赏花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