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 1744年作 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 手卷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25,000,000-35,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说明:1.夏山楼主人韩慎先旧藏。韩慎先(1897-1962),字德寿,别署夏山楼主,北京人,久居天津,其祖父韩麟阁曾为清吏部官吏。韩氏曾自开古玩店,韩慎先是新中国早期书画鉴定权威之一,与张珩、启功、谢稚柳等同为首批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任职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2.涵虚朗鉴,即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岸。是仿照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建造的。雷锋夕照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系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每每夕阳西下之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
故宫藏画中《伯远帖》、《盘山夜雨》皆钤“涵虚朗鉴”印。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几暇临池勤不缀 帝家笔翰传千秋
——乾隆《御临唐寅·文征明书画合璧》赏析
乾隆帝《御临唐寅文征明书画合璧》手卷,水墨纸本。本幅画纵18.5厘米,横83厘米。跋文纵18厘米,横46厘米。引首部分乾隆题字“欣于所遇”四字,钤有朱文印“乾隆宸翰”。此作品一条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二册,第705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
另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御笔仿唐寅书画兰亭横披一张,传旨着将山水画裱轴子、兰亭横披裱手卷,钦此。于二月十三日将御笔山水横披二张裱得轴子手卷持去交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12),第756页,人民出版社)
经查,《唐寅画兰亭文徵明书序》一卷,在乾隆时就收藏在养心殿,列为“上等元一”,详见《石渠宝笈初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一册,第633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这说明乾隆帝一直把《唐寅画兰亭文徵明书序》这卷原作放在养心殿把玩欣赏的。
根据卷尾题款:“内府所藏有此唐伯虎及文待诏合璧《兰亭序》,爱其书画,各臻神妙。因并抚之,以娱几暇。莫作熟处难忘睹也。乾隆甲子重九日长春书屋并识。”从此可知,本作创作时间为乾隆九年(1744年),为其早年之作。钤有其常用闲章五方,分别是:“乾隆宸翰”(朱文)、“几暇临池”(白文)、“会心不远”(白文)、“意在笔先”(朱文)、“墨云”(白文)。
另有鉴藏印两方,分别白文印“缓盦鉴藏”以及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韩慎先的朱文印“夏山楼藏书画记”。
本幅画作为乾隆帝临唐寅绘制而成。唐寅赋性舒朗,放浪不羁,初师沈周,后学周臣;远宗李唐,刘松年,近师“元四家”;其画行笔秀润,缜密而有韵度,注重美感上的井然有序。此幅画面气息平旷天然,淡逸高雅。显然是唐寅洗练保守画风的上乘之作。画中景物多置于卷右处,在树石、溪流、台阁层层包裹中,一位文人贤士正在从容的作画赋诗,身边书童随待在侧。卷左侧将画面意境展开,似无边际,此画作平远之景,少皴擦晕染,笔简而意远,远处的竹林以墨色的干湿浅淡变化营造出怡人而又十分理想化的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的意境。
尽管画中景物有些随性,但还是勾勒得很清楚。无论是山石、树木、小丘、河鸭、楼阁或身形渺小的人物,都传达出了乾隆自然率性的笔趣和认真临摹的态度。落款“正德改元春日吴门唐寅画”。钤印二方,“宸翰”(白文)、“机暇鉴赏之玺”(朱文)。并在画和卷尾连接处盖以骑缝印“内府珍秘”(朱文)、“涵虚朗鉴”(白文)二方。
卷尾为乾隆临写文徵明的行楷书《兰亭序》。落款“嘉靖壬辰三月二十六日戏临”。文徵明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其精整,师承晋唐各家,法度严谨纯熟,笔锋挺秀,书体端正,风格清俊秀雅。从乾隆的临写中易看出其深得文徵明之法,笔画苍劲遒媚,结体严整。但又不失其自己的独特风格,方圆兼备、结构稳重、刚柔相济,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通篇圆润秀丽、流畅自如,尽显帝王气度。
乾隆(1711-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文治武功兼修,为一代有为之君。乾隆的士人文化倾向还是停留在其个人怡养性情之上。就如此幅《御临唐寅·文征明书画合璧》,更多地是寻求遣兴寄意,展现以笔墨再造自然的传统风格。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其作品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直接的宫廷生活和历史资料,成为今天我们分析乾隆及宫廷书画审美意趣的重要资源。而皇帝之御笔墨宝实属难得一见,更何况还是御临唐寅和文徵明的书画合璧这样的稀缺之作,一旦拥有便会成为一种品味、荣耀的象征!

lot:3729

更多乾隆帝 1744年作 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 手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