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1944年作 寒山拾得 镜心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600,000-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此幅作于1944年,徐悲鸿时年50岁,继续居住在重庆磐溪,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在徐悲鸿的人物画中,“寒山拾得”是十分罕见的题材。寒山与拾得是唐代的两位诗僧,他们行迹怪诞,言语非常,在佛教史上负有盛名,相传是文殊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后被人传为“和合二仙”。关于寒山拾得,最精彩的是二人之间的一次玄妙对谈。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而联系1944年始夏时徐悲鸿的个人遭遇,或者可以理解他对于这个题材所体现出的难得兴趣。此时在艺术上,徐悲鸿正在推进中国画的革新运动,改革陈旧的窠臼,树立崭新的鹄标,这当然受到了保守派的一些抵触。在外部环境中,湘北大战又起,桂林形势告急,徐悲鸿的内心是忧患不安的,他在磐溪创作的一些人物画中均映射着他的心情,如《赵姬》一图,以历史故事去表现苦难的历程以及“邪不胜正”的信念。在这年6月,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重庆的《新民晚报刊》载有《猪与和平》一稿,误传徐悲鸿画一只猪,赠送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引起颇多非议。徐悲鸿后来发表文章澄清事实:“这个年头,这个日头,有什么心情来开玩笑?叵耐一位偷工减料的记者硬派我画猪,说是象征和平,用以赠送美国华莱士副总统。猪会代表和平?真是‘南朝千古伤心事’。自然感召得多人责难。”可见,当时徐悲鸿身处于各种矛盾,以及误解与排斥之中,寒山拾得的智慧妙语,或许正是一种安慰与排解。
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史中观之,徐悲鸿的人物画虽然不多,却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人物画从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南朝张僧繇的“凹凸法”,南齐谢赫的“应物象形”、“传移模写”,再至唐代仕女图,明清的写意人物,仿佛已经沉入窠臼,无路可走。到了近现代,徐悲鸿将西方的素描体系引入人物画中,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画的创作语汇和表现空间。从此幅中可见一斑。
画中两个人物均造型诙谐,既与寒山拾得这两位诗僧的“世外高人”之气不符,也不同于“和合二仙”在年画中的一贯形象,这应是出于画家自己的创造。两个少年一前一后,前方的少年蹲在地上,手捧竹篮,竹篮中盛放着五彩灵芝;后方的少年站立着,转身回顾,他一边笑着,一边逗着肩上的蟾蜍。这使人想起“刘海戏金蟾”这一民间传说,“刘海戏金蟾”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同“和合二仙”一样,是常见的吉祥题材,徐悲鸿在1946年曾绘过一幅,造型与此幅类似。画法上,人物以墨线勾勒出轮廓,在面部、躯体的刻画上,吸取了西画的造型法,以灵活多变的线描与体面渲染相结合,既有笔墨趣味,又有立体感;头髮是以画骏马鬃毛的技法而作,先把毛笔搓开,蘸淡墨作底,再施之焦墨画第二层,层次丰富,富有质感。蟾蜍以墨线勾出,染以绿色,憨态可掬。整幅以出神入化之笔,以谐谑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了寒山拾得的独特形象,造型准确,趣味横生,从此幅中既可见徐悲鸿对于中西融合,改进中国画的尝试与努力,亦可领会画家在人生起伏中的自勉与自嘲。

lot:1017

更多徐悲鸿 1944年作 寒山拾得 镜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