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唐卡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1,800,000-2,6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北京宫廷
布本设色
此幅唐卡属汉藏融合,整体风格继承了西藏勉塘画派,但佛像的造型风格及画面背景明显吸收了中原艺术元素,从而呈现出汉藏艺术融合的鲜明特点。其构图严谨又富于变化。画面构图遵循西藏勉塘画派讲究对称的特点,但背景处理上大胆打破了西藏传统,追求局部变化,使得画面的整体感觉接近自然山水,富于现实生活情趣。画面上表现的佛像其造型风格一如清早期宫廷造像的样式,而背景中的山、水、花草树木、鸟兽和建筑等造型样式也明显来源于内地的自然风物和传统表现形式,这些都共同展现了内地及宫廷唐卡艺术鲜明的地域特点。画工精湛。画面人物和景物精描细绘,造型精准规范,形象生动,其技法表现犹如清代早期北京宫廷造像一样,远非乾隆宫廷唐卡画工可比。景物的描绘尤其突出,可谓精微细致,一丝不苟。如树的表现,每一片树叶皆用细笔勾勒,轮廓清晰,造型生动逼真。同时,整体色彩明艳,用料高档。画面用色十分丰富,有白、黄、红、蓝、绿、粉红等不同的色彩,各种色彩明丽透亮,显示了使用颜料的高档和纯正。其中,大面积翠绿和深蓝色的表现尤其突出,令人想起自然矿物中孔雀石、绿松石和青金石等珍稀难得的矿料,如此冷色调在画面上被着重强调,使得唐卡追求的宁静安详的宗教效果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在色彩上与后来的乾隆宫廷唐卡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装裱讲究,源自西藏传统,但镶边、彩虹、天杆、地轴及轴头等用料讲究,工艺精致,已显露出皇家定制的特色。天杆下垂一条黄缎,上书唐卡表现的题材名称,明显为宫廷唐卡特有的形式。
此幅唐卡表现了藏传佛教重要修法——金刚鬘系列坛城的内容,对于研究金刚鬘坛城的传承历史及修法思想具有重要宗教价值。其题记上出现了康熙皇帝十二子允祹和二世章嘉活佛的名号,标明为允祹施资、二世章嘉活佛设计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此幅唐卡与宫廷密切相关的高贵出身,而且对于研究康熙皇子永祹和二世章嘉活佛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佛教因缘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亿劫难遭遇
—清康熙宫廷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唐卡赏析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亿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唐代女皇武则天为佛教《华严经》翻译圆满完成而即兴写下的千古诗偈,因深合佛教徒诵经之发心,故流传至今,成为所有佛典开篇必诵的偈句,称为“开经偈”。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出自清代康熙宫廷的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唐卡时,便不自觉地想起了武则天所作开经偈的前两句,它赞叹佛法的高深玄妙,同时又赞叹佛法的珍贵稀有,难遭难遇,这样的赞叹用在这幅唐卡上可谓最恰当不过了,因为这幅唐卡无论表现的题材与内容,还是绘制年代与艺术风格都堪称微妙稀有,目前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属于首次现身,特别是其出自清代康熙宫廷的特殊时代与产地,尤显高贵与稀有,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存世的大量唐卡藏品中也没有一幅康熙宫廷的作品。因此,这幅唐卡的现身意义非凡,对于研究清代康熙宫廷唐卡艺术、藏传佛教金刚鬘系列坛城的传承历史、康熙皇子允祹和二世章嘉活佛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佛教因缘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唐卡表现内容及相关特征解读
首先,来看这幅唐卡表现的内容及相关特征。这幅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金刚鬘系列坛城之一——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列于该系列坛城第三十八位。2013年从欧洲回流。唐卡中央绘坛城,为外圆内方的构图形式,一如常见坛城的平面几何形状。外圆部分由三道围墙构成,自外向内依次为火焰墙、金刚墙、莲花墙。其中,火焰墙由五种颜色表现的32个火轮组成,象征出离心;金刚墙由金刚杵首尾相连组成,象征保护行者不受外在与内在诸魔的障碍;莲花墙由64瓣莲花组成,象征菩提心,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内方部分为宫城,由城门、城楼、城墙、日、月、金刚杵、摩羯、华丽的帷幔、宝幢、宝伞、宝瓶、祥麟法轮等构成,它们的形制、分布、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且都具有佛教象征意义。宫城之内没有绘出三十七尊诸尊的图像,而是同样大小的圆圈装饰的各种法器,属于密教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之一的三昧耶曼荼罗,即只绘出诸尊所持法器以象征诸尊的存在。三十七尊由五种不同的尊像组合而成,包括;1、五方佛,即大日如来、阿閦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和不空成就如来;2、四波罗密菩萨,即金刚波罗密菩萨、宝波罗蜜菩萨、法波罗密菩萨、羯磨波罗蜜菩萨,他们是大日如来四亲近善友,皆为大日如来所生,表示四佛的定德;3、十六大菩萨,即阿閦如来亲近善友——金刚萨埵菩萨、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宝生如来四亲近菩萨——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无量寿如来四亲近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语菩萨,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4、八供养菩萨,有内外之分,其中内四供养为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四菩萨,外四供养四佛为香、华、灯、涂四菩萨;5、四摄菩萨,即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四菩萨。这三十七尊尊神依照坛城仪轨分布于中央方城的各个位置,严整有序,各司其职。如最中央圆圈之内分布的是五方佛和四波罗密菩萨。坛城之外也有不同的景物描绘,其中上方天界绘五色祥云,似如意状飘浮于深蓝色的天空中,烘托出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氛,下方地界绘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河流和高耸的树木,山色葱翠,碧水如链,好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整幅唐卡构图严谨,布局规整,设色清雅,用色高档纯正,画工精妙,既表现了佛教绘画的庄严与神圣,宁静与安详,也洋溢着自然主义的艺术气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唐卡还保持了完好的装裱,四周以深蓝色织有白色精美花纹的织锦缝边,上下均镶以浅黄色托居,一道深红色的彩虹边饰格外醒目,间隔于贡夏与画心之间。装裱用料及做工之考究,显示了皇家艺术气派。同时,在唐卡上下两道彩虹边上,还以金汁书写有藏文题记,其中上边藏文汉译为“金刚鬘之三十八曼荼罗——九会三十七坛城”,下边藏文汉译为“章嘉活佛仁波切所作种种线条和十二王子允祹以清净意乐所献的金刚鬘坛城”。另外,唐卡上方天杆的中央还安有一条黄缎垂下,其上亦以金汁书有藏文,汉译内容为唐卡表现的具体题材名称,即“金刚鬘之三十八曼荼罗——九会三十七坛城”。由题记内容可知,这幅唐卡的绘制与康熙皇帝第十二子永祹和章嘉活佛密切相关,其尊贵的艺术地位由此不难推想。
无独有偶的是,2014年美国纽约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也推出了一幅金刚鬘坛城唐卡,其尺幅、构图、画风、用色、画布、装裱等方面与此幅唐卡几乎完全一致,因同为坛城形式,极易混同为一。(图片1)其实若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它与此幅唐卡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中央所绘内容及布局不同于此幅,而且是以诸尊的梵文种子字表现,属于种子字坛城;它三道围墙外又增加了一道八大寒林墙,而此幅无八大寒林墙;它上面一道彩虹边上书写的藏文题记不同,内容汉译为“金刚鬘之二十二曼荼罗——红色金刚亥母三十七尊之坛城”,标明了唐卡的具体名称及表现内容,下面一道彩虹边上书写的藏文题记与此幅完全相同。由此基本可以判断,佳士得拍卖坛城唐卡与此幅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唐卡,为同一套坛城唐卡中之两幅,同属于金刚鬘系列坛城唐卡。
二、唐卡表现内容的历史渊源
其次,来看这幅唐卡表现内容的历史渊源。唐卡题记标明这幅唐卡为金刚鬘系列坛城之一的九会三十七尊坛城,笔者认真对比了金刚鬘系列坛城图像,发现唐卡实物与图像完全吻合。金刚鬘系列坛城出自印度重要的密教经典《究竟瑜伽鬘》。《究竟瑜伽鬘》是印度后期密教大师无畏生护(11世纪后半叶-1125年前后)的主要著述之一,约成书于公元1100年前后,撰写地点为印度超戒寺。该书由《究竟瑜伽鬘》和《金刚鬘》两部分构成,共分26章,每章分别描述一种密教本尊在修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曼荼罗。无畏生护在《金刚鬘》中称,若将所有内容置于一部书中,其篇幅势必过于庞大,既不便阅读,也不易于流传,因此将其一分为二,即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究竟瑜伽鬘》和《金刚鬘》两部姊妹篇。其中,《金刚鬘》主要讲述如何绘制曼荼罗及如何灌顶和开光等内容,《究竟瑜伽鬘》则详细记录了曼荼罗内部诸尊神的图像信息;前者着重于仪轨和图像,后者着重文字记述,二者相辅相成。这两部著作对于西藏图像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无畏生护的大力弘扬下,印度密教极度红火,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后便陷入了长久的衰落,《究竟瑜伽鬘》在印度的发展也就此停止了脚步。《究竟瑜伽鬘》后来的传播与发展得益于西藏僧人的努力和贡献。据可靠记载,12世纪晚期西藏僧人竹巴•白玛嘎波首次将《究竟瑜伽鬘》译成藏文,并详加注释,收录于《瑜伽圆满鬘:法性现观无边利他》中;16世纪末班钦•洛桑却吉坚赞在《究竟瑜伽鬘》记载的26种曼荼罗基础上又增补到45种;17世纪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1642-1714年)不但对《究竟瑜伽鬘》和《金刚鬘》分别作注,而且对其中的曼荼罗进一步详加解释。通过西藏僧人的这些努力,印度《究竟瑜伽鬘》不仅被完整地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刚鬘四十五种曼荼罗应当就与班钦•洛桑却吉坚赞和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的增补和注解有直接关系。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参与金刚鬘四十五种曼荼罗增补的史实。但这条材料目前尚不知出自何处。现在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突然横空出世,唐卡的题记中都提到了章嘉活佛,由此可以肯定二世章嘉参与金刚鬘四十五种曼荼罗增补的事实是可靠的,而这条材料也为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特别是对于确定题记中提及的“章嘉活佛”究竟属于哪一世提供了明确依据。根据这条材料,题记中提及的“章嘉活佛”属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无疑。“章嘉活佛”具体身份的确定对于判定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绘制年代至关重要。
根据相关记载,金刚鬘四十五种坛城的名称及次序依次为:1、密集文殊金刚十九尊坛城,2、密集不动三十二尊坛城,3、依毗卢幻化之文殊金刚四十三尊坛城,4、黑阎魔敌十三尊坛城,5、喜金刚九尊坛城,6、意喜金刚九尊坛城,7、语喜金刚九尊坛城,8、身喜金刚九尊坛城,9、大幕续总摄五十三尊坛城,10、无我母二十三尊坛城,11、无我母十五尊坛城,12、作明佛母十五尊坛城,13、金刚帐续中金刚度母十一尊坛城,14、标帜喜金刚十七尊坛城,15、喜金刚意十七尊坛城,16、喜金刚语十七尊坛城,17、喜金刚身十七尊坛城,18、桑布札白色胜乐金刚萨埵三十七尊坛城,19、胜乐六十二尊坛城,20、黄色二臂胜乐六十二尊坛城,21、蓝色二臂胜乐六十二尊坛城,22、红色金刚亥母三十七尊坛城,23、蓝色金刚亥母三十七尊坛城,24、黄色金刚亥母三十七尊坛城,25、吽作明王十一尊坛城,26、胜乐六转轮七十二尊坛城,27、金刚甘露漩二十一尊坛城, 28、甘露明王二十九尊坛城,29、饮血甘露明王二十一尊坛城,30、甘露明王十三尊坛城,31、佛颅二十五尊坛城,32、佛颅九尊坛城,33、大幻金刚五尊坛城,34、瑜伽虚空五十八尊坛城,35、智慧空行母十三尊坛城,36、时轮身语意六百三十四尊坛城,37、金刚界五十三尊坛城,38、金刚界三十七尊坛城,39、法界语自在二百二十一尊坛城,40、伏魔金刚手三十三尊坛城,41、光明佛母二十五尊坛城,42、随求佛母十三尊坛城,43、财源天母十九尊坛城,44、大明星曜母四十六尊坛城,45、尊胜佛母三十三尊坛城。
对照金刚鬘四十五种坛城的名称及位次,此次保利推出的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唐卡和美国佳士得拍卖的金刚鬘红色金刚亥母三十七尊坛城唐卡表现的两种坛城不仅位列金刚鬘四十五种坛城之中,而且位次亦与之完全相应相符。这一情况可以充分证明,上举的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不是各自独立的两幅唐卡,它们是成套金刚鬘坛城中的两幅,完整的一套应有四十五幅。如此看来,当时北京宫廷唐卡的绘制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已具备相当的水平和规模,否则很难完成一套大型四十五幅唐卡的绘制任务。
三、唐卡绘制与允祹和二世章嘉活佛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唐卡的时代与产地。唐卡下面彩虹边上一行藏文题记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题记汉译为“章嘉活佛仁波切所作种种线条和十二王子允祹以清净意乐所献的金刚鬘坛城”,其中的“章嘉活佛”和“十二王子允祹”就关涉唐卡的时代与产地。
先说“十二王子允祹”。其所指为康熙皇帝第十二王子允祹无疑。允祹的生平事迹史书有明确记载。他全名爱新觉罗•允祹(1685年—1763年),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贝子,受封后经常随帝巡幸。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康熙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六十年,上以御极六十年,遣允祹祭盛京三陵。康熙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清世宗即位,进封履郡王。雍正二年,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命在固山贝子上行走。二月,因圣祖配享仪注及封妃金册遗漏舛错,降为镇国公。雍正八年五月,复封郡王。清高宗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
次说“章嘉活佛”。此名是清代章嘉活佛一系的统称,未具体指明为哪一世章嘉活佛。根据允祹曾请二世章嘉撰写《诸尊身色印相明录》(此书是一部藏传佛教图像学著作,详细论述了二十六尊佛教重要本尊的颜色、面容、手印、足姿、服装、饰物、基座等内容,是关于绘制唐卡的重要范本)的经历、上文提及的二世章嘉曾参与金刚鬘四十五种曼荼罗增补的史实,以及两幅唐卡的风格特点分析,可以明确断定为二世章嘉活佛。二世章嘉(1642-1714年),全名章嘉•阿旺罗桑却丹,出生于安多地区宗喀附近。5岁时被确认为前世章嘉的转世。8岁(1650年)被迎至佑宁寺坐床。20岁入藏,于哲蚌寺学经,并从五世达赖喇嘛受具足戒。康熙九年(1670年)获然绛巴学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返回安多,住持佑宁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应召入京,获赠“呼图克图”名号,驻锡法渊寺。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受命住持蒙古多伦诺尔汇宗寺,从此往来于蒙汉两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受“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封号。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圣祖及其皇四子胤禛(即后继位之雍正皇帝)协助下,建嵩祝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圆寂于内蒙古多伦诺尔。他一生以佛教高僧的身份长期奔波于大漠南北、雪域高原,参与解决了许多民族宗教问题,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允祹与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的往来史书记载不多,但应当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应召入京之后,特别是受封“国师”之后,因为受封“国师”之后,他的名声遂为皇室所知,皇室与之关系亦渐趋密切。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章嘉获准回乡探访,多位皇子前往送行并赠与各种旅途所需之供养,允祹亦名列其中,此为二人往来仅见的一条重要材料。由允祹与二世章嘉呼图克图生卒年及交往情况分析,此幅唐卡绘制年代可以明确判定在康熙晚期,约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至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之间,其产地与风格为清代宫廷无疑。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林纯瑜先生认为二世章嘉《诸尊身色印相明录》成书时间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后,即二世章嘉的晚年,如此唐卡绘制年代与其着书时间正好吻合。2014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推出的金刚鬘坛城唐卡介绍文字中,判定唐卡铭文中出现的“章嘉活佛”为三世章嘉•若必多吉(1716-1786年),应当有误。理由是:允祹与三世章嘉年龄相差较大,允祹比三世章嘉大三十二岁,他们之间的交往应受年龄限制;允祹与三世章嘉的交往缺乏史书记载;而最为重要的是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表现的艺术风格与乾隆时期的迥然不同,其用布、色彩、画工和装裱都表现出优于乾隆时期唐卡的早期风格面貌。
清康熙时期,藏传佛教在宫廷的传播已颇具规模。它首先与康熙皇帝的提倡和崇重有关。据记载,康熙在位时,曾先后册封了二世章嘉国师、一世哲布尊丹巴和五世班禅,皆颁与金册、金印,并于皇宫内外建中正殿念经处、玛哈噶喇庙、永慕寺、弘仁寺、承德溥仁寺和溥善寺等多座喇嘛庙。康熙帝还率先垂顾藏传佛教艺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在宫廷设立“中正殿念经处”,其下就专门设有“中正殿画佛处”,负责宫中唐卡的绘制。这个画佛处后来成了清宫唐卡绘制的固定机构,一直延续至清末。在康熙的垂范下,清宫中的皇室成员特别是一些皇子们纷纷加入到崇佛的行列。据记载,康熙帝诸皇子中就有雍亲王胤禛(号圆明居士)、庄亲王允禄(号爱月居士)、履亲王允祹(号春浮居士)、果亲王允礼(号自得居士)4人崇佛,他们不仅信仰诚笃,而且修学造诣高深。康熙皇帝及其皇子们对藏传佛教的崇重与崇信,为宫廷藏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的绘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唐卡反映的清康熙宫廷唐卡风格特点
最后,结合其他康熙宫廷唐卡,看看康熙宫廷唐卡的风格特点。据笔者初步调查,目前国内外遗存的清代康熙宫廷唐卡数量十分稀少,带有明确纪年的仅有三幅,除上面提到的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外,另有一幅收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摩利支天曼荼罗唐卡。最为遗憾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没有带纪年的康熙宫廷唐卡留存下来。由此可见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何其珍贵!尽管目前所知这三幅康熙宫廷唐卡的数量十分有限,但它们都展现了不同于后代的一致而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这三幅唐卡作品,我们基本可以看出清代早期宫廷唐卡的大致风格特点。其突出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汉藏融合。整体风格继承了西藏勉塘画派,但佛像的造型风格及画面背景明显吸收了中原艺术元素,从而呈现出汉藏艺术融合的鲜明特点。其二,构图严谨又富于变化。画面构图遵循西藏勉塘画派讲究对称的特点,但背景处理上大胆打破了西藏传统,追求局部变化,使得画面的整体感觉接近自然山水,富于现实生活情趣。其三,画面上表现的佛像其造型风格一如清早期宫廷造像的样式,而背景中的山、水、花草树木、鸟兽和建筑等造型样式也明显来源于内地的自然风物和传统表现形式,这些都共同展现了内地及宫廷唐卡艺术鲜明的地域特点。其四,画工精湛。画面人物和景物精描细绘,造型精准规范,形象生动,其技法表现犹如清代早期北京宫廷造像一样,远非乾隆宫廷唐卡画工可比。其中,景物的描绘尤其突出,可谓精微细致,一丝不苟。如树的表现,每一片树叶皆用细笔勾勒,轮廓清晰,造型生动逼真。其五,色彩明艳,用料高档。画面用色十分丰富,有白、黄、红、蓝、绿、粉红等不同的色彩,各种色彩明丽透亮,显示了使用颜料的高档和纯正。其中,大面积翠绿和深蓝色的表现尤其突出,令人想起自然矿物中孔雀石、绿松石和青金石等珍稀难得的矿料,如此冷色调在画面上被着重强调,使得唐卡追求的宁静安详的宗教效果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在色彩上与后来的乾隆宫廷唐卡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其六,装裱讲究。上面两幅金刚鬘坛城唐卡都带有完好的装裱,形式基本源自西藏传统,但镶边、彩虹、天杆、地轴及轴头等用料讲究,工艺精致,已显露出皇家定制的特色。天杆下垂一条黄缎,上书唐卡表现的题材名称,明显为宫廷唐卡特有的形式。
以上归纳的特点,自然是不够全面的,但它们无疑是清代康熙宫廷或者说清代早期唐卡最为显着的特点,对于我们研究和鉴别清代康熙宫廷或者说清代早期唐卡具有标尺性的重要学术价值。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现已面世的清代宫廷唐卡中就可以拣择出几幅清代早期宫廷唐卡来,如2014年法国苏富比秋拍的一幅释迦牟尼佛唐卡、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全套共10幅十八罗汉唐卡(王家鹏主编:《藏传佛教唐卡艺术》图193-20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等。(图片2)以2014年法国苏富比秋拍的释迦牟尼佛唐卡为例,我们看其清早期特点的表现。此幅唐卡中央绘主尊释迦牟尼佛,通体金黄色,周身有圆形头光、身光和举身大背光。身下是一片碧蓝的波浪,波浪深处生出一枝粗硕的莲茎,莲茎向上开出一朵硕大的莲花,承托着端庄慈祥的佛陀;同时莲茎的枝蔓又从主尊的两侧以环环相绕、左右对称之式向上伸展合围,形成一个大圆环,枝蔓的小圆环上各安一尊供养天女,共16尊,构成十六供养天女的完整组合。上方天界以深蓝色作为底色,正中央高悬一个巨大的彩色华盖。华盖周围五色祥云围绕,8位天人踏着祥云分列于华盖左右,各以不同姿势和持物向主尊作礼或施供。主尊四隅各绘一组佛像,皆8尊一组,周围有树木、山石、花草、孔雀和建筑装点,衬托出真实自然的艺术情境。下方地界绿草如茵,前方空旷处可见两只孔雀和两只山羊;两侧各突兀几座辟有山洞的山峰,山洞内各坐一位修行者,右下方又有一僧人,以跪地之式双手托举一香炉。唐卡下方有一块长方形题记,于墨地上以金汁书写藏文,内容为反复讲述和强调得见此唐卡的功德,为一篇赞颂文。由此可见,此幅唐卡与两幅康熙金刚鬘坛城唐卡画风完全一致,特别是山水、树木、云彩等画法与样式与之完全相同,据此可以确定此幅唐卡为清代早期宫廷唐卡无疑。此幅唐卡时代的确定完全依赖于金刚鬘坛城唐卡提供的可靠参照,由此足见金刚鬘坛城唐卡学术价值之重要。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这幅唐卡的价值可以归纳为如下五点:其一,此幅唐卡布局严谨、画工精细,使用颜料纯正,色彩明艳,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其二,此幅唐卡保存了完好的装裱,天杆、地轴、彩虹、贡夏、托居等一应俱全,用料高档,做工讲究,对于研究清代宫廷唐卡的装裱和清宫工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三,此幅唐卡是现知存世的清代康熙宫廷唐卡中三幅之一,珍贵无比,具有绝对的稀有性。其四,此幅唐卡表现了藏传佛教重要修法——金刚鬘系列坛城的内容,对于研究金刚鬘坛城的传承历史及修法思想具有重要宗教价值。其五,此幅唐卡的题记上出现了康熙皇帝十二子允祹和二世章嘉活佛的名号,标明为允祹施资、二世章嘉活佛设计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此幅唐卡与宫廷密切相关的高贵出身,而且对于研究康熙皇子永祹和二世章嘉活佛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佛教因缘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
2016年10月31日
lot:5073
更多清康熙 金刚鬘九会三十七尊坛城唐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