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 行楷华严经集句 立轴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释文:广大自在神通力,最上无垢深净心。恒以大音宣正法,当念本愿度众生。护持众戒到彼岸,成就无畏为世雄。护得无忧安隐乐,示我真乘解脱门。护诸苦厄如父母,决定利益无怨亲。见佛自在生欢喜,发心回向趣菩提。教化无量众生海,安住一切三昧门。皆悉勤修普贤行,恒不忘失菩提心。解了世间犹若梦,灭除障垢无有余。解了诸法犹如响,化异众生无有边。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具足护持清净戒,方便启导众生心。具足修习诸功德,朗然开悟大菩提。觉悟无量生死行,逮得不退智慧门。觉悟一切诸放逸,圆满无上大菩提。开发众生智慧海,得见如来清净身。开示净妙人天路,常起广大慈悲心。开示甚深微妙法,发起广大菩提心。

说明:
1.Lot4148与Lot4142原为同一藏家吴静山先生旧藏。
2.上海龙华寺美术馆藏有此件的水印件。
3.此作经《弘一大师(李叔同)艺术全集》副主编、西泠印社出版教材中心主任许晓俊鉴定为真迹,并专门撰文;
4.此作即将出版于《弘一大师(李叔同)艺术全集》。

弘 一
行楷华严经集句
轻描淡写无烟火
——弘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集句
一九三〇年,弘一法师在慈溪金仙寺缀辑《华严经集联三百》,次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如有人请其写字,也经常书写这些联语和偈句。
本作共录入二十联七言十四字每联,凡二百八十字,款十六字。引首章为佛像印(朱文)。“弘一”朱文印为龙丁所刻,弘一入山一年,龙丁过西泠拾石刻之。“龙音”(白文印)为寄慈所刻,此二印现藏福建泉州开元寺。该作品书于1935年前后,为“弘一体”的成熟期作品。
弘一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分前后两个阶段,剃度前和出家后,以一九一八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公历八月十九日)为界。李叔同剃度出家前的总体书风,受晚晴禅学思想之影响,篆隶先宗法清人时贤,后及秦篆汉隶,楷法变北朝碑版及钟繇、二王小楷影响较大,行书以黄庭坚、苏东坡为法。留学日本时主攻西洋画,并在诗歌、艺术理论、戏剧和音乐等方面涉略,因此无法专注于临摹。他从西洋画严谨布局方式中得到启发,特别在他题字中展露出局部服从整体的审美理念。并对他后来的书法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回国执教是李叔同前期书法走向高产和高峰的时期。此时他临摹所及,上至先秦两汉,下至唐宗,碑帖逾数十,篆隶正行草兼备,兼用方圆笔,结体舒展,主施中锋,在大字作品中开始收敛锋棱,向高古静穆演进。出家前在书法作品和书札文稿中常用的姓名、笔名、别号如下:李文涛、李广平、李广侯、李成蹊、李下;李叔同、李漱筛、李瘦桐、李同、李俗同、李桃溪;李哀、李岸、李儿、李息、李婴;秋潭氏、惜霜、息霜、雪霜、三部、息翁、雪翁、微阳;断肠词人、醵纨阁主、圹庐老人、哀公、欣欣道人、黄昏老人等三十二个之多。
出家后先延续原来以碑书为核心的路子,由于笔墨工具的移变,用贴学的圆笔来减冲碑学的方笔刚猛之气。一九二三年在近代高僧印光法师的规劝下,书经作品与日常书札开始分离风格。(附印光法师语:“写经不同写字屏,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接手书,见其字体工整,可依次写经。夫叔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比新进士下殿试场,尚须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行状元。”
此后弘一不再涉及草书(偶夹杂于书札中),弘法书作则主要以楷书或行楷为主,结字尚存北碑之构,笔法则暗含魏晋小楷,更见端庄。后延续爽利落锋,恬静温和之风格表征,这在书家中亦当为“逸品”。静化后的“弘一体”,偶见行书笔意强者,但结字、用笔无不工稳肃穆,后期总体由丰腴渐趋疏瘦以致“返璞归真”,打通了佛道与人性之情结,顺接了他一生悲欢历程。
本作品风格与《华严经集联三百》相近。用笔方式上,起笔垂直利落为主,自然生动,不故作藏锋,顺势而为;行笔准中锋,略作起伏。收笔大都以笔肚收笔法为主,如纵横之用。却分点和撇及勾以笔尖收笔法为主,但笔尖离开纸面角度较大,常垂直上提,故收笔处时有小圆点。用笔方向上,这一时期,已不用《张猛龙》六十至九十度的方起角度,更多的从横画看,使用钟繇圆笔,约四十度以下角度顺入。而竖撇则保留《张猛龙》之落笔角度,但易方为圆,捺则无波,起与行笔角度一致。在力量分布上,横向笔画中短者,左略轻,右稍重,谓之起伏,非提按之法。长者,整体粗重,偶见方起圆收之微小力量变化。纵向笔画长者均重,常以四十五度角左右切落轻入,顺下略重圆收,时用悬针者,收笔尖状偏左(不居中)。撇画都重起轻收,使不出锋为敛,短小者化为点状。捺画力量由轻渐重,捺角短小含蓄,与王宠小楷最近。钩画不用“趯”法,出钩较短,右下角向左出钩常用九十度夹角,向上出钩似有外展之意,钩出略长;右上角之钩夹角在六十度左右,与下一笔相呼应。在左之竖钩常省减出钩,按笔为竖状。“心”字钩最有自己特点,出钩不向字心,而是向上钩出,且左点收笔向左上。折笔交接处厚实,常不作提法,特别是横折处。
从节奏上看,长线条慢,短线条快,但纵横牵挚略作区分。自左向右或右下的行笔,力量由轻至重,节奏随之由快到慢;自右上向左下之行笔,则由慢转快。行笔方向改变时,停顿很少,无“耸肩法”,“暗过”居多,总体上看节奏偏慢。
从结构上看,字形以长为常态,偶取横势。少欹侧取势,偶有错位。笔画间“相离”很多,把本来“相接”之笔分离,更见空灵,相接之笔,亦若接若离,以行书笔法入之,“相交”之结,则厚实沉稳。弘一巧妙地把笔画之间三种组合关系融会贯通。在框架的“构”中,则匀称布置,元扩张之力,更显平和。
变化之美仍然细致,平行线条少见,开合有度,点划向背有姿。字形常左收右放、上收下放居多。在空间处理上有自己特色,虚处大都在中间,或偏上,实处在右下或下。笔断处意相连,相连者取其从简,无枝蔓之嫌。
从某种意义说,“弘一体”是弘一法师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必有其刻意之心,可谓“勇猛精勤”,与其早年追求的“士应文艺以人传,不应人以文艺传”之旨相吻。
丙申立夏前一日许晓俊于西泠印社(许晓俊,西泠印社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
《弘一大师(李叔同)艺术全集》副主编)

lot:4148

更多弘一 行楷华严经集句 立轴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