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 甜白釉暗刻云龙小杯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80,000-1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此杯撇口,深腹下敛,矮圈足,胎体轻薄,造型小巧秀致,玲珑可人。通体施白釉,釉面恬静莹润,视如冰雪。外壁暗刻云龙纹,刻工精湛,线条纤细流畅,巧若天成。龙颜刻画逼真,姿态鲜活灵动,威严尽显。底心青花双圈内署「大清雍正年制」款。
赏瓷之最高境界以一道釉为古雅,其简朴大方,幽淡隽永,引人入胜的自然美非彩绘可比,雍正帝对颜色釉情有独钟,多次令御窑仿烧前朝白瓷器,《清档》记载:「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照样烧造。钦此。」可见雍正帝对素雅莹洁的白瓷钟爱。此杯是为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中所称的「莹素如银」之仿明代永乐甜白器之佳作。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白瓷素雅莹洁的喜爱尤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录于《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95,图116)。香港竹月堂亦典藏一例,见《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2005年,页74)。
报 酬 事 业 榷 陶 中
——浅论唐窑的历史意义
(黄清华 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唐英学社创办人)
唐英,是为过往三百年里中国陶瓷史影响最深远者,堪称瓷坛一段永不落幕之传奇。雍干之际,唐英衔命西江前后二十八载,潜心于陶,结缘至深,自称「大半世羁栖陶榷」,故精悉瓷务,别抒意匠,效古肇今,所出之器无不精绝于世,「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独步有清一代。时人赞叹: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唐英公余之暇,极意风雅,遂成《陶人心语》,述榷陶故事,抒陶人心声。
唐窑之成就乃是来源于帝皇审美引领下的艺术辉煌。雍正六年唐英奉旨入驻珠山以后,御窑厂瓷艺精进,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此结果是与胤禛的喜好情趣密切攸关。其对宋器的钟情源于独特的传统文人情怀,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的标准,为天下雅士所遵循,仰慕之情往往体现在对赵宋窑器的摹仿之上,故摹仿之首要当推官窑古器。
是次拍品「清雍正 仿官釉钵式洗连仿紫铜釉器座」正是胤禛此番慕古情怀的杰出代表,成功地为后仿之器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其式样古雅,气质朴拙,与宋器一脉相承。所敷施的仿官釉色幽隽淡恬,厚若堆脂,温润似玉,散见开片,颇具旧迹,暗合宋人《坦斋笔衡》:「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之评述。其形敦实古拙,深得宋官神韵。
胤禛的感悟和追求最终得以实现有赖于当时唐英榷陶下的御窑厂。彼时唐英秉承圣旨悉心烧造,尤其在仿古方面,超越前代,他按照胤禛发来内府典藏的宋官旧物,对照临摹,以求胎釉、气韵之一致。雍正十三年乙卯冬月,唐英在其研陶心得——《陶成纪事碑》中记「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于此将「大观釉」列于诸类仿古色釉之首,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本品器身与底座上下一体天成,匠心独运,无不彰显出榷陶使者唐英高超的制瓷技艺,对于诸式色釉运用得心应手,同时更是君臣二人心心相通,彼此审美取向高度融合的结果,可谓「一器之美,千古传奇」,赵宋无边之风雅,尽揽其中!
雍正皇帝对摹制宋器的理念是好古而不泥古,诚如唐英所言「仿旧须宗雅则」,不是一味贴近原物为佳,而是取其最精华最高雅之处而临摹,更重视气韵神髓之相似。因此,雍正皇帝在摹古行为中也深深融入其自身的审美与对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经其亲自化裁而成。
拍品「清雍正 粉青釉双龙耳贴花壶」为唐窑御瓷珍罕之佳作,其既完美地结合了仿唐器型和宋釉之美,亦体现了雍正官窑制瓷技术和艺术的空前成就。与此同时,它还格外生动地展现了天子的审美观对宫廷御瓷的影响之深远。
其取法于唐朝双龙尊之式样,兼以化裁。颈上饰三道凸棱,并由肩向胫部渐收。口沿至肩之间有两个对称龙形柄,龙头有角,并细塑眼、耳及鬃毛,弓背上各饰六个乳凸钉,作张口衔沿状。肩部则环饰一圈模印贴花椰枣纹。青翠莹润的釉汁则仿照宋龙泉青瓷。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篆法绵柔古雅,为雍正一朝最顶级单色釉器皿之写款。
要烧制如此庞大且器形复杂的造型难度极高,所以同类传世品少见。目前传世的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只有四件,本拍品是其中之一,亦是属私人收藏里唯一品相完美的一件,其来源名门,递藏清楚,至为可贵。
拍品「清雍正 茶叶末釉菱口花盆及托一套」来源于官钧同类花器,精巧端庄,形制为六瓣棱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器身、圈足皆随形而生,婉转而不失刚健。所施茶叶末一色,色泽苍雅静穆,光泽厚润柔和,并依随器型的转折而变,每一处转折均见釉色浅淡,以致黄褐坚硬的胎骨若隐若现,使得造型轮廓鲜明,釉质的温柔婉约和器型的刚健硬朗合二为一,别见一番古朴典雅之风韵。茶叶末釉原名为厂官釉,系唐英借鉴古代北方窑场产品烧制出的重要色釉之一,唐英于《陶成纪事碑》中记载「一仿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此式摹古花器的出现,寄托了胤禛对宋明花道的追慕与钟情。
乾隆一朝,在承袭前朝的工艺基础上,更有所突破,唐英根据新帝的喜好引领御窑厂创烧出水平更高超的品类。例如青花釉里红一项,拍品「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狮子绣球蒜头瓶」即是一例明证,主题纹饰绘三狮戏绣球。一狮仰首顶球,一狮回首扑球,一狮前趋追球,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辉映,令人有美不胜收之感。青花与釉里红之色彩均浓艳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此瓶底款亦有特别之处,六字款间隔疏朗,占底足的面积比例明显大于一般官窑立件。而「乾隆」之「干」字书写篆法别具一格,将左边的「曰」字写为「由」字。搜索资料,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乾隆青花釉里红海天浴日图印盒和望星楼藏乾隆青花釉里红松鹿大瓶的款识与此蒜头瓶的特殊款识一致。
比较其共同点:一,均为乾隆早期青花釉里红器。二为图案设计均为当朝独创,题材新颖。三为既非传统官窑品种,后世也未见相同作品传承,昙花一现,颇为珍罕。故有关乾隆早期的这类特殊款识青花釉里红器的研究,还须识者关注。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对此特殊款识曾有探讨。他认为「干」字款的上半部「日」字写成「由」字的款识,在乾隆官窑款中这种字形为数很少,是乾隆初期景德镇唐英任督陶官时使用的字体,所见器物有上海博物馆收藏两件的青花釉里红隶书笔筒、广东博物馆所藏的青花隶书诗文笔筒和故宫博物院典藏的青花釉里红喜鹊海水印盒等。
拍品「清乾隆 青花夔凤五蝠模印莲花尊」虽然没有釉里红,然写款亦具备同样的特点,也应属于上述同一品类。青花苍翠浓妍,尚存前朝遗风,胫部莲瓣纹更与「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狮子绣球蒜头瓶」瓶口外侧的莲瓣纹两两呼应,皆出自同一设计理念。整体纹饰的布局,别致新颖,疏朗清雅,大面积的留白,映衬彼此隔离的纹饰,视觉效果更加强烈。
唐英,虽是官宦之身,却不改文人之本色,故其杰出贡献之一,乃是融汇文人意趣于瓷艺之中,开创瓷坛艺术新风尚,令文人之雅臻于无穷之佳境。
拍品「清乾隆 唐英制嵌瓷板对联」是唐英将书法艺术与制瓷艺术完美融合的杰出创新,其白釉莹然温润,闪现出十八世纪雍干瓷业独有的光泽。景德镇陶匠精湛的技艺,将字体的笔势、结构及笔触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连干笔游丝的情境都以瓷器表达出来,十分逼真,观之一如于纸帛所书,丝毫不减。
瓷制雕字对联是唐英督陶期间的创新之作,唐英首次用瓷器来立体地表现文人书法,既具瓷器工艺之美,亦见书法人文之美,这一创新与督陶官唐英本人深刻的文人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文献《历代画史汇传》记载:「唐英工宋人山水人物,能书,诗有清思,榷两淮、九江,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曾主官窑事,制器甚精,今称唐窑。尝亲制书、画、诗,付窑陶成屏对,尤为奇绝。」其中特别提到唐窑所制瓷器对联与挂屏,并且以「尤为奇绝」来加以赞叹,足见其在清代备受推崇。
拍品「清乾隆 洋彩西洋人献宝图诗文笔筒」乃唐英亲制之雅物,堪称上乘文房佳器,以其独特的装饰内容,成为唐英最重要的私物之一。其通体施白釉,清润宜人。外壁主题彩绘「进宝图」,所绘人物红发碧眼,高鼻深目,束身着靴,俱西洋装扮,挤眉弄眼,憨态可掬。整体彩绘异常精细,山石迭嶂为乾隆早期之画风,皴法俨然,古树苍雅,诸人面貌以红彩勾勒,须眉眼珠则以墨彩点缀,清晰可辨,神态丰富。彩衣华丽,斑斓夺目,诸彩洗染深浅有度,质感如真。
画面留空处配以行书诗句「坐想高风清入骨,况吟佳句健生神。」后钤「榷陶」红章。诗句内容展示出文人惬意悠闲的书斋生活,深深流露出隽公儒雅淡泊的心境。
所署「榷」「陶」二章是唐英私物之重要标志,往往与唐英名号一起配伍出现,或者单独使用。与唐英名号一起配伍出现者,说明此物属于唐公馈赠亲友之用,若单独使用,则表示此物归唐公自用,故无需署名,以「陶榷」或「榷陶」一词指代。
陶榷、榷陶,是唐英自己独有的专用名词,带有深刻的皇家背景,同一时代其他人不可能使用,绝对不同于「陶铸」「翰墨」等闲章。陶榷二字是唐英身肩皇命的体现,二者皆服务于皇帝。陶,承皇命而督陶。乾隆二年唐英正式出任御窑厂督陶官,在景德镇珠山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器。榷,承皇命而征税。乾隆四年,唐英奉弘历谕旨从淮安关调任至九江关监督,督陶以外的时间在九江为皇家征收过往商船的关税,因此,一陶一榷,既是唐英的工作内容,也是唐英的生活状态之反映。
唐英才华横溢,除了设计与创作瓷器以外,对诗词、戏剧、书画均有造诣,只是为榷陶盛名所掩,不为人知。与唐英一样出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高斌为《陶人心语》所写序言中说道:「唐俊公先生自少与予同侍内廷,长予一岁,顾先生之书画,法皆臻绝妙,又能诗善属文,才情掞发,声望卓然。」故此,唐英在自己私物的创制中融汇入浓厚的文人情怀,从而引领当时文人雅士阶层对瓷艺与人文的融合,开启文人瓷艺的新境界。
拍品「清乾隆 陶珍款粉彩花鸟题诗瓷板」与拍品「清乾隆 陶成堂青花釉里红鹿鹤同春书法瓶」皆展示书、画、诗、印融于一体的浓厚文人气息,前者绘画兼工带写,设色清雅柔美,于纤巧中见挺隽,既柔润蕴蓄又光彩照人诗文书法,神采奕奕,行笔遒劲洒脱,体现出高雅的书画艺术品味。后者以「双螭龙陶成堂」为引首章,配以精妙的行草书法,符合传统主流认识中唐窑器物的特征,妍丽的釉里红又一次印证乾隆初年制瓷技艺的提升。
拍品「清乾隆 墨彩诗文笔筒」以诗文书法为装饰主题,缀以印章,视之文气荡漾,见证了唐英所开创的文人制瓷风尚对当时瓷坛的深刻影响,属于典型的唐英风格之物。「清乾隆 粉彩内松石绿釉婴戏图碗」,为乾隆彩瓷的上乘之作,场面热闹非凡,童趣荡漾。诸童头梳发髻,脸庞圆润,体形丰腴,绘画精细入微,神形俱佳,兼取成化、嘉靖二朝笔意,脸颊设以淡薄的浅红彩渲染,使之接近皮肤原色,细润如真。各人衣饰华丽,丰富多变,令人叹绝。竭尽画匠之能事。所见衣褶线条细劲流畅,与色彩配搭相得益彰。所敷设彩料精妍,于莹润嫩白的胎釉映衬下,绚丽而不失含蓄,风格淡雅清逸,体现出雍干盛世之下景德镇瓷业精进的一面。
嘉庆皇帝深受父亲弘历崇信藏传佛教的影响,即位之后亦虔诚礼佛敬佛,既保留宫中各处佛堂寺庙,维持前朝的规模,勤加修持敬献,又效仿圣祖、世宗、高宗之举,于嘉庆十六年亲率藏蒙王公贵胄西巡佛教圣地五台山;曾在避暑山庄多次接见藏蒙地区的各派宗教领袖,促进彼此的信任和交流,令清宫与藏蒙的密切关系一直得到维系,当年交往盛况可由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嘉庆万法归一图》窥知一二。因此嘉庆时期宫廷艺术继续融入藏传佛教的色彩,其中在御瓷的制作方面体现为景德镇御窑厂秉旨沿袭前朝则例,继续烧造生产了大量具备浓郁藏式风格的瓷质法器、供器。乾隆朝创烧的粉彩莲托八宝贲巴壶此时仍然备受重视,所烧造的式样和水平与前朝几无差别。拍品「清嘉庆 御制蓝料地金彩云龙贲巴壶」即是其中之一,其器造型别致,以乾隆器物为宗,通体蓝料为地饰以金彩云龙祥蝠纹;工致殊常,镂金错彩,鲜妍夺目,其釉极莹润,其色极妍丽,绝非后来所能及,观之尚存浓厚的乾隆粉彩华丽雍容之气息,尽展嘉庆瓷器承袭前朝尊贵堂皇的艺术遗风,是为嘉庆官窑之隽品。此时虽然距离唐英故去已是数十年,然而御窑厂顶级的技艺,依然得以传承,竭诚为皇家服务,从中折射出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如此肇兴瓷业者,珠山昌水之间,三百年来独此一人也!
lot:5180
更多清雍正 甜白釉暗刻云龙小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