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2012年作 背景15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80,000-1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薛峰的每一张画实际都是一个图像底本,底本来自西湖旅游导览手册。所以他绘画背后实际隐含着一个文本的基础。而对于文本的这样一种分解构成了他绘画的一个隐性线索。特别是2011-12年间的系列作品,图像底本的痕迹非常明显,而且都像是一幅平远山水,画面中依稀可见有远山,湖水,小舟,最具标志性的是景深处的雷峰塔,他利用色块的覆盖,将图像原本的一些具体形状的细节全部覆盖或予以了重新分隔,但是底本的基本形状还是依稀可见。而这种关系就是他勾勒笔触轮廓的一种逻辑上的延续和拓展。因此,薛峰看似是在建立一种图像叙事,但实际是为了尝试一种新的视觉秩序。但是单纯从形式言语出发,确实就像前面所说的,他还是无法摆脱旧有的传统艺术史观念和理论对他的解释。但在此,他真正关心的是,这样一种语言形式本身能否提供一种新的视觉结构和观看方式。
我们不妨假设画外有一个观者,当他面对薛峰的画面时,他的眼睛一定会被其迷幻感的色彩和形式所征服。画面的基调是淡红色和松石绿构成的,这两种颜色本身就具有萤光感,它使得画面整体似乎释放了一道“白光”,在与观者触碰的一剎那,反向形成了对于视网膜的一种强烈刺激。随着光线渐渐变弱,出现在观者眼中的则是若隐若现的图像底本。而此时,图像与颜料色彩之间的张力与其说是一种形式的构成,不如说是基于一种观看和视觉的考虑。因为,单从形式而言,它并不稀奇,问题在于正是这种凌乱又统一的形式感挑衅了观者的目光。它诱使观看始终在图像与色彩包围之间的恍惚不确定中寻找一种稳定的凝视感。祇是,薛峰并没有像塞尚一样,试图重建一个新的世界,并将这一重建的努力本身呈现在画面上,他的实验更多是对这种恍惚、不确定、暗地紧张及其欲望景观的一种呈现和释放。换句话说,他这是把构建的权力让渡给了普通观众。
薛峰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做加法,努力强化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另一方面,这样一种复数性的处理又似乎是在做减法,弱化图像的可辨识度和画面的叙事性。实际上,这里真正凝聚目光的并非是图像底本,诱惑观者一看究竟的主体恰恰是关于色块的处理方式,而图像底本则需要退后一定距离才可得以明确识辨。然而,我认为如果仅此而言,薛峰的实践还不够彻底,他其实还在犹疑,还在试探。因此,与其说是画面构建了一个视觉秩序,不如说他是破坏并摆脱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那套图像叙事模式。
——鲁明军
lot:4822
更多薛峰 2012年作 背景15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