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砂藏 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 鸣六(全本)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18,000-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宋元刻本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1册 刻经纸本
碛砂藏《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 鸣六
形制 碛砂藏《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一册,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千字文编号“鸣六”。本卷首尾全,有虫蛀,卷中有断口。硬黄纸,呈黄褐色,略脆。经折装。每版纸高31.1厘米,宽约56.3厘米。上下单栏,版框高约24.5厘米。每版30行,折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行17字。全卷20版(第20版4页),共99页。卷首和卷尾均钤“成都佛学社藏”朱文印。每版1-2页或2-3页内向折缝中刻有千字文编号、版号和刻工姓或名,本卷第一版折缝下端有刻工“杨明”,后多版有“杨”“之”“明”“羊”等。
刻版和印刷 全卷书法,字体端庄,圆润流畅,点划笔法非常清晰。刻工刀法精细,笔画丝毫不苟,虽刻在板上,仍不失书手笔画神韵。印刷技艺精湛,墨色浓黑均匀,铁画银钩,纤毫毕现。全册精美。
译经人 译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竺法护,西晋高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家。梵名dharmaraksa,音译达摩罗察,意译法护。祖籍大月氏。从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到怀帝永嘉二年(308年),他译出《光赞般若》、《普曜》、《大哀》、《度世品》、《持心》、《首楞严》等154部佛教经论,为大乘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局面。本册即是其中之一。
延圣院募刻版 《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是南宋最后一部私刻大藏经。北京图书馆古籍部李际宁考证:《碛砂藏》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开雕于平江府(今苏州)碛砂延圣寺,到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刊刻完成,历时一百零六年。据《通鉴总类》,共591函6362卷,辑录两晋至宋代佛经1521种。千字文始于“天”字(千字文编号1号。下同),终于“烦”字(591号)。陕西省图书馆古籍部杨居让《馆藏瑰宝〈碛砂藏〉》:馆藏《碛砂藏》共计5594卷,4676册,其中宋元原版“菜”(61号)至“感”(558号),“约”(587号)至“烦”(591号)号均为延圣院募刻。本册《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鸣六(129号)无疑为宋元版。
对勘 1931年,朱庆澜,叶恭绰等发起《影印宋碛砂藏经》,以陕西省图书馆藏《碛砂藏》为底本,其它版本补配,共60函593册。本册《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与《影印宋碛砂藏经》的“鸣六”对勘,完全相同。
刻工 本册《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刻工有“杨明”及“杨”“之”“明”“羊”等。杨明刻版还有《碛砂藏》“谷七”《十地经论》卷七、“堂二”《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佐二”《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等,另刻有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补板、南宋绍熙二年刊本《礼记正义》七十卷补版,参加《周礼注》一十二卷刻版、《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刻版等。刻工“羊”、刻工“之”参加有多册《碛砂藏》的刻版、补版。(参见李国庆《宋元刊〈碛砂藏经〉雕版刻工表解》、王肇文《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等)
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书库所藏《碛砂藏》中无此册 王菡《葛思德书库所藏〈碛砂藏〉与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本之比较》介绍:葛思德书库有《碛砂藏》6014卷5359册,其中近700册南宋刻本,1630余册元刻本,以及明刻本、抄配本。另据葛库中文图书管理员马丁(Martin Heijdra)函示:葛库《碛砂藏》中没有《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一册。可知本册确属惜珍。
拍场首见 现保存较完整《碛砂藏》的机构:陕西省图书馆、山西崇善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书库、日本大阪的“杏雨书屋”、中国国家图书馆等。馆藏之外所见私藏《碛砂藏》零散本较为稀少,历年拍场所见仅数册。本册《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为《碛砂藏》零散本,拍场首次出现。历经七百余年,显有虫蛀。
成都佛学社旧藏 本册《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卷首尾钤“成都佛学社藏”印,卷背钤“福聚”朱印多枚,为该社藏品。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成立,1914年居士刘洙源、龚缉熙(能海法师)等发起成立成都佛学社,为四川最著名的佛学团体,其所藏佛经中有少量《碛砂藏》。1950年成都佛学社解体,佛经流散,七册入四川大学图书馆收藏。
lot:0151
更多碛砂藏 普曜经卷第四 四出观品第十一 鸣六(全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