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备注:
巴黎Jean-Marc DELVAUX,2017.06.22,Lot23
清代乾隆皇帝对瓷玩尤其钟情,对其样式也格外关切。其时宫廷高档御瓷,一般皆由帝王降旨定做。由内务府造办处拟作样本,请皇帝审定后下发造作,当时内务府呈样,其一是旋木为样;其二是拨蜡为样,主要是用于雕镂之器;其三是“合牌”样,也就是用硬纸粘合的所谓“烫样”,多用于方形器皿。此式六方瓶当属内务府呈样钦定后方可烧造,造形宏伟雄奇,侈口长颈,折肩弧腹,圈足外撇,器形端正大气,威严而法度。六方瓶器形首创于雍正,盛于乾隆,见有青花、粉彩及单色釉品种。烧制难度大于圆琢器,拉坯成形皆不易,因而存世者寥寥。
通体罩施白釉,釉汁润泽,其上以青花勾勒纹样,颈部六面分饰折枝花卉,腹部主体以“三多”为主题纹饰,绘制石榴、灵芝、寿桃,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瑞果之间搭配菊花、牡丹、莲花三组折枝花卉,腹部及颈部的折枝花卉皆以灵芝为根基向上蜿蜒,寓意灵芝生祥瑞。祥花瑞果,穷秀极妍,吉祥之气尽现。器物口沿、肩部及足胫分饰回纹、云雷纹及如意云头,其腹部六道边棱处分绘巴洛克式卷草纹,填补了瓶体转折处的空白,同时又与上下的如意云头和回纹结合起来,使腹部每面形成开光的表现形式,从而巧妙的烘托了主题纹饰,起到了点缀主体纹样的作用,此种纹样颇具西方巴洛克式装饰风格,可以说,本品即是中国传统题材与西方艺术风格相互融合的完美体现,纹饰绘法规整,构图严谨,布局疏密相宜。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雍乾之际,清朝皇室对永宣窑器的推崇致使摹古之风盛行,御窑厂承命竭力摹制,尤以雍正后期乾隆早期最甚,本品即为恭照钦定瓷器之样式,追仿永宣之纹饰,结合时人之巧思化裁而成。在纹饰题材和描绘技法方面极力追求永宣瓷器的效果,其青花发色浓艳,笔触点染之间,尽现永宣青花苍健之美,主体纹饰亦采用明初所流行的折枝花果纹,石榴、寿桃等瑞果搭配秋菊、牡丹等鲜花,极尽雍容华贵之态。但器物造型则为御窑新创,并结合繁缛华丽的巴洛克式装饰风格,极尽良工巧匠之能事。整器轮廓分明,线条饱满,造型端庄稳重,胎骨细白莹润,青花发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釉色清新,匀净明快,令人感触其工艺之精妙。
方器与圆器之别不仅在于视觉、触觉的体验中,而更多在于其制作过程所体现出的工艺与技巧。制作工艺较圆器复杂,而烧造当中更易疵裂变形。明王世懋《窥天外乘》中记载:“盖窑器圆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无用。”拍品形为六方,尺寸硕大,是方器中少见之巨作,以恢弘之尺寸偕方正之形制,正是唐窑烧造技术水准高超的反映。此类大瓶由于受烧造技术、釉料等原因限制,烧造数量十分稀少,琢器数量不会超过数对。且绝大多数珍藏于乾清宫及圆明园等皇帝临政、游兴之地,当甚为乾隆帝所喜。此瓶体量无匹,精致与华丽前所未见,其设计制作直接体现了皇家的审美取向,既彰显了皇权威仪,又兼顾了吉祥意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融汇中西方艺术,装饰瑰丽,尽展皇家尊贵奢华之气度与风韵,观之浓郁的宫廷气息扑面而来,妙不可言。
本瓶所饰青花折枝花果,始见于永乐年间,与永窑经典梅瓶上缀折枝花果纹一脉相承,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图版30。而此式青花花卉纹六方瓶肇制于雍正一朝,流行于乾隆前期,其雍正款者传世稀少,目前所知唯见法国国立吉美博物馆有藏,与本品同类一例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一例,著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页118,图79,南京博物院藏一件近例,见《宫廷珍藏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图版212。另一例录于《开馆记念.松冈美术馆名品図录》,东京,1975年,图版102。另有一瓶,两次售于香港苏富比,1991年4月30日,编号73及2011年10月5日,编号1920,录于《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1993年,图版166。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月20日也拍出一例,编号764,录于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274,图469。香港佳士得1998年4月27日且售一瓶,编号724,收录于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8年,图版36。瓦德西将军旧藏六方对瓶,则售于伦敦苏富比2006年7月12日,编号116。另可参考一件雍正款雏型,乃 Grandidier 旧藏,现存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刊于《东洋陶磁大观》,卷7,东京,1981年,图版164。
lot:5732
更多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