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天霖 1932年作;1973年作 北京戒台寺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来源
1.卫天霖旧藏
2.刘子馥得赠于卫天霖
3.刘延芳得于刘子馥
说明
1.刘子馥为卫天霖亲家(其子刘延令为卫天霖五女卫迹之夫)。1973年,刘子馥来京旅游,卫天霖遂以此作相赠。刘子馥去世时,将此作传于女儿刘延芳。
2.原作附卫天霖亲笔题笺:“戒台寺是首都名胜古迹,在北京郊区西山,在1932年写生。今年又加以修改,以应刘亲家老师付来京作记念。七六老人卫天霖,1973,12月中旬。”
3.此作外框为卫天霖亲手刻制。

卫天霖是中国近现代油画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之一,同时亦是倍受赞誉,桃李满天下的美术教育家。与二十世纪初许多艺术大师一样,卫天霖也是一位受到西方文化深刻影响的传统知识分子,而这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艺术史上乃是一种普遍现象。与关良、刘海粟的艺术历程类似,出生于山西书香门第的卫天霖也在年轻时东渡日本学艺——1920年,卫天霖赴日本留学,受教于当时的日本名画家藤岛武二。留日期间,卫天霖系统研习了印象派的绘画理论与技法,但其艺术中亦保留了明显的东方意蕴。1920年代末,卫天霖回到北平,并从1930年开始任教于北京大学西画系,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的贡献。回国后的卫天霖继续着自己在艺术上的实验与变革——在印象派技法的基础上,他大胆融合中国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中的装饰性特色以及传统文人绘画中的含蓄婉约的意境,最终创造出一种斑斓华丽、格调优雅的油画风格。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是卫天霖的第一个艺术阶段。这一时期,其作品具有印象派绘画的典型特征,在写实的基础上善于捕捉自然光线的瞬间变化,注重环境色的处理,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和质感,画风质朴平实,还未出现风格化的倾向;在四十年代以后,卫天霖研究了更多的早期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开始博采众长,既吸收了塞尚的空间格局和毕沙罗的丰富的色阶层次,又尝试将印象派的色彩和民间艺术的笔线趣味结合起来,东西方艺术语言得到了很好的交融。七十年代以后,卫天霖的油画语言更加丰富,造型元素也更为多样化。他用纯粹的光、色、体、面来架构空间,用厚涂法和透明法交替的技法来表现光影交错的画面,画中具有一种意气勃发的生命力和雍容典雅的中国情结。《北京戒台寺》是1932年的写生作品,据卫天霖记录,他在1973年12月中旬对这幅画进行了修改,之后将其作为礼物赠予亲属。这两个时期——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属于卫天霖的艺术生涯早期和晚期,两种重迭的风格同时体现在这幅画中,有一种穿透时光的奇妙效果。

从画面看,此幅主要描绘了位于北京西郊的千年古剎戒台寺(又名戒坛寺)以及为寺中闻名天下的“九龙松”。画中的戒台寺在古树繁花的环抱之中,正合乎深山古剎之意,绚丽的色彩和微妙的色调变化比较接近于莫奈的绘画,令人联想起《韦特伊莫奈花园》的宁静与祥和。画面整体上是一种冷暖交织的色调,左下侧的小桥、地面和寺院的墙面偏向于暖色调,这一区域从深红、浅红到淡黄、黄绿色慢慢过渡,色彩层次极为丰富。左上侧的繁茂的树木几乎遮天蔽日,这一区域以绿色为主,从深绿色渐变至黄绿色,同色系之间的协调性相当出色,树叶的缝隙之间透出的天空明亮耀眼,穿过树叶的光线落在地面和寺院的墙面上,造成斑驳的光影变化。卫天霖在这幅画中除了运用印象派的光色效应之外,他还尝试将中国画中“以线造型”的技法融入其中,尤其是“九龙松”如游龙出水般遒劲参差的枝干,其轮廓线即颇具书法笔意,有一种飞扬的动势和优雅的韵致,与缤纷的色点和色块彼此映照,形成点、线、面的形式构造。《北京戒台寺》并不是一件单纯的写生作品,而是采用了写生加创作的特殊模式。从画中可见,卫天霖在三十年代时着力于对印象派绘画方式的吸收阶段,而在七十年代以后则更多地考虑中西艺术的融合性,他将中国画中的虚实关系、拙朴的趣味与印象派的技法结合起来,酣畅淋漓的用笔和斑驳厚重的色彩予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

lot:4505

更多卫天霖 1932年作;1973年作 北京戒台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