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 行书题赠明旸法师升座仪式庆典十一言联 镜心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80,000-1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说明】上款人明旸法师 (1916-2002),爱国高僧,中国当代十大高僧之一。系福建闽侯(福州市)人,俗家姓陈,名心涛,号俊豪,情满怀。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于十岁时随母听圆瑛大师讲《仁王护国般若经》,时年虽小,但已有所悟,便向大师要求出家,大师未许,直至十三岁落发出家。著有《圆瑛大师年谱》《佛法概要》等书。曾任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中国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原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北京广济寺、上海龙华寺、宁波天童寺、福州西禅寺方丈,上海圆明讲堂主持。于2002年7月23日在上海龙华寺圆寂。

【名词解释】
1.尽西江水,佛教语。比喻融贯万法。《景德传灯录·居士庞蕴》:「﹝庞藴﹞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西禅寺宋荔。福州有一处因寺院里的僧人种植大量荔枝树,而被称为「荔枝寺院」。它就是位于福州西郊的西禅寺。西禅寺又名长庆寺,位于福州西郊怡山,为福建五大禅林之一。据《三山志》记载,南朝梁时有一个名叫王霸的方士渡江入闽,宿栖怡山练丹修仙,每遇饥荒岁月,便「金运米食贫者」后得道成仙。唐贞元间观察使李若,在其居住处修建冲虚观表示纪念。唐成通八年观察使李景温和延大安禅师来居首开法席,定名为清禅寺,住僧三千人,后改名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年间,闽王王延钧更名长庆寺。西禅寺殿宇巍峨壮观,拥有大雄宝殿、明远阁、念佛堂、无尽藏、放生园、大方堂、钟鼓楼、库房等一套完整的建筑物,占地百余亩,廊庑相通庭院广阔、红梅翠竹、清松古荔环绕其间。其中大雄宝殿规模比鼓山涌泉寺更大,正中三尊巨佛,衬垫石雕莲花座,旁列十八罗汉,造型洒脱。屏墙后背绘有大型壁画,门外有铁塔长灯。藏经阁后新建玉佛楼,内藏华侨捐献的缅甸大玉佛两尊,一坐一卧,坐佛高2.95米,卧佛长3.7米,为全国最大的玉佛。据记载,西禅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荔枝了。《朱竹垞集》记载:清初康熙十一年(1672年),西禅寺还保存有古荔树四百多株。千百年来,历经台风、暴雨、洪水、虫害,以及人为的破坏,至今还能见到千年的宋荔一株。据考证,这株古荔是唐五代后梁慧棱禅师所种,宋初繁盛,至今仍绿叶满枝,硕果累累,被视为奇观。西禅寺不但以荔枝闻名,而且以荔联、荔诗传世,增添了西禅寺的文化内涵。玉佛殿有一副荔联:「隋替唐兴、一脉泉通海外;梁蔚宋盛、千年荔子矗庭前。」这副荔联,包含三个历史信息;一说西禅寺已有千年之悠久;二说西禅寺与海外有关系,因为西禅寺在新加坡有分院;三是说古荔种于梁(907-923年),至今仍存遗株。清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名人朱彝尊到西禅寺吃荔枝,留下「再至双林少,他时一难饱。山(指怡山)僧会客意,临别更推盘」的诗句,说明西禅寺的僧人很好客。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福州螺州人陈宝琛,写有《啖荔》诗,其中有「我辈前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表达出他当官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当年西禅寺里还种有荷花。池塘里开荷花,池岸上荔枝红,成了一大景观。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郁达夫先生,在游览西禅寺时,和尚请他吃荔枝,他在留诗中有两句:「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诗中的「陈紫、方红」都是福州西禅寺荔枝名优品种。当代著名学者、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于1981年到西禅寺访问,也留下诗曰:「百柱堂空观劫后,千年象教话当年。禅师会得西来意,引向庭前看荔枝。」此外,西禅寺还举行「啖荔文会」,许多文艺界、宗教人土聚于寺里啖荔吟诗、书画交流,传为佳话。值得一提的是,西禅寺为什么要种荔枝?其中有一个奥秘,那是因为荔枝谐音为「离枝」,即这种水果一离开枝,便会「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味俱变」。所以它含有很深的禅意,寓意人们不要忘了本性与初心,否则会「变质」。

lot:0263

更多赵朴初 行书题赠明旸法师升座仪式庆典十一言联 镜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