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1626年作 西湖采莼图 手卷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2,200,000-3,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说明:
1.宋珏、梁同书、曹秉钧、钱维乔、许宝善、叶藩、钱大昕、范永祺题跋;钱大昕题引首;范永祺、沈树镛、景其濬、杜从庵递藏。曹秉钧,字仲谋,号种梅,又号水云,浙江人。工画梅,书法苏轼,得跌宕之致。有《水云老人诗钞 》。
2.钱维乔(1739-1806),字树参,号竹初,江苏武进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学贯古今,诗文博瞻,工书善画,精于音律,晚通禅理。
3.许宝善,字穆堂,江苏青浦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尤工散曲。
4.叶藩,字桐初,浙江仁和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补江西建昌知县。
5.范永祺(1727-1795),字凤颉,别字亭,浙江鄞县人。天一阁后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工篆隶、刻印,富藏明人尺牍。
6.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特赐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年)居丧回乡,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两千人。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也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后世公推钱大昕为“一代儒宗”。
7.沈树镛(1832-1873),字韵初,号郑斋,室名宝董室、汉石经室,上海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鉴别,富收藏。
8.景其濬(1829-1876),字剑泉,贵州兴义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编修、内阁学士、陕甘学政、河南学政等。工书法,好收藏,精鉴赏。
9.杜从庵,生平不详,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辑有《二树紫藤花馆印选》。
莼菜产于西湖,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为珍贵野生水生蔬菜,食用时有滑润清凉的感觉,并有沁人心肺的清香。成语“莼羹鲈脍”即指对故乡的思念,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西湖采莼图》作于明天启六年(1626),署款“练祁舟中”,可知李流芳当时人在嘉定,并未至杭州。查史料,知当年因阉党猖獗,李流芳为之气愤,纵酒无聊,至于泣下,遂病,咯血不能止。友人闻启祥招其过西湖,有诗纪之,但并未成行。又见《光绪嘉定县志》卷三十二载,吴县建魏忠贤生祠,李流芳赋诗一首以嘲之:“宋子金阊道,高阙何巍峨。笑彼夸者子,高危当奈何。丈夫自有志,众人鲜不波。”官员争相参拜,嘉定县令谢三宾也欲前往,问于李流芳,他答曰:“拜,是一时事,不拜,是千古事。”一时传为美谈。
画卷后是李流芳行书《莼羹歌》,开头说“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李流芳自称此诗是十年前所作,应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四月往杭州,同程嘉燧同舟入溪山。六月时,尚在西湖小筑作《秋山秋意卷》。“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是写与友人欲采莼而成此美味。“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极为形象地写出了李流芳与友人进食的情景,如临其境。诗末又对袁宏道的一个说法进行了反驳:“袁石公盛称湘湖莼菜美,不知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可知湖湘本无莼菜,不过是把西湖莼菜采去,以湖湘之水浸之罢了。
李流芳不仅作《莼羹歌》,还为友人绘有《采莼图》,十年后友人张伯英见之,又嘱李流芳作一卷,即此《西湖采莼图》。题诗中提到的“槎上”即在嘉定南翔;杭之是李流芳之子李杭之,字僧筏,诗文书画,酷似其父;石冈当指友人的石冈园,李流芳作有《石冈园池同仲和泛舟作》。
卷后题跋者李流芳之后为宋珏所跋,宋珏首先指出秋莼远胜暮春之莼,然后提到了李流芳作画是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夏日,“与长蘅同住小筑,每每夜泛小舠,呼平头数辈采归,乘月沽酒,或过玛瑙寺边寻汪无际”,此年活动为研究者所失载。宋珏跋于崇祯三年(1630),李流芳已去世一载,重观老友遗迹,自是感慨万千,虽信手写来,却是不可再得的惋惜之情。
此卷入清有梁同书、曹秉钧、钱维乔、许宝善、叶藩、钱大昕、范永祺题诗词,洋洋大观,目不暇接。范永祺是天一阁后人,此卷为其宝藏,故请上述名贤题诗以纪其盛。范永祺自己在跋中还提及卢镐酷爱此画,晚年有“檀园神韵更难忘”之句,乃屡借去,而终未有题跋,故范永祺题诗悼之。钱大昕题诗及引首为《钱大昕年谱长编》失载。范氏之后,此卷归上海沈树镛、贵州景其濬递藏,文人雅风,源源不断。
lot:1949
更多李流芳 1626年作 西湖采莼图 手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