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1633年作 临淳化阁帖 册页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0月。
说明:曾经画家黄君璧(1898-1991)收藏。
来源:亚洲资深藏家珍藏并提供。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书法初师颜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世南,后又仿《黄庭经》锺繇。以行楷称名一代。又以善画名,画山水少学黄公望,中年师法董源、巨然。后集宋、元诸家之长。五十后自成一派即后人所谓“松江派”。与邢侗、米万钟、张端图并称“晚明四家”。有南董北米之称。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容台集》、《容台别集》,刻有《戏鸿堂帖》。
拟迹于心 绍秀冲淡
——董其昌《临淳化阁帖》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王健
董其昌以书画名重海内外,在其身后,留存大量临摹各家笔墨的作品,其中以《淳化阁帖》最见功夫。
该册第十页上有“崇祯六年岁在癸酉四月朔,临淳化帖。思翁。”的款题。崇祯六年,即1633年,时董其昌79岁。79岁的董其昌在艺坛为有明一代之翘楚,名誉、地位、学识世所瞩目。其书艺已达到成熟的顶峰。
此册主要是临晋人王敦、王洽、王珣、王廙、谢万等人的《蜡节》、《辱告》、《三月》、《廿四日》、《告朗》诸帖,笔笔中锋,字字圆润,点画舒展,流畅自如,一气呵成、神完气足。此册虽为临帖,但并非僵硬死板地照葫芦画瓢,而是以己意为之,名为临,实则为创,体现出“生后熟”,“熟后生”,于流润中见生拙,生拙中显秀媚,秀拙相生,自然舒展的个性特征,当属“人书俱老”的“熟后”书。
董其昌的书法初师颜真卿《多宝塔》,后又改学钟、王、虞、禇诸家。如选用1937年用宣纸珂罗版印行的董临本《淳化阁帖》,与明拓本《淳化阁帖》相互对照,董临本,更能看出其笔墨风韵,情性意趣,相得益彰。
第十开乾隆题有:“乾隆乙丑(1745)暮春月望日,养心殿御笔曾临一过。”足见乾隆皇帝对此的喜爱程度。董其昌一生曾数次临《淳化阁帖》,传世有五六种之多。故宫博物院藏有其78岁时所临一套十册的临《淳化阁帖》,该册费时半月左右,与此册极为相近。对于董其昌的书法,康熙皇帝极为推崇,使董氏书法在清代康熙、雍正年代笼罩书坛达六十年之久。乾隆的《三希堂法帖》共收入历代精品三十二册,其中收入董其昌的书法就有四册,并认为其书法“圆劲苍秀,兼有颜骨赵姿。”
该册著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二册)《石渠宝笈初编》830页(上海书店版)。此作原为手卷,大约在嘉庆时期改装为册页。第十开乾隆题跋下钤有墨印“蒋謇长寿”、“青霜道人”二印。蒋謇乃张大千弟子蒋谔士,号青霜,善画。在本幅与乾隆题跋所书接纸的骑缝处有“允中审定”一印,本页左下角有画家黄君璧的“君璧珍藏”一印。可见此册自清至民国历经大藏家之手,流传有序。

lot:3648

更多董其昌 1633年作 临淳化阁帖 册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