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 荷花图 立轴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展览:
1.“大风堂藏书画展览”,四川成都祠堂街美术协会,1944年3月15日—20日。
2.“大风堂藏书画展览”,四川成都祠堂街美术协会,1946年4月17日—26日。
说明:
1.此作为张大千、谢稚柳、唐云递藏。唐云、王薳题签。
2.唐云是一位注重艺术修养的画家。他一生购求书画,大石斋珍藏着不少清代以来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作品。他的收藏,首推石涛的真迹,藏有石涛精品《荷花图》、《春江垂钓图》、《梅竹图轴》等。
3. 关于“寿生审定”这方藏印,保利2016秋拍LOT4021王翚《竹坞幽居》(成交价1897.5万)上亦同样有此方藏印。国家图书馆藏《裴岑纪功碑》后有王彭(寿生)题跋,署款道光丁未(1847),或即为此方藏印主人。
4.王薳(1884-1944),原名世仁,字君演,后改字秋湄,号秋斋,别署苔香、清酬、清凉,晚号无念、摄堂。广东番禺人。王氏毕生研究金石之学,收藏碑帖甚富,能诗工书,兼擅各体,而章草尤为杰出。
5.“清湘遗人”一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210页,“石涛”第65印,文物出版社,1987年。
6.Lot 918至Lot 921为遂性草堂珍藏书画。
意象饱满变化丰富,可以概括为对石涛《荷花图》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除了直观的来自于这件作品恣肆淋漓的笔墨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来自于石涛在晚年间独出机杼的艺术追求。
“临水结屋数椽,自题曰‘大涤堂’。而‘大涤子’之号因此称焉。”李驎《大涤子传》
康熙三十五年(1696),石涛由歙县返回扬州,在扬州大东门外河沿上的建成一间屋子,带一小阁,这间不算多大的落脚之处便是石涛一生中最重要的寓所——大涤草堂。大涤草堂的落成,意味着石涛终于结束了半生之多的漂泊,可以说是其晚年,亦是石涛艺术大集成的起点。在本年至次年间,石涛也开始启用“大涤子”这一体现了他生平境遇与转折的重要落款。《荷花图》便是在此之后所成就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在定居扬州后,石湾以鬻画为生,画名颇盛,笔墨交游亦多。常有客用老纸请他作画。《大风堂书画录》载《荷花图》为“宋麻布薕纸”所作,或可猜想为上述情况。石涛在南还后,花卉题材一跃成为其主要创作题材,其中大幅荷花的表现方式也高度集中于这一时期,如《荷花紫薇图》(四川省博物馆藏)、《蒲塘秋影图》(上海博物馆藏)、《墨荷图》(故宫博物院藏)、《锦带同心图》(上海博物馆藏)、《荷花图》(上海博物馆藏)、《墨荷图》(广东省博物馆藏)、《爱莲图》(广州美术馆藏)等。
除一些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外,石涛所表现的花卉题材类作品更拥有远超需求的动人力量,这让人不由将《荷花图》取材的寓意与石涛想陈述“自我”做出一些联系。在提到石涛时,无法不被提及的便是他的遗民身份,石涛此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标签与自我剖析后,无论是荷花还是“大涤”,以及表明自己“朱若极”这一身份的“极”字落款在内,都呈现出一种自我接纳、抛开束缚、空灵自新的状态,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身份与现实带来的思想碰撞也是石涛一直以来艺术创作的加持项。在晚年期间,这种“加持”体现在笔墨中,与他对自我接纳的思想一样都达到了最高度的相融合。石涛落款“大涤子极”当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若极”一印目前最早见钤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秋天的一幅画作:《冲九山水图》(大都会博物馆藏)。本幅《荷花图》落款“大涤子极”,钤“若极”一印,可据此将《荷花图》的创作年代推为约康熙四十四年(1705)左右。
“凡写四时之景,风味不同,阴晴各异,审时度候为之。”《苦瓜和尚画语录》四时章第十四
如前述“意象饱满变化丰富,可以概括为《荷花图》的第一印象。”《荷花图》绘夏初将将而至,正值荷花满待盛放之时。“曲曲风生处,亭亭出水涯。六郎才照面,十丈不胜花。”荷叶、荷花,与石涛肆意的自题诗相呼应出野逸纵态之感,“画以书法、书以画法”的呈现方式使《荷花图》充满了野趣与张力,而淋漓淡彩的苔点几乎布满整篇画幅,用这种强烈而浪漫的表现方式为《荷花图》带来了层次更为丰富的梦幻感与平衡感。这也是石涛在后期的典型艺术追求:浑厚、泼放,秀逸,不束缚于形,并强调气氛的烘染。此时他将水与墨的交互节奏运用至神,也正符合集结了其一生绘画理论的《画语录》中所提及的“三胜”,“一变于水,二运于墨,三受于蒙。水不变不醒,墨不运不透,醒透不蒙则素,此三胜也。”
这种画法同样出现在石涛同期作品《墨荷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中,据《墨荷图轴》落款及钤印“靖江后人”可判断,与《荷花图》一样同属大涤堂后期作品,两件作品创作年代与尺幅都非常接近,其中所绘半展荷叶的状态、满布画面的点苔与构图,也均可与《荷花图》相互印证。《荷花图》中所绘荷花,花瓣以淡墨勾勒,再以重墨覆笔瓣尖这一画法,同样在《锦带同心图》(上海博物馆藏)也可以清晰的看到。
《荷花图》钤一方藏印“寿生审定”,为本作最早的收藏钤印。“寿生审定”在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LOT4021王翚《竹坞幽居》(成交价1897.5万)也有钤盖。国家图书馆藏《裴岑纪功碑》后有王彭(寿生)题跋,署款道光丁未(1847),推断或即为此方藏印主人。
石涛对于张大千的影响巨大,张大千对石涛极为推崇。《荷花图》也是张大千“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并著录于《大风堂书画录》。《大风堂书画录》由张大千在1943年亲自命子侄门人编写,原书成书仓促,有部分错讹,如在录本幅《荷花图》“清湘遗人”一印时,误录为“清湘道人”。《大风堂书画录》成书后,于次年(1944)三月中旬在成都举办古书画收藏展,《荷花图》也在展览其列。又经王秋湄题签,归藏谢稚柳。1953年,谢稚柳想要购藏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需筹集经费,故将一些藏品释出,于此机会,《荷花图》最终被唐云大石斋购藏。大石斋藏画以明清为主,其中尤以八大、石涛居多。蔡耕、富华《大石斋中一席话》(见《艺苑掇英》二十四期)中记载了唐云的装裱习惯:“……我还根据原件尺寸,要家里人缝制布套,加对襟纽扣,自己书写题签。”这些装裱特点均可与《荷花图》现状一一对应。
“石溪开金陵,八大开江西、石涛开扬州,其功力全从蒲团中来。世少彻悟之士,怎不斤斤于虞山娄东之间。”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
康熙四十四年(1705),扬州大涤草堂。此时的石涛日薄桑榆,但他所凝结革新精神创造的绘画艺术,成为扬州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奠定了扬州地区绘画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与创造力。
lot:0919
更多石涛 荷花图 立轴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