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 水墨人物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10,000-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1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刘庆和
作者生卒 : b.1961
形式 :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 : 70.0 x 69.0 cm. 27 1/2 x 27 1/8 in. 约4.3平尺
: 题识:庆和。
钤印:刘、庆和、和画
在与刘庆和的一次对话中,画家李津明确指出“形体塑造”是刘庆和的“强项”,“你一直很在意形体的东西,注重其强度与力度,这个架子搭好后才开始注入更多的情趣”。而在刘庆和的创作观念中,这种“形体塑造”虽则必须服从于图像系统的大局,然而同时它又具体落实为 “包括在图像以内的”各种技术因素。事实上从这些统辖于图像之内的技术因素而言,同样也反映出刘庆和绘画的建构性和想象力。
从刘庆和所写的大量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画家不仅坚决反对“笔墨中心论”,同时也反对以传统的笔墨标准来品评新水墨的创作。而在与余丁的一次对话中,刘庆和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水墨画走向当代,要靠自身的生活积淀、感召,只要真情实意的生活,就不会对生活无动于衷,也不会回避水墨画所遇到的新课题。所谓新课题,也就是水墨的技法表现,在都市题材面前难以找到经验可循。强调‘笔墨中心’会使人觉得与现实生活产生敌意。”的确,中国水墨的传统从来就不是守成的,而是始终处于某种变化的形态之中。就是到了晚近,从清代石涛乃至现代傅抱石的身上,仍可以看到重构创新与当随时代的笔墨诉求。在另一方面,片面地强调以笔墨为中心,则是将笔墨技法等同于水墨创作的本身,其最终结果既无益于水墨画的自由发展,甚至还会进一步消减了水墨画自身的生存空间。
刘庆和的具体做法是,以笔墨主动拥抱现实生活而不是与之产生敌意。在这种深思熟虑之下,画家在90年代之初就尝试着以线、面结合的作画方式,来配合自己在都市题材上的急速拓宽。从作品《坐转椅的人》和《雨•雪》中我们可以看到,线的笔法已经不再只是对勾勒轮廓或强调书写性的传统使命的刻板履行,而面的形成则与“没骨”的墨法以及水墨融合的大面积渲染密切相关,而两者主旨皆指向于图像及其环境氛围的有力营造,由此呈现出一种“看上去是想象但又是非常现实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笔墨结构所存在的那种开放性,既吸收西方又不拒绝传统,既不排斥笔的作用又不削弱墨的发挥,亦正如刘庆和所言,“这就是现代社会,或者说是现代艺术的宽容。”此外这种笔墨结构的开放性,还表现于画家在这一阶段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那些因笔、墨交融互参而出现的“偶发性”,或许有人会诟病它的存在,从表面上看就像是“混乱之中,摆不清哪儿是对、哪儿是错,也许从错开始了又以错结束”,然而它却提供了一种在创作过程中的流畅感、一种本质性的流露以及一种同样具有幽默性的品质,“这也许是对身心最有利的事情”。
此后的刘庆和开始夸耀并充分展示出其笔墨结构的开放性,并进而延伸出个人创作的自由空间。画家推崇一种“反向操作”的姿态,即不再像所有的传统经典那样以线性笔法作为造型的准则,而是以墨的块面并通过熟练控制墨色的层次变化来“形体塑造”。以此为主轴,线与面的关系呈现出某种“位置的倒错”,在一些画中,线的笔法被运用于人物的背景之中,并形成了一种被控制的、甚至略带有装饰性的网状构成,而在另一些画中,“细线只是其中的点缀而已。”
事实上在刘庆和的画中,墨的块面以及墨的多层次变化,既是造型的,也是质感的,更是气氛性的和情绪性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墨法”更需要画家具有更强有力的统御和控制。于是,刘庆和在人物画中创生出被称之为“内轮廓”的新墨法。
所谓的“内轮廓”,来源于刘庆和在早期创作中关于“白”、“高光”的偶然性保留,在此则被提升为一种有“力度”地控制“形”的刻意设计。在与画家李津的对话中,李津对此有这样的解释:“‘白’、‘高光’是很重要的环节,也许正是你的‘形’和所谓的‘力度’在控制着‘线’上面的‘白’,特别是你做外形,做外围的时候可以很随意,但是你在处理流动的‘白’的地方非常的客观,而且相当的谨慎。怎么说呢?从‘骨’来讲,还是统一在外围的‘线’上。内轮廓这些‘白’有一种很西方的概念,但是这种‘白’你会控制地用它,如果解读分析你的画,更多地是看这个‘白’。从形式区别上来讲,画‘内轮廓’的人很少,你的‘内轮廓’我的一个解读就是‘白’,你现在所有画的‘白’决定了你的好东西。”
刘庆和无疑赞同李津的解释,并且在对话中坦言“‘白’是来自西画的角度”。的确,“白”除了“内轮廓”的结构功能之外,还可以生成某种关于“色”的理解,即黑、白、灰的色相上的丰富性,如此等等,然而这些都是停留于描绘层面上的有益讨论。事实是从内质上,刘庆和似乎又回到了中国式的思辨结构之中,亦如其在2006年所写就的“隔岸”文本的那种反映。在另一篇名为“心迹”的文本中,刘庆和写道:“我的心情无法稳定,无法脚踏实地地依附于现实中的井然有序。可我的骨子里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这就让我在迷信和自信里,幸福和疼痛中苦苦挣扎。”实际上刘庆和知道自己的心所属的“岸”在哪里,或许也早已寻觅到了“上岸”的门径,然而他似乎有意识地将自己置于“刻舟求剑”式的窘境。因为,刘庆和似乎更迷恋于那种苦苦挣扎的感觉、那种漂移不定的轨迹,以及由此而生成出的画家对自身明确“在场”的那份感知。
——赵力
拍卖场次 : 中国当代书画
拍卖时间 : 2021-12-13 10: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306
更多刘庆和 水墨人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