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青花雙蓮瓣纏枝蓮紋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4,500,000-5,5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國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賣會
年代 : 明宣德
尺寸 : 20.9 cm. (8 1/4 in.) diam.
: 「大明宣德年製」六字二行楷書款

敞口,深弧壁,圈足,碗心內凹呈尖底狀,底微凸,俗稱雞心碗,一般因其碗形頗似蓮房,俗又稱「蓮子碗」。碗外壁青花繪畫雙層蓮瓣紋,口沿波濤紋一圈。內口沿回紋一圈,內壁畫纏枝蓮花六朵,碗心為折枝石榴花果。青釉色濃帶鐵鏽斑,白釉泛青。圈足無釉露胎,胎質細膩。底青花書「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書款。
蓮子碗始創於永樂一朝,或源於西亞金屬器,具有濃厚的波斯風格,外壁飾修長單層蓮瓣紋樣。至宣德一朝,紋飾有所演繹,如本拍品者,外壁改雙層蓮瓣,內壁飾纏枝蓮紋,碗心飾折枝石榴。

來源:日本私人舊藏
香港蘇富比,2006年10月7日,拍品編號907
張宗憲先生珍藏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162,圖154
陳玉階先生舊藏,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拍品編號1931,成交價7,470,000

明宣德 青花雙層蓮瓣花卉紋大蓮子碗
拍品造型端莊豐盈,微敞口,深弧腹內斂,下承小圈足,碗心內凹,呈尖底狀,形如蓮子,因而得名。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青,內外壁皆以青花為飾,外壁口沿環飾海水紋一周,腹壁裝飾雙層蓮瓣紋,上下交錯各32瓣,呈放射狀排列,如同一朵盛開的蓮花,別有情趣。內口沿繪回紋一周,下承六組纏枝西番蓮紋,枝蔓纏綿,柔美舒暢。碗心青花雙圈內飾折枝石榴紋。全器胎質縝密堅硬,釉質潤澤,微微泛起橘皮紋,時代特徵鮮明。紋飾描繪層次分明,繁而不亂,青花色澤豔麗,隱現鐵銹斑點,與清初重要古陶瓷專著《南窯筆記》中所言:「宣窯一種,極其精雅古樸,用料有濃淡,墨勢渾然而莊重,青花有滲青、鐵皮鏽者」相合,是宣德御窯青花經典之作。底心署青花六字楷款,外罩雙圈。
蓮子碗創自永樂時期,宣德官窯承襲燒造,有甜白和青花不同品種。永宣兩朝的造型風格相同,相異之處主要在於其外壁的蓮瓣紋及碗心紋飾,永樂器蓮瓣單體細長,且為單層,碗心飾枇杷紋;而宣德器大多花瓣短而寬,並且是雙層排列,碗心為石榴紋,但也偶見宣德初期的雞心碗繪單體蓮瓣紋。
永、宣時期對外貿易興盛,在此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導致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上都受到西域風格的影響。著名陶瓷學家吳仁敬先生在中國第一部陶瓷史專著中曾評論:「明人對於瓷業,無論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術均都漸臻至完成之頂點。而永樂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藝術之東漸,與我國原有之藝術相融和,於瓷業上,更發生一種異樣之精彩」。①另有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永宣青花瓷,在造型及紋飾等方面均可以在西亞地區古代金銀器、銅器、玻璃器、陶器中溯源到範本」。②
拍品此品種碗即為仿製阿拉伯民族器物而生產,伊朗14世紀早期的陶碗(圖1),其造型與外壁裝飾紋樣與拍品相類,或為其藍本原型。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彩陶花紋盤的盤心同樣使用放射性的蓮瓣紋裝飾,可見傳承。
與本品相同之館藏器,可參考兩岸故宮博物院藏品(圖2)、大英博物館藏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品、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及1984年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現藏於景德鎮考古研究所藏品(圖3)。另外,同類器中還可見景德鎮甜白釉製品(圖4)及處州龍泉窯青釉製品(圖5)。對照洪武二十六年燒造宮廷供用器皿時,需要先由內府定奪制樣的規定,可以看到明代初年,景德鎮和龍泉窯兩地的工匠,或以印花,或以鈷料繪畫,或以刻劃方式達成目標的巧思。相同的器型及紋樣,在不同的窯口、質地上重複使用,其精細程度及嚴格的圖案化、程式化傾向,體現出官窯制器極高的藝術價值。
此類蓮子碗分為大、中、小三種尺寸,本品屬大型者,口徑達約21公分,中號口徑尺寸約為15.8公分左右,而小型器口徑則約10公分左右。台北故宮學者認為,此類型器之小、中型者應「作為茶碗使用」③。而大號之甜白釉器則與明代早期甯王朱權所著《茶譜》中推崇饒州景德鎮白釉瓷甌相似,且與「大碗點茶方法」相吻合。由此可知,此類蓮子碗即為朱權文中所指「啜甌」,當為配套使用。明末文震亨所著《長物志》卷十二<茶壺、茶盞>中曾說:「宣廟有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文中所述應該就是拍品此類型蓮子碗之甜白釉者,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時,依舊名定為「宣德款白瓷磬口茶鐘」。如拍品之青花式樣的同類茶盞,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名定為「宣德款青花蓮子茶鐘」。
拍品底心青花雙圈內落標準宣德六字楷書官款,字體樸拙蒼健,與1993年景德鎮中華路出土青花五爪龍紋蟋蟀罐所書宣德單行款筆法十分相似。而這件五爪龍蟋蟀罐則為宣德皇帝御用器,其底款當為御窯廠書法修為最高的工匠所書寫,而年款之粉本或出自大書法家沈度④。明代學者焦竑《玉堂叢語》卷七<巧藝>中述:「而度書獨為上所愛。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貞石,傳與後世,一切大製作,必命度書之。」
永宣官窯青花瓷的製作工藝水準是青花瓷歷史上的最高水準,是瓷器史上的一個高峰。宣德官窯青花瓷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它不同於元青花的熱烈奔放,又與中晚期明代青花的典雅稚拙有所區別,更是有別於清代前期青花瓷的華美明豔,它體現的是一種中國傳統藝術包容與融合伊斯蘭式外來文化的雋永雅麗的美。
拍品作為其中之典型範例,將中伊兩種藝術相互貫通融合,在濃淡相抹中獨顯宣德瓷器之豪邁氣概,歷數百年而風採依舊,甚愜心賞,當為宣德禦制瓷器之珍品,彌足珍貴。
①吳仁敬、辛安潮:《中國陶瓷史》,民國珍本叢刊,(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頁59
②王健華:《明初青花瓷發展的原因及特點》,《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01):77
③蔡玫芬、翁宇雯:《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16年,頁100、102
④劉新園:《景德鎮明禦廠故址出土永樂、宣德官窯瓷器之研究,第五章》,《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宣德官窯瓷器展覽》,香港市政局,1989年,頁42-43

「華人第一頂的一號先生」
張宗憲先生,人稱蘿蔔張,馳騁於中國藝術品收藏界七十載有餘,其人深仁厚澤,豪氣爽朗,為中國藝術品行業貢獻良多,是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的推動者和風雲人物。今年張先生已經邁入95歲,將近期頤之年,其一生輝煌的收藏之旅亦是整個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蓬勃發展的見證。
早在1994年,張宗憲先生就曾參加中國嘉德的首拍,當時拍賣的第一件拍品是吳熙曾的《漁樂圖》,底價7000元。手持1號牌的張宗憲站起來說:「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萬元,一拍就發!」場面頓時活躍,張宗憲相繼加價,2.8萬元、3.8萬元,直至加到8.8萬元,鑑定大師徐邦達先生上台敲響中國拍賣第一槌,張先生博得頭彩。
幾十年來張宗憲先生參加公開拍賣時,都是以醒目張揚的行頭亮相眾人:頭戴一頂配有蝴蝶結的紳士禮帽,一副銀絲邊墨鏡,一身時髦的西服套裝,風度翩翩地沿著中央通道走向第一排座位,所有拍賣官都會在他摘下禮帽穩穩坐定後開始拍賣,張先生不僅一直沿用1號號牌,愛坐第1排,愛買1號拍品,可謂獨領風騷,因此人送雅號「一號先生」。張先生自己表示:「我是華人第一頂,好的東西就是要出好的價錢!」現在還不忘和朋友開玩笑:「我就是九零後,還很年輕,還得繼續買啊!」

「看得懂、買得到、捂得住、賣得掉。」
傳奇的「一號先生」、中國藝術品收藏家張宗憲一直秉承「看得懂、買得到、捂得住、賣得掉。」的收藏理念,併將其貫穿整個收藏生涯。
張宗憲1929年出生於上海,其祖父張楫如是江南竹刻名家,父親張仲英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的古董商,在外灘開設「聚珍齋」,專門經營古玩。1948年為躲避戰亂張宗憲離開上海來到香港。初來乍到香港,張宗憲度過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歲月,不懂粵語和英文,身上隨身現金亦極少。但憑藉著他敏銳的洞察力、勤奮的行動,在香港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張先生秉承一顆「好學之心」。無論是讀書、與其他專家探討,還是周遊世界參加拍賣或去博物館欣賞珍品,他從未停止充實自我的腳步。只有看得懂的他才買,看不懂的他一律不出手。在摩羅街開設店鋪站穩腳跟後不久,張宗憲就成了香港和台灣間的重要商人,為台灣成為民間收藏中國文物與藝術品重鎮出了大力。1968年,他參加了倫敦的一場拍賣會,成為了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拍賣會上的中國香港人。從此,他穿梭於倫敦、紐約、東京、巴黎與香港之間,1990年代,他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首場拍賣中頻頻舉牌,想買的藏品,他一定會努力舉到。他深信:「 只要東西好,貴了還能貴!」這樣的收藏標準也為他帶來豐厚的回報。

隨著他的財富逐漸累積,對瓷器的愛好也不斷增加,他開始蒐集自己的珍藏,當中又以瓷器為主。隨著瓷器這一品種收藏趨於完善,他曾在1999年、2000年及2006年舉辦三場雲海閣陶瓷珍藏專場拍賣;除瓷器以外掐絲琺瑯、文房陳設、鼻煙壺、近現代書畫等張先生均有涉獵,其購藏的全部是各個門類的精尖稀,近些年亦是醉心於明清宮廷玉器的收藏。他始終堅持追求精品,寧缺毋濫。張宗憲對瓷器的收藏標準是追求「全美」,而在書畫上追求的是「獨特」。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古董市場由英美藏家主導,香港位於中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匯合中心,當時還處於藝術商和藏家之間私人交易的初階模式。而在張宗憲的幫助下,香港催生出全新的藝術品交易模式,他為國際大型拍賣行順利進駐香港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與趙從衍、胡惠春、羅桂祥及仇焱之等同儕一起,合力推動使香港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由中國古董的集散地轉變為全世界文物與藝術品的交流中心之一。
隨著香港藝術品拍賣的飛速發展,他開始在20世紀90年代扶持中國大陸新生的拍賣公司蹣跚起步,中國嘉德的創始人陳東升先生曾談到過在公司初創期間曾得到張先生的諸多幫助:「……(我們)多次請教張宗憲先生關於拍賣公司的很多事情,要做哪些事情,注意哪些事情,拍賣圖錄怎麼編排,拍品怎麼徵集,拍賣階梯怎麼設置,拍賣師怎麼訓練,什麼時候怎麼樣才能落槌,拍賣師一定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細微的細節都要一一請教。」嘉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兼CEO、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亦曾講到: 「沒有張宗憲先生的專業引領和商業推動,就沒有中國文物拍賣市場的今天。」所以說,張宗憲先生為北京成為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在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中與香港、倫敦、紐約平分秋色而有不可抹殺之功。
近幾十年裡,許多頂級的拍賣紀錄就是在「一號先生」的競投牌高舉中產生的。他不無自豪地說:「這許多年裡,最好的、最貴的中國古董大多是我從全世界買回來的。」在張先生的推動下,中國藝術品的價格一而再、再而三被推向高端,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天價」,使中國文物藝術品與西方文物藝術品有了比肩的條件。
面對現今已經結束的以低價大量購藏名家鉅作的時代,張宗憲對新入行藏家的誡語是「耐心」,不要這麼著急;要多問問、多聽聽、多講講、多學學;有錢買也要等真正的好貨出現在市場上才出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既見證了他對中國藝術品的一生熱忱,也反映出其內心深處的刻苦工作理念。其永不停歇、耐心好學的收藏理念得每一個藏家好友敬仰。
: 拍賣收益將撥捐張宗憲教育及藝術慈善基金會
拍卖场次 : 觀古I——瓷器
拍卖时间 : 2021-10-14 10:30:00
拍卖地点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BC展廳

lot:1043

更多明宣德 青花雙蓮瓣纏枝蓮紋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