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马修 宁静致远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1,900,000-2,5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國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賣會
作者 : 乔治‧马修
作者生卒 : 1921–2012
年代 : 一九七九年作
质地 : 油彩 画布
尺寸 : 97 × 162 cm. 38 1/4 × 63 3/4 in.
: 款识
Mathieu 79(右下)

出版
2003年,《乔治・马修:匠心50年》,赫瓦斯出版社,巴黎,第321页

展览
1979年5月9日至6月1日,「乔治・马修:油画及水粉近作展」,维登斯坦画廊,纽约

来源
纽约维登斯坦画廊
亚洲私人收藏

凝东方灵想,奏宇宙强音
巅峰经典致敬抒情抽象大师马修百年诞辰

法国知名雕塑家罗丹(Auguste Rodin)曾言:「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希腊人因此深入研究了自然,他们的完美是从这里来的,不是从一个抽象的『理念』来的。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仅有少数人才具有。」一语道破贯通古今、连接东西「艺术美」的命门所在。

在罗丹过世后的第4年,那个如其所言具备能力的「少数人」,诞生于法国布洛涅(Boulogne-sur-Mer),并成为西方战后艺术体系中一个特出的存在——在1940年代他前所未有地从东方文化中寻找到对当时西方风行的理性几何抽象主义的革新及突破点,以独步全球的抒情抽象表现,成为历史上首位将东方书法融入抽象绘画的西方艺术家,用线条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在西方掀起一场美学革命,他便是欧洲抒情抽象主义的奠基人——乔治・马修(Georges Mathieu)!

抒情狂草的序章

成长于辉煌与落魄并存的二战期间,家世显赫的马修于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Lile)攻读法律,却对文学及哲学尤感兴趣,在大量阅读积累与自省中,前人伟大的思想深刻其心胸,将他引进了艺术的大门,亦成为其日后创作中高度精神性之殷实基础。1945年,马修恢弘壮阔的艺术生涯正式拉开帷幕:他开行为艺术先河,以实验性的「滴流」技法创作作品《消逝》,比美国抽象主义大师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47年首次使用的「滴画法」更早两年。很快他又自创「导管主义」(Tubism)——直接从罐装颜料挤出条状色料作画,并在创作中一反枯涩冷漠的「几何抽象」形式桎梏,提出「符号可以先于其意味」的颠覆主张,强调艺术的「自发性」及「爆发力」,将东方书法中的速度美学转化为一种近乎原始能量与直觉的表现,为西方抽象主义带来具有超现实主义式的想象空间及行动绘画意识,成为战后巴黎「不定性艺术」(Art Informal)运动的关键人物。

正是在对行动绘画的探索中,马修逐渐认识到了「书写的力量」,他在50年代便结识同在巴黎的旅法华人抽象巨擘赵无极,并和苏拉吉(Pierre Soulages)、哈同(Hans Hartung)等人一样将东方艺术的线性特质视作指导创作的重要理念,藉助「行动派绘画的自由」使作品内蕴一种爆炸式的力量,从而连接起欧亚大陆的两端,被批评家格林伯格誉为「大西洋两岸最受推崇的创作者」。线条构建的文字魅力唤醒了马修对于文学的执念,使其「描绘出一个充满回忆和速度的世界」。马修一生曾举办逾200场个展及四次大型回顾展, 作品获近100间国际博物馆收藏,如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汉美术馆、庞毕度艺术中心、东京现代美术馆等,不仅与日本具体派、当代书法运动密切互动,更在交往中与赵无极、朱德群、谢景兰等人并行。呈现出一个形色交织、「图文共生」的无我之境。

摘荣耀桂冠,屹天地人生
70年代巨作《宁静致远》首次现身

「彩虹一弓
艳绝天地
我欲造一句之诗
表现人生」
——宗白华《彩虹》

1978年,巴黎大皇宫为马修举办大型回顾展,马修为此特别创作多件宏伟的重要代表作,其一被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及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收藏,标志了他艺术生涯的巅峰。经过60年代对于几何变化和应用艺术的实验,马修代表性的抒情抽象风格臻于成熟,他将自身对于书法、禅宗与道家思想的积累和认识诉诸笔端,使作品沈稳与激情并存、媒介与形色共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感官世界,一度令法国文化部长马乐侯(André Malraux)高呼「我们终于有了一位西方书法家」,成为战后欧洲开创性的艺术前锋。

《宁静致远》(拍品编号58)完成于马修艺术生涯辉煌鼎盛的1979年,作品完成后旋即亮相纽约维登斯坦画廊(Wildenstein Gallery)的「马修近作展」。在长达1.6米的宏大画幅中,大地般端庄静穆的深褐色徐徐铺展,构成一如穿过历史长河的雄伟古都,或博览万物的智者,散发沉稳坚实的雄健气韵,最大程度地反衬出中央物象的「爆发力」,此既与马修的诸多经典代表作如《忆哈布斯堡王朝》相呼应,又非比寻常地带有同期创作罕有的独特「哑光」视觉感,此内敛而华贵的气质,受蓬皮杜等重量级博物馆的青睐。

静故群动,空纳万境

画面中央,马修以大笔扫出的棕黄色笔触毫无后期创作的厚重感,而是在沈稳的背景上彰显出一种坚毅的生命力量,带动蓝白色的气流,在后方投下深重的阴影,使其带有1950年代硬边艺术的视觉特质,一如史蒂拉(Frank Stella)的雕塑或绘画,以色彩的明暗对比、立体的画面效果,彰显出一种张弛有度、图底合一的非凡特色。正是这种立体的边界感,使《宁静致远》的主体犹如屹立宇宙中心的一座「高堂庙宇」,紧密地包裹着柔软、跳动的奔腾色彩,以勃勃生机铸成万物之源,密集交错的线条组织成放射状的骨架,坚韧有力的勾勒出生命自静默中吐露的熠熠光辉。

画面左侧,一条笔直的白色线条宛如一道耀眼的荣光,和文字状的白色纹样一同,为其中的物质注入能量,营造出如苏东坡诗中所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极具爆发力的红色笔触如血液般喷涌而出,瞬间模糊在飞速旋转的白色细线当中,以明亮深浅的渐层与透明度营造空间感,在勾勒抽象图形的同时赋予画面延伸的视觉意象,一展中国书法中「下笔便有凹凸之形」的笔力气势,构建东方意境中「灵的空间」,将风华绝代的王者气魄、坚韧炙热的精神意志凝固封存!

喷涌的情感,醒世的箴言
「狂野时期」的激情经典《扩张之路》

「我热爱以画中呈现的狂暴,对抗猛烈的台风和飓风,我也喜欢作品中的奇形怪状与斑斓色彩,描绘伟大丰盛且不同凡响的大自然力量。」
——马修

自1985年起,马修的创作变得更具爆发力,他不再拘泥于中心构图,使画面充盈着对比鲜明的色彩、喷薄而出的激情犹如星体碰撞催生出新的物质和能量,不仅形成了「宇宙化」的重要开端,更标志着马修「狂野时期」的来临;他于1989年在法国梅斯文化馆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个展,被称作「当代绘画的神圣奇兽」,创作事业再登辉煌大境。即使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孤立和专注,以「更加豪迈的力量、喷薄的泼洒、强烈的色彩和深邃的背景」,展现出一个个渊博的三度空间,正如日本前卫画家吉原治良在《具体宣言》中所言,其创作「体现了物质、颜料和瓷器的吶喊」,以狂喜的心态、迅疾的速度,赋予作品以无法比拟的精神高度——「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

骨气奇伟 动若神契

如果说《宁静致远》是一段躯体与灵魂的共鸣,那么完成于1990年的《扩张之路》(拍品编号59)则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对抗。从图像上看,它延续了前者画面中的经典符号,却将之置于充满冲突和对立的高度戏剧性情境,如同多方力量博弈的视觉场,激发出不可预料的视觉惊喜:作品上半与下半部充满反差的用色,如同展现一个阴阳相生的世界,当中,火焰般的红色笔触在上方炸裂,充满热情与烈焰,下半部以许多自动性泼洒滴流的技法营造出若水气蒸蒸、大雪纷飞的境地,在那里,棕、绿相间的朦胧氤氲景象又如同一个充满诗意的梦之空间。当中那些宽阔的黑色笔触犹如疾风回旋,席卷天地,使观者彷佛亲眼见证了一个神迹,大地创生时的天地激情,又或一展个体与生存环境间的激烈较量——「艺术是在最高的城垛上战斗,在那里,大地在天空中伸展着它的金银丝」。

在画面中,这些形与色的扩张和交错,与赵无极所建立的抽象结构如出一辙,展现出东西宗哲的交相辉映,但在马修的作品中,有力的白色线条如同信笔书写的「狂草」,为上述难以言表的壮阔之景作出「批注」,它们与图像紧密交织,如同拜占庭圣像中写在圣人唇侧的话语在广袤无垠的黑暗中,向智者传递醒世箴言。而画中那炙热鲜红的火花恰如马修生命的写照,凭借着画布上「图与文的互动」,这位「战后的贵族」在形色之间,回旋出喷涌的情感、高唱着一段进击的人生!
拍卖场次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拍卖时间 : 2021-10-12 10:30:00
拍卖地点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BC展廳

lot:58

更多乔治‧马修 宁静致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