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冷月 江南水乡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80,000-12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1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陶冷月
作者生卒 : (1895-1985)
年代 : 1922年
质地 : 纸本 水彩
尺寸 : 40.3×65.5 cm
创作年代 : 1922年
: 签名:陶冷月 7/11/22
发表
《陶冷月(中册)》,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05年8月,第454页
《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15年1月,第33页
著录
《陶冷月年谱长编(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13年3月,第52页

来源
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百年“冷月”
陶冷月出生于1895年,本名镛,字咏韶,是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发展中探索“中西融合”的先驱人物,其作品中西之特点共存,丰富且悠然。1926年时蔡元培曾以“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来形容他的创作。陶先生在民国时期即是相当著名的画家, 1933年由黄宾虹审定之《清代画史》出版,在补编中为其列传,称陶冷月为“近代画家革命巨子”,黄老曾以出自「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刀下“心迹双清”之印章为礼以谢陶冷月赠画之谊,高山流水即在此间。
陶冷月好友郑逸梅在《陶冷月中西合璧之署名》一文中记述了1921年陶先生欣然更名之始末:“新中国画家陶冷月,本名镛,善作月景,森然有冷意,人得而珍之,曩掌教雅礼大学,西教授某见而剧赏其艺,因戏呼为Professor Cold Moon‘冷月教授’,陶闻而善之,因舍其名而自署冷月”。此一逸闻正是“冷月”之名的由来。陶先生早年成名,交游甚广,后渐湮没于历史,际遇使然,实为可惜。是次春拍,恰逢其名“冷月”启用百年整,人生天地间,忽然而已。今春借陶先生七件,聊作梳理,以为纪念。
月之晦明盈亏,淡泊空寂,在中国古典意象中具有重要且深刻的哲学指向。陶先生创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冷月山水”,其画风广阔而婉约,悲悯且豁达。南朝周祗在《月赋》中形容月为:“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陶冷月的笔下之月亦正如此句,自言:“日光是动的,月光是静的,动即有杀机,静则一片和平气象。”冷月结合世间山水,逐层着色,烘云托月,构成词律般清美景致。画家本人曾袒露:“须要立志敦品…能够得到了陶冶性灵的乐趣,应当不慕虚荣,不畏强暴,一切达观胸襟冲和伟大,淡泊明志”,其心之所向,言辞中可窥一二。
陶冷月一生创作了近千幅月景图,早期作品所见甚少,大多仅可在上世纪20年代的出版物及画展的现场照片上见到。此次上拍的七件作品,多为早期,著录丰富、详实可考。陶先生21岁时的《双蟹游虾图》,下笔已极扎实,构图取色淡雅,带有典型的中国文人格调,又同时保有物之丰满。清新悦目而摄自然天趣,可知在写生状物上造诣非凡,足见其传统笔墨功夫。
陶先生家学甚优,幼年摩习伯祖父陶诒孙的国画作品,受“四王”系统的山水画训练,后又钻研了米南宫、黄公望、王蒙、沈石田、文徵明诸家的山水画技法,以及王冕、徐渭、陈淳、蒋廷锡、恽寿平诸人的花卉画技法。在苏州元和县高等小学读书时,学习投影、透视,光线等西方绘画知识,后又研习油画、水彩画。12岁时与颜文樑、吴湖帆、樊少云等共同从师于中西画兼通、山水花卉皆长的罗树敏,颇得罗师青睐。在兼长中西两方所长的基础上,用传统的没骨法将西画的光影、透视、色彩等科学原理融入中国画中。
1921年不但是陶先生更名的一年,亦是他在艺术探索历程上重要转折的一年。《早春细雨》写生所绘为江西萍街南坑,寥寥数笔,简洁而概括地构画出结构关系,春雨后的村落便跃然纸上。这一年他创作包括《月光瀑布》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中国画”时,油画“民族化”还没有正式提出,徐悲鸿、林风眠等艺术家尚在留洋学习的过程中,美术界及文化界对中西画长短之讨论异常热烈。20年代早期,陶冷月从未出国留学,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派别的争论,只是在蔡元培力倡美育并且支持美术创新和主张集中西之长于一炉的思想启迪下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中西法融合的热烈思考,自觉地在改良中国画的道路上迈出了开创性的重要一步,为其后的中国画改良运动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油画《月光瀑布》视野开阔,顶处云层变幻流动,衬出云间清冷圆月,瀑布之上的水面浩然有光华,中景水汽弥漫、动势激荡,最近之处则又重归于树木与枝叶的静谧,整幅画面节奏极佳、沉稳幽远。“月”是画中情景兼融之物,纽带般贯穿上下,触处生神。陶冷月擅画瀑,特重伴瀑之石。他曾说:“瀑有瀑龄,岁短者,瀑下之石累累叠叠,岁古者,瀑下之石被水打磨,一片光洁”。画家以写实技法刻画水流和树木,他对月色和山峦、云雾的处理,又重在写意,以虚衬实、以暗托明,相得益彰,凭借敏锐的感触和精致的写实技巧,捕捉视觉之一瞬,作品中的自然感和稳重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描绘乡间风物,将生活中的朴实片断化作令人感动的画面。陶冷月先生的油画创作集中在1917-1924年,传世可考之作不足十件,此幅《月光瀑布》出版著录丰富,上世纪20年代时亦曾多次展出,画面右下角有“陶咏韶”的题款和钤印,可见此时他还未得“冷月教授”之名,对将中国传统绘画月色的意藴溶于油画尚在初步探索中。此作见证了陶先生在上世纪初期改良中国画进程中的思考与反应,在我国油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雪泥鸿爪,弥足珍贵。
一望无际的南方稻田浓缩于次年的《江南水乡》,劳作农人行走其间,以水彩构绘清早光芒,对比的黄调与紫调赋予画面晨间清新气息,朝阳抚万物,是陶先生对勤勉生活的浪漫剪影。积墨积色之法渐层着色,因而此作远看布局融浑,近看笔笔有致。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使高远、平远和深远的山水画创作概念影响着陶冷月描绘写实风景时的表现。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形式和西画写实性描写的结合往往显出矛盾及障碍,陶先生的最终表达并非刻板的西方写实主义,而是具有东方意蕴表现主义之理想化意境的风景,从中亦显示出油画民族化探索实验过程的典型特征。
1932年的《夜归》是陶冷月先生目前唯一的月景图题材的水彩作品,实难一见。就手法而言,水彩更多时候是一种瞬间的创作方式,寥寥几笔,随意但须要准确。强调技法,此作之中,艺术家在即兴润彩之上以干笔施加重叠,由此获得具体细节的丰富感,色调严整,细部层次之变化分明且细腻。此作读来极为动人:月光洒下,于池中映回,一上一下的澄澈光芒呈现出对照之妙,并由此点破暗夜。外景与内情相融,树静风息,朗朗月光之下结伴归家的二人,空寂中带有隽永温情,产生“余音绕梁”之感。出现在画中的对象——圆月、树木、河流以及人物,皆含有一股舒朗与静寂,洋溢着动人的诗意。为了有别于日光下的山水情景,艺术家取法诸家以绘月,参照传统绘画之“没骨”法,同时吸取水彩画中干画法等技巧,逐层着色,采用勾、皴、斫、擦等笔法进行深入,以求真实地表现云月之韵味。郑逸梅对陶冷月之画月有段描写:“别辟霭淡溟蒙,云滃水涌之月景,即潜曜韬采,而曜采自隐现于静穆幽渺之中,使人对之悠然而意远,悄然而神凝。”
《昙花》14幅写生组稿是陶冷月先生于1938年8月20日在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府邸中赏昙花时所绘,详细纪录了昙花盛开之全过程,陶先生此昙花写生成稿应极快,第7幅中的“七时十分”,昙花半开,第8幅的“八点廿五分”已是绽放完全之态。
《牵牛花》5幅则绘于1959年9月10日,时年64岁的陶先生应友人张静波之邀,前去其宅篱边观赏盛开的牵牛花时所作。不似昙花需要速记的变化,牵牛花的构绘中带有明暗阴阳之变化,每一幅的签注中亦有对所绘之花的详尽描述。两组花卉写生,陶先生将静心观察所得倾注笔端,珍之重之。赏花之意趣如此,确是文人心境,动静之间趣味盎然,足见“冷月教授”之慧心。
拍卖场次 : 二十世纪艺术
拍卖时间 : 2021-05-20 10: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737

更多陶冷月 江南水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