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 坐女人体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8,000,000-1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吴作人
作者生卒 : (1908-1997)
形式 : 布面 油画
尺寸 : 130×90cm 51 1/6 × 35 3/7 in.
: 发表
《寻找孙佩苍》,图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青青子佩—民国美术史再发现:孙佩苍及其收藏》,P36,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2014年
《师道—徐悲鸿及其学生作品展》,P39,瀚海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

展出
中俄油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开班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北京,2014年
青青子佩—民国美术史再发现:孙佩苍及其收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北京,2014年10月11日-30日
师道—徐悲鸿及其学生作品展,瀚海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
来源
孙佩苍家属旧藏
孙佩苍旧藏吴作人《坐女人体》源流
1930-1933年,创作于欧洲留学的吴作人笔下。
1933年,被孙佩苍漂洋过海带回国内,后在战乱中历尽艰辛数度迁徙。
1940年,与孙佩苍的其他藏品一起,从北京运至上海租界保管。
1969年秋,捐赠予中央美术学院,由古元记录捐赠清单并于11月下旬送给孙佩苍家属。
1970-1986年,被作为教学经典范本,供美院师生观摩学习。
1986年,由习仲勋同志特批,退还给藏家家属。
吴作人年表
1927-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
1930-1935年,吴作人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巴思天院长画室学习。
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生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巴思天院长称赞他“既不是弗拉曼画派,又不是中国传统,乃是充满个性的作者”。
1935年回国后,他怀着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国内美术教学中去。他初任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并在当年创作油画《华佗》。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奔赴前线作画宣传抗战。
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并当选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理事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作人先生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教务长,同时他还担负着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他的改革不是盲目地把西方写生技法照搬到中国画上,而是强调用西方写生方法,最为恰当的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去。
1958年他担任中央美院院长,1979年任名誉院长,1985年任中国美协主席。曾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和文学最高勋章”,获比利时王国“王冠”级国家荣誉勋章。
孙佩苍年表
沈阳人,生于1889年,早年毕业于北洋师范优级博物科。1920夏-1925年,留学欧洲,就读于法国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先攻读绘画,后转学美术史专业。
1924年第5期《东北》上刊登有《法兰西现代教育状况—孙佩苍报告》。
1929-1930年,任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1929年,孙佩苍给奉天省长公署一具《孙沛苍的为请组织美术研究社》中的“美术研究社简章”中,就有创建美术陈列馆的计划。他打算用这个陈列馆 “提倡美术教育”,“陈列中外大家作品以供公共阅览”。
1930-1933年,在法国出任里昂中法大学校长。回国后,孙佩苍先后担任奉天美专教授、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国民大学教授、东北党务办事处主任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被聘为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
1942年,孙佩苍乘坐四天的公路“特快列车”,携带一批珍贵藏品抵达四川成都,想要举办一次美展,用以帮助提升国人的审美教育,却因1月3日孙的猝死而未果。其带到成都的藏品也不知所踪。
《坐女人体》是已知的市场中尺幅最大、画面最完整的吴作人留欧时期油画作品。更值得一提是,吴作人早期作品流传件数稀少,而此作是民国大收藏家孙佩苍的旧藏,1933年由其从欧洲辗转带回,历经战乱得以幸存。孙佩苍曾在二十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巴黎,学习美术史专业,回国后历任多所大学的教授,抗战爆发后,被聘为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他致力于公共美术事业,为在国内建立一座美术馆,费尽心血收购十九世纪西方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大师的名作。1942年,孙佩苍在携藏品赴成都举办美展的途中猝死,引发文艺界沉痛哀悼。1969年孙佩苍家属将其收藏的数件藏品赠予中央美术学院,其中就有《坐女人体》,而此年吴作人正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86年经习仲勋同志特批,将此件作品退还给孙佩苍家属。此作流传清晰有序,发表及展出非常丰富,又几度见证时代之变迁,极富故事性。
吴作人早年师从徐悲鸿,深受其赏识,在徐悲鸿支持下出国留学,于1930年到巴黎。同年9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被录取在西蒙(L. Simon)工作室。因学费高昂,不能持久学习,经徐悲鸿多方设法,吴作人取得留比利时庚款助学金,于同年10月考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被录取在院长巴思天(A. Bastien)教授的工作室。在校期间吴作人的成绩名列前茅,仅一年后就在全院暑期大会考中以油画《男人体》获得学院金质奖章和桂冠生称号,自此学院授予他个人画室,准许他个人使用模特,并提供所需物质条件。
《坐女人体》即作于1930至1933年间,具有朴素沉稳的气质和醇厚的油画气息。画家通过强烈的光线对比突出作为画面主体的女人体,又通过色调与笔触的安排将人物与背景融合,毫无突兀之感。画面中人体边线的处理微妙,轻微的模糊感营造出身体被温暖灯光照射的摇曳之感。在这幅作品中吴作人没有像通常的学院习作那样刻意强调骨骼与肌肉,塑造过于完美的古典人体形象,而是通过粗中有细的用笔勾勒出一种真实的情态。这种区别于同时期其他欧洲学生的画面气质,更源于吴作人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坐女人体》在从巴思天处承袭了北欧绘画的典型方法的同时,具有使用毛笔的习惯带来的写意放松的用笔和应用大笔触的收放自如。西方技法中自然流露出的中国韵味,是吴作人早期油画独具的含蓄特质与魅力。
吴作人非常重视素描基础和艺术概括力,他认为概括力是艺术表现的根本——艺术家通过提炼和取舍才能将真率的感情、严谨的造型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洞察相统一。《坐女人体》中的人体形象简练而充实,画家抓住结构和色彩的大关系,用敏锐活泼的笔触描绘女子于光影中的身姿:从锁骨到胸口上方的皮肤透明细润,腹部就像通常那样是肤色略深的,以及微微泛红的膝盖,甚至还有女模特的几分拘谨。这不是美化过的古典人体,而是写面前女子带着生机与矜持的朴素真实的状态。画面中前笔和后笔的融接,有一种笔法松动的风趣,让人想起戈雅(Goya)和德拉克洛瓦(Delacroix)极具感情的生动笔触。这种对于学院派传统的思辨的获取,让年轻的吴作人从同学中脱颖而出。
作法简洁又表现充分,是吴作人油画的一贯特质。《坐女人体》没有什么环境道具的陪衬,直白地表现人体而不突兀,全靠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吴作人在为《徐悲鸿素描集》写的序言中,引用了《论语•八佾》中的“绘事后素”,并议论道:“守足以精研致用,放足以变化自然。我们见过有许多素描能够入细通灵,也有许多素描能够笔简意周。他们各臻神妙不相攻忤。”此幅《坐女人体》即是“入细通灵”又“笔简意周”的。“绘事后素”不仅概括了吴作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态度,更比喻了其人。《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吴作人即兼具这“美质”与“文饰”:他心系社会,主张艺术家要“亲尝水之深、火之热”,专长于绘画艺术的同时博闻强记、在文化领域有着普遍的爱好与修养,是一位学者型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正可谓陆游所言——“功夫在诗外”。
当年看到吴先生这件创作于比利时求学期间的坐女人像印象深刻,画面给人朴素沉稳的感觉,油画味很醇厚,油画感也很正,当时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初期,能有这样的气息实属难能可贵了。
—杨飞云 贰零壹捌年
拍卖场次 : 二十世纪夜场
拍卖时间 : 2020-12-05 19: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714

更多吴作人 坐女人体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