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 黄地洋彩缠枝莲托八宝纹贲巴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800,000-3,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清道光
形式 : 带木座
尺寸 : H: 25.8 cm (10 1/8 in.)
: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带木座
来源:暂得楼胡惠春先生旧藏;
纽约苏富比,1985年6月4日,lot 75;
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lot 539;
五台山人递藏;
中国嘉德,2011年5月22日,lot 3444
著录:《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82、83页,图17
胡惠春(1910-1993),名仁牧,字惠春,堂号“暂得楼”,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收藏家之一。胡惠春先生不仅个人收藏宏富,还积极关心祖国文博事业,曾向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捐献过众多珍贵文物,上海博物馆即设有“暂得楼陶瓷馆”,展出胡惠春先生之捐献。暂得楼藏瓷不仅是当今收藏家的指路明灯,胡先生之为人和收藏精神更是值得我辈深深敬仰。
本品洗口,束直颈,球形腹,下承外撇式高圈足,其造型颇似藏传佛教中的喇嘛塔。足底及内口沿施松石绿釉,釉色均匀明净,青翠欲滴。外壁上下以黄地洋彩为饰。自上而下分饰洋彩缠枝朵花、菊瓣、缠枝莲托八宝、莲瓣纹等。八宝亦称“八吉祥”,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八种吉祥纹样组成。莲托八宝纹又称“莲生八宝”,是清代瓷器装饰中常用的宗教吉祥纹样。本品通体纹饰勾描细腻,设色丰富,填彩精准而富有层次感,繁而不乱,可谓极尽道光御窑瓷绘之能事。底部松石绿地中心留白处,以矾红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贲巴”为藏语音译,梵音原作“早持”,为“瓶”之意。金属贲巴瓶作为藏传佛教法器,曾作为活佛转世灵童掣签而用。清廷为杜绝达赖、班禅转世中的弊端,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颁布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载:“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各蒙古之大呼必勒罕转世,令于雍和宫之金瓶内掣签。”若同器型带流,则称为“贲巴壶”,为藏传佛教灌顶及盛圣水之用。此类佛教器物除了供清代帝王自身修持佛法之外,还作为御礼,赏赐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宗教领袖,是当时皇室与密宗上层交流的见证,寄托双方的共同信仰。
色地洋彩瓷质贲巴瓶则为乾隆朝首创,嘉道时期仍有所制,但存世甚罕,道光作品尤是。其原因在于道光一朝,国力渐趋虚弱,朝廷已无力供养青藏地区的密宗上层,故一改以往尊崇、优遇的宗教政策,转而采取冷淡和疏远的态度,特别道光皇帝奉行俭德为上的治国策略,对密宗上层领袖的交往一直消极对待,道光一朝三十年对密宗领袖的赏赐仅见二次,分别于道光二年(1822年)闰三月初八日赏赐达赖喇嘛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二月初七日赏赐班禅额尔德尼,赏赐物品仅见区区十余项,与乾隆嘉庆时期赏赐叠稠,动辄上百件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故反映在佛教相关瓷器的制作,数量亦有所收缩。而本品作为制作难度和烧制成本较大的御窑瓷器,在道光提倡节俭的治国理念下,仍坚持少量烧制,足见道光皇帝对其之重视。
此外本品不仅为道光御窑中位数不多的佛教用器,而且承暂得楼主人胡惠春先生及五台山人递藏,品质和来源双重加持,颇值珍视。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0、141页,图94
拍卖场次 : 宸赏——明清御瓷珍玩
拍卖时间 : 2020-12-03 19:3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2826

更多清道光 黄地洋彩缠枝莲托八宝纹贲巴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