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 愙斋临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廿四图并诸家跋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8,000,000-1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吴大澂
作者生卒 : 1835—1902
形式 : 册页(三十一开) 水墨、设色纸本
尺寸 : 扉页:18.5×52.5 cm. 7 1/4×20 5/8 in. 约0.9平尺;画:18.7×25.8 cm. 7 3/8×10 1/8 in. 约0.4平尺(每幅);字:18.7×26 cm. 7 3/8×10 1/4 in. 约0.4平尺(每幅);跋:24×57 cm. 9 1/2×22 1/2 in. 约1.2平尺(每幅)
: 钤 印 大澂(二十四次)
鉴藏印 翰卿眼福、吴氏图书记、吴湖帆珍藏印、梅景书屋、先人真迹湖帆嗣守、吴万宝藏
◎题 识
(一)-(二)嵩洛访碑廿四图。
嘉庆二年三月晦日,偕莲湖刺史、莪庭都水放舟泲上,直至苇西河畔,秋盦司马出此图相示,恍忆嵩洛旧游,为题卷端。惜行舟摇漾,不能施腕力也。兰陵弟孙星衍。 钤印:伯渊、古泗上监兼河堤使
嵩洛风光记得真,此中着个向禽身。君才不独书诗画,黄绢扪碑过古人。是年四月十四日题于泲上之南池,星衍。 摹印:孙星衍印
(三) 开元寺
对题:余游开封相国寺,谨拓得元佑石幢。至郑州访城西开元寺,殿圮重葺,仅蔽风雨。得两石佛,妙相庄严。座间刻铭,一天授二年侯文衍造弥勒像,一开元八年王元度造蒲台像。殿后尊胜幢篆额三字奇伟,中和五年僧祖愿书,天成二年重修。上层四面镂佛,边阑复刻画像,天福五年僧敬璋、上柱国杨璋等所造。秋阳曝纸摹拓殊艰,寺傍东里书院学徒见猎心喜,咸来助力,俄顷拓成。惟浮图高处,二石以古刻,莫能致也。 摹印:易
秋盦拓郑州开元寺碑,其邻居学徒有来助拓工者,此内异日傥有成才能自记其事,则亦佳话。 摹印:覃溪
(四) 等慈寺
对题:荥阳县治拓《汉闻喜长韩仁铭》,唐中宗赐县令卢正道敕碑阴《清德颂》,两侧有唐宋人题字。晚抵汜水访等慈寺,在东关二里许高原。寺东,唐高宗《纪功颂》阴列从官李勣等名。其下开元十三年史叙书明皇途次成皋诗,崇宁四年王评题名。寺西唐颜师古《等慈寺碑》,侧刻元丰乙丑杨某题名。荥阳以西崇冈壁立,穴土而居,轮蹄经行狭道间。至虎牢关,高下数里,俯视悚然。巅庙有碑,昏夜莫辨也。 钤印:黄易之印
唐中宗勣笔力峻劲,似与明皇《太山铭》后年月一行可以相配。此王虚舟所最称美者。然楷以中和为至,自以《太山铭》后大楷为正也。方纲。 摹印:苏斋
(五) 轩辕
对题:轩辕关,一名㟧岭口,在少室北,登嵩境始于此。振衣千仞,盘旋而上,及岭望巩洛山川,历历可数。有颂宋令马仲甫《治道碑》,寻之未见。 钤印:黄小松
此正秋盦身到云外时也,即不必访碑已是妙境。方纲。 摹印:诗境
(六) 少林寺
对题:少林寺在少室五乳峰下,寺前列峰如屏。余日暮抵寺,少顷月上,忆施愚山“翠屏横少室,明月正中峰”句,至此始信诗境之真。秉烛扪碑,得天平二年僧洪宝、武平元年冯晖宾、天保八年僧静明造象。唐高岑书经,碑侧有唐人画像,辛秘题名。廊下有至元二年钟铭,阶下列唐宋十数碑。唐太宗《教裴㴶碑》在钟楼前,《还天王狮子碑》、王知敬书经、宋金画像,俱嵌壁间。蔡京“面壁之塔”四字殊妙,嵌西壁。涪翁《达磨颂》,蔡卞六字额在初祖庵。赵、董书二巨碑,并立东院。僧云昔年碑石如林,修庙时埋大半矣。 摹印:小松
董书少林寺《道公碑》,气夺吴兴。虽非纯楷,然世传董书楷碑,以此为第一。方纲。 摹印:苏斋
(七) 少室石阙
对题:少室双阙在邢家铺西荒原,画象甚多,褚千峰所图弗确也。西阙北面篆文曰“少室神道之阙”,南面刻篆铭。余前遣工细拓,“菆林”一行之前有直格,尚露字脚,上层有字。今验东侧五行亦露字形,“丛林”一行下隔二石,露一“伊”字。东阙八分题名“李容”,验是“李客”。其后直格隐隐有字,昔人所未见。命工人拓阙文整幅以归,张诸四壁,不异游嵩扪石也。 摹印:易
黄子挟奇气,神游邃古初。欲穷最高处,四岳凭三涂。凌冬发秋杪,幞被脂尔车。只携毡蜡手,何取黥两徒。洛阳董金瓯,手痕在石肤。褚生经眼录,奚足以表诸。邢铺西原石,百怪秘精模。庚庚扪星辰,皓魄环蟾蠩。文字耀阴精,宝气躔金枢。叫绝开母石,三丈欹厂如。洪荒事难征,灵休缅山隅。诸峰拱岳庙,黄盖峰攸居。兹焉峻极凭,亢氏鹑火墟。土圭景地中,寒暑阴阳孚。四游三万里,二仪准圜觚。于此摹隶篆,元气盎积虚。元初延光间,直㴑太始书。檐阴细刻画,二千载未芜。想君立其下,感叹以踟蹰。诸峰云往来,一贮于襼裾。禇生回辙处,奥境云无途。而君振衣往,此册靡弗图。横我腊雪几,诗境拜大苏。壁间双汉柏,风雨来吟呼。嘉庆元年岁在丙辰冬十二月十九日赋此诗。至廿日晨起雪晴,呵冻书此。北平方纲。 摹印:方纲、覃溪
(八) 嵩阳书院
对题:嵩阳书院在太室南麓门外,唐天宝三年徐浩分书碑最高大,阴刻熙宁辛亥张琬、宣和乙巳卢汉杰题记。院内墙阴得嘉佑庚子文潞公、大观庚寅张杲、政和戊戌王䣆等题字。东墙有元符二年宋传小楷书《真武经》最精。旧有宋人石幢、翊圣真君秘诰,今佚。瞻将军柏二,大者七人围,次三人围,俱森茂可观。院中有堂有楼,毕师秋帆先生抚豫时所葺也。 钤印:黄易之印
汉柏二株有图,勒于石。昔门人莫绩轩携其二子读书于此,其长君今京兆韵亭屡拓此柏属题,予前后为此柏赋长歌者五度矣。丙辰十二月廿日,方纲。 摹印:苏斋
(九) 开母石阙
对题:开母阙在崇福宫之东数十步,“延光五年”篆铭在西阙北向,余二行在阙侧东向。余昔遣工拓此。“开母庙兴”之前有“川郡阳”一行,今见其前有“二月”一行,疑是造阙年月。精楮细拓,比前人所释多辨出二十余字。其下分书《嵩高山请雨铭》,首二字似“维时”,末行“其言惟何”下隐隐有“嘉”字,“自为主簿”,乃昔为主簿,盖叙述太君历官之辞。阙北有启母石,高三丈,广如之,疑星陨也。崇福宫寻碑,惟景佑残刻、宣和二年□川仙裔题字、丘长春《海市》诗两元碑而已。 摹印:老九
此皆亭林、虚舟、山夫,诸君所未及详者。牛氏《金石图》尤为漏略。今得秋盦亲加访剔,于是三阙之文大备矣!然正恐后来踵至访拓者,又罕其人耳。方纲。 钤印:方纲、覃溪
秋盦司马醉心金石,凡蜡屐所经,断碣残碑,无不毕出。访剔之勤,橅拓之精,实前人所未及。嘉庆己未冬,余视漕泲上,秋盦出钩勒汉碑数种及此图见示。千岩万壑,披榛扪萝,历历在几研间,足当卧游一过。启母石阙,好古家久殚精力矣。今秋盦多考出二十余字,又补正褚氏误阙二图,沙尘千余载,忽焉显豁,诚为一快。余亦校正数字,惜箧中书籍无多,又匆匆北还,未及细与商榷。它日得暇脱稿,当邮以就正也。石臞王念孙。 摹印:念•孙
(十) 中岳庙
对题:中岳庙在嵩山黄盖峰之阳,居正履中,众峰环拱,庙前百步,太室神道双阙,垒石坚完,层层画象。汉元初五年,“吕常造阙”铭八分书,在西阙南向。“中岳泰室”阳城篆额。其下颍川太守铭八分书,在西阙北向,文虽剥落而檐阴刻凿如新,二千余年,划痕历历可认,亦一奇也。庙前双石人,比曲阜汉鲁王墓者稍杀,冠冕执殳,制作皆同。久埋土中,武虚谷疑身间刻字,易遣人出之,摹其形以归,信为无字矣。兹见东石人冠顶一“马”字八分书,真是汉刻,莫详其义。庙内守库铁人四,游“治平”、“熙宁”款。两铁狮正大二年铸,铁垆元至元十七年铸。后魏《寇天师碑》在东隅,尉迟汾《状嵩高灵胜》诗及宋金等碑,旧有拓本。惟唐咸通六年李方郁《修庙碑》两侧唐宋人题名,向所未收,亟拓之。 钤印:老九
颍川太守一段极古拙,前人未有着于录者,其文亦前序后颂也。方纲。 摹印:苏斋
(十一) 石淙
对题:石淙在城西四十里平洛涧,怪石凌空,面面灵瘦,深潭澄碧,溪水环流,诚嵩麓奇观也。昔武后游时,北崖刻诗,南崖刻序,后有范纯仁等题字。下临深渊,拓工架木求之。北崖有数孔,疑昔年架屋之迹。武后避暑,构造工妙,今惟山空水深,奇峰满壑而已。石壁多近人题刻,路滑难登,不能扪视。稍东周公庙有断碑,首曰“大唐洛州吉成县”等字。龙华寺断石幢二,漫漶难读。问碑楼寺、魏豫州刺刘碑造象尚隔数里,日晚不及访也。 摹印:小松
秋盦又自记云:“于此间想见卢鸿《草堂》之胜。”是岁之腊,方纲书。 摹印:覃溪
(十二) 会善寺
对题:会善寺在积翠峰下,门外银杏翠柏甚古。大历二年戒坛勅牒,碑阴刻贞元十一年陆长源《戒坛记》,在东廊下。僧导至西原戒坛旧址,见天平二年《嵩阳寺碑》,唐麟德元年移置于此,工人止拓下层八分一段。今见篆额曰“嵩阳寺伦统碑”,其前层层镂佛,正书佛号,碑制最精。唐净藏禅师塔巍然西峙,开元十五年《道安禅师碑》卧菜畦中。寺东元僧数塔封号极崇大,问元僧溥光书茶牓,已移城中学宫矣。 摹印:黄九
惜少林之戒坛铭久不可问矣,即摹本亦有不同。何时得重为摹之,一补此石。方纲。 摹印:方纲
(十三)嵩岳寺
对题:嵩阳观左逍遥谷进为亟天宫,有《潘尊师碑》,圣历二年司马承正书,阴有宋祖无择等题名,碑卧难拓。观右嵩岳寺后《唐珪禅师碑》《大证禅师碑》。余至二处,值大风,及谷口而返。越日,遣工拓诸碑,得《潘尊师》、《大证禅师》两碑篆额,向所未有也。 摹印:小松
徐季海《大证禅师碑》,闻尚斜卧在寺后,想亦艰于拓致。方纲。 摹印:苏斋
(十四)白马寺
对题:偕虚谷乔梓赴洛阳,至白马寺礼方塔。塔前有金时一碑,寺门内至顺四年《洛京祖庭碑》书甚工,《苏易简碑》碎为数段。殿前魏造象石幢,殿后宁远将军及天福年造像,麟德元年苏宝才造象,壁间宋天禧五年《摩腾入汉灵异记》,元人诗刻后有元贞二年钟铭。门外望双碑凹,是魏王基、唐狄府君二碑也。 摹印:小松
《王基碑》魏隶直佳者,然其文仅存半。闻是文未刻完者,非石又断缺也。方纲。 摹印:苏斋
(十五)龙门山
对题:龙门在洛阳城东三十里,石壁造佛不可数计。宾阳洞佛寺踞兹山最胜处,洞外造象惟齐洛州城乡老人佛碑最古,余者贞观至总章居多。岑文《三龛记》最博大。僧云文内褚遂良款石落,此片旧在寺中,今佚矣。 摹印:老九
欲从楷问隶津源,褚系龛衔惜不存。如此苍厓更奇伟,为君冻雨洗苔痕。
宋人《宝刻类编》云:褚书此记字画奇伟,吾尝谓是碑是唐楷中之汉隶也。然吾新摹得褚书《孟法师碑》真本,亦以隶法入楷,似更妙于此记耳。方纲识。 摹印:方纲、覃溪
(十六)伊阙
对题:洞壁刻经,明人凿“伊阙”二大字压其上。余坐洞内,指工人摹拓,望隔河峭壁,皆倪黄粉本。龙门僧古涵善拓碑,亦来助力。知洞外壁顶有唐开元三年利涉书造像铭,猱升而上,拓得一本,非此僧莫能致也。左洞顶刻”大唐永隆”等大字,圜转而书,惜难拓耳。 摹印:黄易之印
少林诸僧日以拳技为常课,竟不及龙门此僧得秋盦此笔传之。 摹印:苏斋
曩守原得饱看太华山色,继来山左,又得遍览岱岳日观、云亭诸胜,所未到者惟嵩洛耳。今读是册,不惟紫翠丹黄,尽揽轩辕伊阙之胜,且搜苔剔藓,得碑四十余种,发皇幽閴,传古人未传之秘,较昌黎投书希夷峡,其韵趣又何如也。惜当日未得与秋盒相随蜡屐,共为商确,徒令今日作宗少文卧游,是可叹耳。嘉庆甲戌九秋廿又五日,跋《岱岩图》后又识。石农洪范。 摹印:洪范之印、石农
(十七)奉先寺
对题:老君洞北奉先寺址,俗名九间房。大卢舍那石像,高八丈五尺。坡磴危滑,虚谷欲登未果,余竟登之。开元十年造象记,宋天圣二年丁裕题名刻佛座后。张九龄分书《牛氏像龛记》,内侍省功德碑、虢国公残碑刻东壁。越日遣工拓碑,又得大历七年党晔等元和十二年辛秘题名。 钤印:老九
如此石像非秋盦不能画也。十二月十九日同人集苏斋,罗君两峰赞叹不已。方纲记。 摹印:覃溪
(十八)香山
对题:香山寺在伊水之东,自龙门舟渡沿山而登壁凿诸洞,有武后时刻经,楷书工妙,大足年造像铭、宋真宗龙门铭,及王曙诗刻、贞佑四年张毂等磨崖题字。寺内有白乐天乐主,吾乡汤少宰西厓配食焉。小轩悬西厓书“石楼风月”牓。 钤印:老九
坡公买竹卜伊川,未必茅轩比乐天。今日秋盦轻策到,石楼风月更翛然。方纲。 摹印:方纲、覃溪
(十九)邙山
对题:邙山会圣宫址,有元佑元年石中立撰碑甚高大,数十里外遥见之。嵩洛归途过此及巅,见黄河如带,南瞻嵩岳,北眺太行,舆人指宋八陵,隐隐可见也。 钤印:小松
秋盦记云:登此山,南望太室、少室,诸峰在层云之上。北眺太行,隔河雄峙。山腰丹黄色,疑秋叶也。是岁岁杪雪后,方纲为书于此。 摹印:苏斋
(二十)太行秋色
对题:渡河至孟县,偕县尉张君葺亭访崔梅轩,观所藏诸画,范中立巨帧、董香光《盘古图》卷最妙。梅轩出新获咸亨元年司马兴志石,两面刻文,拓赠二本。步学宫忠义祠,见魏、齐、唐、宋诸石刻数十种,嵌置坚牢。墙阴大中经幢,皆冯户部鱼山所收者。出城东返,无日不见太行山色,秋树丹黄,林壑如绣,真画境也。 摹印:老九
紫翠夹丹黄,河津一千里。北连燕赵间,奇气概于此。君以金石缘,遂究川岳理。所得皆精微,翠墨不在纸。笑问君囊驮,癖嗜谁能拟。岂为事声利,急若趋朝市。山色如送迎,秋光淡渺㳽。画就一函中,走讯苏斋里。童仆怪何事,腊雪频驱使。我亦招诸友,开缄色狂喜。太行照研池,霁绿来杯底。拓本虽新致,中有古香起。观碑复问山,熏檀添棐几。题跋当卧游,更不烦行李。方纲。 摹印:苏斋、覃溪
(二十一)小石山房
对题:偃师武君虚谷得《晋征东将军刘韬碣》,因构小石山房贮之。余造诣扪赏,润如元玉。虚谷又出古玉圭共赏,堪称二妙。赠余龙门造像碑百余种、李北海《麓山寺》碑阴碑额、李吉甫等永兴石室题字、元遗山、王黄华等题名。同至学宫,观所收魏齐迄宋元诸碑,目不给赏。拓得魏李超、唐周公祠、金滹南老人碑数纸。 摹印:小松
虚谷治三《礼》之功,近日未知何如。因读此画,心怦怦然。翁方纲。 摹印:覃溪
(二十二)老君洞
对题:老君洞在龙门南,凿元元皇帝像极高大,洞顶至足刻佛像题铭皆遍。王秋塍约虚谷同余往游,虚谷见洞门高壁阳文刻字指示,喜甚。验是太和十二年《洛州刺史始平公像记》。《杨大眼》、《魏灵藏》等刻亦在高处,工人升梯遍拓,仅及二丈余,洞顶之刻莫能措手。左有小洞门刻齐武平六年古验方,向止拓东壁。今全得之。壁顶佛洞,九十三翁王樵夫居之。升高履险,安若坦途,亦仅见也。 摹印:老九
石刻阳文者极少,此其一也。书法亦劲逸,特镌刻手究不及阴文之工妙耳。方纲。 摹印:苏斋
(二十三)缑山
对题:缑氏山在偃师城南,一峰隆然,四望平野,山颠有仙君庙,登临纵目,嵩少诸峰三面环列,诚仙境也。武后《升仙太子碑》石材坚大,今尚完好,侧刻宣和二年卢功裔题名。西有明道二年谢绛碑阴,列宋人题名,侧有济南李格非及王巩等题名十一段。山门外,宣和四年卢功裔题记大书,绝似东坡也。 摹印:易
《升仙太子碑》题目一行暨碑阴上半,皆薛稷书。世间薛楷惟此而已,真得褚公精华者也。方纲。 钤印:臣翁方纲
(二十四)平等寺
对题:平等寺址在义井铺北洛阳界荒原,齐碑四半在土中。秋塍王君命役出之:一冯翊王《平等寺碑》,有篆额;一天统三年韩永义造《七佛宝堪碑》;一杨怀㻮等造像碑;一武平二年比邱僧道略等造象碑。安邑宋芝山疑四碑在上东门,或是刘宽碑,今乃释然。拓本比旧有者多数百字,虚谷补入县志。 摹印:臣大易
此四碑宋芝山蓄疑寤想有年矣,每为予言,以为恐是刘宽碑也。然北齐四碑一时全出,亦是快事。方纲识。 摹印:苏斋
(二十五)大觉寺
对题:东魏《大觉寺碑》,韩毅书,见赵氏《金石录》,武虚谷得于洛阳城东四眼井,偕余往观,仅存篆额。文已磨去,明人刻《修学碑》,大可惜也。至道居寺观颜书《钱唐丞殷君夫人颜氏碑》。欲访董相函友汉草堂,其孙析居,今莫可问。购得董氏藏碑有后魏《三级浮图碑》、张嘉祐、卢府君等碑廿余种。 摹印:黄易之印
洛阳董金瓯相函,好古士也,亦工篆隶,即从前手剔少室东阙文者。方纲记。 摹印:方纲
(二十六)晋碑
对题:晋太康十年《太公吕望表》,卢无忌文,昔移卫辉府治。余倅卫时访得上段,有碑阴,复得下段。魏武定八年穆子容《太公庙碑》,旧在无量庵,余嘱太守德君移诸碑置北门外太公新庙。兹过卫郡,始知穆子容碑移至新庙,晋碑尚在府治衙神庙,命工洗拓,其侧有字一行向所未见。庙内立周卫州刺史郭进《屏盗碑》,四面刻字,尽揭之。
嘉庆元年九月,自开封至嵩洛,十月经怀庆、卫辉东还,往返四十日,得碑四百余种。游屐所经者,成此廿四图以志快幸。钱唐黄易。
嘉庆元年,东坡先生生日,江都罗聘、武进赵怀玉、宣城方楷、吴县金学连,同观于苏斋。宁化伊秉绶题。
秋盦此图寄来京师,恰值连日大雪。十二月十九日作坡公生日之集,诸君于苏斋共几赏此。数年以来,此日同集所未有之快也。廿日晨起寒甚。方纲呵冻书。 摹印:苏斋
嘉庆丁丑阳月,武进董士锡敬观,自龙门以下昔皆曾至其竟。 摹印:士锡
(二十七)小松司马性情与古相入,翰墨遂与古相会。其苍莽盘郁之态,宋元以后无此笔也,而状北地之山川,尤非此笔不足以发之。余生平局缩里闬,足迹所到,不过图中一二,而展读岱嵩四十八帧及叙游诸篇,政如八方之在轩庭,又何必严夫子所云“州有九,游其八耶?”有小松经丘寻壑之劳而因有吾辈卧游之逸,何其幸也。册子寄到,为仲冬十日,又赠我杨龙友、宋牧仲、黄俞邰三札。适先一日文水郑东侯同年亦远寄傅公他寿毛父子,阎百诗各尺牍。连日眼福不浅,遂不禁欢喜赞叹,牵连,书之。时为嘉庆三年戊午腊八前三日,山舟梁同书呵冻记。摹印:不翁
王畸叟游华山作图四十有二,至今艺林传为名迹。吾友小松醉心金石,刻意好古。近游岱岩嵩洛间,每遇古碑摩崖,无不一一拓之,因作图四十有八,写其险峻、幽奇之趣,记其得古碑摩崖未见之书,且双勾十数种及此册。寄示于余,以余有同癖。三十年贫居里门,不得共游云外,展对是册,不觉为之神往。至所得碑墨多有证史书之误,似又过畸叟之作远矣。戊午年嘉平,雪窗。蒙泉外史奚冈记。印章:蒙泉外史、奚冈(二十八)秋盦好游览,逸志耽林泉。复有金石癖,每结山水缘。驱车过齐鲁,直跻泰岱巅。纵辔至巩洛,经行嵩高前。归写夙所历,一一绘素笺。且为记所得,一一入新篇。灵境与奥区,尺幅生云烟。残石与断碣,翠墨拓蜡毡。访碑纪胜游,列图追前贤。汇成二巨册,兀突陈几筵。格超马夏上,妙齐倪黄肩。胸中具粉本,意在笔之先。迥出畦径外,欲到秋毫颠。况兹行笈中,琳琅墨华镌。篆隶真行品,汉魏晋唐年。遗迹叹希有,未登欧赵编。悔不共君游,从君为执鞭。今我来浙西,言买北上船。待闸运河滨,寻君任城边。赏碑更读画,顿觉尘虑蠲。素门客闽海,洛生滞南天。安能招之来,与君相周旋。惟许李铁桥,时参书画禅。嘉庆四年二月作九月廿九日,重过济宁书。陬宋葆淳。 摹印:宋葆淳印
洞天福地泄光芒,廿四图成造化藏。登陟费君双蜡屐,借观合得束修羊。丹青碑版古谁兼,字字生金别择严。车服岂关稽古事,归来一室拥牙签。丙丁无帖出无车,且读娜擐未见书。海内谅知同调少,南怀宫尹北鸿胪。谓辛楣、覃溪二公。岁在庚申重九后二日,再过泲上谒秋盒先生,以此卷属题,聊以应命。尚之徐书受。 摹印:尚之
天开奇景在尘寰,中岳嵩阳奇崛山。一切网罗入画史,兴豪归去马躝跚。健笔凌云又麓台,写生貌与神俱来。收残补缺足千古,岂仅清词妙画推。琳瑚金石重遗传,我亦嗜痂五十年。四百余碑增未有,谁能夸富蠡崇先。含溪韬题。 钤印:含溪
道光己亥,余得小松《嵩岳图》一小册,高仅三寸,宽不及六寸,内画岑山、酉阳山天堑、浩然亭、房山、玉皇顶,皆此本所未及,小松均有题志,惟覃溪前辈逐幅所撰则非亲笔,或后人抄录之。今得此册展玩移时,不觉神往。叙斋陈功。 摹印:陈•功、叙斋
(二十九)嘉庆纪元年季秋朔,黄子始纵嵩洛辔。孟冬十日返任城,小蓬莱阁腾墨戏。河声岳色太行影,名僧(古涵)胜友(王香塍、武虚谷)生徒侍(东里书院诸生)。明窗淡墨鬂须麋,灵境霅然图廿四。四百余碑多矣哉,四十余日千载事。既穷岩壑搜奥旷,广寻塔庙扶幽懿。偶然风雨有追逐,毕竟山灵難吝祕。计从褚武毕阮翁,石华绚烂乾嘉际。秋庵薄官足力健,嵩岱之游最翔恣。闲情兼为昼山行,古抱原因访碑至。我生游迹未至嵩,心向往焉中道踬。(丁亥同先弟子毅游嵩山,因子毅道病止。)中州翠墨获颇多,薛书信行碑尤异。(在汴梁得薛少保书《信行禅师碑》宋拓本,海内孤本也。)陈留走访嘉祐经,掀出泥涂照黌肆。(陈留学嘉祐石经二石反仆地下,余属教官扶树之。)苏门苏迹涌金亭,福以遗山诗刻丽。(苏门山有坡书“涌金亭”三大字,余所得乃覃溪珍秘物。元遗山诗刻亦古拓,翁氏合装为巨轴,题记满幅。)虎关龙门惜未到,况欲窥探中岳翠。先生粉本昔曾见,(曾于杨石卿处见之)。披图更补吾游坠。云山幽兴尤起予,卢鸿草堂香山寺。秋庵固是不羁人,书律专摹两京隶。画理还能越文沈,诗功亦复追朱厉。嵩岱两游皆有图,嵩游图外还存记。(嵩游有日记,岱游亦必有之,但未见传本耳。)精神专一道妙臻,笔墨超遥化工寄。惜哉嵩顶竟未陟,尚任贞珉遁荒翳。(记中未得碑尚不少。)古人作事与后殊,特凿奇文锢幽閟。究竟欲传欲不传,苍茫不解当时意。我来春明才几日,友朋杂沓诹文字。军书得失颇频闻,酒杯冷暖烦相计。竹朋藏册经几年,耆古同心快披视。海王村后孙公园,更约来朝共谈艺。
竹朋世仁兄前辈见示黄小松《嵩岳访碑廿四图》,适于梁矩亭同年处见《嵩岳访碑日记》,互有异同。访碑月日,日记详之。得碑始末,则图记缕悉。闻《岱岳廿四图》在姜玉溪处,昨在济南竟未得寓目,它日当索看也。尘事录录,易作难写,此诗脱稿将十日矣,今始录于纸,竹朋其教和之。咸丰七年岁在强梧大荒骆孟夏月壬午朔,越五日丙戌,道州何绍基书于京师宣武坊南米市胡同之寓斋。 摹印:子贞
苏门山坡书,乃“苏门山涌金亭”六大字,此注中偶误作三大字。
(三十)黄侯嵩洛游,访碑自开元。杖策汜水东,山势横蜿蜿。遂敂崈高门,取径由辍辕。少林倚少室,面壁初无言。石阙何岧嶤,篆刻遗荒原。森森汉时柏,劫火不敢燔。尚疑启母石,秘简缄玙璠。岳祠镇中央,众峰四屏藩。石淙下无地,上接天池源。黄盖闲积翠,塔幢连顶蹯。玉笙出缑岭,鸾凤呜且骞。卢君旧草堂,武子新山轩。千载有同调,幽涧琴潺湲。石支榻频下,胜彼穉与蕃。洛阳名迹多,白马雄祇园。龙门香山间,乐天昔攀援。北邙望太行,丹翠秋阳暄。归途及冬朔,去时篱菊繁。氊蜡留手痕,一洗沈埋冤。蓬莱老仙吏,画鹿双轮轓。岱图世并传,墨采腾龙鹓。竹朋得其龙,观斋闯其樊。謰謱为题句,幸止廿四番。向禽傥作绘,五岳词更烦。自嘲复自解,坐客且莫喧。诗境唱先声,诸老和篪埙。近者何太史,健笔埽词垣。况从泰华还,飞屐天风掀。峨眉瓦屋吟,口海波澜翻。周旋坛坫侧,其敢属櫜鞬。操觚且急就,聊以志弗谖。卧游吾老矣,蝯叟真如蝯。
竹朋仁兄先生属题黄小松《嵩岳访碑廿四图》,即书于子贞太史诗后,为发一笑,并求教之。丁巳岁夏至前六日,馆愚弟祁隽藻。 摹印:叔颖手稿
(三十一)余所得三石阙最精拓,视小松所拓太室阙多出十余行,每行末尚存一字。后小篆碑较《中州金石记》所录亦多识出廿余字,惜未即果嵩游,继先生云外踪也。
秋盦步入云深处,尚有遗文拓未全。不解山灵呵护意,忍将奇篆祕嵩颠。竹朋前辈正之,己未坡寿日,重展是册复记。蝯叟何绍基。 摹印:蝯
◎后 页
(一)光绪十六年庚寅,先愙斋公丁曾祖妣韩太夫人艰,自河督卸篆,返里守制,以作画为课,此摹黄小松《嵩洛访碑图》册亦是年所作也。凡摹黄氏廿四图及款记翁覃溪每帧题字外,册首黄小松、李竹朋二签,孙渊如篆引二帧与册后梁山舟、奚铁生、宋倦陬、徐尚之、含溪、陈叙斋、何子贞二题、祁文端等九题,以及各家印章,都三十二叶,皆细摹逼真。余于壬申年携此册至吴兴庞莱臣丈处,出黄氏原本对勘,当时同观者咸诧神奇无异,而画又胜黄氏焉。后一周甲子民国卅九年庚寅(1950年)春日,孙湖帆检理谨识。 钤印:倩庵
壬申(1932)年秋十月十一日观于某景书屋。褚德彝记。
晋陵冯超然重观于嵩山草堂。题名。 钤印:超然
(后页二)乾嘉老辈能妮古,少室龙门石不芜。臣里画师黄子久,流题作访碑图。年时眼福有因缘,妙墨偏归小米船。(辛卯春,得见秋盫原本于都门厂肆,以值昂不能得,旋为毘陵费屺怀太史购去。)闻说吴门书后至,一般闲却卖文钱。(君时由吴门飞书至京觅购秋盦原本,已无及矣。)吴门尚书今道子,即论水墨胜营邱。也亏回棹沧江便,二十四图亲卧游。(屺怀辛卯秋典浙试,还舟吴中。君方居里门,始得假观原本,临成此册。)
十日濡豪意合离,疑师造化出神奇。(君临此册,与屺怀约,仅留原本十日,乃穷日夜之力促成之。笔墨之胜,并称二妙。而册中诸老辈题识者十余人,君亦皆依様摹写,唯妙唯肖。钤印则仿描之,篆画坚致,尤精絶不可思议。盖于原本一笔一墨,无纤豪不具。其尤难者,旬日之间,迫促为此,秋盦尔日亦无此神速。益叹屺怀之归,实以助君成此絶作,为世间增一神物。而秋盦原本孤行无两,见者益罕,得此庶广流传,非特画家佳话,抑亦艺林奇遇也。)图成应惜行河日,未读嵩阳四百碑。(君先曾观察河北,后又自岭南迻节总督南河,均未及一登嵩岳。)
虚谷百年无片石,山房只在画图看。谁知如玉刘韬碣,仍共宝圭盟古欢。(第二十图曰小石山房,秋盦自题言:偃师武虚谷得晋征东将军刘韬碣,因构小石山房贮之。余造诣扪赏,润如元玉。虚谷又出古玉圭共玩,堪称二妙云云。君昔官河朔时,曾访武氏藏石,散失无存,并纸拓亦尽矣。后乃于辉县觅得刘韬原石,以十金购归,品为所藏六朝墓志之冠。君旧有收藏古玉圭甚富,意非虚谷当日所及,而此碣归君适又与古圭为伍,亦巧合也。)
更欲环碑访岱宗,与君登岱复登嵩。从新合仿姜家本,多著吟身入画中。(秋盒尚有《岱岳访碑图》二十四帧,道州何先生言曾藏姜玉溪家,玉溪不知何人,今亦不知此册存否。君足迹半海内,尝有印章,文曰:“曾览泰华衡山空同祁连长白匡庐罗浮蓬莱员峤方壶之胜。”而嵩岱独未之登。岱庙环碑亭,徐清惠官山东时所葺,輋各古碑庋置亭中,亦大观也。)
衡湘古亦饶金石,神禹丰碑要纵探。傥写南游新画册,胜因犹得傲秋盦。(君夏初巡阅湘南各郡,遂为衡山之游。)当年未谷亦清才,曾乞秋盦画笔来。(屺怀既得《访碑图》,乃以秋盦为桂未谷画山水小帧四售归于余。)笑我游装还得此,也将嵩洛水云猜。频罗庵主蒙泉叟,原本同乡缀笔多。(原本题者山舟、铁生二先生,与秋盒皆杭人也。)试仿小蓬莱画例,只防貂续被謿诃。(君画既成帙,于摹写原本诸家题识外,未尝羼入近时友朋一字。今乃命写拙诗于后,其惭懅为何如也。小蓬菜阁,秋盦任城寓庐之名。)
拙诗九絶句奉题愙斋尚书老前辈同年《嵩洛访碑图》临本,即求教正。癸巳九月,年晚张预作于长沙试院。 钤印:张预
(后页三)吾家藏有黄小松画《功德顶访碑图》小卷。按庞氏所藏《岱麓访碑图册》廿四景中有功德顶,其题记约略亦同,可知小松先生除自存二册外,即就其景写为卷为轴,尚不一也。又据潘省安处藏先愙斋公临黄秋盦《访碑图》八帧,又北平徐氏藏秋盦《访碑图册》十二帧,知黄氏在嵩、岱二游之外,所作《访碑图》尚有数种,而先祖所临亦不止此一种,黄氏之留意石刻可谓勤矣。丙子春日,孙湖帆敬识。 钤印:丑簃长寿、吴万之印
兹据庞虚斋文所藏岱麓、嵩洛访碑图,共校尺寸悉同。今将《岱麓廿四图》名录后其引首亦孙伯渊观察书,每帧亦皆翁阁学对题云:
孟子庙一、孔林二、孔子庙三、铁山四、冈山五、尖山六、大汶口七、大明湖八、龙洞九、佛峪十、千佛山十一、五峰十二、灵岩寺十三、甘露泉十四、铁架裟十五、功德顶十六、岱庙十七、王母池十八、石经谷十九、樱桃源廿、对松山廿一、开元磨崖碑廿二、岱顶廿三、后石屋廿四
又北平徐氏所藏册目亦对附录如下:
三公山移碑图、诗境轩赏碑图、肥城孝堂山石室图、济宁学宫升碑图、紫云山探碑图、金乡剔石室之图、良友赠碑图、晋阳山题壁图、两城山得碑图、嘉祥洪福院拓碑图、祷墓访碑图、小蓬莱阁贺碑图
庚寅七月,吾孙元方周岁之期,元方为述欧长子,愙斋公系长玄孙。以此公平生画中最精工之第一画作于光绪庚寅适一周甲子,给公第一玄孙为周岁纪念。传统之品,是期奕世绵延如金石刻画也,湖帆记。此册与古玉鱼璜七月十八日付元方,嗣守勿失。 钤印:湖帆长寿
◎扉 页
(一)1.愙斋临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廿四图。
2..此印文见后张子预太史第六诗注,印为明代青田石,公所自刻也。
3.上绫横签为公手书原装订册套外者,丁丑之秋携黏于此,以便护惜。 钤印:吴湖帆
4.黄秋盦游嵩岱,作四十八图,以纪所得石刻及游踪也。复有《嵩洛访碑记》一卷,余尝得旧抄本细读之。今《嵩洛岱麓访碑图》二册,各廿四帧,俱藏吴兴庞氏虚斋。此本为先愙斋公手临嵩洛廿四图,并翁阁学对题及各家题字,悉为摹写,逼似真本无异,即各家印章亦以朱砂钩摹,此亦自古画家临摹之所未有者也。昔米南宫摹写二王帖,所谓以镫取影,无丝毫之失,恐亦未能逼真若此。前年余曾携此册至庞氏,与黄氏原本对勘,观者咸诧神奇云。甲戌(1934年)冬日补记目录,谨识。 钤印:吴湖帆
(二)1.嵩洛访碑廿四图。嘉庆元年十一月钱塘黄易自作于济宁寓斋。
2.黄小松自写嵩洛访碑廿四图。石泉书舍珍藏。
3.左为黄秋盦、李竹朋二签,亦愙斋公手自摹写,照原本同样装裱于副页。湖帆谨志。 钤印:甲午生、梅景书屋
出 版 1.《愙斋临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图二十四种》,珂罗版影印单行本,有正书局,1918年。
2.《吴大澂和他的拓工》,白谦慎著,第3-17页,海豚出版社,2013年。
3.《金石齐寿——金石家书画铭刻特集》(上),第130-133页,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
著 录 《吴湖帆文稿》,第344-347 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说 明 1.“翰卿眼福”乃吴大澂的好友兼重要经办人徐熙的藏印。徐熙(活动于清咸丰、同治间),字翰卿,号斗庐子,苏州人。与父亲徐子晋都从事古董行业,能印善拓。
2.后跋者张预,字子虞,钱塘人。光绪癸未(188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苏候补道,有《崇兰堂诗存》。
展 览 《金石齐寿—金石家书画铭刻特展》,上海,龙美术馆,2016年1月。
按 语 吴大澂,清末进士,历任广东、湖南巡抚。擅书法,精篆籀,能治印,长金石考据之学。亦善画,山水、花卉皆秀逸有士气。尤擅临摹,尝见临王圆照《设色山水册》清丽朗润,几可乱真。此册摹黄小松嵩洛访碑图,淡宕清隽,气味闲远,一丘一壑,云树楼阁,无不与今藏故宫博物院之原作神韵毕肖。款识及乾、嘉、道、咸诸名家题识,乃至印章,皆一一摹拓,绝不苟且。古人临摹前贤手墨,目的为保留副本,以志敬仰,并学而时习之,以期笔墨之有成。然如吴大澂执着得近乎痴迷迂拙的临摹,却极少为见。然这种好古好学的精神,却离我们渐行渐远,倒是值得我辈深思的。此册旧为吴湖帆嗣藏。吴湖帆对祖父敬仰到崇拜的地步,对他的一笔一墨,皆珍如头目,妥善保管。此册由他精心装裱,并一而再再而三地题咏赞叹,并著录于他的《吴氏书画记•第一卷》中。
此册曾于民国初年以珂罗版印行,是吴大澂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而且保存如新,就更为难得了。
逼似真本无异 愙斋画中第一
—关于吴大澂临黄易《嵩洛访碑图册》
文/陈灿峰
翰卿五兄世大人阁下:
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图册》昨已临毕,乞转交屺怀太史,并为道谢。弟之临本,祈代为付装,有细单一纸,属为细心装池,勿致错误。其签条宜染古色,亦裱于册首副页,册面亦用红木嵌锦,锦俟检出再送上。手泐,即颂台安。棘人吴大澂稽颡。
这是一封吴大澂写给他苏州的好友、古董商人徐熙(翰卿)的信。信里没有明确的日期,但从落款自称“棘人”可以知道,这段时间他的双亲中有人过世。信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嵩洛访碑图册》及其装裱,吴大澂委托徐熙将黄易的《嵩洛访碑图册》原本还给费念慈(屺怀),并将自己的临本拿去装裱,而对于装裱的形式叮嘱得尤为仔细:不但写了一份详细的单子,还要求将签条染成古色裱于册首副页,册面用红木嵌锦,连锦都要亲自挑选,十分郑重其事。看得出来,吴大澂对于自己这套临本的重视非同寻常。
《嵩洛访碑图册》是“西泠八家”之一黄易的大名作,曾经李佐贤(竹朋)、费念慈(屺怀)、庞元济(虚斋)等人收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黄易是乾嘉时期重要的书画篆刻家和金石学的代表性人物,一生通过勤勉不懈的访碑、拓碑活动和独具风格的艺术创作,为这一时期金石学的研究及金石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范本。其访碑活动的重要成果除了丰富的拓片收藏和学术助益,还有记录其访碑踪迹的各种访碑日记和访碑图,尤其是访碑图,从整套的册页到单独的手卷、挂轴等,形式多种多样,是黄易书画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其著名者如《得碑十二图》《访古纪游图》《嵩洛访碑图》《岱麓访碑图》等,皆以不同地区的拓碑地点为主题,是一份详细的访碑地形图,更是黄易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作。这些作品现在大多分藏国内各大博物馆。
全能的黄易一直是吴大澂仰慕的对象,吴大澂宦游中的访碑拓碑行为,以及对金石的研究兴趣,很大程度上正是源自黄易的影响;而对于酷爱收藏的吴大澂而言,黄易的书画当然是他心追手摹的对象,这套著名的《嵩洛访碑图册》在他心目中必然具有十足的分量。他曾在一本临黄易的册页上题到:“每见小松司马画册、画卷,必手摹一本藏之,盖性情相近,好之尤笃。见者辄以为神似秋盫,则吾岂敢。”其醉心如此。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末,吴大澂曾收到王懿荣的来信说有人想出售黄易《嵩洛访碑图册》,他回信说“梦想已久,如可得之,亦文字缘也”,但不知是不是价钱的原因,此事并没有结果;第二年这套册页出现在琉璃厂含英阁,潘祖荫出了350两银子还没买到,没多久就被费念慈以更高的价格买了去。350两已经是个不便宜的价格,在那时可以买到不少宋元名家作品,足见黄易这套册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这么高昂的价格并不是吴大澂所能承受的,所以既然买不到也见不到原作,无限遗憾之下,他曾发愿要画一套自己的访碑图,并写信跟王懿荣说“小松司马名迹既不得一见,窃不自量,仿而行之,欲与钱唐抗衡”,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的正月,由于母亲去世,吴大澂回到苏州守制,平日无事以作画为课;而二月叶昌炽和费念慈的到访,终于让他有了亲见黄易《嵩洛访碑图册》原作的机会,叶昌炽在那天的日记中说吴大澂“索观甚迫”,隔着文字都能想象他的兴奋和急迫之情。由于费念慈在这年重新装裱了黄易原作,吴大澂具体在何时借到册页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虽然临本后张预的题诗自注中提到这个时间,但由于张预的记忆错误,这些自注在系年上出了不少问题,因此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详情见下文),在顾廷龙先生的《吴愙斋年谱》中,吴大澂临完《嵩洛访碑图册》的时间被定在这年的秋天。但也有学者根据潘钟瑞的《香禅日记》和吴大澂画赠吴谷祥《临秋盫访碑图》上吴谷祥的题跋考证出,吴大澂临完《嵩洛访碑图册》应该在春间而不是秋间。理由是《香禅日记》里提到是年二月间这套册页在徐熙手上,而潘钟瑞说吴大澂是通过徐熙向费念慈借的册页,并且册页在徐熙手上前后停留了二十来天。另外,吴谷祥在题跋中说这张画是庚寅夏天吴大澂在苏州所赠,而此画所临的正是《嵩洛访碑图册》中的“等慈寺”一开,所以吴大澂临完全本的《嵩洛访碑图册》只能是在夏天之前。但无论如何,在庚寅年的除夕,吴大澂点检一年所画的山水花卉人物卷册、立轴,在自留的四十多件作品中,这套临本《嵩洛访碑图册》已赫然在列。
与最钟爱的金石家的最重要作品失之交臂,费了半天劲才有缘见到原作,而借观的时间又十分有限,对于自认为与黄易性情相近、每遇其画作必手摹一本的吴大澂来说,又怎能等闲视之?事实上,这套临本《嵩洛访碑图册》从创作之前到创作结束、直至此后的收藏、传承,对于吴大澂和他的后人而言一直都是一桩“郑重其事”的行为;如果联系到这其中的种种缘由,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这件作品并不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笔墨学习或者文人游戏,对于一生都十分仰慕并努力学习、追赶乃至超越黄易的吴大澂而言,这套册页的临摹绝对是他金石生涯中最高光的瞬间之一:这既是他对百年前乾嘉时期以黄易、翁方纲为代表的金石名宿们最虔诚的致敬,也是他在全力继承和实践前辈金石精神过程中最精彩的个人表现,按他的孙子吴湖帆在册页题跋中的说法,那就是“此公平生画中最精工之第一”,将之定位为吴大澂生平最精、最好的画作,语气肯定,没有之一。
临摹前人作品是所有中国书画家都必经的训练阶段,有时候也是其创作的灵感之源,这类作品在古代书画作品中屡见不鲜;但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这套临本《嵩洛访碑图册》绝属于特殊的存在。黄易册页原有二十四开,所绘为等慈寺、轘辕、大觉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少室石阙、开元寺、太行秋色、少林寺、石淙、开母石阙、会善寺、白马寺、嵩岳寺、伊阙、龙门山、香山、奉先寺、邙山、老君洞、平等寺、缑山、晋碑、小石山房二十四景,图上以隶书题名,每开配黄易小行楷自题访碑经过及地点情况,并有翁方纲对题。除此外,册页前有黄易及李佐贤题签,孙星衍篆书题“嵩洛访碑廿四图”,以及何绍基、梁同书、奚冈、祁隽藻、宋葆淳、徐书受、含溪、陈功、王念孙、伊秉绶、董士锡、洪范等人题跋几十处,简直就是清中期金石书画名家们的一次重量级雅集。而这一切,包括两条题签,居然都被吴大澂一丝不漏地临摹下来,甚至连册页上面各家钤盖的印章,都用朱砂仔细勾摹出来。
这几乎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临摹。由于中国传统文人书画对于文人性情传达的重视,历代很多临摹作品并不意在拷贝式的重现经典作品,而是通过临摹这个行为来传达自己对经典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经典作品往往只是图式和笔墨的参考,而实际操作中临摹者个人的情绪和风格会被大量带入,从而产生出与临摹对象有别甚至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对于很多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家而言,所谓临摹,有时候甚至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但是在黄易这套册页面前,吴大澂很明显并不打算这么做,他只是想尽全力把自己的风格隐藏起来,再用最大的力量、以最忠实的笔墨来重现册页中的一切。黄易淡雅松秀的绘画风格他自然是熟悉的,所以二十四开画面画得自然生动,笔墨一如黄易那样萧廖,那样简远,题跋的小字行楷也精到细腻,恍如真迹;而更绝的是其他各家题跋书法风格完全不同,但无论是翁方纲的温润、梁同书的轻盈还是奚冈的秀逸,无论是小行书还是篆书、隶书,他都样样把握到位,甚至是何绍基前后两种风格的书迹,他也手到擒来。关于吴大澂的书法,历来论者多以为篆书成就最高——这源自他对金文的过人研究——而他的行楷书,则以黄庭坚一路为典型面貌,线条平直磊落,一如其人,个人风格颇为明显;但他在这个册页中所展现出来的临摹能力和对前辈各家笔墨风格的熟悉,却又是令人不得不惊讶而赞叹的。从绘画到书法到印章,作为晚清最重要、最出色金石家的吴大澂,其在艺术上的综合修养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吴湖帆在后来的题跋上说这套临本“逼似真本无异,此亦自古画家临摹之所未有者也”,并没有丝毫的夸张。
作为自留的作品,这套册页临完后吴大澂似乎并没有随意让外人看过,这也解释了为何临作并没有像原作一样遍布当时名家的题跋观款。吴大澂在世时,册页中只有张预一个人题跋,以及经手人徐熙钤盖的一方“翰卿眼福”。徐熙字翰卿,号斗庐,苏州人,能印善拓,与父亲徐子晋都从事古董行业,是吴大澂的好友兼重要经办人。张预字子虞,钱塘人,光绪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苏候补道,有《崇兰堂诗存》。这段作于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九月的题跋包括九首七绝和自注,落款称“作于长沙试院”,此时张预任湖南学政,而吴大澂已丁完母忧出任湖南巡抚。题跋中信息量最大的是诗句后的自注,但系年和细节却与实际情况稍有出入。比如第二首后提到辛卯年黄易原本出现在京城时吴大澂曾见过,最后因价格昂贵失之交臂乃被费念慈所得,但辛卯年已经是吴大澂临完《嵩洛访碑图册》一年之后了,而且在此前吴大澂给徐熙的信中曾明确说到他并没获得见到册页原本的机会;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第三首注释中,张预说辛卯秋费念慈典浙试回苏州,吴大澂当时刚好在家,所以才借得黄易原本临成此册。然而现实却是辛卯秋费屺怀固然回了苏州,不过吴大澂当时早已离开,借临册页一事当然更不会发生在此时。张预题跋中为何会出现这些出入?这些题跋写于册页完成将近四年之后,应该是吴大澂在长沙跟张预聊起了临摹的前后情况后张预才回去作诗题跋,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面对着自己原先并不十分熟悉的信息,张预的记忆出现混淆而导致系年出现错误。类似的情况,在古人的笔记和题跋中并不鲜见。
最有意义的是第四首后的注释。在这段文字中,张预为我们还原了吴大澂临《嵩洛访碑图册》的过程:当时,吴大澂与费念慈约借黄易原本十日,于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穷日夜之力促成之”,画面“笔墨之胜并称二妙”,题识“依样摹写,唯妙唯俏”,钤印“篆画坚致,尤精绝不可思议”,跟原本“一笔一墨无纤毫不具”,张预说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套册页恐怕连黄易都没办法做到,于是感叹这件绝作与黄易原本一样,乃是“世间神物”。在最后一首诗后,张预还提到吴大澂临完后确实并没有加入“近时友朋一字”,也许是为了保持这套临本与原本一致的纯粹面貌吧。二十四开画,六十几段题跋,数十方印章,要在短短十天之内如数临摹下来,如今想来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难怪有学者质疑这个时间显得夸张;不过,如果考虑到吴大澂面对着黄易《嵩洛访碑图册》原本的激动难抑,以及古人不同今人的生活方式,那艺术激情的超常迸发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了。
张预之后,册页上题跋最多的是吴湖帆,总共有八段,另外还有冯超然和褚德彝观款各一条。吴湖帆题跋的信息量也很大,不仅追忆了吴大澂庚寅年因母亲病故回乡守制,因得以临摹《嵩洛访碑图册》一事,还谈到黄易所作各类访碑图在民国年间的收藏情况;更重要的是,他反复提及曾经拿着这套临本到黄易原本后来的收藏处庞元济家校对的事情,他说“当时同观者咸诧神奇无异,而画反胜黄氏焉”,可见吴大澂的临本在完成六十年后依然是多么令人震撼。因此,吴湖帆对这套册页极为珍视,不仅恭恭敬敬将临本目录和黄易原本的目录补抄在册页前,还补盖了一方吴大澂自刻的记录其访碑游踪的印“曾览泰华崆峒祁连长白罗浮蓬莱圆乔方壶之胜”,最后,还在他的孙子、吴大澂的玄孙吴元方周岁之际,将这套册页作为家族收藏郑重传给他保存,并希望“期奕世绵延如金石刻画也”。
在吴大澂临完《嵩洛访碑图册》并委托给徐熙拿去装裱后,这套册页到如今依然保持着当时的面貌:册面四周红木细框,中间镶嵌的是吴大澂亲自挑选的锦,册页外原配布套上吴大澂手书的横签,后来被吴湖帆移到了里面善加保护;册页中除了吴大澂自己的印章外,还有吴湖帆父亲吴讷士的印鉴,当然,吴湖帆钤印最多,其中,那方“先人真迹,湖帆嗣守”的白文印,清楚地表明了这件吴大澂绘画中的第一绝品,对于收藏丰富的吴家而言是多么意义非凡的存在。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时间 : 2020-12-01 21: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274
更多吴大澂 愙斋临黄小松司马嵩洛访碑廿四图并诸家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