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谊 秋林归棹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2,000,000-4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顾正谊
作者生卒 : 明万历间,16-17世纪
形式 : 手卷 设色纸本
尺寸 : 引首:20.5 × 57.5 cm. 8 1/8 × 22 5/8 in. 约1.1平尺;画 :20.5 × 348 cm. 8 1/8 × 137 in. 约6.4平尺 ;跋 :23 × 54 cm. 9 × 21 1/4 in. 约1.1平尺
: 题 识 仲方氏、顾正谊印、披云阁、亭林生(1印参见《中国书西家印鉴款识•顾正谊》2印,1607页)
引 首 莫是龙题:秋林归棹。是龙为素行兄书。钤印:云卿、莫是龙印、思玄亭
(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莫是龙》22、31、61印,887、888页)
签 条 顾亭林秋林归棹图真迹。神品。文海楼珍藏。
鉴藏印 希曾、孝基、渔洋二谢、二谢(ニ次)、陈留仲子图书、陈留仲子、谢氏鉴藏图书、谢骙之章、字季英号屺望、逸圃生、章矩、六湖、潘延龄印、曾藏潘健盦处、德畲审定、亦仙心赏、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梁溪秦祖永鉴赏真迹、德寿、夏山楼藏书画记、毅盦(三次)、霖之子(二次)、临溟张氏珍藏(三次)、苇汀借看(1-7印参见《中国书家家印鉴款识•谢希曾》5、1、9、6、20、16、19印,1529-1530页);11印参见《梁章鉅》16印,921页;12印参见《罗天池》4印,1570页;13、14参见《潘延龄》6、11印,1465页;17印参见《伍光意》23页,298页)
出 版 《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一》,316-317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
著 录 1.《契兰堂书画录》卷二,谢希曾(清),手抄本。
2.《穰梨馆过眼录》,陆心源(清)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三册一五九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3.《云自在龛随笔》卷二•书画,缪荃孙著,六八页,商务印书馆,1958年。(从书中可知,是卷曾由谢希曾收藏,并著录于其《契兰堂书画录》卷二中。)
4.《董其昌系年》,任道斌编著,9-1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5.《董其昌与松江派》,109-11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6.《画史与鉴赏丛稿》,17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7.《清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452页,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

说 明 (一)是卷张学良旧藏,赵一获小姐手缝包袱。
(二)旧藏者简介。
1.谢希曾(清雍正-乾隆间,18世纪),字孝基,号安山,清乾嘉间江苏吴县人,潜心理学,邃于《易轻》。善山水,宗倪、黄。工小楷书。精鉴赏,富收藏,刻《契兰堂帖》。
2.谢骙,江苏吴县人,字季英,号屺望、逸圃,与谢希曾应为同族。
3.潘延龄,字健庵,清咸丰间广东番禺人。书画收藏家。
4.秦祖永(1825-1884),号楞烟外史,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官广东碧甲场盐大使。エ诗古文辞,善书,尤嗜书画,深研六法。擅山水,以王时敏为宗;补图小品,逸笔点缀,颇尽妙谛,尽擅胜场。于画学见解极高,著有《桐阴论画》、《画学心印》、《桐阴画诀》。
5.韩慎先(1807-1962),名德寿,字慎先,夏山楼主。早年拜师习画,对历代书画、陶瓷鉴定尤精。建国后,历任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市戏曲学校顾问、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天津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全国书画鉴定小组成员。
按 语 顾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明万历时松江人。擅山水,富收藏,董其昌青年时尝得其指授。仲方后游京师,“四方士大夫求者填委”其画名之甚可见一般。此图画《秋林归棹》,赠友人日华返杭州,一时题咏者近二十人,皆江南闻人,估计此时顾亭林已在松江。此图山重水复,岩壑幽深,茂林深处,有村舍楼阁,江头有二人拱手话别,江中风帆远行,水阔天遥,青山隐隐。画笔法黄公望,淡墨皴擦,苍润兼济,其皴笔与矾头磐石,以及透亮淹润的设色,颇得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神韵,构图则与《富春山居图》相似,可见他确是能得大痴精髓的。卷末罗天池题识中说他初见此卷,还“疑为麓台司农作。”麓台即王原祁,一生崇尚黄公望,他的祖父王时敏,称自己只得大痴之形,王鉴能得大痴之神,而自己的孙儿王原祁却深得大痴的神形。罗天池将顾正谊与王原祁同观,是确有卓见的。可惜顾正谊晚年因求索者日多,疲于应酬,信笔而画,丘壑与山头结构千篇一律,习气甚重。远不如此卷的沉雄苍厚,韵深意远了。
此卷由莫是龙题引首,复于本幅书五言绝句一首。此后董其昌、丁云鹏、孙枝、陆应阳、梁辰鱼等皆有题咏,诗、书、画互相映发,可谓尽得众妙,合三绝于一身。于此见顾氏当时在艺林声之重,亦可见当时江南文风之盛,三亦可证明江南文坛重镇已开始从吴门逐渐让位于松江。松江画风之形成并将在画坛独掌大纛,已从这一画中可见端倪了。
此卷从签条至引首、画心、跋尾,色色俱佳,而且保存完好,又藏印累累,迭经著录,展对之间,令人神往。
本 幅 1.朱信敷题:亭皋霜叶落,游子念故乡。感此素心人,图咏惜离肠。我来三悲秋,湖山徒相望。子归勿久滞,来与倾瑶伤。小野居士印。钤印:朱氏信数
2.莫是龙(?-1587)题:极目蒹葭寒,归帆渺天末。此时楼中人,愁共江烟阔。是龙。钤印:莫伯子(参見《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莫是龙》9印,887页)
3.吴治题:泖上孤帆带落辉,送君归去換秋衣。两岸青山看不尽,霜寒木叶向人飞。右题顾仲方先生画秋林归棹。黄山吴治书奉君实兄丈。钤印:梦竹•吴治
4.董其昌(1555-1636)题:秋林昨夜见新霜,归去关河叶叶黄。摇落那堪乡思急,图中山水尚茫茫。其昌题赠别。钤印:董生
5.王伯稠题:西子湖头明月辉,菱歌露湿笑蓉衣。我为鲈鱼不能去,梦逐秋风一棹飞。君实将归武林,子怀旧游,不获扁舟共去,临风怅然,然此心已在六桥明月中矣。遂书片语以送之。伯稠。钤印:王生
6.丁云鹏(1547-1628)题:云树苍苍带日辉,美蓉照水点行衣。秋风江上难为别,南北峰头叶正飞。丁云鹏。钤印:丁、云鹏
7.彭汝让题:轻云染薄薄,密树覆重重。林外凭虚远,深山何处钟。彭汝让。钤印:钦之
8.孙枝(明万历间,16-17世纪)题:问俗亭前挂タ辉,秀洲南下拂征衣。送君莫讯秋知许,江上西风ー叶飞。丁丑(1577年)秋日,君将归武林,亭林丈作图以赠,俾余题之,聊缀短律于左。吴苑孙枝。钤印:叔•达
9.陈世德题:青山无数重,掩映门前树。飞鸟伴孤云,时时自来去。邂逅林下人,相看久延伫。陈世德。钤印:陈世德印
10.周顺卿题:短棹一帆烟雨,阴崖万壑松风。愁隔美人何处,相思坐揽芙蓉。周顺卿。钤印:达•之
11.陆应阳(1512-1684年后)题:苍山兮渺渺,白云兮重重。挂秋风兮人去远,樵歌发兮桂几丛。我欲从君兮,只尺千里,心摇摇兮江上之青峰。君定别予归武林,仲方氏作图以赠,漫赋短歌寄余长往。陆应阳书。钤印:陆生、伯生、竹林
12.朱宪题:处处江山即我家,云间秋色不须嗟。漫将归棹武林去,两岸霜枫伴落霞。朱宪。钤印:朱宪
13.陆应阳再题:钱塘江头秋色奇,严陵台下潮声迟。片帆高挂白云外,一路看山到武夷。此予旧作也,颇近此录,为君实丈记之。陆应阳。钤印:陆应阳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陆应阳》2印,1030页)
14冯邃题:青山叠叠水茫茫,一望秋林叶醉霜。惆怅美人天末去,不知何处系归航?君实此行,索仲方图秋林归棹,人境胜绝,可谓两宝者矣。予故随诸社友题一绝而归之。万峰中人冯邃记。钤印:子潜之印
15.梁辰鱼(约1521-1594)题:赋得秋林诗,送君实兄归杭州。萧瑟秋林外,扁舟一水涵。家声依鸟雀,夜色淡松杉。黄叶连红叶,风帆逐雨帆。西湖归去看,多在夕阳岩。梁辰鱼。钤印:梁氏伯龙
16.李华题:秋满湖山玉树枝,美人移棹独归时。白云一片思君处,应在双峰觅紫芝。吴兴李华。钤印:李华之印
17.应元题:武林山色晓苍苍,秋入园林橘柚香。为问君归何所有,新诗携得满奚囊。应元。钤印:望云
18.孙枝再题:云吐芙蓉色,露寒枫叶红。美人何处去,烟树片帆中。成(1578年)孙枝为素行征君重题。钤印:叔达
后 纸 1.谢希曾题:亭林宗法子久,运笔中锋,同思翁相伯仲,莫云卿、李长蘅诸公似不及也。此卷山重水复,迂回曲折,水屋林村,断续相间,具见匠心。末段秋水徽茫,暮山岑寂,令人悠然神远。丁卵(1747年)三月,安山记。钤印:安山子、谢希曾印(参見《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谢希曾》14、13印,1530页)
顾公专师大痴,視思翁之出入宋元独自成家为不逮矣。然其画深入大痴堂奥,非后世所及也。乙实(1755年)十ー月,安山又题。
2.罗天池(1805-1856年后)题:余藏国初名人尺犊三十五册,内第九册为亭林先生笔,论姜元蘅狱及被系事甚祥,皆致颜修来考功,求为表雪者,可伤也。绘事流传甚稀,此卷取法子久,乍观疑为麓台司农作。先生不以画见长,殆为文章著述所掩邪,而画如是,如是则可宝矣。罗天池观。道光丁未(1847年)初春。钤印:六潮(争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罗天池》2印,1570页)
明代末期的松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同时也刺激着文化艺术的兴盛。此时此地的书画创作、鉴藏与交流相当活跃,也为“松江画派”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顾正宣(约16世纪中期-17世纪初),字伸方,号亭林,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即明末松江画派掌旗手之一。其父顾中立(约16世纪)是1526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正谊以父萌于万历(1573-1620)时由太学生官补中书舍人。晚年筑小亭园于江畔以终老,故号亭林。早年即以诗画驰名江南,后游长安,名声大噪。董其昌(1555-1636)曾记:“吾郡画家,顾仲方中舍最著。其游长安,四方土大夫求者填委,几欲作铁门限以却之,得者如获拱璧。”顾氏乃华亭望族,正谊家中颇富收藏。大英博物馆所藏顾恺之《女史箴图》即曾经顾家而入项元汴(1525-1590)之手。今台北故宫所藏其《山水轴》中又曾自题;“连日橅宋元诸大家真迹,颇能得其神髓。思白从予指授,已自出蓝画此质之,品评当不爽也。”顾氏又与宋旭(1525-1605年后)孙克弘(1532-1610)友善。宋氏善作人物、孙民尤花鸟,三人共研画理,遂自名家。据比方知董其昌早年从师于正谊,其来有自。此卷《秋林归棹图》作于1577年,即陆心源(1838-1894)《穰梨馆过眼录》卷二十六所载《顾仲方秋林归棹图卷》。书中并录有莫是龙(1537-1587)所题引首,以及吴治、梁辰鱼、董其昌、丁云鹏等诸家诗题。其中,冯邃题云:“君实此行,索仲方图秋林归棹。人境胜绝,可谓两宝矣!予故随诸社友题一绝。”显示出当时松江文人之间以诗、书、画交往的社团活动。
此图前段画层峦送嶂、茂林幽居,构图与笔法皆有元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遗韵。后段为一河两岸,疏树茅亭。虽以黄公望为宗,然略折带的皴法和卧笔横苔的点法,皆倪瓒作风。河面又作风帆片片,以寄送别之情。笔盟干冷、皴纹疏淡:构图新颖、前繁后简。虽师倪、黄之法,却能表现出师古而不泥古的意境。特别是将倪瓒远山平水的典型改变为层岩方阔、山峦送沓的构图:近景亦变平坡为山峰一角,突破了黄公望的格局。山间点缓的树丛、房舍,以及浅绛的设色等等,皆表现出与倪、黄不同的气度与格局,为清隽洁净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厚实与严谨,呈现出一片特有的柔和宁静的气氛。
莫是龙所题大字引首,亦属难得。是龙自幼聪慧,8岁能文,有神童之誉。14岁为贡生,然因廷试未顺、不耻屈就,故寄情书画,以艺名世。莫氏初字少江、秋水,中年后得米(1051-1107)用砚而改号云卿,再更字廷韩。其《画说》倡论画派南北亦如禅宗之別,成为日后董其昌“南北分宗论”之本,已成学界共识。是龙特立独行,曾自负“能闲不是等闲人”又急侠好义,能以作品济贫,且乐于提携身怀艺的寒土,故友人董其昌《跋崇兰馆帖》曾云:“廷韩如五陵豪侠,……意气自喜。”其家学渊源规矩力行,但不以成就自满。此引首大字中宫紧饬、以纵取势;用笔则方强健峭、挥洒恣肆,矫健之处,神酣意足。正可见其取法米芾再拓为大字之法。将本巻顾氏之画与莫氏之书合观,可知二人同领松江画派,实非虚誉。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时间 : 2020-12-01 21: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289

更多顾正谊 秋林归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