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黄山文殊院云海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6,000,000-22,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张大千
作者生卒 : 1899-1983
形式 :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 181.5×94 cm. 71 1/2×37 in. 约15.4平尺
: 题 识 求放心疑骑日月,得闲身已到蓬莱。朝元杖侣若可睹,手折芙蓉归去来。心疑骑日月,身已到蓬莱。明人题文殊院楹帖也。大千居士写于吴门。
钤 印 张爰、大千大利、长鬣张郎三十八、两到黄山绝顶人

出 版 《张大千画集》,第三图,中华书局,1936年版。

展 览 “张大千画展”,南京中华路青年会,1936年4月18日至23日。

来 源 此件作品与本季《缤纷集—聚焦私人收藏》专场,第956号拍品为同一来源。

登光明顶 悟天地道
张大千巨制《黄山文殊院云海》
1936年4月18日的《中央日报》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一则“张大千画展”广告,画家张大千于南京中华路青年会南楼举办个人画展,一时间张大千登上南京艺文界热搜榜,青年会南楼成为文艺青年之打卡圣地。画展摩肩接踵,盛况空前,亦吸引国民政府诸军政要员前往参观订购。中央社4月20日电,“张大千画展因适逢星期,观众较前日倍增,中央要人冯玉祥、李烈钧、陈其采、陈树人、经亨颐等均到场参观,并定去精作若干件。”《中央日报》接连数日刊登名家画评。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在画展序中云:
“大千以天纵之才,遍览中土名山大川,其风雨晦冥,或晴佚荡……大千往还,多美人名士,居前广畜瑶草琪花,远方禽兽,盖以三代两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之奇。大千浸淫其中,放浪形骸,纵情挥霍,不尽世俗所谓金钱而已。生于二百年后,而友八大石涛金农华嵒,心与之契……与斯人往来,能忘此世为二十世纪,上帝震怒下民酣斗厮杀之秋。大千之画美矣。安得大千有孙悟空之法,散其髯为三千大千,或无量数大千,而疗昏聩凶厉之末世乎。”实可谓“五百年来一大千”之先声。
陆丹林、郑曼青亦为画展撰写前言,张目寒、乔大壮等皆赞誉有加。黄秋岳画评盛赞:大千居士丹青妙绝一世,横变纵化,前矩后规,信天纵之思也。看云楼主曹靖陶有评论云:是日所见佳画,美不胜收,其尤足以使余醉心者,《文殊院》与《女佛像》二幅为最。《文殊院》一幅,奇松怪石,情景逼真,用笔之健,设色之古,置于石涛杰构中,殆莫能辨……
当年令看云楼主最为醉心之张大千《黄山文殊院云海》,于画展结束八十余年后之今日,由中国嘉德有幸征得。对晤巨作,领略彼时画展之盛况,实为艺坛难得之际遇。
黄山入画约略始于宋代,至明清愈见兴盛。至明代末年,以石涛、渐江、梅清、戴本孝为代表的新安画派,登上画坛,皆以黄山为题进行创作,同喑喑相习的传统山水画“正宗”截然不同。在1929年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中,“钱瘦铁最近髡残,而灵虚自胜,郑午昌焦墨神韵,全似瞿山晚年细笔,而远近则近戴本孝,张大千写石涛最佳,葱菁秀郁,近观自佳。许徵白从六如入手,而近黄端木。”足见新安画派以其笔下黄山山水之奇,成为彼时画坛新生代最为追捧的对象。
青年时代的张大千喜爱渐江、石涛、梅瞿山等画家写黄山的笔趣,因其等皆久住黄山,所作即使草草数笔,亦“无一笔不与黄山之契合”。其中又于石涛绘画醉为倾心,亦最为用功。画坛很早就有大千临仿石涛之作,为收藏名家认作真迹之事流传。时至1930年代,黄山大规模开发兴起,便利之交通令艺文各界对黄山趋之若鹜。众多画家闻风而动,其中如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刘海粟更是“十上黄山绝顶人”大千向往黄山已久,得李瑞清、曾熙二师之命赴黄山写生游览。曾自云“三度裹粮得穷松石之奇诡、烟云之变幻”。
1927年张善孖、张大千昆仲首次登临黄山,此时黄山尚未开发,沿途开路搭桥,寓居山中数月方归。1931年,张大千再度登临黄山,遍览山中名胜,并拍摄照片数百幅,并于文殊院前题刻“云海奇观”四字留念,后又有胡开文徽墨制“云海归来”墨锭。足见 “云海”与“文殊院”当属大千最为倾心之景。
1936年,张大千第三次游览黄山,途中遇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师生亦在黄山写生,双方虽偕行共此黄山之游,徐悲鸿在此番黄山之游后,曾对学生言:黄山不可不来,不来则不知造化有如此神奇。此番黄山之行后,徐悲鸿在4月举办的“张大千画展”序言中,发出了“五百年来一大千”的慨叹。
张大千在《黄山册页•文殊院》一开中,这样记述文殊院的地理位置:“文殊院乃前海中央一岛屿也,左天都右莲花,后拥玉屏,欲观铺海舍此莫由。”可知文殊院堪称黄山诸景之中心,张大千1931年游览黄山归后所辑之《黄山画集》,其中文殊院全景一页,自题“层次复叠,极纵横变换之能事,宋元人多有此等笔法,释巨然、黄大痴尤为杰出,娄东、虞山派起,徒以囫囵夸,尚已失之矣。此文殊院全景也。予从莲花峰顶鸟瞰摄之,危险万状,为历来游山所未有。虽略昏濛,可亦宝也。”大千三上黄山于文殊院前,对晤奇峰连绵,浩茫云海亦在脚下耳。见院前明人所题“心疑骑日月,身已到蓬莱”之楹帖有感,作“求放心疑骑日月,得闲身已到蓬莱。朝元杖侣或可睹,手折芙蓉归去来”七绝一首,此诗亦成为文殊院创作主题,此后的创作中一作再作。云海归来,大千在网师园作画甚勤,《黄山文殊院云海》由此应运而生。
此件《黄山文殊院云海》融石涛笔意之妙,作于近六尺整张宣纸之上,逾15平尺,于今甚为罕见。对晤此作,观者亦如立山巅之上,足下茫茫,同画中道人相呼应。画中青绿淡赭设色,山尖稍饰花青。黄山群峰,折线形构图更见景深开阔。云海以干笔擦出,留白氤氲浩渺,既连带群峰,亦增磅礴之感。画中浓墨写山间杂树,提振全画精神。画中青绿山峰勾勒细致,设色厚重不失通透,另侧淡赭信笔挥洒,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全画上密下疏,兼之题诗于正上,使画面更为紧凑,以道人之目观之,果有昂首天外之感,足见画家巧妙绝伦之构思。
画中白衣道人兀坐山巅,睥睨群峰,既是法乳石涛,亦是画家内心之写照,恰如此前在莲花峰顶,鸟瞰文殊院全景,必是达古人之未曾有。画家身在云海中心之巅峰,同四面群峰之交汇,亦与古今画坛名家相神游。诚是“心骑日月,身到蓬莱,若睹朝元仙仗,手折芙蓉归来。”大千逸兴神飞,古今画黄山者,无处其右也。
《黄山文殊院云海》右下钤“长鬣张郎三十八”、“两到黄山绝顶人”二印。1936年,张大千年三十八岁,长髯拂胸,正与唐代诗人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一诗首句所描写的“长鬣张郎,年方卅八”相合。经谢稚柳提议,以此句诗入印,倩乔大壮刊之。此岁过后,此印即不复再钤,伴随大千年方卅八时之佳作,流连世间。1936年“张大千画展”产生的巨大轰动,诸多政要名流竞相选购收藏,此件《黄山文殊院云海》亦为国府政要购得,从此秘藏多年,仅可于同年中华书局出版之《张大千画集》中略窥一斑。此次再度公开亮相,定能再现当年画展之盛况,掀起大千笔下“黄山纪游”的新热潮。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拍卖时间 : 2020-12-01 18: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82

更多张大千 黄山文殊院云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