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万竹山居图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2,000,000-18,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齐白石
作者生卒 : 1864-1957
年代 : 壬戌(1922年)作
形式 :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 154×58 cm. 60 5/8×22 7/8 in. 约8.0平尺
创作年代 : 壬戌(1922年)作
: 题 识 仲孚仁兄清鉴,壬戌秋,弟齐璜。
钤 印 木人、白石翁
鉴藏印 梅洁楼

出 版
1.《齐白石画集》,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2.《齐白石全集•第二卷》,第115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齐白石的世界》,第35页,台湾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4.《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齐白石》封面,第2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5.《现代书画投资—齐白石卷》,第138页,2005年版。
6.《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齐白石》,第40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齐白石绘画作品图录•上卷》,第15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来 源 梅洁楼旧藏。

说 明 1931年的玻璃版《齐白石画集》,由吴昌硕题扉页,徐悲鸿题记。收入的作品有六幅为“仲孚”先生所作。据齐白石书画研究权威、《齐白石全集》主编郎绍君先生回忆,“仲孚”乃胡佩衡的至亲,任职于北京西城警局,曾对齐白石多有帮助,因而称为“仁兄”。胡佩衡对齐白石的宣传可谓功不可没,乃是齐氏艺术的终生支持者。创作于同一时期的齐白石名迹《芭蕉书屋》也曾为胡佩衡所藏。胡佩衡成名早于齐白石,但他慧眼识才,积极推广齐白石的艺术。是继陈师曾之后跟进推广齐白石的一位重要的“伯乐”和“贵人”。1922年的“第二回中日联展”是改变白石老人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经“衰年变法”后,1922年,因和陈师曾联展于东京,齐白石大红于东瀛,从此声誉扶摇直上。他所有的画都高价卖完,法国人还把他的画送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还要拍电影对他宣传,齐白石一炮走红,这是对他“衰年变法”的充分肯定,也成了他艺术生涯的根本转折点。

万竹林中屋数间 门前池鸭与人闲
万竹山居图赏析
文/郎绍君
齐白石《万竹山居图》,纸本,立轴,作于1922年。题“仲孚仁兄清鉴,壬戌秋,弟齐璜。”此图曾刊于1931年上海中华书局玻璃版部印制出版的《齐白石画集》。该画集高40厘米,宽26厘米,由樊增祥行书题签,吴昌硕篆书题扉页,共收入作品九幅,其中六幅是为仲孚先生作的。仲孚是胡佩衡的至亲,任职于北京西城警局,曾对齐白石有所帮助,齐以赠画相谢。同时,齐白石与胡佩衡又是忘年交,他称仲孚为“仁兄”,是情理中事。
1922年,是齐白石正式定居北京的第三年。由于他初来北京,画界和收藏界不熟悉他,他模仿八大山人的冷逸画风又不受画坛欢迎,卖画很少,生活困顿。好友陈师曾劝他放弃对前人的模仿,由工变写,独创风格。他于是进行了长达约十年的“衰年变法”。这一年春,金城和陈师曾代表中国画学研究会到日本举办展览,带去了齐白石的几幅花卉山水,没想到大受日本观者的欢迎,皆以高出北京数十倍的价钱卖了出去。他感叹说:“这样的善价,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此后,在北京买他画的外国人多了起来,琉璃厂的古董商也纷纷登门订画,他的生活有了好转。《万竹山居图》作于此年秋,是一件精心之作。中景画两座大山,山脚下有一片竹林,掩映着黑瓦白墙的农舍。再近处,是土岸、水塘、小沙洲。几只鸬鹚游憇其间,更增加了画面的宁静气氛。
齐白石早年从湘潭画家谭荔生(名溥,号瓮塘居士)学画山水,谭氏学四王,因此白石早年山水近于四王一路。1902-1909年间,他六出六归,远游各地,探访名作,临摹了不少石涛、八大等清代画家的作品,又深受造化自然的陶冶,画了大量写生稿,进而大胆求新,创作出了《借山图册》(藏北京画院)《石门二十四景》(藏辽宁博物馆)等著名作品,并开始形成自已拙朴、简洁而富于生活情趣的风格。“衰年变法”期间,他对山水画也作了多方面探索,如粗笔、细笔、粗细结合、装饰性结构等。《万竹山居图》属于粗细结合类型—画山用粗笔勾写,近于披麻皴,明断而强劲。以卧锋、浓淡墨点苔,远望若一簇簇树丛。这种点苔法源自“米点”。同一年,齐白石所画《红杏烟雨》《草堂烟雨》等作,都从米氏云山变化而来(见《齐白石全集》第二卷)。用细笔画竹竿,以“个字法”画竹叶,然后以花青加染,表现出竹林的青翠和层次。房屋的瓦顶亦细勾重染,一丝不苟。坡岸、沙洲和鸬鹚,全以淡墨没骨法出之。整个作品特别是竹林的画法,可明显看出石涛的影响。这时期,齐白石正倾心于石涛—有诗为证:“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焚香愿下师生拜,昨夜挥毫梦见君。”(《题大涤子画像》)就在创作《万竹山居图》前后,他还临摹了石涛的八开山水册(见《齐白石全集》第二卷)。我们说齐白石画山水“胆敢独造”,并不意味着忽视他对传统的继承。任何一个伟大画家,都不可能凭空创造。他们学习前人,临摹前人,但从不把学习、临摹当作最终目的,而总是能把传统变成不断创造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与条件。
《万竹山居图》的最大特色是诗意地表现了纯真的乡村情怀。靠山有翠竹,竹间有瓦屋,屋前有清溪,溪上有清风,这是居住在北京城里的齐白石所向往的世界。居京前,齐白石曾有过几年这样的日子,兵匪之乱使他失去了“清平”,逼得他移居北京。但家乡的年迈父母,妻子儿女,亲朋好友,乃至故园中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何时插翅随飞雁,草木无疑返故乡。”他画这宁静的山乡景色,寄托着深厚的怀念之情,凝结着他对悠闲自足的生活理想的憧憬。
以画竹比喻“虚心”“气节”,隐喻不屈的人格,是历代文人画的一大特色。出色的墨竹作品,都集美与善、风格个性与伦理寓意为一,成为传统中国画的一大景观。但齐白石不是士大夫文人,在他的笔下,竹子主要不是人格的象征,而是一种生活的环境和情境。“十年种竹成林易,世乱园荒再种难。自笑老年无长物,快来添个竹中山。”(《题画竹》)“儿戏追思常砍竹,星塘屋后路高低,而今老子年六十,恍惚昨朝作马骑。”(《题松坪竹马图》)中所描绘的,并不是竹的形态与相应的观念象征,而是有竹或竹林的环境,是画家经历过、记忆中的生活情境。《万竹山居图》恰好可以用齐白石另一首《题山水画》解读:
万竹林中屋数间,门前池鸭与人闲。
一春荷插行挑笋,露湿春纱人未还。
这自耕自种、悠然自处的境界,不就是白石老人日思夜想却不可得的理想吗?他一画竹就要“添个竹中山”,正缘乎此。
《万竹山居图》在艺术上的特色,除了前面说的粗笔与细笔的独特结合之外,在笔墨、色彩处理上也颇具创意。山、屋、竹都用墨笔勾画,强调它们的结构特质;坡岸、沙渚和鸬鹚皆以没骨出之,强调出它们的柔软与湿润,这样既突出了物象特征,也突出笔墨相对独立的表现性。作品只染赭石与花青少许赭石勾染山石,大量花青染竹林。整个画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万竿翠竹,它们背依高山,瀕临碧溪,郁郁葱葱,显得格外清幽而秀丽。古人说,好的山水画要能“可望、可游、可居”。白石老人的山水画,虽都具备这三个条件,但主要突出“可居”,而这“可居”之处,必是朴素的、有亲切生活气息的乡间人家,而不是逍遥超世的隐居之地。在这一点上,《万竹山居图》可谓典型。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拍卖时间 : 2020-12-01 18: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208

更多齐白石 万竹山居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