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维城 春日回舟津门图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16,000,000-26,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0年春季拍卖会
作者 : 钱维城
作者生卒 : 1720-1772
形式 : 立轴 水墨洒金笺
尺寸 : 166×114 cm. 65 3/8×44 7/8 in. 约17平尺
: 题 识 臣钱维城恭画。
钤 印 臣钱维城、染翰
本 幅 乾隆(1711-1799)御题:暮色暖熹微,蟾光暎水辉。岸纹清可掬,舲影净相依。不共波流去,宁留天际飞。樯灯远浦见,江国认几希。月一首。自津门回銮,舟次晚眺成此,命钱维城写其景即书帧端。丁亥(1767年)暮春月上澣御笔。 钤印:乾隆宸翰、得象外意(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弘历》,第63、68印,243页)
说 明
1.乾隆御题诗著录于《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四。
2.据往期拍卖记录,是轴2015年展出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 “Exquisite Nature: 20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14th-18th C “(细腻自然:14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绘画)展览。
此次展览展示了在14-18世纪中国一些极具影响力画家的杰作。这些稀有的画作涵盖了山水、花鸟、历史故事各个题材。虽然它们所描绘的领域不同,风格各异,但每一件艺术品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humankind’s celebr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如“元四家”倪瓒的《江亭山色图》,简笔点擦皴染,有悠然出尘之致;“明四家”文徵明的《江山揽胜图》,表达了对在遥远山野畅怀人生的渴望。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来自美国著名书画收藏家唐氏家族。
按 语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仲春,弘历巡察天津府,深感爷爷康熙帝当年对河务的关注和亲力亲为的功绩,并为自己久未督察深感愧疚。旋命方承观监管河务,并免去天津百姓因河患拖欠的税银十余万两,表现出二代帝王不忘国计民生的责任心。其间多有自作诗记事抒情,“暮色暖熹微”就是其中之一。诗成命词臣钱维城作图以记。图中坡岸迤逦,画舫停泊于水光与暮霭之间,远处烟云涌动中露出皇城一角。画境安详空阔,暗寓盛世气象。钱维城画颇得乾隆喜爱,宫中所藏甚多,此为皇帝命题之作,不知何时逸出宫苑。本幅右上有乾隆亲笔诗题,故益可贵。
倪沈视同遥
—钱维城的绘画艺术
文/邢晋
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常州地区自古以来文脉绵长,文人雅士辈出且不乏以诗书传家的大家族。钱维城生于与钱陈群同族的官宦之家,其祖父钱济世官至福建惠安县知县。父亲钱人麟则历任浙江淳安知县、桐庐知县、萧山知县等。母亲吴艮为大家闺秀,通晓诗词,工书善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钱维城自幼受到文学艺术熏陶,聪颖早发、悟性高妙,读书过目不忘,十岁能为诗,十九岁中举。乾隆十年(1745),年仅26岁的钱维城在当年(乙丑年)殿试时高中“一甲一名进士”,是为状元,随即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中允,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等,官至刑部侍郎(从二品)。
钱维城首先是一位优秀的官员。《清史稿》载其“疏请申明律例:‘事主杀盗贼移尸,有司辄置勿论。本律科移尸罪,反至流徒。请凡杀人律得勿论者,虽移尸仍用本律。杀奸之狱,奸夫拒捕,有司辄用斗杀律定谳。杀奸杀拒捕者,反重於杀不拒捕者。请用杀拒捕罪人律勿论。’下部议行。三十四年,命偕内阁学士富察善如贵州会湖广总督吴达善按治威宁州知州刘标亏帑,巡抚良卿、前巡抚方世俊等皆坐谴。三十五年,古州苗香要为乱,复命偕吴达善及巡抚宫兆麟督剿。香要多力而狡,苗女迫根为羽翼,煽旁寨出掠。维城如古州,督总兵程国相破乌牛、佳居诸寨,获迫根。维城乃自乌牛如佳居宣谕,解胁从。督兵破朋论大箐,香要独身跳去。乃令先撤兵,遣诇香要,卒擒而歼之。乱定,谕议叙。三十六年,云南龙陵戍卒四十去伍走,既就获,大吏请悉诛之。维城入对,言:‘伊犁戍卒荷校一月,今用法过重。且戮於获所,边兵何由知?不如械至龙陵,倍其罚,荷校三月,足以儆众。’上从之。”
不论是在刑部侍郎任上提出《大清律例》的漏洞,还是查审贪墨、平定民乱,钱维城都出色地履行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不过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功绩都不及他作为乾隆朝重要的词臣画家所创造的艺术成就为后人所熟知。
词臣即文学侍从之臣,是皇帝身边从事文书撰拟,随时为皇帝提供历史、文学、典章制度等方面咨询的馆员。其中擅长诗文辞赋、丹青绘事,经常奉命与皇帝唱和、鉴赏书画以及常以画作进呈皇帝者,则可称为词臣画家。《清史稿》载:“自康熙至乾隆朝,当国家全盛,文学侍从诸臣,每以艺事上邀宸眷。大学士蒋廷锡及子溥,董邦达及子浩,尚书钱维城,侍郎邹一桂,与鹏翀为尤著。”乾隆朝则可称为清代宫廷绘画最繁盛的时期,除承平盛世,艺术随文化昌明而繁荣外,也与皇帝本人的雅好密不可分。乾隆皇帝自青少年时代就“偶习绘事,而独爱写花鸟”,皇帝对于绘画的热衷和直接介入不仅影响宫廷画家创作题材、风格,也大大刺激了词臣画家的创作热情。精研六法,成为十年寒窗,一朝登科之后,能够平步青云的又一蹊径。
乾隆朝虽有“如意馆”这样几乎等同于宫廷画院的机构,画师亦技艺高超,但由于他们往往不善文辞,仅以绘画作为职业,故无法和皇帝形成互动。只能利用技法特点,创作一些纪实性、叙事性、装饰性较强的作品。相比之下,像钱维城这样饱读诗书、学养深厚的词臣画家则有着先天的优势。相似的知识背景,使他们创作的作品更接近皇帝的审美格调。皇帝心仪的景色、唐诗宋词、御制诗文等等都能成为他们的创作题材。乾隆皇帝还常常在完成的画作上品题诗文,抒发鉴赏体验,有时还要求词臣们相互唱和,开展艺文互动。这样的诗文唱和显然是普通的宫廷职业画家所不易胜任的。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总》公布的资料中,词臣画家姓名多出现在裱作,而不是如意馆。画院画师的姓名则频繁出现在如意馆档案中,二者地位的高下立现。这些词臣画家都拥有文官身份,且品阶往往不低,为皇帝作画仅是兼职,但作品数量却颇为可观。钱维城自乾隆十五年(1750)充日讲起居注官,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侍君22年,仅《石渠宝笈续编》及《石渠宝笈三编》中,就收录其绘画作品165件,书法作品43件。而实际的创作数量则肯定远远超过此数。加之为皇帝创作“臣”字款作品必然尽心竭力不敢有半点马虎,钱维城在绘事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十分巨大的,绝不亚于宫廷职业画家。
钱维城的山水画创作成就颇高。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评述钱维城说:“其山水气象沉厚,得力于董邦达。”而胡敬《国朝院画录》记载,钱维城“自幼喜画,初从族祖母陈书学画,作写意折枝花果。后转学山水,经董邦达指授,遂变画法,以干笔勾勒,重视烘染,于是笔墨浑然一体。又能作界画,名盛于世。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可见,董邦达对于钱维城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今杭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官至礼部尚书。绘画以墨笔山水见长,学董巨黄公望,勾勒皴染,多具逸致,是清代中期继四王之后的山水画大家。《石渠宝笈》共著录其作品202件。可见董邦达是一位颇受乾隆皇帝看重的词臣画家。在御题董邦达《秋山萧寺》一诗中,乾隆皇帝称赞董邦达称:“吾于达也无间然,丰不觉繁俭不欠。前称北苑后香光,艺林都被卿家占。”董邦达之子董诰亦善画,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父子经常随侍皇帝身边。
钱维城的山水画与董邦达一脉相承,最初取法“四王”,而后上溯“元四家”,主要以中锋勾勒,干笔皴擦,浑劲苍厚中透出恬淡秀润。同时,钱维城亦不被前人古法所桎梏,其曾有自题:“画家之道,要在兴会。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必拘于古法也。秋窗作此,欲一脱作家习气,未审有当否耳。” 《春暖回舟津门图》轴即为一幅“臣”字款的创稿画作,题识:臣钱维城恭画。钤印:白文方印“臣钱维城”、朱文方印“染翰”。画面右上方有乾隆御题:暮色暖熹微,蟾光暎水辉。岸纹清可掬,舲影净相依。不共波流去,宁留天际飞。樯灯远浦见,江国认几希。月一首。自津门回銮,舟次晚眺成此,命钱维城写其景即书帧端。丁亥暮春月上澣御笔。钤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得象外意”。据《清实录》记载,乾隆三十二年(1767)春,乾隆皇帝确实曾巡幸天津,阅视淀河堤闸。自三月乙丑日阅子牙河堤始,此后又于庚午日阅盐池及天津驻防满洲兵,壬申日阅天津镇标兵,直至庚辰日回鸾。巡幸期间。分别驻跸台头行宫、扬芬港行宫、王家场马头大营、天津府行宫、杨惠庄行宫等五座天津辖内行宫。自甲戌日起由运河回鸾,经临筐儿港,察看减河形势。此图应该正是作于甲戌日至庚辰日间,描绘了天津至北京段运河堤岸的黄昏景色。江渚之景,本以手卷描绘构图更为方便,而此图钱维城以层层叠叠、河岸相间的构图方式,完美解决了在画轴上描绘狭长景致的问题。全图以浅绛法作,笔墨秀逸松动。岸边树木皆以湿笔晕染,表现水泽之地湿润的气候,屋舍、漕船穿插其间,形成一幅静谧安逸的河畔日暮之景。由此幅作品可见,钱维城是少有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景完成皇帝命题作画的词臣画家,他将文人画的笔墨及现实的景致完美融合,创作出的作品严整中显现秀逸、洒脱,十分难能可贵。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见“买家指南-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拍卖场次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近现代/古代
拍卖时间 : 2020-08-16 19: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A厅
lot:776
更多钱维城 春日回舟津门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