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綠釉彩鳳首執壺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HKD:1,500,000-2,000,000
拍卖日期:2018-10-02 11:53:43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國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賣會
年代 : 唐
尺寸 : 42 cm. high
: 唐代陶瓷鳳首壺,其脫胎于薩珊波斯的金銀器造型,又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成爲時代經典。除陶瓷外,金屬器、金銀平脫的漆器(附圖1:日本正倉院藏唐代漆胡瓶)等名貴材質、複雜工藝者均見,可見鳳首壺的高級規格和在當時上層社會的流行程度。陶瓷製品中,主要見三彩、青瓷、白瓷,綠釉彩裝飾者少。
綜合現有資料,唐代陶瓷鳳首壺可分爲兩型:第一型,异形或杯形口,鳳首形蓋,執柄直接與口部相接,喇叭形底座上部有竹節狀裝飾,拍品即爲一例,另可見白瓷製品(附圖2:河北博物院藏唐代白釉鳳首壺)。第二型,杯式口,鳳首下移,從蓋子變爲頸部的裝飾,底座爲簡素的喇叭形,目前所見大都爲三彩器(附圖3:故宮博物院藏唐代三彩鳳首壺)。第一型傳世量較稀少,製作年代爲唐前期,具有典型的薩珊風格,第二型則更接近粟特式。
相似器見于河北蔚州博物館藏唐代綠釉鳳首壺(附圖4),高度0.74米。還有一例見于“黑石”號沉船出水的白釉綠彩刻花龍首壺(附圖5),高達1.04米,風格奇异,罕見之至,西方學者認爲其可能産自鞏縣,應爲海外客人特別訂制,是唐代鳳首壺的變异形態,這也從側面證明瞭鳳首壺在當時的盛行與實用功能。
來源:
1.日本實業家益田孝男爵(1848 – 1938)舊藏
2.日本私人收藏,入藏于1990年代
參閱:
1.《定瓷藝術》,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53,圖64,寧夏固原縣博物館藏薩珊波斯銀鎏金鳳首壺;頁54,圖65,河北博物院藏唐代白釉鳳首壺
2.《故宮陶瓷館•上編》,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頁156,圖94,故宮博物院藏唐代三彩鳳首壺
3. Regina Krahl, John Guy, J. Keith Wilson, and Julian Raby, Shipwrecked, 《Tang Treasures and Monsoon Winds》, 新加坡, 2011年, 頁61, 圖51,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黑石號出水唐代綠釉刻花龍首壺
4.《正倉院考古記》,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年,頁67,日本正倉院藏唐代漆胡瓶
安史之亂前,隋唐帝國繁榮富强,昌明發達,因而有了絕域入貢、萬邦來朝的盛况。那時,西北有陸路溝通中外,東南有海道聯絡東西,商隊絡繹不絕,使團相望于道,空前暢達的交通帶來了空前頻繁的文化交流。時西方的文明大國有薩珊波斯(在今伊朗,651年爲阿拉伯人的大食攻滅)、大食和佛菻(即拜占庭),以及居處中亞以康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爲代表的粟特人,他們在這次東西文化藝術大交流互融中,都扮演著極爲重要的角色。如此往來頻繁,對隋唐及後世影響深遠。表現在工藝美術方面,就是濃郁的异域胡風盛行。器物在造型、裝飾上每每模仿西亞、中亞器皿,既有西方的頎長挺勁,又有中國的圓潤渾厚,獨樹一幟。在當今的海內外公私收藏中,隋唐工藝品無疑都是極爲重要的藏品,藝術、歷史價值兼具。
拍品氣質獨特,修長端莊,具北朝遺風,又見异域色彩。杯形口,細長頸,滑肩,卵形腹,上端凸飾一圈弦紋,下接葫蘆頭式喇叭形高圈足。壺身一側貼塑雙泥條帶狀柄,上接口沿,下至肩部。壺蓋模印成鳳首狀,蓋內有榫,起到穩固的作用。整器立坯後,先罩白色化妝土,後施綠釉。釉薄處可見下層的白色化妝土,綠、白二色交相掩映,流動融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白色化妝土是由低溫白釉加水淡化而製成的,性質還是釉,所以它的光澤比較明亮,不同于常見化妝土的乾澀,也有學者形象地稱其爲“白色化妝釉”「注1」。足內澀胎,胎色閃粉,胎體較鞏縣産品略緻密。綜合此器特徵,應爲邢窯所産。
注釋:
「1」張志忠等:《邢窯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頁452
拍卖场次 :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
lot:649
更多唐 綠釉彩鳳首執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