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13-14世纪 13世纪 铜鎏金阿閦佛(原封底)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200,000-300,000
拍卖日期:2016-05-15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
年代 : 尼泊尔13-14世纪 13世纪
尺寸 : 高19.2cm.
创作年代 : 尼泊尔13-14世纪
著录 : 参阅:《印度与尼泊尔的铜造像》, ULRICH VON SCHROEDER著,香港观法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523页,图170C。
: 历史证明,尼泊尔造像艺术是以加德满都谷地为中心,以纽瓦尔人为主要造像者而发生发展的。纽瓦尔人是谷地最早的民族,而且世代定居于此。纽瓦尔人聪明勤劳,擅长建筑、雕刻、铸造等技艺,是公认的尼泊尔文化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历史功绩写进了尼泊尔今天的教科书中。纽瓦尔人在制作佛像时,不拘泥常规,大胆渗入本民族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制作的佛像,面带喜色,头大肩宽,胸阔腰圆,工艺精湛,从体型到装饰皆具有典型的纽瓦尔人的人体和审美特色。尼泊尔人对铜有一种特殊的喜爱,视为神圣之物,境内山多地少,矿藏丰富,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喜好。所用铜一般皆为上等的红铜,质软细腻。尼泊尔人很早就掌握了炼铜技术,用铜制作各种器具。我国《旧唐书》里就有“尼婆罗国,其器皆铜”的记载。玄奘在其西行游记中对尼泊尔的制铜业也有提及。可见,尼泊尔人用铜造像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风尚,同时也可看出他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12世纪后,尼泊尔金铜造像主要满足我国西藏、青海、内蒙等地需求。这些民族具有游移不定,尊奉藏传佛教,注重“即事而真”的本尊修法的共同特点,金铜造像以其庄严神圣,轻便光洁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信仰特点。供需往来,千古不绝。这也是尼泊尔金铜造像艺术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尊阿閦佛,头大内颔,平面看呈倒梯字型,顶平如盘,肉髻较平缓,面庞丰满呈童子像,下巴圆润,大耳垂肩,眉眼细长,五官小巧生动,表情含蓄沉静。头部以下肩宽腰圆,造型浑厚。佛像在整体造型上具有典型的蒙古利亚人体特征。佛像衣着为偏袒右肩袈裟,表现手法为萨尔纳特式,仅在胸部,袖口和袈裟下摆处施以衣纹。衣质薄如蝉翼,躯体起伏明显。佛像手势生动优美,大拇指习惯作环形,与余四指明显分开。莲瓣刻画极为独特,三层莲瓣且瓣尖上翘,这是同期尼泊尔造像比较罕见的样式。
拍卖场次 :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lot 3003-lot 3091)
lot:3003
更多尼泊尔13-14世纪 13世纪 铜鎏金阿閦佛(原封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