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 “松雪斋制”铜错金葫芦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400,000-700,000

拍卖日期:2016-05-14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
年代 : 明末清初
尺寸 : 11.4×11.4×24.8 cm.; 2338g
创作年代 : 明末清初
: 此瓶以精铜制,小口,束颈,瓶身束腰,棱分四面,作葫芦之形,线条圆润流畅,圈足外撇。瓶身错金纹饰,精细生动。颈部一周垂蝉纹,圆鼓肩四面菱形开光,莲托“太平吉祥”,下方以云纹承接,以弦纹分隔,环列倒置云头纹,腹部亦作四面菱形开光,其中瑞兽身披锦毯,背驮火光环绕“福寿康宁”四字隶书。瓶底方框内错金“松雪斋制”四字篆书款。此件葫芦瓶器形雅致脱俗,蕴含天圆地方之意,尽是福禄祥瑞寓意。
从造型及纹饰上来看,明朝尤其嘉靖靖时期,皇帝崇信道教,喜闻祥瑞之事,直接影响官造工艺品的制作,使得吉祥图案器物盛行。葫芦瓶既是此时期最为常见的器形之一。此时远官进献“瑞物”也成为风气。葫芦瓶的造型始见于新时期时代晚期,因与福、禄两字的读音相近,故在历代工艺品中常见。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嘉靖时期葫芦瓶在缘由基础上发展出多种式样,如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或多棱等。此时为了突出祥瑞的象征意义,多在器物中加入吉祥文字、江山和道教符号。明清两代,瓷器中葫芦瓶大量烧造,为皇室喜好。
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葫芦形瓷器的大量出现,是清朝尊儒崇道、重文治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康熙时期葫芦瓶,相较前期口沿部分增高,注重线条美。此件葫芦瓶束腰之上更为修长,形制相较嘉靖时期更为雅致。从纹饰上看,吉祥纹饰相比嘉靖更为简约可观。
从材质和工艺上来看,元朝以降,明政权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嘉靖征银代役制度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明代手工业乃至铸造技术的发展,皇家设有内廷“铸冶局”,汇聚能工巧匠,专制御用器皿及兵器。而清代的铸铜在继承了明代工艺精华的同时,更加细化了铸造工艺,从而使得清代的铜器铸造工艺更趋成熟和完美。此器所用错金技法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为出现最早的铜器装饰手法之一,明清之际追摹古风,多以此法装饰铜器,可令纹饰经久不褪,历久弥新。较细的错金是用尖刀在表面錾刻嵌槽,利用金银的延展性敲打成薄片或丝状,加热后用特别的工具压入嵌槽,最后用错石打磨平整,使之“严丝合缝”。此件精铜宝光内敛,错金吉祥纹饰彰显华贵。
拍卖场次 :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lot 4651-lot 4788)

lot:4715

更多明末清初 “松雪斋制”铜错金葫芦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