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矾红彩甘露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700,000-1,200,000

拍卖日期:2015-11-14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清乾隆
尺寸 : 22.3 cm.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著录 :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耿宝昌、吕成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天津博物馆藏瓷》,天津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2
《清代官窑瓷器史》,铁源、溪明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2003
: 甘露瓶,亦称“藏草瓶”,为藏传佛教陈设用法器。圆唇,直颈,颈下部有轮状凸起,丰肩,腹下渐收,瘦胫,覆钵式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矾红彩绘饰。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朵梅纹、覆莲纹、仰莲纹、如意纹、变形覆莲纹、折枝西番莲纹、蕉叶纹、覆莲纹。瓶型秀美,色彩协调,为藏族传统造型与清代早期陶瓷烧造工艺高度完美的结合。
甘露瓶是藏传佛教专用法器,一般作以下数种用途:
于瓶内盛净水,上插藏草,以示淋洒之甘露(此即“藏草瓶”、“甘露瓶”二名之由来);
以瓶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及香水等二十种物,供养佛菩萨,则以此开显净菩提心之德;
在密教灌顶时,瓶亦为诸尊手持之物。
而御制甘露瓶尚有另外一种用处,即作皇室赏赐西藏僧侣之用。这与清朝帝王民族统治之措施不无关系。
通过尊奉藏传佛教以加强中央集权,是清朝政府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据记载,乾隆帝对藏传佛教极尽虔诚,坚持每日打坐修持,并学习梵文和藏文,下令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寺,仿西藏桑耶寺于承德建普宁寺,又仿拉萨布达拉宫于承德建普陀宗乘庙,于紫禁城内仿西藏托林寺坛城殿筑雨花阁……凡此种种。
《乾隆纪事档》:
“(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
“(乾隆十一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烧造几件。”
“(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藏传寺庙的增多及法事活动的频仍,促使了藏式法器及陈设的大规模制作,大量不同材质的法器(瓷器除甘露瓶外,尚有多穆壶、贲巴壶、金釉法轮、金釉无量寿佛等许多品种)经清帝的授旨而成形于造办处,在此背景之下,景德镇御窑厂在奉命惟谨的督陶官唐英的监督之下进行着繁忙的生产事宜。
甘露瓶始制于雍正朝,乾隆时多见,藏品见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所藏矾红彩甘露瓶(清乾隆),瓶皆无官款,纹样、造型与此瓶如出一辙,应同出唐窑。
此外,据查证,在清朝晚期国势式微之际,曾有相当数量的宫廷陈设瓷器流失宫外,以下为在清宫遗失陈设瓷器之列的部分御制甘露瓶(注:此资料数据援引自《清代官窑瓷器史》):
静明园:
梯云公馆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涵万象 白地红花瓷甘露瓶 一件
芙蓉坪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静宜园:
情赏为美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学古堂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香岩室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养源书屋 白瓷红花甘露瓶 一件
镜烟楼 红花瓷甘露瓶 一件
玉华岫 红花瓷甘露瓶 一件
来青轩 白瓷红花瓷甘露瓶 一件
皐涂精舍殿 白瓷红花瓷甘露瓶 一件
静明园、静宜园皆为清帝的行宫御苑,“静宜园”一名系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敕令扩建竣工后而改,园中的布置陈设器物应多制作于乾隆一朝。此又与《清档》所提及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相互印证。
藉由上述资料可见,在乾隆一朝,红彩甘露瓶曾因帝王之偏爱而多有订烧(按,乾隆帝曾因督陶官上呈“黄地红花甘露瓶”而不悦,特下令“嗣后不许呈进”),此种因帝王之喜好而多次敕谕烧造之盛况不仅在雍乾之前未有出现,乾隆之后的诸帝在位期间亦闻所未闻。
拍卖场次 : 逸庐——古器雅集(lot 4271-lot 4312)

lot:4283

更多清乾隆 矾红彩甘露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