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鸿(1904-1994) 哈萨克毡房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50,000-200,000

拍卖日期:2015-11-14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常书鸿(1904-1994)
年代 : 1947年 1940年代
尺寸 : 27×39cm
创作年代 : 1947年
钤印 : 原藏家得自艺术家家属。
著录 : 常书鸿
1904-1994
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1904年4月6日出生于杭州市,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预科,学习染织专业,1923年染织毕业,留校任教。1925年任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美术教员。1926年,学校转为浙江大学工业学院,任本科美术教员。1927年6月,带职自费赴法国留学,11月考入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后提前升入专科,学习油画。1936年受教育部部长王世城之邀,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38年抗战爆发后,随国立艺专迁校云南,任代理校长之职。1940年离开艺专,任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兼秘书。1942年9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成立,任副主任。1943年3月到达敦煌。1944年元旦,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任所长。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文化事业局,转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任所长。1956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元月,”敦煌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开幕。1982年3月,调任国家文物局顾问,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举家迁往北京。同年4月回母校浙江大学参加85周年校庆,10月在学校与夫人李承仙合作绘制大型油画”攀登珠峰”。1993年8月,完成《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回忆录。
常书鸿
1904-1994
在中国美术史中,常书鸿先生是一位兼具绘画、考古、保育等多方面成就的代表人物。其自二十年代起便加入由丰子恺组织的“西湖画会”,并于1926年远赴里昂及巴黎留学,进入法兰西艺术院士、新古典主义大师劳朗斯(Paul Albert Laurens)画室学习。先生严谨的写实绘画技巧,为他带来里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展览一等奖”与“劳朗斯画室第一名”的荣耀。在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与留法中国画家的艺术活动,组织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他的住处变成了学会的活动地点,相互间切磋技艺,讨论各类艺术问题。当他怀抱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在法求学十年后,决定带着西方绘画技巧回到“蕴藏着千数百年前敦煌民族艺术宝库“的祖国。归国后与张大千、梁思诚、徐悲鸿等筹办“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此后四、五十年,先生致力于保护及研究石窟遗迹,使“敦煌学”在国际大放异彩,获得“敦煌守护神”之尊称。其晚年多次远赴日本,进行中日艺术交流活动。
总体看来常书鸿先生的艺术作品由油画、水粉、素描和速写为主,创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27-1936年法国留学创作,此期间既是学习成长期,又是充满创造性的丰收期,绘画题材广泛涉及人体、风景、静物等多方面,其中尤以人体艺术为精;第二阶段为1936-1942年归国后重庆期间,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变化,这一时期绘画主题以人物肖像和风景为主;第三阶段为1943-1975年奔赴敦煌后的兰州时期,他“魂系敦煌”,期间所创作的作品大多都与敦煌艺术及生活状态息息相关;1976后逐步进去晚年创作,先生的表现对象主要是以各种花卉为主的静物。这四个阶段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但他不断探索油画的中国气派和中国情趣始终贯穿其中。如若说留法阶段常书鸿的“中国风格”仅仅是在萌芽阶段,那么回国后追求油画的中国气派更为明显,这和作品所要表现的对象、创作的整体环境和气氛相关。
自常书鸿先生远赴法国学习后,他的创作不仅佳作迭出,而且呈现出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受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和专业训练的养育,注重结构、光线、色彩,形成以人体艺术为代表,其它艺术均有发展的现实主义艺术品格。 回国后常书鸿初到北平,后辗转到昆明,在四十年代初先生带着全家迁往重庆定居。
随后常书鸿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安定的生活来到敦煌,主要精力用在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上。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拘泥于西方的古典写实,而把严谨的写实技巧融化在比较自由和抒情的笔触中,线的力量明显加强,注重色彩的和谐,为了画面表现的需要,平面绘画的时空观念被改造或突破,构图和色彩处理统一、协调、自然,接近敦煌艺术的画风。
《九层楼》与《莫高窟》两件水粉作品,题材均以描绘石窟为主。从作品本身来看,九层楼本身是敦煌重点保护建筑,与常书鸿先生所守候的黑色丰碑遥遥相望数千年已久,先生也以它为题材创作过数件材质不同的艺术作品,从素描到油彩,从搭建系列到风景写生,无不表现出常书鸿对它的喜爱。然而这件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此《九层楼》画面极其丰富,虽以其建筑本身为参照,却加以神话故事场景的还原。常书鸿进入莫高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后,敦煌艺术更渗透到他的创作之中,其中飞天生动的姿态,描绘时线的语言增多但不失柔美的情怀,中国情趣十分浓厚。马车在画面中恰到好处的出没和人潮涌涌的场景,重现出了神话故事里敦煌繁荣风貌的景象,重温了中国伟大的敦煌艺术传统。
而《莫高窟》无论从整体内容到具体笔触都与之不同,其画面造型上讲究体块关系,笔触厚实有力,色彩明亮饱满,背景钴蓝天空调衬着密密实实的丛林,围墙显现的更为坚实有力,强化了它的稳定、厚重与沧桑感。画面前景的犁车与牧民先生用几笔概括出来,可见此时的常书鸿已经开始淡化西方学院派的精湛的写实手法,却保留了油画用色技巧把它与中国水粉很娴熟的融合并呈现在画面上。画面中阳光洋洋洒洒的铺开,与冷色调的投影恰成对照,颇有后印象派画作的韵味,却把敦煌莫高窟中人们的日常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传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敦煌期间,由于民族意识和对艺术的追求,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敦煌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束代表,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这种使命感使我度过所有的艰难困苦”。当年已年近半百的常书鸿先生用这样的态度在守护敦煌,同时他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下了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受西方美术教育影响,常书鸿的素描可以说在美术史中有着标新立异的作用,从画风看出他的作品有异于当时国内盛行的苏式素描。根据先生自述记载,1930年他参加了里昂美专以“木工”为题的素描康德考试,获得第一名奖金。可见早在当时先生的素描能力就享誉国际,得到专业的认可。
此次上拍的三件速写作品《哈萨克毡房》、《戴“三叶帽”的男青年像》、《着“库普”的男青年像》全面的诠释了他敦煌时期的素描系列,绘画过程中他把西方写实的表现形式加以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结合起来,画面干净整洁,其中的一笔一线都干净利落,笔笔成型,呈现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真实性”,它是包含真诚的、现实的、具象的人物写生。
七十年代后当常书鸿先生步入晚年仍然勤奋创作,作品题材到形式都在不断变化着。在兰州时期更多的是静物,尤其擅长画鱼。这件《黄河鱼》于1973年完成于兰州,关于这幅作品常书鸿之子常嘉煌曾忆起当年的趣事,七十年代常家儿女已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状态闲在,偶然一次儿子常嘉煌去黄河捕鱼为家里添补食材,而先生见此鱼形态甚是鲜活可人,便要求家人贡献出来做他的写生静物。由于过于喜爱,先生为这些黄河鱼连续绘画了数件作品,直至不能再绘画出鲜活的状态,黄河鱼也不能再食用,看到常家煌先生不无遗憾,常书鸿先生劝慰道:虽鱼已不能再食用,但我已经把它最鲜活的状态呈现在画布上,可供你永久留存了!”
本件《黄河鱼》以一盘鲜鱼为主,四周摆放的陶制罐子、玻璃杯、酒瓶与蔬菜均简化为单纯的几何形体。此处形式结构来自敦煌壁画的启示,色彩的运用如土红、青绿等来自于壁画用色的影响。环境背景则运用白色为主灰色为辅的大笔触铺开画面,恰到好处的衬布横穿其中,使得构图更加和谐统一。从画面中央以高彩度的色彩描写主角,而后渐次降低彩度,他在蔬菜的处理以彩色跳出全景,与其他的冷色调相互对比,却呈现了和谐的平面图案化的特质。此件作品黄河鱼本身兼具繁复与单纯的特色,画面活灵活现,色彩明快亮丽,用笔潇洒自由,苍劲浑厚,可充分体现出艺术家晚年大量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韵味与技巧,风格愈发浑厚,运用在日常生活的静物中也可以展现出特殊的中国绘画美学与空间感,可见他对于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已经全面升华。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完全抛开了学院派条条框框的章法以及世俗的束缚,他将人生的经历与感悟、学院派扎实的功底、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中国早期传统绘画的气派与理念完全融汇到他晚年的作品中,那是他用心境、用灵魂创造出来的自我超越的作品。
拍卖场次 : 二十世纪艺术(lot 35-lot 73)

lot:61

更多常书鸿(1904-1994) 哈萨克毡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