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藤编佛珠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30,000-50,000
拍卖日期:2015-11-14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清中期
尺寸 : 长 88 cm.
创作年代 : 清中期
: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佛珠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而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藤条编织而成的佛珠十分罕见。
在中国,「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至此,佛珠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此串藤编佛珠共一百零八粒,一粒牙质母珠,三粒牙质隔珠,一枚铜质记子留。佛珠色泽亮褐,打磨光滑,纹理细腻清晰,精细华美,做工之精巧令人称赞,素朴静雅中隐着华贵的气息。一百零八粒佛珠代表人生百八烦恼。简单来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不外乎五种:贪、嗔、痴、慢、疑,也就是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
拍卖场次 : 逸居——文案清供(lot 4321-lot 4428)
lot:4388
更多清中期 藤编佛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