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1898-1982) 《京剧源流探讨》文稿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50,000-250,000

拍卖日期:2015-11-14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张伯驹(1898-1982)
: 尺寸不一,约 26×30.5 cm.约0.7平尺(四幅)
21.5×30 cm. 约0.6平尺(四幅)
20×22 cm. 约0.4平尺(一幅)
注:此件文稿共9页,并附张伯驹自书标题信封。
1980年4月18日,张伯驹受邀在天津市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会和南开大学中文系古典戏曲小说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作此篇报告。报告结束后,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许祥麟根据先生在会上的报告并参考文稿,整理后油印出版,作为内部资料,以供参考。
京剧源流探讨
京剧原名「乱弹」,亦简称「弹戏」。内容包括很多种,吹腔、梆子腔,如《打面缸》、《打樱桃》、《小上坟》、《探亲家》、《贩马计》、《百草山》、《小放牛》、《凤阳花鼓》、《荡湖船》之类。不止皮黄、湘南、四川、广西,不认识弹戏为京剧,以为评剧是京剧(评剧是由东北二人转发展的,名为蹦蹦戏)。其实曲艺,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是真正的京剧。在乾隆以前就有弹戏,自成为京剧,发展遍及全国,在国际则驰誉世界,是应当有一部京剧史的。但是在源流与发展上是极不简单的事。单就源流来说,既无书籍记载,亦无物资考证。内行老先生只知道四大徽班。研究戏剧史料者亦只说到清乾隆间,雅部与花部之分(雅即昆曲、花包括秦腔、梆子腔、高腔、皮黄等)。京剧的源流究竟在何时代,不能准确肯定。现为探讨京剧的源流,只有经验上的感觉及地方的传说来作问题的提出,以供研究而已。
一、在音韵上推测京剧的源流
京剧音韵的十三辙,是与宋词韵大部相同的,宋词人用韵真轸、庚梗、侵寝之互通,与寒阮、覃感韵之互通,即是京剧韵中之人辰辙、言前辙。京剧韵的姑苏、爷茄、灰堆辙是河南的语音,这三辙当然不是京剧经过河南而成立的,而很久就有(京剧四大徽班直到北京,未到过河南)。又我原籍是河南项城,在我六七岁时,听到老人唱由安徽寿州传来西皮《火焚纪信》(唱词生为汉家臣,死为汉家鬼,三魂渺渺,七魄茫茫,把我的汉王驾来随)用的是灰堆韵。是从何而来的。昆曲也有爷茄韵(弹词破不口)又是从何来的。另外阴阳平上去入的用法,宋词京剧也是相同的。宋中州音韵之后,至元有中原音韵,中原二字,为中州二字之变相,京剧韵用的中州音韵,而不是明洪武正韵,由此推测,京剧应当是处初明剧种。
京剧与高腔昆曲之关系
京剧的音韵与高腔,昆曲完全相同。而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的地方戏,这三种戏都在一个班社,而就演出的高腔昆曲的历史,当然与京剧历史有关,周诒白的《中国戏剧史》,根据汲修主人《啸亭杂录》秦腔条说法「惟弋腔不知起于何时,其铙钹喧阗,唱口器杂,实难供雅人之耳目。」据此,当时京中高腔即属明代其调喧杂的弋阳腔。弋腔据徐文长《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者,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在那时流行区域很广,自必有相当的历史。昆曲一般说始于明嘉靖、隆庆间昆山魏良辅,而祝允明《猥谈》里说「数十年来,南戏盛行,更为无端妄名,以余姚腔、海阳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抑扬趁逐,杜撰百端。」允明卒在嘉靖五年(与魏良辅相隔四十年)(又前数十年当在成化时)在他的笔录里已经看到昆腔的流行。所谓昆曲始于魏良辅之说,乃是昆曲经过魏良魏辅的打磨,后人误会昆曲由魏良辅而盛,为魏良而始。更依据常德湘剧的史料,在明永乐二年,即有华胜班(高腔)、瑞凝班(弹腔)的组织。依以上几说,这三个剧种至少应当都是初明时代的剧种。
南宋亡后戏剧流散的路线与元曲的兴起
南宋亡,元军挟帝后北走,杭州成为兵革之地,戏剧向外地流散。其路线为:一、由临安、于潜、淳安而至徽州。二、由衢州、江山而至弋阳。三、由绍兴而至温州。四、由衢州仙霞岭而至福建,由嘉兴而至昆山。依此推测,可能南宋戏剧流亡到各地。有的经过一度变迁而成了各地的剧种。除了温州、福建的语音方面不知其剧种外,流散在弋阳、昆山、徽州的那就是后的弋腔、昆腔、弹腔。
北方成了政治重心后,一般热中的文人都在找进身之,可是元朝主子不知道什么四书五经来开科取士,可是却喜欢我们华夏民族的俳优娱乐。这些文(人)也就转换方向,以编俳优戏文来作其稻梁之谋。新声出现,作者愈多,就产生了天才,后元曲竟占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至元曲的唱法,今日虽不能知,但其所用音韵仍是中州音韵。
从河南戏来看京剧
过去戏剧班社皆以老生,河南班社演出,观众必先问老生为何人,而老生不说是老生,而说是红脸。红脸并不是关羽,而是赵匡胤。一场戏必须有赵匡胤的戏,才能得到观众的欢迎。抗日时,我离北京去西安,路过河南周家口,止宿旅舍不远,有一戏园,乃往观。为南阳曲子,戏演二女子受地主恶霸迫害凌辱。霸之父在为权官,二女子去县衙告状,县官畏势,不予审理,二女子乃去北京,拦舆喊冤。一日,二女子遇一官,拦舆呈状。适某恶霸父之友,将二女子殴打逐。一日,二女子又遇一乘马武官,呈状。武官曰:我为武官,不理民事,最好你告到刘墉那里,可以给你们申冤,但是要先问官的姓名,果是刘墉,再递状纸。一日,二女子拦舆喊冤,果遇刘墉,刘索阅状纸,二女子问官姓名,刘墉唱曰:你老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老爷是清,我叫刘墉,我保过康熙和雍正,又保过二主爷,他名叫赵乾隆。此戏词一何可笑,但是意义重大。河南戏保存民族气节,抗拒元人,始终奉赵宋正朔,而南宋流亡的剧种,始终用中州音韵,亦不例外。
艺术的渐变与突变
凡艺术之发展变化有渐变、突变两种。渐变是经常不断地逐渐变化,突变则是突然遇到政局的巨烈变化(例如种族之成败、改朝换代),而艺术亦随之变化。但突变之前后,亦皆有渐变。如五胡乱华就是一种突变。晋室东迁后,感中原荆棘禾黍之悲,睹东南风物江山之美。思想感情上发生一大变化,乃产清谈。王右军创立了书法,顾恺之创立了绘画,以后渐变直至六朝唐宋。元人灭宋,也是一个突变。戏剧的流散当然有所变化,但东晋与南宋之所不同。东晋还占有长江流域的领土,其变化在士大夫间,南宋则寸土皆无。戏剧的遗产及变化,则在艺人与民间。
二黄调的问题
一般说二黄是起自湖北,初盛行于黄陂、黄冈二县,故名“二黄”。后更流传于湖南、广东、广西、安徽等处,总名湖广调。欧阳予倩《中国文学研究》《、小说日报》上说:最初盛行确在从湖北而上传到湖南、广西、广东,下传到安徽。但《扬州画舫录》说:二黄来自安庆。又有人说二黄
本于徽调的高拨子,西皮本于秦腔。因为高拨子只有二黄弦,没有西皮弦,秦腔只有西皮弦,没有二黄弦。湖广调最初想当然没有二黄、西皮之别,以后受了徽调、旧秦腔的影响,才发生变化的。又说高拨子到二黄应当是平板二黄为之过渡。平板二黄属于弋阳腔之咙咚调。考之老伶工弋腔入安徽较早,平板二黄是从安徽唱出来的,在二黄之先。二黄在汉调中叫作南路,因为秦腔在北,皖在南。二黄既脱胎于徽调,自然叫作南路。脱胎于秦腔的西皮,所以叫做北路了。二黄是平板二黄,改作的,平板二黄虽然脱胎于弋腔,在当时不无受高拨子影响,所以平板二黄是弋腔跟高拨子的产儿。照这样看来,与其说二黄是本于高拨子,不如说是本于弋腔。周诒白《中国戏剧史》亦谓此说颇为近理。按《美龙镇》、《乌龙院》以前唱吹腔,如今之川剧《乌龙院》仍用笛子伴唱。四平调似即其过渡。又今之《打樱桃》、《贩马记》亦仍唱吹腔。《贩马记》一剧即出自徽班。认为高拨子也不妨说是从弋阳腔到平板二黄的过渡。以上两说,二黄是从安徽到湖北是近理的。还有人说由于谭鑫是黄陂人,黄陂又邻于黄冈,所以称二黄。此说更为无稽。按汪桂芬演《文昭关》是直接程大老板。谭老一生未演过《昭关》,可知二黄早在谭老之先。
西皮调的问题
所有研究中国戏剧史者,公认西皮是脱胎于甘肃调、陕西秦腔的。所根据的记载:一、张亨甫《金台残泪》说乱弹即弋阳腔,南方又谓下江调。谓甘肃腔曰西皮调。二、《燕兰小谱》说秦腔所用的乐器,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三、《听春新咏》说秦腔以胡琴为主,助以月琴。四、《怀芳记》说一变为西皮,则秦声激越,哀怨盈耳。根据这些记载,说西皮明明即是秦声,而胡琴本不是中国乐器,而是西域的乐器,甘陕两省历史上和西方诸国接近最密,那地方采用两国之乐,也应该最早,所以西皮是陕甘地方传来,腔调是不会错到那里的。又欧阳予倩说西皮本于秦腔,因为秦腔只有西皮弦,没有二黄弦,又说
二黄在汉调中叫做南路,因为秦在北,皖在南,二黄既脱胎于徽调,自然叫作南路,脱胎于秦腔的西皮,所以就叫做北路了。
我对西皮是从甘肃调与陕西秦腔来的说法,一直在怀疑,我的怀疑有几点:
一、根据的记载,这些写笔记的人都是士大夫,专以色旦为对象来玩弄艺人。并不是研究戏剧的。他们笔记的名称也就代表他的内容是不足为凭的。
二、甘肃在西北,安徽在东南,相隔过远,怎么甘肃调就传播成徽班的西皮,还是徽州到甘肃学的,在什么时代。
三、我的原籍河南项城县,是三国魏吴战争时,曹魏的粮运后方。我在五六岁时,记得老人能唱《火焚纪信》、《天水关》,很长的数板,都是由徽州、寿州来的,那时叫西皮为徽调。
四、余叔岩的祖父余三胜的本戏是徽调西皮,叔岩还保留着他祖父的《长亭》、《凤鸣关》、《打金枝》等戏,一段唱都是几十句的。唱法、音韵上,唱法上与陕西秦腔相隔有风马牛之势,与二黄原版与四平调、拨子情况绝对不同。
五、在唱的实验上讲,唱二黄与唱西皮是一样的嗓子。余叔岩君调嗓子的方法,是先调二黄,从六字调起到硬六字调、六半调、软宫调、正宫调,再从六字调起调西皮,到硬六字调、六半调、软宫调到正宫调,然后再调二黄,回到六字调。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这证明二黄、西皮是一个嗓子。如果唱昆曲再唱二黄西皮,嗓子有些别扭,但是还能唱。如果用唱陕西秦腔的嗓子来唱二黄西皮,那是不好唱的。
六、秦腔定弦与西皮关系。溥叔明君说:这不是西皮脱胎于秦腔的佐证,因为二黄用尺合定,西皮用工四定,反二黄用六上定,此为一定的规律。
七、胡琴一般说是与琵琶同出龟兹。引唐岑参《白雪歌》「胡琵琶与羌笛」为证,但在的胡琴是不是唐朝的胡琴,也同于现在的昆曲所用的笛是不与羌笛一样,又说《元史·礼乐志》:胡琴,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即今通用之胡琴。蒙古乐用马尾是马尾是对的,但是没有说明所蒙的皮是牛皮还是马皮。我以为京剧所用的胡琴,正是长江流域的乐器,因为他有丝有竹,有蛇蟒皮,有松香,他本不姓胡,或者形式上似胡乐。当时的人就就叫他胡琴,而且中间还隔着三弦与笛的递变。
八、常德湘剧的史料。明永乐二年的瑞凝班禅戏,这时是不口有西皮调。
九、湖南祁阳剧的《空城计》是一出传统很长的戏,唱法用低音,伴奏用三弦。据传以前还用过古琴伴奏。明朝的琴曲都是低音,当时士大夫家宴会演剧是在厅堂之上,当然可以唱低音。依据祁阳剧《空城计》以及乐器的伴奏,可以说在明代弹腔里就有西皮调,那与魏长生乾隆乙亥入京带来秦腔时间相隔甚远。(乾隆乙亥为乾隆二十年,乾隆在位六十年)。
十、安徽右牌调已失传,是不是与西皮有关系,是不是徽州高拨子是南路,相城右牌调是北路。或者弋阳腔是南路,徽州腔是北。以上说我的看,二黄不是产生于湖北,西皮不是传自甘肃调。与秦腔可以考虑到南宋戏剧流亡之路线及艺术突变与渐变的问题。宋戏剧的形式与唱法不得而知。按《宋乐志》:「大观三年五月诏「今学校所用不过春秋释奠,如赐宴辟雍,乃用郑卫之音,杂以俳优之戏,非所以示多士其自用雅乐。」又《宋乐志》:笛以一管而兼律吕众由焉。又宋陈去非词云: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姜白石词云:旧时明月,有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依此知宋戏剧曾杂用于赐宴辟雍中,以及歌曲伴奏之乐器主要者为笛。
总结起来就是说,现在京剧源流长与短的,就以上诸说推测长可以由初明到元与南宋,就魏长生来京而把秦腔传入皮黄来说,则短只能不出清代乾隆。
但是一个剧种的存在,并不是太短,即如四大徽班到京,自清嘉庆初年,算起已近一百八十多年。按常德湘剧的史料:明永乐三年就有弹戏,那距南宋末年,不过才九十多年,而且保存在民间当有较长的时间。
最后声明我所讲的不是能段断定京源流的,而是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来供同志们参考。
常德瑞凝班弹戏、祁阳剧《空城计》、梅兰芳所藏明代脸谱
肯定的问题:一、弋、昆、乱同时有。二、最迟在初明。三、不是传至秦腔。
不肯定的问题:是否南宋流亡经过突变而成的剧种。
毛奇龄《西河词话》:古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即舞曲中,词亦不必与舞者搬演照应。唐皆多七绝诗,例如《旗亭赌唱》又如杜诗《江南遇李龟年》诗及「此曲只宜天上有」诗。至宋则唱词如柳永、周清、辛弃疾、姜白石等。
南宋安定郡王赵令畤始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则纯以事实谱词曲,间然犹无演白也。至金章宗朝,董解元不知何人实作《西厢记》弹词,则有白有曲,专以一人搊弹,并念唱之。嗣后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一人、笙一人,笛一人列坐,唱词而复。以男名末泥,女名旦儿者,并杂色人等,入勾扮演,随唱词作举止,谓之连厢。唱连厢至元始歌舞合一。
四郎探母。适才过关盘查紧。一场应当带剑翻吊毛。由小番抱剑就使台下知道要翻吊毛了。走小圆场应起小云手,向前加马再向左走,唱至刀枪二字,把剑换到前胸。见娘亲三鞭翻吊毛落在板上。此一段写在断背一段之后。
思想文学结合唱念身段,内心表现。昆曲《疯僧扫秦》。秦桧在灵隐寺拜佛,要显示出害岳飞,罪业深重,忏悔、恐惧之势。
《借东风》要显示是作假,武侯本知天文,如现在气象台有天气预报,武侯并非妖道。
拍卖场次 : 中国近现代书画(lot 401-lot 847)

lot:419

更多张伯驹(1898-1982) 《京剧源流探讨》文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