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晚期 白料渣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80,000-120,000

拍卖日期:2015-10-06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香港)2015秋拍
年代 : 清中晚期
尺寸 : 直径 9.6 cm.
创作年代 : 清中晚期
: 该器琉璃质,白色呈喇叭口,宽沿,深腹,形如尊。渣斗,又名爹斗、唾壶,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晋代,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餐桌,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之中。明清两代渣斗也被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上,以备存纳微小废弃之物,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康、雍二帝都喜欢玻璃,康熙帝命日耳曼传教士纪瑞安神父指导创建蚕池口玻璃厂,该玻璃厂如其他御用作坊一样,由内务府造办处管辖,负责制作、维修、保管皇家器物。内务府为清代最大的政府机构,辖下造办处的主要作坊最初设于养心殿,1691年大部份迁到慈宁宫后,仍沿用旧称“养心殿造办处”。雍正帝将蚕池口玻璃厂迁至圆明园六所,然而蚕池口的玻璃厂幷没有停产,直至乾隆朝的1758年以后。乾隆帝对玻璃器的雅兴绝不减于康、雍二帝,他在圆明园玻璃厂的原有基础上新建窑炉,生产仿欧式玻璃番花和中国玻璃器物。乾隆朝玻璃厂的生产从未间断,每年生产周期稳定,产品品种规范化,即使在乾隆帝驾崩后,历经嘉、道、咸、同、光、宣六帝,玻璃厂的生产从未停顿,直至清帝逊位方告终结,这与养心殿造办处其他各作生产时断时续的情况完全不同。可见玻璃工艺在皇家美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乾隆朝玻璃的艺术风格与雍正朝接近,以精细为其特色,与康熙朝玻璃之“浑朴简古”风格已有很大不同。 学者推测乾隆档案记载的玻璃厂应为原来蚕池口的工厂,在那里先完成烧造及吹制玻璃的工序,到圆明园作坊再进行彩绘。圆明园作坊是制作最精美玻璃器之所,亦受皇帝亲自监督。
拍卖场次 :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lot 171-lot 601)

lot:599

更多清中晚期 白料渣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