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远 d:公园(一组四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20,000-40,000
拍卖日期:2015-05-17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作者 : 王济远
钤印 : a:有印鉴 b:C.Y. c:C.Y. d:C.Y. 美国私人收藏。
著录 : 王济远
生平简介
“秦淮河,六朝金粉之旧地。桃根桃叶,艳迹千秋,余于一九二三年四月漫游金陵,流连河上者凡半月,追想当年盛事,忽感流水白云,兴来涂抹几笔,而笔下如闻笙歌怨慕之声,真耶幻耶。此余一人知之,不必说于他人听也。”
——王济远《秦淮河》1923
“所修弥进,所济弥远”,王济远,对于美术界来说,这个名字非常响亮,在20年代的美国艺坛,很多人不知道有刘海粟、徐悲鸿,却知道有王济远、汪亚尘。
王济远在其《自画像》上曾题:“宁静莫如不言”,其艺术亦如人生——诗如有声画,画如无声诗。
在20、30年代,王济远之名常常和刘海粟写在一起,他祖籍安徽,原名悯,别号“大木生”、“黄山水南双塘画房主人”,1893年生于江苏武进,早年毕业于江苏第二高等师范学校,作为上海早期洋画运动的中坚力量,王济远和刘海粟一样,未进入专美美术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凭借天赋和后发优势融入艺术氛围。王济远的早期西洋画教育活动是以上海美专教学和参加社团活动为主,1912新兴美术倡导者刘海粟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后改为上海美专,首批学生中出现了三位大家:徐悲鸿、朱屹瞻,以及王济远。毕业后王济远留校任教,成为刘海粟思想的拥护者和好友,门下的艺术家有潘玉良等。
振兴学校,刘海粟还曾设立“西画研究所”,所长为潘玉良,导师有王济远、李超士等。1919年时王济远又与画家汪亚尘等加入由刘海粟等在上海创办的西画团体“天马会”,其绘画作品主要为水彩、油画、水墨以及一些速写、素描作品,在西洋画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926年,王济远与不守校纪的美专学生的矛盾冲突被蓄谋已久封建势力当做进攻美专的突破口,上海美专一度停课,即使如此,却并没有动摇刘海粟对王济远的深厚友谊与信任,他引用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人世间一切荣华富贵,不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即使如此,为了避免美专受到敌对势力更大的冲击,王济远还是向刘海粟提出辞呈。
1928年,王济远和上海的一批西画家江小鹣、朱屺瞻、李秋君等人,力图组织一个非营利性的绘画学术机构,取名“艺苑”,位于上海西门林荫路,是江小鹣、王济远两位画家将其合用画室提供该所的活动场所,包括陈澄波在内的艺苑艺术家们致力于“促进东方文化,从事艺术运动”使得艺苑绘画研究所”成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西画团体。
1932年,由庞薰琹、倪贻德发起组织的油画艺术团体决澜社在上海成立,以探索和发展中国油画艺术为宗旨,表现自由,创造“新的时代精神”,以此来挽救艺术界的衰颓,冲破“四周的沉寂,平凡,庸俗”,成立不久便举办了“第一次决澜社画展”,以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王济远和张弦、阳太阳、杨秋人等作为最初的会员积极创作,并在第二年成为理事。早在1931年底,王济远便已和庞薰琹在上海开办画室,不顾周围日军入侵的紧张形势,培养学生,筹建社团,在王济远退出之前,一直称为“济远薰琹画室”。1932年,倪贻德、王济远、刘海粟、傅雷、庞薰琹等在上海组织起“摩社”,为决澜社提供新生力量。王济远在发表于杂志的《决澜短喝》中说:“除非你自己夜郎自大,除非你自己划圈自限,除非你自己抛弃了前程,除非你自己没有勇气上进,不然,艺术是没有尽头的路。”
在美专风潮过后,刘海粟邀请留美回国的王济远回美专任西画系主任,之后又升任为副校长、代校长。后来,中华美术协会成立大会在中华学艺社举行,由刘海粟、王济远、谢公展等人发起组织,意在对抗设在南京的中国美术会,推刘海粟、王济远、蒋建白等为大会主席团。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很快沦陷,1941年,王济远远走美国,在大洋彼岸开始自己新的艺术探索,创办华美画学院,后定居纽约,以教学和鬻画为生,直至1975年逝世。
逝世后,王方宇曾对王济远有着这样一段评价:“西画中蕴育着中画的气氛,而中画中透露着西画的精神,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乃在于济远先生对中西画理之晤解,以为画之极致,并无中西之分,画家所追求者,中西一致”,“画家的成功与否,只在‘撷取晶莹’和‘择取形式’上。济远先生的画,就是在这两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画的蔬果,可以感觉到蔬果的真精神。他画的水墨村景,可以感觉到乡村的真气氛。”
王济远
年鉴
王济远艺术活动大事记
1893年 1岁
原名悯,别号大木生、黄山水南双塘画房主人。江苏武进人,祖籍安徽。
1912年 20岁
毕业于江苏第二高等师范学校,后到乡间小学从事美术教育。
1914年 22岁
7月,毕业于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西洋画选科。
1918年 26岁
10月,由丁悚等人选举为由刘海粟倡议发起的“江苏省教育会美术研究会”的编辑。
文章《绘画不能进步之原因》发表于《美术》杂志第1卷第2期。
1919年 27岁
6月,“刘海粟、王济远近作展”在上海寰球学生会举办。
8月,刘海粟、江新、丁悚、王济远、汪亚尘在上海静安寺寰球学生会举办“联合画展”,展出人体写生油画作品。
10月,“天马会”假上海美专大礼堂成立,设立事务所一于西门方斜路源寿里1号。
1920年 28岁
1月,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王济远为西洋画科主任。
天马会第一届展览会于江苏省教育会举行。
1923年 31岁
春,天马会举行全体会员会议,明确主张为:“一、发挥人类之特性,涵养人类之美感;二、随着时代的进化,研究艺术;三、拿美的态度创作艺术,开展艺术之社会,实现美的人生;四、反对传统的艺术,模仿的艺术,反对以游戏的态度来玩赏艺术。”
8月,“江苏省第一届美展”成立“草案起草委员会”,推选刘海粟、汪亚尘、王济远等十余人为委员。
沈君浩在《时事新报》发表《天马会的四个洋画作家》专文,介绍李超士、王济远、汪亚尘与刘海粟。
12月,“江苏省第一届美展”在省教育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推选王济远为筹备总干事。
王济远、汪亚尘、李毅士、李超士等组成“美术家作品部(西洋画)”审查会。
1925年 33岁
4月,刘海粟、王济远、李毅士等参加在上海外滩举办的“中国科学艺术社第二次春季艺术展览会”。
刘海粟、王济远、朱屺瞻、李毅士等在上海举办“上海洋画家联合展览会”。
1926年 34岁
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因西画科主任王济远与学生发生口角,学生掀起风潮,部分教授汪亚尘、王济远等联合部分学生筹划另立新校,即私立新华艺专。
10月,江苏省教育研究会举行常年大会,改选领导机构。刘海粟为会长,汪亚尘、王济远、潘天寿等12人为评议员。
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举办画展。
1927年 35岁
由张辰伯、江小鹣、王济远、朱屺瞻、潘玉良等组织发起“艺苑绘画研究所”,会址在上海西门林荫路。
1928年 36岁
6月,天马会第九届美术展览在西藏路宁波同乡会举行。
10月,江新、张辰伯、朱屺瞻、王济远创办“艺苑绘画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在上海西门林荫路。
“王济远画展”在上海西门林荫路“艺苑绘画研究所”举办,参展作品数十件,引起轰动。据《申报》本月9日载:“名画家王济远去秋东渡,游历二岛名胜,兼事考察日本艺术,曾在彼邦东西二都及大阪举行个人画展,宣扬我国文化,博得艺术佳誉,于今夏返国,潜心探讨作画,画境益见深远,兹集其油画、粉画、水彩画数十点,会旅东作品数十点。”又据《申报》本月12日载:“林荫路阳台上(艺苑)高悬王济远画展长幅,观者塞途。《白云树片影》、《白浪》、《两瓶花》、《北极图》等作品均为购定。”
11月,由王济远主持的“潘玉良留欧回国画展”在上海西藏路宁波同乡会展出。
1929年 37岁
4月,文章《全国美展与西湖博览会》发表于《美展》第5期。
8月,“艺苑绘画研究所首届美术展览会”举办,参展画家有王道源、方干民、王济远等。
《王济远油画集》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发行。
《济远水彩画集》由上海大东书局编印出版。
1930年 38岁
4月,“王济远个人绘画展览会”在上海西藏路宁波同乡会举办。
5月,“王济远赴欧欢送茶话会”在静安寺路华安保寿公司8楼举行。
11月,王济远、倪贻德合着的《西洋画法纲要》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1931年 39岁
8月,刘海粟与傅雷自欧洲回国,设立“西画研究所”,潘玉良为所长,王济远、李超士、庞熏琹、张弦等人为教授。
《王济远欧游作品展览会集》由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9月,庞熏琹、倪贻德发起组织的决澜社在上海成立,该社为油画艺术团体,其宗旨是探索和发展中国油画艺术,用油画“表现新时代的精神”。意在以决堤狂澜之势,消除艺术界的沈寂、衰颓和病弱。该会有会员王济远、邓云梯、张弦、阳太阳、杨秋人、段平佑、梁白波、周集、丘堤、刘狮、周真太等。
10月,“王济远欧游画展”在上海亚尔培路533号明复图书馆开幕,参展作品百余件。
经王震等人倡议,“王济远画展”在上海香港路银行工会俱乐部举办,展出作品五十余幅。其间作品《鸡冠花》、《冬日》、《春荫》、《斜阳》为人订购。
同年庞熏琹与王济远成立“济远、熏琹画室”。
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井聘请留法西画家丘代明、张弦、叶云等为教授。
1932年 40岁
1月,决澜社第二次会务会议在上海举行,出席者有梁白波、段平佑、陈澄波、阳太阳、杨秋人、倪贻德、曾志良、周集、邓云梯、周多、王济远等人,并选举庞熏琹、王济远、倪贻德为理事。
4月,决澜社第三次筹备会议在上海法租界麦赛尔蒂罗路90号2楼熏琹画室召开。
7月,工济远“赴前线战地写生画展”在吕班路口麦赛尔蒂路90号“济远、熏琹画室”展出。其中有作品《一片焦土》、《蕴藻洪》、《劫后之江湾》、《劫后余灰之吴淞》等。
8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聘王济远为副校长。
倪贻德、刘海粟、王济远、傅雷、庞熏琹、张若谷等发起组织“摩社”,刘海粟为召集人。摩社确立的宗旨是“发扬固有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决斓社的成员,多来自“苔蒙画会”和“摩社”两个画会。
与刘海粟、倪贻德、潘玉良、关良、王远勃、张弦、庞熏琹等人参加中华学艺社新所落成纪念美术展览会。
10月,决澜社第一次画展在中华学艺社举行,王济远展出作品《裸体》。
文章《决澜社短喝》发表于《艺术旬刊》第1卷第5期。
1933年 41岁
1月,“摩社”编辑出版的《艺术旬刊》在出版了12期后宣布停刊。同月,摩社在《艺术旬刊》的基础上又编辑出版了《艺术》杂志。邀请王济远、倪贻德、李宝泉、庞熏琹等为撰稿人。
3月,“王济远画展”在环龙路11号法文协会法国图书馆举办,展出王济远回国后在南方各地写生的作品,期间15件作品被中外人士收藏。
中华学艺社福州分社落成,特刊即日举行落成典礼。王济远离上海赴福建,并举行个人画展。
10月,“王济远旅夏作品展”在上海爱麦虞限路45号中华学艺社内举办。
1934年 42岁
1月,陈秋草、方雪鸪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美术杂志》创刊,王济远、倪贻德、庞熏琹等为撰稿人。
4月,上海美术生活杂志社编辑、上海二一印刷公司出版发行的《美术生活》月刊创刊。西画家中王济远、颜文梁、林风眠、徐悲鸿、汪亚尘等为撰稿人。
“王济远画展”在南京中山北路鼓楼华侨招待所举办。
6月,王济远编辑的《米勒素描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举办暑假艺术教师进修讲习班,来自国内外的艺术教员数百人参加,其间王济远致开幕辞,并由王济远讲授“画学原理”。
8月,“王济远风景画展”在上海举办。
1935年 43岁
6月,“王济远画展”在上海华安保险公司举办。
11月,“王济远画展”在南京首都饭店举办。
12月,“王济远旅行画展”在上海学艺社举办,展出作品八十余幅。
1936年 44岁
2月,“中华美术协会”在萨波塞路312号举行全体理监事联席会议,刘海粟、王济远、潘玉良等人出席会议。
国际艺术剧收集刘海粟、王震、王济远等近30人近作油画、水墨作品150件,在上海圆明园路50号举办“中国现代名画展览会”。
3月,“中华美术协会”正式成立。该会以上海地区的画家为骨干,主要是联合没有参加“中华美术会”的各地画家,对抗在南京成立的政府官方的“中华美术会”。成立大会上推选刘海粟、王济远、潘玉良、谢海燕、倪贻德等15人为理事。
4月,“王济远画展”在广州展出。
9月,“王济远画展”在上海大新公司4楼画厅展出,作品分水彩和油画,其间作品《日落》等被订购。
11月,上海艺术界在市立民众教育馆举行“援助绥远将士筹备会”,王济远、刘海粟等出席并为筹备会成员。
1937年 45岁
1月,“王济远个展”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举办,展出作品80件。
1939年 47岁
1月,仁海美术专科学校师生在南京路大新公司画厅举办“师生救济难童书画展览会”,美专师生共捐画四百余幅,刘海粟、王个蓉、王远勃、王济远、倪贻德等人的作品参展。
1940年 48岁
1月,王济远画展在上海大新公司4楼画厅举办。
刘海粟在雅加达主持中国现代名画义贩展览会,展出刘海粟、关良、王济远等一百余人的作品548件。
1941年 49岁
王济远赴美国,在美国创立“华美画学院”。
1971年 79岁
与张大千赴美国史密斯桑甯博物馆联合举办画展。
1975年 83岁
1月,病逝于纽约。
王济远在美国的艺事可以说始于1941年在旧金山的展览,起先在西海岸,后定居纽约,创办华美画学院,传授中国画艺及书法,学生多属上流社会,先后受教的外籍人士和侨胞数以万计。王济远极力倡导的“毛笔艺术”得以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他说:“东方材料和西方笔触的结合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简单融合,而是一个东西方都可以理解和为之努力的全新艺术语言。”
1943年在纽约的都市美术馆展览以后,王济远又每年接连不断地在各大美术馆展览,有时一年之内甚至在四五处展出,其精励不懈的精神,正是中国古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最好证明。
从1970年起王济远开始与张大千合作,成为相交半世纪的画友,1971年在美国史密斯桑宁博物馆安排下,王济远和张大千各以作品十五幅于该馆展出两年。除在纽约联合展出外,两人还在华盛顿联合参加巡回展览,对沟通中西艺术具有一定意义。
在美研习西画期间,王济远始终未忘中国画法,他发展了一种从中国传统到保守现实主义的混合风格。早在1928年王济远便赴东京、巴黎考察西洋美术,为以后中西兼容的绘画奠定了基础。归国后,王济远在江南一带多次举办画展,更感于同宗水墨画大师王维的诗画风格,因而在作水墨画同时,未忘所习西画之基础,这种理念在长年写生,长年创作的精研苦练的过程中,融为一种中西不分的画品——西画中蕴育着中画的气氛,中画中透露着西画的精神。如王济远的数张水彩女人半身像,或墨线勾勒,或略施色彩,即使是油画作品,也带有东方神韵,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王济远对中西画理之晤解,以为画之极致,并无中西之分,画家所追求者,中西一致。
作为传统绘画的捍卫者,潘天寿曾提出:“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面对西化大潮,我们不能做笨子孙,亦不能成为洋奴隶。王济远在《绘画之不能进步之原因》一文中尖锐地指出,画家的固步自封和临摹积习是中国美术界未见进步的两个主要原因,提议“从自然去发展个性,表出至美之情操”,他的一位学生这样说:“跟随王济远先生学习,能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懂得一种新的创造哲学。”
《诗经》里的有一句话:“日出东方”,王济远的艺术道路,开始于书法。他在西方研习,在西方成就,在西方传播,又把作品移返祖国,用《诗经》中的另一句话就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王济远对人生、艺事的基本态度便可以说是“以东南西北之人,作东南西北之画”,进而寄希望于沟通东南西北之教化,近于世界之大同。
王济远
风景画
东方神韵,西潮暗涌
——王济远的中西新视野。
“大自然之变幻既如是,我们作画,必须对于自然界有深刻的观察,深刻的领悟,并且要有熟练的技巧,方能捉住一刹那的对象,而揭发天地之神奥。”
王济远中国画、西洋画兼长,尤以水彩画闻名,是中国最早擅长水彩画的画家和推动者之一,其艺术主张对当时至今日的西画教育产生影响。
民国时期,是西洋画在中国传播的黄金时期,20世纪初出现的留学艺术家回国潮,使得洋画风气在艺术界暗涌,加上美术学校如雨后如春笋般建立,使洋画运动在50、60年代达到高峰,并在整体上趋于写实风格。1955年,水彩画被列为三大画种之一,并在官方推动下,“上海水彩画展”、“全国水彩画巡展”等画展相继举办。
王济远一直坚持,水彩画是我国艺术教育对于绘画教导上革新的推移的一个重点,因为一般学画的人,都以水彩作为色彩画的初步,水彩可以说是连接其他画种的纽带,又具有自己的独立趣味(王济远、倪贻德《西洋画法纲要》)。民国二十年,在上海美专任教时,由王济远编绘,吕凤子等校订的中等学校教本《水彩画》于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在四册教材中,王济远对打轮廓、分明暗到着色等各个步骤详加论述,以此“一方面尽力保存,一方面力求与近代水彩画互相融会贯通,作学者将来贡献新的艺术于全世界的基础”。除了编写教科书,王济远还有《济远水彩画集》等出版。
在理念上,王济远并没有对中西风格作出明确区分,这一点和林风眠的融合派主张不谋而合,艺术无国界,任何存在的艺术形式都是合理的,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画种对于创作来说,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他说:“其实水彩画,也可以说就是中国画”;倪贻德在《水彩画概论》中也有着相似的表述——水彩画平和优秀的趣味,适合于我们的民族性格。故无论是水墨画还是水彩画,都最终归为对自然美的表达。
在具体技法上,王济远认为水彩画用平淡的色彩易,用浓厚的色彩难,用浓厚的色彩表现清醒温和的空气更难;岩石丛树需表现出蓬勃之气,运笔需虚实兼顾,既要流畅,又需沉着,气氛晕染一笔呵成,“在水分中包含气韵,使心绪与物溶解”。
西方绘画将目之所见一丝不苟地放在画面上,而中国的山水画家,是在游山玩水中“搜尽奇峰打草稿”,追忆所及,兴之所至。此种作品,乃是把所见经过涵泳而产生出来的结果。
王济远风景画多为水彩作品,曾于1934年在上海曾举办“王济远风景画展”。对于风景创作,他认为“作风景画,每以联想的关系,能引起我们无穷的记忆和兴趣……这种种联想都是作画人的心理,也就是画的生命。”作风景画,不可拘束,亦不可散漫,水墨也好,水彩也罢,象自心生,均是一派和谐与自然。
在收录的几幅水彩风景作品中,画家将中国水墨的氤氲淡雅与西方水彩轻快色调相融合,使全幅笼罩一种朦胧的色调,远景无论大小均选择虚化,所谓“远山无脚,远水无波,远人无目”,近处景物亦水彩交融,用笔传统意味浓厚,虚实结合。如《公园》,轻淡明快的透明色彩,还带有清晨的温和空气感,空阔的云天,使人生出无限的快愉。
光与色的关系王济远的色彩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洞悉色彩的原理对色彩画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看到宇宙万物的色彩,已不是物体的本色,而是一种光的幻变”。外光依气候而变化,自日出至傍晚,变化极快。所以画风景,感觉要敏捷,手法要纯熟,需从大处着眼,不可描头画角。
如《栈桥春景》,是一幅水乡闲散的风景,近岸茂草丛生,远堤柳树成行,渔舟往来其间,颇具情趣。湖面浓雾未散,晨光山影在雾气中涌动,带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在另一些作品中,则显示出其学院派写实技巧,色彩的不透明性带来沉静浑厚之感,尽可能减少颜色的多次调和,而具有单纯之趣。杨秋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理想的作品,是在画面上表现出整个中国气氛,而同时不失西洋画本来的意味——造型。
无体悟之作品亦无生命,对于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无论风格如何,风景更像是一种心象,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JohnConstable)认为,风景画是一种自然的哲学,王济远的风景创作正是将东方之感性融于西方之理性,通过对水分的熟练控制,在景与情中挥洒自如。正如王济远自己所说:“大自然之变幻既如是,我们作画,必须对于自然界有深刻的观察,深刻的领悟,并且要有熟练的技巧,方能捉住一刹那的对象,而揭发天地之神奥。”
从风格上看,王济远的创作受到塞尚的影响,虽无较为明显的形式创新,但足以见出西方现代大潮所带来的新观念与新视角。
远看如千里之远,近观则不离座外,王济远的风景画于壮丽之观感中又有一种凄迷之诗意,用艺术家的眼光去描绘大自然的幻变——就是艺术的生活化。
a:30.5×40.5cm / b:14.4×19.3cm
c:14.4×19.3cm / d:12.5×20cm
拍卖场次 : 济广致远—王济远艺术专场(lot 1501-lot 1540)
lot:1501
更多王济远 d:公园(一组四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