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翎(b.1975) 间6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00,000-200,000

拍卖日期:2015-04-02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嘉德四季第41期
作者 : 徐华翎(b.1975)
尺寸 : 41×51 cm 约1.9平尺
钤印 : 之·间6。翎2011.
: 说明:附作者亲笔签名证书。
“矾染勾描”工笔专题(Lot740-Lot747)
徐华翎的作品既在现实的自我与虚幻的本我之间,也在虚拟的绘画与真实的影像、传统的架上与当代的装置之间。而徐华翎的这种在当代中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揭示形成了传统与当代的审美间离。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我与本我、经验与体验、现实与梦幻、传统与现代“之间”。“之间”是我们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不能摆脱的一种模式与状态。
—尚辉
中国工笔画发展历程及当代表现
一、何为工笔画
工笔画是以“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画体。它以细致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严谨的创作,呈现工整、工细与工丽的画风。作为一个绘画术语,“工笔”或“工笔画”到了清代才出现在画史画论中。雍正十三年成书的张庚《国朝画征录》中,就以“工笔”与“率真”对举。乾隆时期的邵梅臣《画耕偶录》多次运用“工笔”“写意”的概念。其中,“为李润甫画寿岳图跋”直接使用了“工笔画”作为画体的名称。此后的画论中虽然时有“工笔”名称出现,但尚未形成固定概念,而是与“工致画”等名称或“工以致精,细以表微”等形容词一起表述工笔画的画体特征。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工笔画的名称才得以固定并流行开来。
工笔画的名称虽流行于西学东渐的二十世纪,但它却是从中国绘画体系中孕育衍生而出的。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品类,工笔画包括了古典绘画的“积色”与“敷色”的不同样式,“密体”与“疏体”的不同风格,“重彩”与“淡彩”的不同材料,“勾染”与“勾皴”的不同语汇,“精工”与“萧散”的不同旨趣,“白描”与“没骨”的不同形态。
从绘画语言形态的角度看,在中国古典绘画代代相承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色彩”与“笔墨”的互动消长。从以积勒勾染为本的工笔画驰骋画坛,经唐宋“水墨之变”转为工笔画与水墨画并峙,最后由水墨独领风骚,转向以水墨皴法为本体。或许就标志着“色彩”与“笔墨”此消彼长、角色互换的历史时刻。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色彩”与“笔墨”关系正在发生重构,从西方艺术体系中引进的观念、色彩和构成等因素也参与其中。此时期以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为主体,而作为工笔画的现代意义多需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
二、工笔画发展历程
工细的绘画并不是人类绘画的最初形式,表现在粗糙的山体或陶器表面的原始绘画,因载体及材料的限制而不能细致。到了东晋的顾恺之,传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已日趋精细。另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晋明帝司马绍画有《杂鸟兽五》,南朝顾宝光画有《鸿鸿图》,齐梁时期以画蝉雀擅名的丁光,北齐以画苍鹰、斗雀闻名的高孝珩等,这也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精工细作的绘画已日渐兴盛。
隋唐时期,毛笔制作进一步精细,笔毫中已有狸、麝、猩、狼等兽毛的区分。颜料的种类也十分广泛,矿物颜料不但被分成了不同的颗粒等级,植物颜料也被广泛应用。盛唐以后,“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版”的熟绢开始应用于工笔绘画,米芾《画史》中已有记载。随着诸种绘画媒材的进步,工笔画逐渐超越了魏晋时期的“稚拙”状态,尤其出现了边鸾、韩干等技法高超的工笔花鸟画家,开启了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的鼎盛局面。
五代时期的工笔画也有着重要发展和创造,特别是在富庶安定且艺术活跃的西蜀及南唐地区,尤以黄筌父子和徐熙最为著名。西蜀宫廷画家黄筌父子曾在蜀宫八卦殿墙壁绘制四时花卉兔雉鸟雀,因传神生动竟使白鹰误以为真而扑向画壁。南唐的徐熙志节高迈,放荡不羁,作画以落墨为主,辅以色彩点染,用笔自然而不作谨密的描摹,技法上有创新价值。“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内心情怀,可视为工笔画发展日趋成熟的表现。
两宋是工笔画大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的时代。北宋初期,工笔画多延续五代黄筌画风但更加注重写生,出现了“与花传神”的赵昌、深入险山探究猿猴习性的易元吉、熟悉鸟类解剖的韩若拙等名手。这种师法造化的创作精神成为推动两宋绘画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绘画方面颇有才华的宋徽宗赵佶对宫廷画院的日臻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北宋灭亡后,宣和画院的多位高手来到江南,为南宋工笔画的延续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主要成就集中在山水画领域,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南宋四家”。他们创立“一角半边”的构图样式,在画面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变得主体突出而意境完整,对明代院体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代是文人画大发展的时期,工笔画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但仍出现了王渊、钱选等继承唐、五代、北宋画风并将院体画加以改善,在绘画中注意体现文人的气质,努力摆脱对单纯形似的追求。
明清时期,工笔画领域成就虽不如宋代斐然,但也颇有建树。明初宫廷花鸟画主要以宋代院体为标准,作品刻画精妙入微,形象真实生动,繁简、疏密、虚实关系处理严谨到位,出现了孙隆、林良、吕纪、边文进等能手。明代中后期又出现了唐寅、仇英等吴门工笔画名家,兼擅人物、山水题材。清初工笔画发展主要体现在宫廷绘画方面,但多为记录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命题作品。较有特色的是郎世宁等西方画家在中国工笔画和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结合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并影响了焦秉贞、冷枚、丁观鹏等宫廷画家,为传统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清中后期,工笔画发展势微,高水平画家出现寥寥。
二十世纪以来,康有为、鲁迅等对以院体画为代表的工笔画的肯定与推崇,以及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技法的融入,使得工笔画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于非闇、陈之佛等名家的出现引领工笔画重放异彩。建国后,蓬勃发展的美术学院把西方写实技法引入到工笔画线描造型,创立了工笔画的写实体格。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的成立,推动了工笔画的繁荣发展,涌现了如江宏伟、何家英等多位在工笔画领域成绩斐然的优秀画家。
三、工笔人物画的当代发展
工笔人物画有着追求造型意蕴的特点,使它与中国古典主流文化的趣味相通的同时又不失形象的真实。同时,其刻画精微、鲜明具体、富于装饰美感的形象又赢得了宫廷、士大夫、市井不同阶层的欣赏。工笔人物画在数千年的演进中不断向前,脉络清晰。
二十世纪改良中国画的诸多方案中,对工笔人物画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写实绘画。这不仅由于它与工笔人物画中固有讲究“形似”与“法度”的艺术倾向相共通,而且由于它所代表的是写实精神。它不但引导了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发展,而且带动了观众对古代院体肖像绘画的重新认识。西方写实绘画成为当时中国画现代化变革的主要驱动和方向,素描造型在美术学院成为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课程,将工笔人物画写实再现能力得以提高。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在讨论工笔人物画技法时曾经说过:“虽然中国画与油画不同,但也是要讲空间的。哪怕是白背景,物体也应与之有空间关系”。当代工笔人物画吸取了西方绘画中的空间、透视、质地等,以体面造型的方式推进了传统的白描造型。这在年轻艺术家王冠军、周雪等人的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除了人物造型,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画面内容、色彩、构图方面受西方绘画影响更为明显。当代社会更加多元的图像获取途径以及即时的信息传递方式,大大提高了艺术家对社会的感知和反应度,艺术作品对社会体验的呈现也就更加成为必然。艺术家张见借鉴文艺复兴经典图式和色彩配比,经由画面元素的有序组合营造出一个既有历史质感,又有时代韵味的理想主义乐园;徐华翎的作品借鉴西方摄影突出局部的手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关乎每个人生存体验的私密世界。
四、工笔花鸟画的当代发展
在工笔画中,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花鸟画是较为抒情的一种。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句以人的感受移情于花,后句由鸟鸣直接触动人心,典型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间主客观融一的审美关系。这一审美关系在绘画上突出表现为中国画特有的观察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工笔花鸟画形成了“写生”与“寓兴”两大传统,这也是花鸟画的文化和民族属性所在。把握住“写生”和“寓兴”,就不至于在工笔花鸟画的变革中失去神韵和气质,从而继承传统之精髓而开拓新境界,创造新技法。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写生”强调捕捉自然物象的特质与生命。历代画论都以能否认真观察事物、掌握自然规律作为品评工笔花鸟画优劣的重要尺度。优秀的艺术家可以透过动植物的表象,捕捉它的物理、物情、物态以及生命质地。
工笔画“寓兴”的特性与中国文学高度发达的托物言志的传统紧密相关,如《论语》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屈原以美人香草寄托诗人高尚的情操。古人抓住动植物与人的生活际遇、情感志趣上的诸种联系,在造型、构图、笔墨、颜色等方面加以强化表现,从而衍生出“四君子”等几百年来久画不厌的题材。“寓兴”的特性造就了工笔花鸟画的文化品质、审美趣味乃至批评标准,使中国工笔花鸟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文革期间,工笔花鸟画处于画坛题材的边缘而被忽视。八十年代以来,工笔花鸟画迎来了当代变革的关键时期。尽管在关于中国画兴亡去从的大讨论中工笔画不是人们关注的重心,但工笔画家们普遍地开阔了视界、活跃了思想。画家们通过借古开今、引西润中推进着工笔花鸟画的当代化步伐。
借古开今除了对工笔花鸟画审美传统的重新审视与发掘,更重要的是对工笔花鸟画进行当代意识关照,在当代语境中探讨实现工笔花鸟画传统价值和理念的调整与转化。引西润中的关键是吸收西方绘画的先进观念和方法,将之融入中国工笔花鸟画固有的文化血脉中,避免过于片面的择取。具体到技法层面上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第一、在笔墨方面继承传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有效避免过于强调明暗关系而弱化甚至摈弃笔墨。
第二,在色彩方面广采博取,继承传统颜料的运用并借鉴西方绘画色彩处理方式,就染色技法进行探索创新。如江宏伟的作品巧妙吸取西方印象派对不同颜色间的平衡处理,以中国画颜料营造出氤氲的色彩世界。
第三,在构图上遵循传统章法的同时,加强当代观念的融入。传统的格调中融入当代理念,使画面耐人寻味。如年轻艺术家杭春晖、高茜,通过对静物的描摹传递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接近于西方的静物画揭示着当代人文环境的独立存在方式。
面对今天的社会,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段更加多样性,当我们审视中国自身的画种,作为传统的中国绘画在今天的多元化的社会中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发展将是我们所拭目以待的。
拍卖场次 : 当代风华—中国当代绘画(lot 681-lot 969)

lot:740

更多徐华翎(b.1975) 间6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