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 潞王制“中和”琴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600,000-6,000,000

拍卖日期:2014-11-22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4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明晚期
尺寸 : 120×17.5×11cm.
创作年代 : 明晚期
: 琴中和式,通长119.5厘米,隐间110厘米,肩宽18.9厘米,尾宽13.2厘米,琴厚5.6厘米。琴额造型别致为八棱形,以按八节,腰起四棱,以按四时,龙池正圆,凤沼正方,以按天圆地方,琴尾作环云,抚尾作双星,以按景星庆云应天时。琴面板桐木斫,肩当二徽半,腰从八徽四分至九徽八分,岳山、承露、冠角等硬木配件均为紫檀木,轸足牛角制。琴面黑漆,下层间有朱漆,局部杂以金末;漆质坚实,漆面温润有宝光,呈隐性流水断纹,局部间以梅花断。龙池上方刻隶书“中和”二字,池内镌铭:“大明崇祯庚辰岁季冬潞国制,贰佰叁拾肆号”。龙池下方刻楷书诗文“月印长江水,凤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款识“敬一主人”,诗文下方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印一张,印章内依稀可见有戗金痕迹。“敬一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朱常淓的称号,万历四十六年袭封潞王,善音律,自制或监制古琴,时人称为“潞王琴”,其形制特别,用料考究,音色绝妙,曾被崇祯皇帝作为御赐宝物。
潞王琴是明代藩王琴的一个代表。朱常淓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袭封潞王,封地在今河南省汲县,直至1641年2月李自成攻破河南洛阳之前,潞王封地相对安稳,每年制琴约三四十,此琴制于庚辰年冬,正是潞王封地濒危之前最后的安稳时期。自1641年初,潞王辗转颠沛无锡、南京、杭州等地,应无制琴之闲,崇祯十七年(1644)潞王监国的杭州被攻破,随后潞王被监禁,于1645年为清军处死。按此,所谓潞王琴应不过三四百张而已。
明 潞王制“中和”琴
明焰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琴人、琴器,有无数关于古琴的轶事,然而由于朝代更迭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古琴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历经起伏,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历代斫琴师斫制的琴器在时间中历练流传,我们如今见到的传世古琴都是经过琴家精选后去伪存真、倍加呵护才留存下来的珍品。在这些传世的历代琴器之中,有一款形制特殊、工艺精湛斫制有数可计的古琴——潞王琴,是由明代二世潞王朱常淓斫制或监制完成,今所见这张潞王琴正是其中之一。
此琴中和式,通长119.5厘米,隐间110厘米,肩宽18.9厘米,尾宽13.2厘米,琴厚5.6厘米。琴额造型为八棱形,以按八节,腰起四棱,以按四时,龙池正圆,凤沼正方,以按天圆地方,琴尾作环云,抚尾作双星,以按景星庆云应天时。琴面板桐木斫,肩当二徽半,腰从八徽四分至九徽八分,岳山、承露、焦尾等硬木配件均为紫檀木,轸足牛角制。琴面黑漆,下层间有朱漆,局部杂以金末;漆质坚实,呈隐性流水断纹,局部间以梅花断。龙池上方刻隶书“中和”二字,池内镌铭“大明崇祯庚辰岁季冬潞国制贰佰叁拾肆号”,池下刻楷书诗文“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款识“敬一主人”,诗文下方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印一张。
“敬一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朱常淓的称号,万历四十六年袭封潞王,善音律,自制或监制古琴,时人称为“潞王琴”,其形制特别,用料考究,音色绝妙,曾被崇祯皇帝作为御赐宝物,主要在明皇室内部流传,民间得之者甚少。张道《临安旬制纪》载:“乾清供奉,曾赐诸王,崇祯题岁月,模纹印绿,苏带流黄,自王孙散去,沦落江湖。”在满清统治的初期,前朝遗老遗少多难以自保,潞王朱常淓在降清后的第二年被清军处死在北京,潞王琴在清代宫廷必然面临被清理的下场,只有散落民间的一部分得以传世,潞王琴斫制的数量虽多,但是经过近三百年的满清统治后所剩无几,据杨宗稷《琴学丛书》所说,其所见潞王琴也不过十张,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潞王斫琴之缘由
杨宗稷《琴学丛书》载:“潞王因得天启癸亥西湖茂生甫李枝所斫之琴,为新安芝梁甫程畹所藏,音韵无有过于此者,遂命良工斫琴四百余张,其音皆不如此琴之美,因命名无极、太极、二仪、四象、八卦。无极琴背面并无图书,字迹乃八宝鹿角灰漆所成,自太极至八卦皆有潞王之宝图书一方,琴额不缺二角,余下四百张皆缺二角,腹中皆有次第之号,琴背有‘中和’二字,敬一主人跋一段,潞国传世图书一方,总共四百六十张。杨氏是琴学泰斗,阅琴无数,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琴皆精于鉴赏,其文所述潞王朱常淓斫琴缘由必然有其依据,但是纵观整个明代古琴发展状况后发现,潞王斫琴还有更多深层的原因。
首先,古琴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修身养性艺的重要器具,是承载儒家文化代表正统的乐器。自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就对侍臣说:“礼以导敬,乐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为治?”在洪武六年设文华堂,延请古琴高手许和仲、刘鸿等人入堂。明王朝对儒家文化和古琴文化高度重视,正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整个明朝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有习琴之雅趣。明成祖永乐八年敕撰《永乐琴书集成》二十卷。朱元璋第十七位皇子朱权,博文通典,尤其嗜好古琴,收藏琴曲谱集,最终编纂完成《神奇秘谱》。明代在古琴制谱、著述等方面空前繁荣,形成我国古代琴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朱权在《神奇秘谱》中提出:“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器,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独缝披黄冠之所宜。奈何俗浇道漓,淳风斯竭,致使……,恶疾之类一概用之,曾无忌惮,乃至妖气侵淫,厌毁神物。斯琴之不祥,物之不幸,贵物贱用,道有不古者矣。” 朱权作为皇族将恢复文化正统作为己任,利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力量,打破古琴传曲不传谱的习惯,搜集遗谱,公开刊印,对古代琴曲的传承功不可没,并且带动各地琴家纷纷出版地方琴派风格的琴谱,以至明代流传下来的琴谱有三十余部之多,如此之大环境中,潞王朱常淓自幼耳濡目染。
同样是皇族藩王的朱常淓,拥有万顷良田,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至高的特权,自幼生活在显贵而富足的亲王家族的他,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学习文化和艺术,加之众多皇亲素有尚琴的传统,为朱常淓学习古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己斫制或者监制古琴也非难事。晚明崇祯帝酷爱古琴,具有很高的艺术天分,工于音律,擅长谱曲,身处内忧外患之地的他向往道家清幽淡远的境界,曾谱写《据桐吟》、《崆峒行》等道曲。处境相同的朱常淓作为皇室宗亲,有志于为国家效力,却不能挽回明衰亡的趋势,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对古琴艺术的执着追求上,斫制和监制古琴,编纂琴谱,在动荡的明代晚期虽然没有做出重大政绩,但在文化思想建设层面却有卓越的成就,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古琴的斫制自唐以来就有官斫与民间斫制之分,一般将宫廷御制之琴定为官斫,其余则是民间斫琴。《格古要论》载:“宋时设官琴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官斫器物有严格的制式要求,《宋史》记载宋太宗、徽宗都曾批量制琴,最为典型的官斫古琴是宣和二年由徽宗御制的“松石间意”琴。明弘治帝有一张仲尼式御制古琴传世,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龙池内有款识:“大明弘治十一年,岁次戊午,奉旨鸿胪寺左寺丞万胫中,制琴人惠祥斫制于武英殿。命司礼监太监戴义、御用间太监刘孝、潘德督造。”惠祥是明代中期的斫琴名手,而戴义是宫廷内善琴的官员,弘治帝正是利用宫内宫外的力量按自己要求去斫制古琴。崇祯帝也有一张御制琴,为变体连珠式,琴面髹饰工艺有别于常琴,满布银灰色颗粒,灿若繁星,制作工艺极为精细,龙池内墨书:“大明崇祯六年用益奉旨精造。”
此外,除了弘治、崇祯御制古琴以外,还有宁王、益王、衡王等均有斫琴或监制之举,传世的有宁王“飞瀑连珠”琴,衡王“清英”琴,益王“天风环佩”琴等,这些官斫的古琴对好琴的朱常淓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遇到良琴后自然会产生斫制的念头,而这对于一位藩王来说很容易实现。
“中和”之名
潞王朱常淓字中和,但这不是“中和”琴命名的唯一缘由。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器合一的典型代表,“中和”是其核心语言表述。易经五行说强调五行既 “相生”又“相胜”,“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达到平衡而产生“和”,这种“和”的辩证法浸润到儒、释、道的传统文化血液中,代代相传。儒家尤其重视乐教,在其治世观念中,更是重视中和的理念,礼乐强调“中正平和”的大雅之音,这也是明代统治者利用乐教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
明朝古琴音乐审美中对于“和”的追求是一种普遍行为。徐上瀛在《大环阁琴谱》中《溪山琴况》篇论述古琴二十四况,将“和”列为首况:“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辩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朱常淓在其编纂的《古音正宗》中这样描述:“是制也,额起八棱,以按八节,腰起四棱,以按四时:龙池上圆,凤沼下方,以按天圆地方;尾作环云,抚尾作双星,以按景星庆云,乃成天象,名曰中和。”他在研究古代琴式的基础上,用八节、四时、天圆地方、环云、双星构建天象,追求宇宙运行的和谐,在标榜中正和谐的同时,彰显“中和”琴有别于一般的民间斫琴。《古音正宗》中还收录有朱常淓自己创作的琴曲《中和吟》,整部琴书也集中反映出朱常淓的音乐思想主张即为中和。潞王朱常淓对“中和”的体悟与追求至深,不但取字“中和”,斫制古琴也命名为“中和”自是顺理成章。
“中和”琴的工艺特征
朱常淓为了让“中和”琴有别于民间斫琴,显示其斫制或监制古琴的与众不同,标榜其君王地位,在琴的形制、材料、制作工艺、款识以及音色等方面都苦心经营,依仗其权位和财力,不计工时成本,斫琴数量之大,品质之精良在历代君王制琴中首屈一指。
“中和”琴除了样式保持统一以外,琴底款识模式统一:龙池上方刻隶书“中和”二字,龙池下方刻楷书诗文“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落款“敬一主人”,诗文下方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印,印章内戗金。使用的材料也都基本保持一致:岳尾等配件用紫檀木,灰胎以八宝混合天然大漆;琴面弧度较常琴要大,池沼内空间偏小,整个槽腹空间中等偏小。由“中和”琴的选材以及槽腹制度来看,其声音特征应属于内敛委婉之风格,适合于自我情感的抒发而不适于庭众表演。
这张“中和”琴面板为传统斫琴用材——桐木,从池沼来看面板木质,确定是一块老木头,古桐材极为难得,是斫琴的最佳材料,推测是朱常淓为了追求苍古之韵而为之;底板质地较为坚硬,为秋梓一类。岳山、承露以及焦尾、尾托皆为紫檀木制成,承露两端随琴额切角做成斜角;焦尾卷草纹线条流畅、挺拔,尾托云纹呈浅浮雕状,紫檀木牛毛纹机理特征明显。琴轸与雁足牛角制成,轸池内凸凹不平,似上有漆灰,推测是因为经常弹奏调弦后为了防滑而增加轸池的摩擦力。琴面弧度较大,底面亦略带弧度,显得琴体浑厚饱满。
琴面漆层质地坚实,为炼制过的熟漆,色泽黑棕,局部间以朱红漆斑。迎光观察发现面漆下密布绿色点状颗粒,色泽深浅不一;另外还有成片分布的金末含在漆层中,这正是“中和”琴的另一个工艺特征:八宝灰胎,虽然不是由严格意义的八宝组成的,但工艺上约定称之为八宝灰。琴体漆面满布断纹,以流水段和牛毛断为主,局部间以梅花断,断纹以隐性断纹为主,没有剑锋突起,由此可见其灰胎非常致密。龙池上方的隶书“中和”二字,以及龙池下方的楷书诗文和“潞国世传”方印内局部可见白色底灰,并且有戗金痕迹,金色沉稳。
前文所述崇祯帝御制变体连珠琴,虽然制作工艺精细,但其御制意义远大于使用功能,因为弦路上的银色颗粒少有摩擦痕迹,表明这张琴没有被经常弹抚过。而潞王所制的“中和”琴则多有弹奏时留下的抚触痕迹,局部按音较多的部位甚至会显露出漆层下的灰胎,可以看出“中和”琴虽然是王府的官斫器物,却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说明其音色必然有动人之处,深得琴的主人喜爱。潞王“中和”琴斫制数量众多,能够保持如此统一的工艺水平并非易事,对斫琴和监制人的要求都很高。
结语
朱常淓除了斫制、监制古琴以外,在音乐理论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编纂的琴书《古音正宗》,第一册辑录了古琴样式、演奏指法等,然后按五音分列第二至六册,第七册是外调曲目,总计四十九曲,其中广为流传的《平沙落雁》最早见于该谱,其中还有自己创作的《中和吟》。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常淓是一名典型的古琴音乐家。
《历代画史汇传》载:“潞王朱常淓,太祖十世孙,潞简王子,善竹石。” 潞王朱常淓除了精于古琴以外,还习文翰,工书画,好古玩,通释典,他还收集历代真草隶篆书法精帖,连同自己学习书论的随笔辑录成《述古书法纂》,俨然文人的作风,而琴如其人,斫制过程想必有许多逸闻趣事,只可惜现今已经无法考证。
张道《临安旬制纪》载:“潞王好鼓琴,其所制前委两角,材特精良。崇祯年,明帝尝出宫中古琴赐之,后流落人间……”“中和”琴成为潞王朱常淓政治权利、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皇室贵族才能相互馈赠、赏赐。三百余年之后,所见传世潞王“中和”琴也不过十数张,且多半藏于各大博物馆中,难得一见。今天有幸近距离观察、抚触这张潞王琴实属有缘!琴体漆面内敛中蕴含宝光,轮廓线条硬朗,秀美中带有刚毅,由内到外透射出一种气节,让人不禁浮想起潞王朱常淓其人其事……
轻抚琴弦,确实属于《琴学丛书》中所述 “声圆润而宏亮者少”的特征, 音色空灵松透,委婉亮丽,触弦灵敏度很高,适于日夜操缦相伴。
拍卖场次 :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lot 5101-lot 5310)

lot:5183

更多明晚期 潞王制“中和”琴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