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镜心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3,800,000-4,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说明:原藏家得自画家本人。
李可染先生的胸中常常盘桓着秀美的江南。蜿蜒的山脉中盘踞着密密匝匝的村舍。周围围绕着繁花盛开的杏树,一幅春意盎然的惬意景象。而笔墨渲染而出的湿润空翠,给观者带来仿佛亲临雨后江南空气如新的切身之感。此作为可染江南山水的常见构图,但洋红与透明浓淡墨色的交叉组合,加上对宣纸奇特性能的熟练驾驭,幻化出春雨江南的湿润,则成为此作的亮点。画作中,笔笔有力,笔笔肯定,淡墨被挤入纸中,丰沛的水份在纸上形成远山及氤氲的云气景象。笔触丰富多彩,极富造型感,何处为山石,何处为草木,不假设计,全由笔势随机应变。画面中远山、近水、黑瓦白墙的村舍和隐约可见的杏花,都浸润在寂静空灵的气氛中,充分体现了雨中的江南春色,给人以空蒙舒畅的审美感受。
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识,再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写生是基本功能中最关键的一环,要非常认真地对待。写生并不是说任何东西都可以入画,画的内容应有所选择。境界比较好,富有时代气息,有刻画的价值,才可以入画,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
——《谈学山水画》
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面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对象做主,而是由画面本身做主了。
——《谈学山水画》
根据李松先生的《李可染年谱》可知,1961年,时年54岁的李可染“首次到北戴河休养,作《杏花春雨江南》,此后连续三年夏季在北戴河,冬季在广东从化休养、作画,山水画创作进入新的发展领域”。有趣的是,细观是年所作的《杏花春雨江南》一画,由于李可染曾于画上自题:“杏花春雨江南,此绝妙词不知出自何代高手,吾童年至今,每每为之神驰不已,故吾亦屡屡写之,意想经营,思以不辱前人也。一九六一年八月十日,可染画于北海之滨。”故而让我们得以一窥,李氏创作“杏花春雨江南”的发想缘起,以及印证他自60年代以后由“对景写生转为画室创作”的艺术升华境界。李氏曾说:“传统已经看遍了,山水也都看遍了,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看,白纸对青天,胸中秋壑,笔底烟霞。”也就是说,如果60年代李可染绘画功力已能逐渐摆脱实境写生的束缚,那么经过他长年苦心“意想经营”的“杏花春雨江南”题材,大概就是他已然达到“心手相一,物我两忘”的最佳境界。“杏花春雨江南”原系元人虞集所写的《风入松》一词的最末句,全阙词表达的是虞氏厌倦官场生活,希冀归老田园的心情写照。李氏作画当时,虽不知词句的确切出处,但心境上却与虞氏极其相似。事实上,李氏所作山水画多以“墨色浓重”著称,唯“杏花春雨江南”在力求笔墨痕迹之余,犹带一点轻快的粉红色调,予人深秀旖旎的视觉观感。不仅如此,综观李氏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的画作,既有早于1961年的,也有晚到80年代以后的,所不同的是,80年代以后的“杏花春雨江南”,其用色非但越发大胆,而且山水背景在泼墨技巧的挥洒下,整体视觉意韵无疑更加空蒙苍劲了。由以上论述可知,是画所题写的“杏花春雨江南”虽无具体署年,但从山水背景的用墨浓重与较趋工整来看,应该可被类归到李可染创作于60年代时期的个中精品。
lot:1585
更多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镜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