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绞胎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80,000-120,000

拍卖日期:2014-10-07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拍
年代 : 宋
尺寸 : 直径 12.5 cm.
创作年代 : 宋
著录 : 参阅:《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 绞胎又称搅胎或绞泥,兴起于唐代,是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做法一种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古代主要是白、黑或白、褐、黄)分别制成泥色,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或直接拉坯成形,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另有把配出的深色和白色泥切成薄片,按造型要求堆栈呈锥形放到刻好形体的陶范中挤压成形者,多用于制作小型瓷塑等,再罩以淡黄铅釉或白釉,经800-900℃的窑温烧成。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陶瓷器,柔软的色泥扭曲掺和,表现出各种纹理,或木材的年轮、或如并列的羽毛、或如盛开的梅花、或如浮云流水。宋代是绞胎器制作的高峰期,烧制此类瓷器的窑场主要集中在河南,当阳峪窑、宝丰清凉寺窑、新安窑等磁州窑系的民间作坊烧制的绞胎瓷主要是碗、杯、盘一类的生活用瓷。由于高温下不同颜色的泥土收缩率不同,其制成的胎就会容易开裂,因此成品率很低,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只在经济繁荣的唐宋时期才有所发展。宋以后,随着制瓷业重心的南移,北方窑厂绞胎瓷器的制作亦日渐式微,逐渐失传。
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以独特的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此碗敞口,深腹,腹壁弧内收,下承小圈足,圈足较浅、内壁斜削。通体以米白、黑褐两色胎土绞出羽毛状花纹进行装饰,外罩透明釉。造型朴实,瓷胎内外相通、表里如一,代表了中国文人墨客的君子情怀,外观完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拍卖场次 :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lot 1001-lot 1341)

lot:1120

更多宋 绞胎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