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芙蓉浮雕双龙捧寿纹“嘉庆御题昭仁殿”玺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HKD:2,000,000-3,000,000

拍卖日期:2014-04-09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香港)2014春拍
年代 : 清嘉庆
尺寸 : 宽 6.5 cm.
创作年代 : 清嘉庆
: 印文“昭仁殿”,“昭仁殿,四始授时纪孟春,为人君必止于仁,苍生仰荷无疆泽,谟训昭垂衷敬循,久安习俗渐漓浇,敷教难期化敝凋,慎选贤才使司牧,仁心仁政庶宣昭。嘉庆御题”款(参阅:四库全书《仁宗御制诗三集——昭仁殿》)
如果说田黄象征石中至尊地位的话,芙蓉彰显的则是高雅品位。芙蓉石洁白纯净,温文尔雅,质地在透与不透之间,似玉非玉,其观赏价值与人文追求皆由此始。早在清初康熙时期,已深得帝王的宠爱,向为宫廷御印所选用,这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皇帝御赐芙蓉石宝玺“御赐朗吟阁宝”可作证明。清末时与田黄、鸡血并称“印石之宝”。自古文人墨客,鉴藏家也对芙蓉石百般推崇,清人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评“芙蓉似白玉而纯粹,玉不受刀,逊于芙蓉矣”。民国龚纶在《寿山石谱》中认为:芙蓉石温润凝腻,山坑其它石种无法相比,像初开的木芙蓉花。书画篆刻家陈之奋在《寿山石小志》中赞叹:“芙蓉之质与色,直可与田黄、冻石雄峙寿山”。清代历朝皇帝皆喜以田黄、芙蓉、寿山为材制钮以为御用,尤以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为最盛,著名的若雍正帝的雍正御览之宝、雍正御笔之宝,乾隆帝的乾隆敕命之宝、乾隆宸翰,嘉庆帝的嘉庆尊亲之宝、嘉庆御笔之宝等皆为寿山石所作御印。
此印为芙蓉石,印材硕大方正、造型稳重气势恢宏,质地细洁腻凝,如脂如膏,因年代久远的关系,火气褪尽,加上白里泛赭黄的芙蓉所特有包浆,更显得沉稳内敛,古色古香。印纽顶部浮雕双龙捧寿纹饰,中心处剔地阳刻篆书寿字,印台斜起呈覆斗样式,饰以饕餮兽面纹,整个印钮构思精妙奇巧,布局对称工整,雕琢精细、刻划传神,制作工艺精湛之极。
昭仁殿始建于明代,为干清宫东侧小殿。至清朝,昭仁殿成为皇帝读书的地方。殿后西室匾曰“慎俭德”,再西有匾曰“五经萃室”。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干清宫失火,延烧昭仁殿,嘉庆三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由此可见此印当为嘉庆三年重修昭仁殿后所制,观其底部所刻宽边朱文昭仁殿三字,为十分典型的清代宝玺篆刻手法,而边款则亦采用了十分标准的宫廷馆阁体字体异常秀美。整件作品充分体现了干嘉时期宫廷御用之物极尽奢华、完美无缺的清代宫廷雕刻工艺,彰显出至尊无上的皇家风范,属不可多得的清宫旧物。
昭仁殿南向,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面阔三间,正中明间辟门,两次间槛窗。殿前接抱厦三间。明时,殿前有斜廊通干清宫及东庑,清代改廊为砖墙,自成一院,有小门以通内外。殿后接室三间,均为藏书之处。殿之东设龙光门,明代已有,是正宫通向东路的安全出口。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诏从宫中各处藏书中选出善本呈览,列架于昭仁殿内收藏,并御笔书“天禄琳琅”匾挂于殿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赝刻,编成《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十卷,记载了每一部藏书的刊印年代及流传、收藏、鉴别等情况。当时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书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认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书》、《诗》、《礼记》、《春秋》五经十分重要,命诸臣在昭仁殿后室特辟一小室,赐名“五经萃室”,御题匾额,悬于室内,并设围屏,上刻“五经萃室记”,旁有联曰:“有秋历览登三辅,旰食惟期协九经”。后嘉庆皇帝亦常临室阅览,并作有《五经萃室观书诗》。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干清宫失火,延烧昭仁殿,《天禄琳琅》之珍贵藏书被焚为灰烬。同月,嘉庆皇帝命重辑《天禄琳琅续编》,于次年完成。嘉庆三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贮《天禄琳琅续编》659部,12,258册。“五经萃室”亦重新恢复,藏《相台五经》。昭仁殿的藏书中,宋金版本用锦函,元版本用青绢函,明版本用褐色绢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随时到此览阅,十分方便。
拍卖场次 : 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lot 666-lot 979)

lot:939

更多白芙蓉浮雕双龙捧寿纹“嘉庆御题昭仁殿”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