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年 钦州窑紫泥印花人物纹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50,000-200,000

拍卖日期:2013-11-20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
年代 : 清光绪二十年
尺寸 : 宽17 cm.
创作年代 : 清光绪二十年
: 钦州窑是受宜兴紫砂影响的地方窑之一,位于广西钦州,作品稀少,以磨光工艺为特色,别具魅力。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研究者谢瑞华曾撰文介绍,称之为“钦州泥兴陶器”。本专场有幸征集到日本回流罗汉图金石文字狮钮壶一持,刻有铭文“卧看白云初起时。光绪甲午仲冬于古安天涯亭畔为乾恩堂主人制”,底款“钦州王如声”,信息具体,纪年明确。据考,“天涯亭”为钦州东门西面的一处名胜,王如声则是当地最出名的工匠技师。
钦州泥兴陶器
谢瑞华
貌和纹饰酷似宜兴陶器的器物,但它们却并非产自宜兴。大部分这类陶器其实是旧属广东,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的产品。
钦州毗邻钦江,位于钦州湾上游。钦州城在隋代开始建立,隋唐间称为宁越郡。钦州隶属钦县,后者名称屡次变更,先后称为安京、保京、安远及钦州府,明国期间则称为钦县。由于它的西面是越南,因此具有军事重要性。1948年以后,钦县和钦州改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存世钦州陶器上,仍可见一些陶工和陶艺师依旧沿用钦州旧称。如宜兴陶艺师袭用宜兴古名“阳羡”一样,钦州陶艺师常用“钦城”、“宁越”、“古安州”等名称。间中我们亦可见“天涯亭”一辞,而天涯亭则是钦州东门西面近河的一处名胜。
钦州陶器以含铁量高的褐红色泥制成。由于陶练细腻,故抚摸时会产生滑溜感觉。远观它好像宜兴陶器,实际并没有如宜兴紫砂陶那样呈紫色和具有沙质感。罗桂祥博士在其有关宜兴陶器著作中指出宜兴泥基本上是沙质,而钦州泥则较坚密光滑。钦州陶器有以下特点,包括不上釉、高度磨光和以镶填纹饰最令人瞩目。如宜兴陶器一样,钦州陶器亦包括各种茶具和文房用品。虽然陶工亦好仿宜兴陶器上的装饰方法,例如将各体书法和绘画题材(山水、静物、人物、花鸟)相结合,但其装饰技巧确有很大的分别。钦州陶工是采用镌刻和填泥的装饰技巧,他们将一种乳白色化妆土填入已镌刻的纹样中,待泥浆干后,再抹去溢出的多余泥浆,使纹样与器表齐平。这种利用乳白色化妆土和深色胎身产生色彩对比效果是钦州陶器典型的装饰风格。这种装饰手法亦偶见于宜兴陶器,而在中国陶器品种中,亦只有云南建水窑制品采用这种装饰技巧。经窑烧后,钦州陶工便以水混和金刚砂来打磨器身,再用蜡抛光。宜兴陶器中亦有部分制品采用类似的磨光法,如在1930年代外销泰国的宜兴陶器,是在曼谷再加工磨光至如镜面光滑,但究竟是一种不常用的技巧。
钦州和宜兴陶器都产自有悠久陶瓷制作传统的省份。广东和江苏省由于河川运河穿梭其间,所以地享运输交通之便。不同的是宜兴位于文化重镇江南,而钦州则是华南边陲重镇,但明显地钦州陶工对宜兴陶器有一定的认识。钦州与广州相距不太远,可能是熟悉宜兴陶器的广州商人发现本地产品与宜兴陶器有相似之处,因而鼓励钦州陶工制作类似器物,以求在外销市场上占有一席位。
虽然从明清文献中我们知道自十六世纪开始,宜兴陶器已享有盛誉,但钦州陶器却少为人知,并未成为鉴藏对象。部分收藏家会认为钦州陶器外观光滑,过于媚俗,是故他们较为欣赏宜兴陶器的暗哑沉樸的色泽。此外,与宜兴陶器有别的,是文献中极少有关钦州窑的记载。吴仁敬《中国陶瓷史》(北京,1936年)中提到钦州陶器是广东生产的一种陶器品种。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的《中国的瓷器》(香港,1975年)则将钦州窑列为清代窑厂之一。迄今有关钦州陶器的专文只有两篇:钱晨及鄧敦传著的《坭兴陶器》,刊于《中国工艺美术》1983年1期及平有舜所著的《坭興陶》,刊于《中国陶瓷全集》。第三十三册,《广西陶瓷》。两文均采用了“坭兴”一辞来描述钦州陶器,并认为钦州陶器制作始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
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制作为小型家庭手作工业,主要生产鸦片烟具,尤其是鸦片烟枪上的烟斗,因为钦州陶泥坚净耐热,因此宜于制作此类器皿。笔者曾见过一批钦州制作的鸦片烟斗,它们制作精美,饰以精致的刻花填泥纹样,有些更镶嵌银丝。其后或由于禁烟缘故,陶工开始制作其他器物如茗具、食具、瓶、香炉、蟋蟀罐和文房用品如笔筒、水注、笔洗等。如宜兴陶器一般,钦州陶器上亦常钤印作坊店铺名称款,附有纹饰的器物上更多见刻工款铭和纪年款。宜兴陶器上常见的陶工名号,而钦州陶器上则多见作坊名称。十九世纪晚期制作钦州陶器的作坊大概有四十家,而在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作坊有黎家园、仁义齋、符广音、麦兴记、王如声和潘允馨。
自此以后钦州陶器开始声名鹊起,并为人争相定制。到了清末,钦州陶工已能掌握制作大型器物的技巧,如仁义齋曾为广州六榕寺烧制一对高过三尺的大瓶。这对瓶是铁禅和尚特别定制,作为殿中摆设。宣统年间,钦州陶器亦外销临近省份和东南亚一带。其后在1915年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博览会中,更获金牌奖。1930年比利时博览会中又获一等奖。1939年日军侵华,钦州窑亦告停产,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才恢复生产。
《广西陶瓷》一书刊载了一些钦州陶器,其中一件值得特别注意。它是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一件奶白色瓶,圆柱形颈、侈足。瓶身前方刻山水纹,背面刻有一段铭记,左右两方则饰以俯首双兽面耳。楷书铭记末附有卸任官员“信堂氏”从平南(广东县名)监务局长职位卸任,途径古安(钦州)时,得观当地生产,素称“中国第二名”的钦州陶器。他认为这些陶器“大雅精致,最甚珍玩”,因而订购了这瓶作为纪念。值得留意的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钦州陶器名列“中国第二”。“第一”可能是指宜兴陶器,也可能是指在广东生产,著称一时的石湾陶器。虽然钦州陶器在本地享有盛誉,但在外地却鲜为人知。这段铭文明显表示这位卸任官员在未到钦州之前,对钦州陶器毫无认识。
传世钦州陶器中,常见有“黎家”款。款的形式是阳文楷书“钦州”或“钦城”横排其上,“黎家造”三字直排在下。
香港茶具文物馆罗桂祥珍藏中有一件由这作坊生产的印盒。盖面一半刻汉延年半瓦当纹,另一半则附“茂林”刻铭记,内容记载陶工于丙午年(1906年)小阳(十月)于天涯亭畔造这盒。盒底为直行“钦城黎家造”款。
茶具文物馆另藏有两件黎家造陶器。一件是瓜形茶壶,底有“钦州黎家造”款。壶身饰以隶书“富贵侯王”四字,是先刻字然后再填入浅色泥,与深色壶身产生对比效果。壶身另一面则有刻工“六桥主人”名款。
另一件是大瓶,瓶上饰以两位对弈高士。右方一人正欲下子,而左方微醺高士肘搁于棋盘上,他的旁边有一开片纹大酒壶。瓶上铭文为“通甫认于天涯客次,反映这瓶是“通甫”于天涯(钦州)购得,瓶底有“钦城黎家造”款书戳印款。
黎家制作的一件水洗,胎呈褐红色,器身打磨光滑,纹饰是先镌刻,再填以米色泥浆。器内旋纹显示这瓶是轮制的,器底有“钦州黎家造”印款。器身外壁刻有金文十一字,铭文后半部为楷书,显示这水洗为黄志恒赠其友家宝之物。家宝是香港太平绅士谢家宝(1878-1967),亦即笔者祖父。水洗内部为墨渍染黑。先祖善书,此器当为其日常案头临池用品。
以陶轮拉坯而成的暖碗,亦由“茂林”(罗桂祥珍藏印盒的刻工)镌刻纹饰。盛载小圆柱形壶的大暖碗上饰以刻花山水纹及书法,填以较浅色泥,但大部分已剥落。纹样为一背负担子,正在渡桥归家的樵夫,屋子前后种有芭蕉及其他树木。铭文中有“辛卯”(1891年)及“天涯亭”字样,并附一“山”字篆书方印。另一面则饰以君锡鼎金文十三字及“茂林”款,底五印款。宜兴窑和景德镇窑亦有制作这类用来暖酒或炖药材(例如人参)的器物。
1950年后,钦州坭兴厂仍继续生产这类陶器。胎泥是由钦州两个地区的泥混合而成:包括龙拱塘和钦河东面双角岭出产的“东泥”和钦河西岸大坯出产的“西泥”。由六份东泥和四分西泥混合的陶泥再经捣碎,然后滲水搅拌成泥浆。待筛去水分后,便可用陶车拉坯或以模亚胎成形,亦有用手捏制的。现在当地陶工以手捏胎时,亦会同时制成石膏模,以待将来作大规模生产使用。
除了传统镌刻填泥的装饰技巧外,现代钦州陶工也发展了新的装饰技法,包括:
通花:装饰部分分成两层。上层镂空作纹饰,下层为实胎。
填花或填白泥:装饰部分先剔去泥胎,然后填入较浅色泥浆。当泥浆干涸时,刮去多余部分,然后打磨表面,直至与四周器表齐平,再行刻划纹样。为求效果完美,陶工须注意浅色泥和器身的收缩膨胀程度必须一致。
另一方法是留下部分器身不加打磨,使暗色磨光部分与浅色不磨光部分形成对比效果。
高度磨光茶壶显示了精湛的制作技巧。把和流均塑成竹枝形状。壶盖和肩部刻有金文和竹纹。壶身一面刻金文,而壶身两面的楷书铭文显示这壶是在庚寅年(1950年)于天涯亭制作。果实纹和太湖石均以深刻技法镌刻,褐红色泥和暗色磨光部分形成强烈对比效果。静物右方有“石某”小印,左方则有“潭氏”款字,壶底有“钦州尤芳”印款。
茶壶用作冲泡“功夫茶”,为现代钦州窑大量生产的典型器物。小巧茶壶与杯可套入一椭圆盖盒中。所有器皿均饰以先镌刻,后填泥的花鸟纹。盒子口沿饰以两周常见的雷纹。铭文显示这套茶具是于癸亥年(1973年)春天于钦州制作。
钦州陶器有其独特魅力,而当地刻工艺术水平与宜兴陶艺师亦不相伯仲,事实上由于泥质不同,在钦州陶器上镌刻线条纹样更清楚利落,不像一些大量生产的宜兴陶器,由于胎泥过硬,镌刻纹样有时显迟涩生硬。此文叙述了笔者所见或曾经发表的钦州陶器作坊和刻工名号,希望收藏钦州陶器人士提供参考资料。
——《文物考古论丛 —— 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两木出版社,1990年。(略有删减)
拍卖场次 : 紫泥悦目——宜陶精品存珍(lot 5931-lot 6134)

lot:6036

更多清光绪二十年 钦州窑紫泥印花人物纹壶图片: